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11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5G+无人驾驶!策克口岸成为全国首个“自动驾驶”陆路口岸

  11月10日,在中国首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能卡口接入海关金关二期系统的陆路口岸——策克口岸,一辆辆满载的无人驾驶智能重卡,正沿着设定路径通过策克边检站缓缓入境……这是策克口岸实施的5G通信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项目。该项目助力策克口岸实现了全国首个智能重卡“无人驾驶”成功试运行,填补了国内陆路口岸智能化空白,策克口岸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自动驾驶”的陆路口岸。   无人驾驶智能重卡正在装载集装箱。   策克口岸与蒙古国南戈壁省西伯库伦口岸相对应,是我国西北地区连通国内外的重要交通枢纽、商贸中心、货物集散地和资源大通道,承担着中、蒙两国之间进出口货物和旅客通行任务。   无人驾驶智能重卡等待过关。   据了解,5G+无人驾驶是一项提高口岸通关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的现代化智能重卡运输项目。该智能卡口正式运行后,智能系统作业代替了人工作业,通过自动验放的方式完成整个通关流程,使出入境车辆的通关速度得到大幅提升。   驾驶员在办公室实时监控并操控智能重卡正常行驶。   智能重卡如何保持安全行驶?在什么情况下启动驾驶员驾驶?相比传统货车,无人驾驶的智能重卡有哪些优势?请听项目负责人的解答。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贾奕村 张慧玲 编辑:段丽萍

蓝冠登录,lg蓝冠_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北疆新实践 |“乌珠穆沁白牛”何以这么牛?

    10月的草原,秋景宜人,风光正好。   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乌日吉勒嘎查牧民伟力斯家的草场上,浑身雪白、异常健壮的牛群在自由觅食。“这是周恩来总理给我们的夏洛莱牛繁衍下来的,这里的牧民叫做‘乌珠穆沁白牛’,是从我爷爷辈开始繁育的,这是我们三代人精心养殖的牛群,所以我对白牛有着深厚的感情。”伟力斯如是介绍。   牧民家养殖的白牛群。   原来,在乌珠穆沁草原上“安家落户”的大白牛大有来头。   50年前,周恩来总理将法国总统蓬皮杜赠与我国的17头夏洛来牛交给内蒙古培育,体现了党中央对我们的深切关爱和殷切期望。   自治区党委、政府经过综合考量,认为西乌珠穆沁旗与法国处于相同纬度区域,草原资源得天独厚、水资源较为丰富,将17头牛全部送至西乌珠穆沁旗达青宝力格牧场繁育。   当年牛犊膘肥体壮。   “那是1973年10月末的一天,轰隆隆的汽车声将我吸引到了门外,只见10多辆解放车在距我家20多米的地方停下,不一会,10多头高大健壮的白牛从车上下来,当时觉得太震撼了,竟然还有这么健硕的牛!”回忆起50年前初见夏洛莱牛时的情形,白音孟德记忆犹新。白音孟德曾是西乌珠穆沁旗国营达青宝力格牧场的饲养员,1976年开始参与夏洛莱牛的本土化繁育工作。   对牧民家的“乌珠穆沁白牛”进行鉴定。   自1973年夏洛莱牛落户乌珠穆沁草原以来,草原牧民经过半个世纪的精心育种繁育、品种改良和提纯复壮,成功培育出了适应高寒地区、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抗旱能力强、疾病抵抗能力强、遗传性能稳定、集合父本母本优点的独特品种特性的夏洛莱肉牛群体,暂名为“乌珠穆沁白牛”。   伟力斯家养了180头“乌珠穆沁白牛”。他说,养一头白牛的收益相当于养10只羊。比本地牛价格高,在过去的几年,牛的价格好的时候公牛犊最高能卖1.6万元,效益好不说,这牛生长速度快、抗旱能力强,特别适合乌珠穆沁草原。   规模化养殖。   一代代草原人经过半个世纪接力奋斗,酝酿出“乌珠穆沁白牛”的生动故事,充分展现了草原牧民不负殷切期望和一心向党、砥砺奋进,大力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实字当头、以干为先,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面貌。   自由觅食的白牛群。   现如今,西乌珠穆沁旗有“乌珠穆沁白牛”养殖户800余户,总头数达到5.8万头,成为国内养殖规模最大的区域性群体。目前,西乌珠穆沁旗已启动并推进“乌珠穆沁白牛”新品种认定和国家级育种场建设工作。   下一步,西乌珠穆沁旗将持续加快肉牛产业转型升级,将“乌珠穆沁白牛”培育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在扩量、提质、增效的同时,延链补链强链,补齐加工短板、增加肉牛附加值,探索出一条产业兴旺、共同富裕的新路子,使其真正成为牧民致富“宝”。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巴依斯古楞   西乌珠穆沁旗融媒体中心记者:阿木古楞 新娜布其呼钦特古斯 编辑:段丽萍

