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局了解到,内蒙古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第一时间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细化工作举措40项,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按月调度,从三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 内蒙古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给予同等政策支持。加快推进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以及自治区级规划的重点项目,运用“放管服”改革的办法,打通堵点卡点,提高审批效率,推动项目尽快落地。依托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协同,高效保障重要项目尽快落地。落实好重要项目用地、规划、环评、施工许可、水土保持等方面审批改革举措,对正在办理手续的项目审批实行即接即办,优化水利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程序,推动项目及时开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落实和完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制度,编制完成本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加快实现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层级同标准、无差别办理,持续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强化政府部门监管责任,推行跨部门综合监管。提升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支撑能力,加快建设企业电子证照库,扩大企业电子营业执照等应用,推进企业开办注销、不动产登记、招工用工等常办事项由多环节办理变为集中办理。 内蒙古将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第一时间落到市场主体,简化办理程序,尽可能做到直达快享、“免申即享”。严厉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同时,加大稳就业政策实施力度。坚决消除就业歧视和不合理限制,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在保障好粮食、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同时,加强煤电油气运调节,严格落实煤炭稳价保供责任,科学做好跨区电力调度,确保重点地区、民生和工业用电。另外,持续推进物流保通保畅,进一步畅通“主动脉”和“微循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全行业、全链条稳产达产,稳定市场预期。(自治区政务服务局供稿) 编辑:杨旭英
日期 : 2023 › 01 › 8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相当于 景区、饭店:7折、7.5折、8折 电影、图书:5折 1月6日10:00抢起来 1月5日,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2023年第一季度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惠民消费促进活动方案》进行了解读。 据了解,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扩内需促消费决策部署,推动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复苏,鄂尔多斯市印发了《2023年第一季度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惠民消费促进活动方案》。 本次活动从1月初开始至3月底结束,由市财政安排补贴资金300万元,市新华书店配资20万元,共发放促进文旅消费补贴资金320万元。其中,景区冬季旅游产品120万元、星级饭店餐饮80万元、电影50万元、图书70万元。 活动期间,突出假日经济效应,春节假日期间发放50%,剩余均摊至春节假日外的其他时间。每天上午10点,通过“云游鄂尔多斯”平台发放一定额度消费券,消费者通过线上抢券,在规定时间内线下进行消费,按照满额立减方式,在“云游鄂尔多斯”平台完成支付进行核减、享受优惠。本次活动主要有全市11家A级旅游景区、12家星级酒店、15家电影院和17家新华书店参与,让广大市民游客游景点、尝美食、观电影、购图书,积极参与文旅消费活动。 在补贴标准设置上,针对景区冬季旅游产品和星级饭店餐饮,分别设置7种和4种消费券,按照“多消费、多补贴”方式,实行20%至30%的阶梯式补贴;针对电影和图书小额度消费支出,分别设置4种和2种消费券,实行50%定额方式补贴。后续将根据活动实际开展情况,对消费券种类作适时优化调整,力求最大化满足文旅企业和广大消费者需求。 领劵攻略 ↓↓↓ 发放时间 领劵时间:2023年1月6日上午10:00~3月31日 补贴标准 参与商家 发放面额 每天发放5万元的“鄂尔多斯文旅惠民消费券”,其中,为突出假日惠民消费效应,春节期间,即从1月21日到2月5日,每天发放10万元消费券。整个活动期间,共发放320万元消费券,发完为止。 本次“鄂尔多斯文旅惠民消费券”使用范围主要包括鄂尔多斯市正在营业的11家A级旅游景区冬季旅游产品、12家星级饭店餐饮、15家电影院和17家新华书店。其中: ▪景区冬季旅游产品从消费满25元到2000元共设7种券值,按照20%、25%、30%三个梯次标准进行补贴; ▪星级饭店餐饮从消费满200元到2000元共设4种券值,按照20%、25%、30%三个梯次标准进行补贴; ▪电影从消费满30元到100元共设4种券值,补贴标准为5折; ▪图书按照消费满100元和200元共设2种券值,补贴标准为5折。 提醒 领券后可在优惠券列表中查看领取到的优惠券和使用规则。活动期间,一笔支付订单只能使用一张优惠券,同一个微信账号只能享有同一券值优惠一次。 详情请登录“云游鄂尔多斯”了解或拨打0477—8546555/8548555电话进行咨询。 领券及使用流程 一、星级酒店餐饮、景区产品 ①领券 领券路径1:“云游鄂尔多斯”公众号 关注“云游鄂尔多斯”微信公众号 点击右下角“优惠券”菜单栏“点我抢券”,跳转进入领取页面,根据提示进行领取。 领券路径2:“云游鄂尔多斯”小程序 惠民消费券活动在小程序首页位置展示,用户点击抢券专题页面进行抢券。 ②用券 ▪用户可在领券后直接点击“去使用”,跳转消费页面进行使用,选择产品下单即可享受优惠价格补贴; ▪或在小程序“我的”→“优惠券”列表页点击“去使用”,进入消费产品页面,选择产品下单同样可享受优惠价格补贴。 二、电影、图书 领券步骤如下图所示 ①领券 领券路径1:“云游鄂尔多斯”公众号 关注“云游鄂尔多斯”微信公众号 点击右下角“优惠券”菜单栏“点我抢券”,跳转进入领取页面,根据提示进行领取。 领券路径2:“云游鄂尔多斯”小程序 惠民消费券活动在小程序首页位置展示,用户点击抢券专题页面进行抢券。 领券后店铺扫码支付即可 编辑:温慧娟
