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87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北疆新实践|自豪!“友谊十九”的第775次升旗

   9月29日一大早,听着由远及近喧闹的人声,包头市昆都仑区友谊十九小区四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吴秀凤就知道,这是参加今早升旗仪式的居民来了。   今天将举行友谊十九小区第775次升旗仪式。   一边忙着组织大家列队,她一边给记者打电话:“进了小区,你都不用打听路,抬头朝最高的那座大烟囱的方向一直走,新建的社区广场就在这儿……”   沿途是宽阔平整的马路、崭新的塑胶跑道、智能垃圾分类处理箱、双层立体停车位……难以置信,这是一座拥有30余年历史的老旧小区。   上午9:00整,国歌响,闫修华将手中的国旗用力一扬,熙攘的人群顿时安静,升旗仪式正式开始。   “50年代初,父辈从五湖四海举家来包头支援包钢建设,改变了包头的模样。60多年后,包头这座城市也真没忘了我们这群‘老伙计’,帮我们把家园改造成了现在的模样。”看着高高飘扬在社区上空的五星红旗,已经当了6年多社区升旗手的闫修华心中有无限感慨。   友谊十九小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包钢集团为员工准备的福利房,共计196栋住宅楼,总建筑面积达79.17万平方米,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单体面积最大、居住人口最多的小区。直到现在,在12412户居民中,仍然有2/3的住户是像闫修华一样的包钢退休老职工。   “2008年5月,我发现小区里从包钢退休下来的老党员逐渐增多,就想着通过每周举行升旗仪式来把咱‘老包钢人’的精神气儿再凝聚起来。”吴秀凤向记者展示这些年来她坚持记录的工作日志,上面赫然写着:算上今天,友谊十九小区已经举行了775次升旗仪式。   聊起曾经的友谊十九小区,当年参加过社区第一次升旗仪式的83岁老党员王开敏言语中带着惋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小区与时代脱节了。破窗开店的商铺,锈蚀渗漏的铸铁下水管道,一下雨就变得坑洼的道路我们这群老党员怎么修补都不管用……”   怀念不如相见。2022年,昆都仑区决定对友谊十九小区进行改造,以创建全国老旧小区改造标杆为目标,投资约4亿元,通过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三大类内容的改造,要将友谊十九小区改造成智慧型养老社区。   “改造,不是涂脂抹粉。功能和基础建设已经无法承载居民的生活需求,就像旧病缠身的人,要通过手术进行精密的改造。”昆都仑区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主任郭泰告诉记者,友谊十九小区改造前,昆都仑区组织1000余人对常住居民开展3轮专题调研,在对社区进行精准体检后,结合“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最终确定了改造实施方案。   现如今,漫步在改造完成的友谊十九小区,曾经颓败的锅炉房“摇身一变”成了2000平方米的居民活动室,内设有儿童玩乐、红色展览和社区科技馆等区域;新建的智慧停车监控系统,配有双层立体停车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新规划的4000余个停车位,解决了停车难问题;四层高的大型社区康养中心包含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餐厅,充分满足多样化的社区养老需求。“缕缕铁花”“双翼神马”等带有包钢元素的设计在社区里随处可见,仿佛在无声诉说“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动人故事。   “我刚刚的国旗下讲话有点紧张了,但我唱歌不紧张。现在社区建得这么好,我想唱两句表达我对祖国的祝愿。”升旗仪式结束后,刚刚国旗下讲话的演讲者杨桂芳一把拉住了记者。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歌声起,一时间,广场上要散去的居民都停下了脚步。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蔡冬梅、路兴、马芳、马嫣然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李玥、李强   昆都仑区融媒体中心:廖美丽、雷媛媛、张磊 编辑:贾小燕

自治区看守所党支部开展保密教育实训活动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进一步增强民辅警保密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近日,自治区看守所组织全体民辅警赴自治区国家保密局开展“增强保密意识筑牢安全防线”教育实训。   实训期间,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认真观看了专题保密宣传片,聆听了我国保密工作发展史,通过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窃密泄密典型案例,深刻认识到我国当前保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并通过现场模拟体验和窃密攻防演示等形式,学到了计算机、手机、打印机、碎纸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面对高科技窃密手段的应对措施。   通过“沉浸式”的教育实训,全体民辅警真切感受到了保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一致表示,将继续发扬党的保密工作的优良传统,时刻绷紧保密安全这根弦,深入把握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新特点,严格遵守党的保密纪律,切实提高防范能力,以案为鉴,以知促行,切实做到心中有戒、行之有界,严防发生失泄密问题。   下一步,自治区看守所将以此次实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保密教育和管理,提高民辅警保密安全意识,将保密工作管在日常、融入平常、抓在经常,严格规范涉密文件、内部网络、移动存储介质等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深刻汲取近期在区内外频发的微信失泄密案件的经验教训,通过自查、抽查等形式全面排查风险隐患,严防严控,堵塞安全漏洞,坚决杜绝各类失泄密问题发生,始终筑牢监所保密安全防线。 编辑:宝华