蓝冠网址,蓝冠待遇_学《意见》⑤ ∣沃野生金仓廪丰

    策划:戴宏   监制:赵静 蒋芳   文案:包荭   制作:韩选婷   特效:景宏   相关链接:   学《意见》① ∣青山绿水生态美   学《意见》② ∣质效齐升产业兴   学《意见》③ ∣转型升级蹚新路   学《意见》④ ∣追新逐绿压舱稳 编辑:张彬

总编辑宁夏行丨从远古文明到地下兵城 水洞沟多元文化带你一眼万年

  10月10日,在水洞沟景区大型实景马战史诗剧《北疆天歌》演出现场,战鼓声声、马蹄阵阵,冷兵器时代的马背英雄赢得“2023全国都市报+新媒体总编辑宁夏行”调研采访团成员的阵阵喝彩。   《北疆天歌》演出。   《北疆天歌》是中国首部展现西夏的大型实景马战史诗剧,现场战马嘶鸣、铁蹄飞奔,观众不仅能看到峡谷出奇兵的战争场景,还能看到士兵在马背上的特技表演。该剧集马战、爱情及北方游牧民族的风土民情等多种元素,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西夏的传奇故事。由特技演员及专业骑士组成演出阵容,精挑细选了近百匹骏马,场面宏大,高潮迭起。观看表演时,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副总编辑杨鹏用手机拍摄下了壮观的场景,他说,自己是第一次观看马术结合历史故事的演出,编排精彩、骑术精湛,令人折服。“我打算把录制的视频播放给孩子看,今后会带着他再次来了解边塞文化的多样性。”   水洞沟古长城。   考古基地。   “地上长城,地下兵城,水洞沟不但有古长城,还有明代藏兵洞,是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长城立体军事防御体系。”讲解员开门见山地道出水洞沟长城文化的神奇之处。藏兵洞是明代戍守边关的将士用来防御外敌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之一,高出沟底10多米,蜿蜒曲折于悬壁之中,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洞中分叉颇多,左盘右旋,犹如一个迷宫。洞内辟有居室、粮食储藏室、水井、灶房、兵器库、火药库、炮台、陷阱、暗器孔道等设施。置身其中,可以领略到古地道在设计上的出人意料、功能上的灵巧隐蔽、结构上的悬妙复杂。新京报社编委肖名焰说,他惊叹于在艰苦环境下,戍边将领和战士用自己特有的智慧,因地制宜找到一条保家卫国、抵御强敌的生存之道。古人的聪明才智,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水洞沟遗址博物院。   水洞沟遗址博物院堪称是用高科技穿越四万年远古时代,博物院外形仿水洞沟出土的石器,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展示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的主题博物馆。它在传统博物馆参观性功能的基础上融入艺术性、文学性和高科技的创新元素。它以270度超大型半景画、实景、幻影成像等展示形式,结合声、光、电、可调式地震平台等技术的运用,真实再现四万年前远古人类其乐融融渔猎生活和打制石器的生产场景以及暴雨倾盆、洪水肆虐、山崩地裂等震撼的灾难场景。四万年很久远,但在水洞沟博物院,大家仿佛坐着时光机实现了四万年的穿越。它开创了我国博物馆展示的新形式,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也是面积最大的室内观众介入式动感体验展馆。   参观水洞沟出土文物。   水洞沟营销经理展世洁介绍,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水洞沟接待全国各地的游客16万人次。水洞沟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水洞沟遗址记录了远古人类繁衍生息,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史前资料。此外,明长城、红山堡、大峡谷、藏兵洞共同构成长城立体军事防御体系。在水洞沟可以体验到史前文明、边塞文化、长城文化,水洞沟集旅游观光、科学考察、休闲娱乐、军事探密为一体,欢迎全国各地游客来水洞沟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裴艳/文 韩胜利 季正/图) 编辑:温慧娟