1月4日,来自全区12个盟市的400余名壮志青年,怀揣着对消防救援队伍的热爱和对青春“火焰蓝”的向往,带着家人的祝愿陆续来到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新入职消防员培训大队,开启了属于他们青春的火焰蓝之旅。 上午12时15分,伴随着阵阵锣鼓和热烈的掌声,迎新车辆缓缓驶入营区,营区内“热烈欢迎新入职消防员入队”的条幅、板报、展板随处可见,新入职消防员欢迎仪式正式开始,全体新训干部骨干在学员楼门前列队迎接。内蒙古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卫泽副支队长致迎新欢迎词,并对新入职消防员提出要求,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恒心韧劲,珍惜不易机遇。二是坚定职业信仰,涵养政治品格,夯实政治素质。三是砥砺战斗作风,苦练实战能力,锻造胜战本领。四是严格自我要求,严守铁规铁纪,远离底线红线。 在即将开展的培训中,总队新入职消防员培训大队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遵循按纲施训、训战一致、以人为本、保证质量原则,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条令法纪教育,灭火救援实用理论学习、队列训练、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传承队伍优良传统和战斗作风,全面提升综合能力素质,“扣好新蓝生涯第一粒扣子”,实现新入职消防员由普通青年向合格消防员的转变。 编辑:温慧娟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赵曦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2022年12月12日,刘玉娟老师通过线上思政音乐课,让学生感受《我和我的祖国》的美妙旋律,展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氛围。 连日来,包头市昆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的老师通过线上方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思政教学紧密结合,通过一堂堂生动的思政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学生筑牢信仰之基,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思政课老师贺婷婷执教《中华民族一家亲》一课,巧用党的二十大召开图片导入新课,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组织学生观看“民族团结方阵”视频,让学生直观感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音乐老师紧扣民族团结主题,创编《钢三小石榴籽课程系列——各民族歌曲赏析》音乐课程资源包,让学生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孕育出56个兄弟姐妹。他们团结友爱、共同进步……民族团结就是一种力量,这力量激励我们攻坚克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在包头市昆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学生的民族团结朗诵活动中,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理解。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质增效,通过活动、课程等不同形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该小学党总支书记闫华英说。 包头市昆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是一所多民族融合的学校,近年来,该校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通过革新育人理念、创新活动模式、注重实践体验感悟、构建思政课程体系等路径,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孩子心中。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我们要革新育人理念,用心呵护孩子,用身边事引领教育孩子,让他们感受民族团结的力量。”黑月老师是该校的一名班主任,她深情讲述了她班级的故事。 在一次拔河比赛中,班级的同学失败一次后,士气不足。黑月老师就鼓励他们:“孩子们,你们知道石榴为什么那么坚硬吗?就是因为他们紧紧抱在一起爆发出凝聚力,拥有了团结的硬皮,所以坚不可摧。我们班有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等多民族同学,我们如果发扬石榴的团结精神,是不是会强大无比呢?”最终,在黑月老师的鼓舞下,孩子们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在“小脚丫·爱家乡”研学活动中,学生们走进稀土研发中心,通过探访包钢的建设与发展,聆听革命老前辈讲故事,学习“三千孤儿入内蒙”“齐心协力建包钢”等民族团结故事,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该校还依托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两个主阵地,构建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思政课程体系。依托红领巾队长学校,以少先队员自育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少先队员自己备课、自己上课,伙伴听课、伙伴评课,开设“爱我中华”百节石榴籽系列微课,帮助学生从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不论线上还是线下,学生都以十足的亲和力和生动的表现力把知识以故事的形式分享给同伴。 在这过程中,还涌现了一批批“明星宣讲员”。张辰晞小讲师的“小小石榴籽”课程就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大家更加明白,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依偎在祖国妈妈的怀抱。 这段时间,学校组织青年教师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会、读书班等形式,以线上方式,强化理论学习。 “2022年,我们学校取得了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荣誉。今后,我们更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实际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该小学党总支专职副书记李素霞说。 【记者手记】 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过程中,包头市昆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紧扣时代脉搏,创新思路,引领师生走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新路径,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点评】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从学校入手。