蓝冠登陆地址,蓝冠可信吗?_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北疆新实践|阿伦河畔送“绿电”

  深秋时节,阿伦河畔层林尽染,秋色迷人。华能内蒙古蒙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富山风电场升压站周围,高大的白色风力发电机静静矗立,蔚为壮观。   在这个充满收获的季节,富山风电场传来喜讯:2023年9月25日4点38分,阿荣旗20万千瓦风电项目升压站反送电一次成功,标志着该风电场已完全具备并网发电条件。   高大的白色风力发电机静静矗立在阿伦河畔,蔚为壮观。   “这次升压站反送电测试持续了13个小时,经过项目公司人员与调试、运维人员的齐心协作,最终一次性圆满完成项目反送电任务。”连夜奋战的项目负责人王丛林,疲惫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万千瓦风电项目位于向阳峪镇音河达斡尔鄂温克民族乡境内,是国家首批以沙漠、戈壁、荒滩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工程的组成部分,是内蒙古打造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重要抓手。该项目风机全容量并网后,预计年上网电量可达到5亿千瓦时,每年可为国家节省标煤16.8万吨,减少排放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约45.8万吨。   抢抓新能源建设风口,速度是关键。该项目于2022年9月15日开工,仅用时44天即完成32台风机基础浇筑,用时56天完成32台风机吊装任务。王丛林坦言,项目能如此迅速地建设完成,离不开当地的鼎力支持,为顺利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电流运行情况监控。   富山风电场场长刘家慧告诉记者,在反送电测试之前,风电场对照受电前监督检查细则逐条自查,同时全面排查,并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安全措施及预案,为全面保障反送电一次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升压站监控室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在有序地忙碌着,他们紧盯电脑屏幕,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判断设备运行情况,为下一步正式并网发电做准备。   应急蓄电池组排序备案。   阿荣旗20万千瓦风电工程反送电告捷,即将并网发电是当地“追风逐电”、加紧新能源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阿荣旗在三岔河镇、亚东镇和霍尔奇镇正在同步实施两个火电灵活性改造配建30万千瓦风电项目,华能二期100万千瓦风电项目也成功获批。项目全部建成后,当地风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80余万千瓦,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雏形显现。   潮涌千帆竞,奋楫正当时。通过持续推进新能源产业优化升级,阿荣旗正在经济绿色转型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戴宏 李新军 帅政 王丽红 金泉   呼伦贝尔日报记者:晓梅刘银赛汉   素材提供:阿荣旗融媒体中心 编辑:宝华

  本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薛来)9月27日,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秋冬季“土地平整百日会战”暨社会资本和农牧民参与工作现场会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和乌拉特中旗召开。今年,河套灌区和兴安盟扎赉特旗入选国家首批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乌兰察布市启动全国首个旱作高标准农田四级共建试验示范。截至目前,任务完成比例达56%,高于全国平均进度8%。   会议指出,全区现已开始进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秋冬季施工窗口期,各地要抢抓施工黄金期,抓好项目施工、资金支付、质量提升、建后管护、试点示范等工作,千方百计将典型模式由“盆景”变“森林”。会议明确欢迎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农牧民、企业、政府三方共赢,切实转变“政府干、农民看”现状,引导农民全周期参与项目建设,建设中要采取“四会、两确认、六签字”等方式组织农牧民参与设计审定,落实以工代赈和筹资投劳政策,组织农牧民监督工程质量。建成后通过推广“以粮定租”、土地入股、技能培训等方式,让农户获得更多收益。   据悉,2019年以来,自治区以“三大体系、两大模式”为抓手开展项目管理,形成“田十一条”加26项配套制度的政策制度体系;“日调度、月通报”加排查整改质量管控体系;“三专管理”加“政银合作”资金保障体系;聚焦重点区域差异化项目布局模式,“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旱作高标准农田、绿色数字高标准农田等工程建设模式;全区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989万亩,占全国总面积5%。建成项目区平均增地1.5%,亩均增粮100公斤,节水40%、节电30%,减肥25%、减药40%,省工3个,节约成本450元,增收140元以上。用占耕地近1/3的面积,支撑起全区2/3以上粮食总产能,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38%。典型经验被中共中央政研室等采纳,管理模式连续两年收入全国《农田建设发展报告》。   会议现场观摩了五原县新公中镇永联村和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乌镇村两个高标准农田建设典型项目区。通报了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利用、盐碱地综合利用和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情况。会议还对加快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规划、全面推动“小田变大田”、高质量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等具体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编辑:宝华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北疆新实践|煤矸石上芳草香