打出关键3分!李缘:出现机会了,必须要出手果断

      在杭州亚运会女篮决赛中,中国女篮74比72战胜日本女篮,夺得冠军。这场比赛,内蒙古农信女篮球员李缘以一记关键3分球立功。   混合采访区,戴着金牌的李缘非常开心,被记者问到那个关键球时,她说:“出现机会了,必须要出手果断。”   全场第一次出现平分,是距离比赛结束还有3分钟时,比分来到了65:65。女篮队员和现场观众都非常紧张。关键时刻,李缘外线一个果断的3分球将比分拉开到68:65,让球队再次取得领先。最后13秒,李缘又助攻队友王思雨拿下绝杀。说起这个助攻,她开心地展示了金牌后说:“又紧张又刺激又坚决。”决赛比拼,李缘出战22分钟,投篮10中5,三分2中1,罚球2中1,得到了12分5篮板3助攻。   赛后,李缘在新闻发布会中表示:“本场比赛,我们全队做足了应对困难的准备,坚定信念,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始终坚持自己的打法,从防守做起,带动进攻。”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梁亮 柴思源 牛天甲 孟和朝鲁 编辑:宝华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石向军) 记者从8月30日召开的2023年内蒙古信息通信行业工作推进会获悉,今年以来,全区通信行业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推进双千兆网络和边境通信网络建设,深入实施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5G基站建设数量超过目标任务的70%,三个项目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据了解,我区开展电信用户申诉和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专项行动,圆满完成各项重大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应急通信保障工作。下一步,全区通信行业将加快行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抓紧组织实施第九批电信普遍服务项目,深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确保生产安全和网络与数据安全。推进会上,内蒙古联通、移动、电信、铁塔、广电网络公司签署《通信行业5G应用发展自律公约》。 编辑:孙丽荣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阿妮尔)7月21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上半年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情况,解读了呼和浩特海关优化营商环境“48条细化措施”。   上半年,我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903.2亿元,同比增长32.9%,高于全国外贸增速30.8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3位。上半年外贸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900亿元,外贸结构持续优化,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据介绍,上半年我区外贸亮点还包括:有实绩的民营企业达到了2345家,同比增加457家,进出口值684.6亿元,同比增长50.6%,占自治区进出口总值的75.8%,占比提升8.9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大幅增长,进出口值617.4亿元,同比增长55.3%,占自治区进出口总值的68.4%。其中,对蒙古国进出口326.1亿元,同比增长91.6%;对俄罗斯进出口160.9亿元,同比增长84.8%。矿能产品继续保持进口主力地位,煤炭、铜矿砂、原油进口值分别为220亿、123亿和1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0.1%、35.3%和33.6%。机电产品、农产品、钢材等传统出口商品显著增长,出口值分别为121.8亿、42.3亿和3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1%、22.1%和13.2%。   此外,呼和浩特海关近期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48条细化措施”,瞄准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对标“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口岸营商环境,服务自治区外贸高质量发展。主要通过大力推行“车边直提”模式、“5+2”预约查检模式,开通铁路口岸进出境危险品“直提直装”专用通道,畅通跨境贸易新通道。对进口低风险矿产品和原油实施“先放后检”,对进口铁矿砂、棉花实施“依企业申请”品质检验,对进口水泥等大宗资源商品实施检验结果采信,构建智慧监管新体系。 编辑: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