各学校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青少年教育全过程,既要把课堂作为主阵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更要注重青少年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创新教育方式,采取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等多种方式,发挥民族团结进步典型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用实际行动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教育好青少年。 编辑:宝华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帅政)1月3日,记者从自治区应急管理厅获悉,元旦假期期间,我区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未接报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据了解,按照自治区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和督导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2022年底,我区派出由自治区副主席任组长、重点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的7个督导检查组,每个督导组配备3-4名行业领域专家,对各地区部署开展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推进落实情况等进行督查,筑牢安全生产基石。 据悉,元旦假期,我区各地应急管理部门还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对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督导检查,依法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初步统计,全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3243人次,检查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及生产企业4041家次,发现问题隐患1955项,完成整改1584项,正在整改371项,行政处罚10家,累计罚款40.8万元。 编辑:宝华
本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慧玲)记者从自治区水利厅获悉,2022年12月30日,自治区水利厅会同财政厅明确,自2023年起取消中央投资的水利项目盟市及旗县配套资金,减轻基层负担,进一步规范中央水利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内蒙古明确,多渠道解决中央水利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切实减轻盟市、旗县资金配套压力。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涉及地方配套部分,按现行政策由自治区水利发展资金配套部分,继续由自治区水利发展资金配套;由盟市、旗县配套部分,全部由自治区安排一般债券资金予以保障。重大引调水、新建大中型水库等国家重大工程配套资金专题研究,一事一议。中央水利发展资金安排给脱贫旗县的水利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由自治区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足额保障;中央水利发展资金安排给其他旗县(非脱贫旗县)的水利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由自治区水利发展资金足额保障。对2020年及以前年度的中央水利项目,由盟市、旗县通过多渠道解决;对2021—2022年仍未开工的中央水利项目,自治区将统一收回已下达的中央、自治区资金,重新安排项目;对2021—2022年已开工(含已完工)的中央水利项目,盟市、旗县要确保下达的中央、自治区资金全部支付到位,自治区对盟市、旗县应配套部分予以一定支持。 内蒙古将强化资金下达时间要求,加强资金支出监管。加强中央水利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对挤占挪用中央水利发展资金的地区,列入中央水利发展资金项目黑名单,并收回挤占挪用资金,取消下一年度所涉旗县申报重点项目资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积极探索将当年可以实施完工的中央中型灌区节水改造资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资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等项目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确保水利项目按期实施完工。同时,加强中央水利项目储备和项目库建设,严格项目论证入库,对于纳入年度实施计划的项目,明确建设内容、投资概算、预期绩效目标、实施期限等。 编辑:宝华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雪茹 岁末,国家统计局传出好消息:2022年内蒙古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780.1亿斤,内蒙古迎来第十九个丰收年! 地为粮之本。保障粮食安全,离不开对耕地的保护和建设。近年来,我区凝聚保护黑土地合力,让“累瘦”的黑土地“加油”“增肥”,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政策发力,为黑土地“减压” 寒冬时节,呼伦贝尔市的千里沃野步入休耕时间。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西瓦尔图镇龙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区里,农机穿梭、机器轰鸣。工作人员操控抛肥机,把腐熟发酵的优质固态粪肥加工处理后均匀抛洒到田间地头,给黑土地吃上“营养餐”。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黑土地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面对广袤而肥沃的黑土地,人们发出了“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的赞叹。 近年来,我区多措并举保护黑土地,通过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等项目提升现有东北黑土耕地质量,对永久基本农田进行保护。 为黑土地“减压”,全力以赴保护好、利用好“耕地中的大熊猫”。