     秋分时节,天高云淡。走进乌海市乌达区煤哆哆(内蒙古)煤炭物流有限公司,荒山秃岭之间,两片碧绿分外醒目。   这不是寻常的绿色,这是煤矸石上长出的生命奇迹。经过2个多月的不断实验和不懈尝试,乌达区在煤矸石上种草初显成效。 煤矸石上的青草生长得郁郁葱葱。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目前,国内积存煤矸石达几十亿吨,每年新增煤矸石亿吨级以上。内蒙古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因此也成为黄河流域工业固废环境治理的主战场。”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专家喻友明介绍。   为实现煤矸石资源化综合利用,今年7月,“黄河流域煤矿废弃物资源化与煤矿破损区快速复绿协同技术研究”项目在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立项,由华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兴宇教授团队、内蒙古雷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在乌达区开展煤矿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采矿区生态修复协同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采用微生物原位改良技术进行土壤化改造的煤矸石。   “我们利用微生物原位改良技术对煤矸石进行土壤化改造。通过将煤矸石进行预处理并铺设于地面,形成厚度不小于50公分的煤矸石基质土地。再以‘就地扩培+管道喷淋’方式将微生物改良菌剂持续喷洒在煤矸石上,表面施加少量的有机肥,播种耐寒耐旱和保水固土能力较强的植物,如黑麦草、紫花苜蓿。这也是全国首批落地的煤矸石种草项目。”内蒙古雷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伟东说。   “长出来啦!”当嫩嫩的草芽破土而出,研究人员奔走相告。如今,约3000平方米的试验地里,煤矸石基质上整体覆盖绿度接近95%,植被生长旺盛,部分黑麦草已经长到45厘米高。   “通过微生物技术把煤矸石变成可以直接种植的土,是很大的技术突破。”在徐伟东看来,这非常适合在生态脆弱、缺水缺土的乌海市推广运用,尤其是在就地消纳煤矸石和生态修复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煤矸石上长出了瓜秧。   让煤矸石变废为宝。乌达区在推进煤矸石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中,在制作建材、回填井下煤矿、铺路等之外,又蹚出了一条煤矸石上种草的新路径,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煤矸石综合利用新局面。   “在煤矸石上种草成功,是乌达区狠抓矿区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不断探索生态系统治理、科学治理的新举措、新途径。下一步,我们将广泛推广运用煤矸石资源化综合利用这一技术,全力打造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乌达模式,以乌达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星星之火’燃起乌海及周边地区乃至我国北方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燎原之势’。”乌海市生态环境局乌达区分局副局长姜灵灵说。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郭俊楼 郝飚 陈春艳 牟野 杨柳   乌达区融媒体中心记者:王蒙 李菲菲 吴娟 编辑:孙丽荣

     “我爱你,中国!”“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祖国,生日快乐!”9月27日,包头市昆都仑区阿尔丁广场搭起“我爱我的祖国”立体场景,在鲜艳的国旗前,市民争相打卡深情表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内蒙古各地纷纷悬挂起五星红旗为祖国庆生。在街道、社区,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随风飘扬,处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围,形成了一道靓丽的“中国红”风景线。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蔡冬梅 路兴 马芳 马嫣然 编辑:孙丽荣

蓝冠注册1956,蓝冠测速_1627天!严寒地区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样板如期交付 ——中海地产呼和浩特公司展现央企担当

  中海河山大观恭迎业主回家的指示牌,拍摄于2023年9月24日。   中海河山大观鸟瞰图,拍摄于2023年8月。   中海河山大观夜景,拍摄于2023年8月。   2023年7月,中海宏洋荣获RICS中国奖年度可持续发展成就优秀奖。   交付当天,室内精工品质,拍摄于2023年9月24日。   硕果知秋,随风徐来,所有美好,不期而至。   9月24日,继中海河山郡4盘陆续如期交付之后,中海河山大观也迎来了盛大交付的高光时刻。   历经1627天的时光淬炼,在塞外青城,一处极具科技感的健康低碳住宅群拔地而起,建造严寒地区超低能耗绿色住宅,在内蒙古由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在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两年连续8盘完美交付之后,中海地产再一次用匠心和实力实现了高品质兑现。   交付当天,上午不到8点就有业主陆续到来,签到区、停车区、交房等候区、办理区、礼品领取点等区域分明,大家按照流程排队等待,交付现场井然有序。小区入口处设置造型路引、特色绿植等营造业主归家的仪式感。贴心的精准服务和后续细致的跟进响应,让中海河山大观的业主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跟随着业主一同走进中海河山大观项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端大气的小区大门以及宝盆戏水雕塑,其采用黑石材通体打造,寓意四方聚宝、安定富足。大门内的城市会客厅,满足了每一位业主临时休憩的需求。   进入大门后,即是中海河山大观精心打造的景观园林区域,三进门院营造归家礼序,运用古代大门中等级高、空间阔的府门形制,山水画壁,迎宾步道、水聚弯桥,寓意招财聚气,让归家仪式感在不动声色中层层递进。同时,园区内种植了各类乔木以及国槐、红宝石海棠等名贵树种,让人身临自然之境,微风拂面,神清气爽,惬意无比。   穿过酒店式的归家大堂,宽阔的室内空间和精雕的臻装细节,实现了对于家的所有质感期许:高标准的精装修配置、先进的超低能耗科技装置、面面俱到的施工细节。业主张女士感叹道:“这样的交付标准大大超出了我们全家人的预想,中海的施工质量真的让人放心。”   完美交付的背后,离不开中海地产持之以恒的精益求精,以及对建筑工艺的极致追求。   在建筑领域深耕43年的中海,一直坚持低碳科技投入,并成立中宏低碳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不断落地新项目,先后获得“中国绿色地产第一名”“零碳建筑科技示范工程”等奖项。在诸多荣誉和责任面前,中海一如既往,4年前,把建设超低耗能住宅的目标定在了北疆大地,中海河山大观由此诞生。据了解,该类示范工程全国仅获批5个项目,中海河山大观是其中唯一的住宅类项目。   在中海河山大观项目中,处处可以看到中海地产考究每一个细节的用心、不断探索思考的匠心和追求美好人居环境的初心。“衡温、衡湿、衡静、衡洁、衡氧”的舒居空间,是在大幅度降低供暖负荷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使用超低温空气源热泵作为主要供暖热源来实现的,并配备电热膜设施作为备用系统,供暖能耗显著降低,同时具备了未来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建筑用能脱碳的可能性。   拥有全新标准的超低能耗住宅中海河山大观,让中海成为高品质零碳建筑科技示范项目的典范。   守住初心,引领未来,中海何以如此?时间还得追溯到4年前。   2019年,中海地产再次扛起重任,秉持央企担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社会责任视为企业的使命,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号召,以行动践行国家战略。秉持“建筑更节能,生活更健康”的理念,积极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倾力打造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也是中国严寒地区建设的第一个大规模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项目——中海河山大观,填补了严寒气候区大规模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实践应用的空白。   作为严寒地区首个超低能耗项目,中海河山大观项目从立项至今,就备受各界关注,每年接受各类观摩超70余次,成为名副其实的示范项目。同时,中海河山大观项目共获得43项省级及国家级荣誉,推动了同气候区居住建筑的零碳建筑科技体系规模化推广,引领行业及区域绿色低碳发展。   中海河山大观项目的创新实践,为当前艰难转型的住房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房地产高品质时代已经来临,新一轮转型发展模式,为坚持匠心的开发企业提供稳健发展的机会。品质为基,创新为王,方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中海地产作为建筑领域最有实力的央企之一,持续紧跟国家战略,积极发挥示范与带头作用,在绿色健康建筑的创新研发上不断突破,大力推进节能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中海河山大观也将以精彩的答卷为社会、为客户献上属于中海低碳健康人居的答案,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居住环境。(祁彬溪) 编辑:段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