自治区党委、政府把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作为“三农三牧”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成立了自治区黑土地工作领导小组、推进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出台黑土地保护工程厅际协调机制,重新修订了《内蒙古自治区耕地保养条例》,建立内蒙古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高质量标准体系,集成了内蒙古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和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等系列技术规程,在全国首创东北黑土地保护大数据展示平台。 2021年,我区印发了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规划和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要保护东北黑土地1500万亩,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900万亩,增施有机肥900万亩,建设东北黑土地长期定位监测点90个。 多管齐下,让好地产好粮 端牢“中国饭碗”,肥沃的黑土地功不可没。 2022年,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等5个盟市抢抓施工窗口期,完成年度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904万亩,有机肥还田189万亩,东北黑土地保护建设80万亩,侵蚀沟治理723条,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加快推广保护性耕作、推进基地建设、加强人员技术培训和装备支撑……近年来,我区在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盟市接连“上新”保护黑土地的“组合拳”,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我区各级农牧部门针对东北黑土耕地出现的“薄、瘦、硬”等问题,着重实施了土壤侵蚀治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肥沃耕作层培育等措施。围绕“两防、三提”技术路径,着力建设“一个体系”、实施“五大工程”,通过分类施策、分区治理,持续改善我区东北黑土耕地质量,遏制东北黑土耕地土壤退化,循序渐进地扩大东北黑土地保护范围,让好地多产粮、产好粮。 “为使东北黑土地资源得到有序利用,切实提升东北黑土地耕地地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区加大开展全程机械化以及秸秆还田、离田等关键技术创新,夯实粮食安全和重要农畜产品保供的科技基础。”自治区农牧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林利龙说。 粮安需良田。通过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各项技术措施,项目区旱地耕层平均厚度达到30厘米以上,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8.2%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进一步守好我区“黑土粮仓”。 科技赋能,在保护中利用 初冬,在位于扎兰屯市的中科院“黑土粮仓”先导专项大河湾示范区内,造型“酷炫”的无人化智能农机来回穿梭,它们正对秋收后的土地进行耙地等整地作业。 “与传统农机相比,新一代智能农机更像计算机、手机、农机结合的综合体,6至8个人就能完成10000亩地的耕种。”坐在1公里外的指挥中心操作台前,中科院计算所高级工程师陈海华观察着智能农机的一举一动。 据介绍,智能农机装备通过与卫星、无人机、地面传感器、土壤能谱分析仪等设备联动,将采集的数据及时汇总到指挥中心,后台通过分析建模作出智能决策,为黑土地建立电子档案,实施保护性耕作。 2021年7月,中科院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与中科院计算所深度合作,将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保护性耕作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充分融合,开展东北黑土地智能化农机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应用研究现代农业新模式。 “黑科技”带来“硬核”生产力,让黑土地迸发出了新活力。我区各级农牧部门联合科研教育等单位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技术攻关,围绕东北黑土地保育、土壤侵蚀、耕层建设、土壤养分平衡、水土流失治理、绿色低碳等问题开展技术研发与集成创新,总结推广了符合内蒙古实际、可推广、可复制、能落地的一系列东北黑土地保护技术模式,着力构建东北黑土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深化落实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以提升粮食产能、促进东北黑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为目标,分类施策、分区治理,进一步夯实我区粮食安全基础,为“中国碗”添好“塞外粮”。 编辑:宝华
扫一扫,帮你了解更多“乙类乙管”。 实施“乙类乙管”后,入境人员不再集中隔离,出国旅游有序恢复……快来了解这些改变。 1.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公布现有住院病例数、现有重症,包括危重症以及累计死亡病例数,不再公布既往密切接触者的报告情况。不再区别本土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 2.对入境人员不再集中隔离。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 3.取消所有进口冷链食品核酸监测检测等措施。对入境物品不再采取预防性消毒,取消所有进口冷链食品和非冷链物品口岸环节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监测检测等措施。 4.有序恢复出国旅游等护照申请。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口岸签证签发,恢复执行24/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依法签发临时入境许可。恢复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 5.取消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逐步恢复受理中外航空公司国际客运包机申请,2023年夏秋航季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流程及要求。 6.逐步恢复水路、陆路口岸客运出入境。(马铃翔整理) 编辑: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