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春艳) 8月30日,“北疆2022”全区反恐怖综合演习在鄂尔多斯市举行。 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自治区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丁绣峰,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自治区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杨国安现场观摩演习。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自治区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郑光照讲话。 此次反恐演习,既是一次实战练兵,更是党的二十大安保誓师大会。演习以“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为主题,集结了全区1000余名公安、武警、消防官兵,围绕警务实战技术、警用无人机技术和反恐怖综合演习三项内容,全要素全流程进行实兵对抗演习,检验应急机制、提高处置水平、锻炼专业队伍、增强应对能力。 郑光照强调,要常抓不懈、常演常练、时刻备战、敢打必胜,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切实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提高反恐怖斗争能力和水平,坚决守住暴恐案事件“零发生”的底线目标,以内蒙古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宝华
日期 : 2022 › 08 › 92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本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阿妮尔) 8月30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加快为企业办理厂房及土地手续,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区企业用地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企业没有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就无法开展抵押和融资,盘活资产,企业家也难以找到归属感,企业经营也存在潜在的风险。推动企业用地不动产登记工作,可以更好地保障企业财产权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田野介绍,根据前期对全区企业及厂房用地情况和产权证书办理情况的初步摸排,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指导意见》针对企业办理不动产权证书较常见的6种情况提出了指导意见。 第一种是企业用地没有通过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的情况,应当依法依规处理并补办相关核实手续后,办理不动产登记;对于确实因为建成时间较早等原因不具备补办条件的,在符合现行城市(镇)总体规划,以及虽然不符合城市(镇)总体规划,但不违反强制性内容两种情况下,在报经当地政府同意后,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出具认定或核实意见。 第二种是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因未通过竣工验收的无法登记的,《指导意见》明确在建设单位组织完成房屋安全鉴定,验收合格以后,由负责项目监管的住建部门出具竣工验收备案意见。 第三种是土地没有供应的,明确各地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及项目建设时的政策规定来完成供地程序,考虑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采取划拨、协议出让等方式办理。 第四种是对房屋和土地权利主体或用途不一致的情况,明确了解决措施。不动产统一登记以后,国家要求“房地一体”开展登记工作,即房屋(地上附着物)和土地需要保持一致。在推动企业用地不动产证办理过程中,如果已经发放的房本和土地证用途不一致,可以继续分别按照原记载的房屋、土地用途进行登记,未经依法批准不得改变已登记的不动产用途;如果因为房屋(厂房、商业设施)所有权多次转移、土地使用权未同步转移,从而导致房屋和土地权利主体不一致,经核实权属关系变动清晰且无争议的,可以根据规定程序由现在的房屋所有权人单方申请办理房地权利主体一致的不动产登记;对于土地已登记但房屋未登记,且二者用途不一致的,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出具规划核实意见后,按照规划核实意见办理不动产登记。 第五种是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被查封或者抵押的情况下,相关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处理方法。对于申请人与查封被执行人一致的,可以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已经设置抵押权的,除了双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情况外,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 第六种是对企业灭失影响不动产登记的,按照法律规定,不动产是依申请登记,企业灭失就意味着没有了申请登记的主体,《指导意见》也区分情况明确了解决路径。有承继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的,由承继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作为申请登记主体;没有承继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的,不动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可以指定机构或组织提出登记申请。 田野介绍,《指导意见》明确了工作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和目标。工作原则是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即“缺什么补什么、谁审批谁负责”;适用范围是针对国有土地上已建成的企业用地;力争在2023年底前,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用地不动产登记发证实现“应办尽办”。按照文件精神,各级政府作为此次工作的责任主体,要结合自治区开展的五个方面大起底行动,进一步对未办理不动产登记的企业用地进行摸底排查,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问题台账建立,梳理问题原因,明确责任部门,边摸底边推进,全力推动企业用地产权完善工作。 编辑:宝华
本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晗) 8月29日至30日,以“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为主题的第五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新研讨班在鄂尔多斯市举办。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王洪祥,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丁绣峰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王洪祥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的责任感、紧迫感,以完备的治理体系、充分的资源力量、多样的法治手段,真正让市域成为重大社会矛盾风险终结地。要充分用好此次研讨班平台,切实推动成果转化,着力提升防范化解市域社会矛盾风险的整体水平。要抓好社会矛盾风险防范,切实做到“小矛盾不出社区、一般矛盾不出乡镇街道、重大矛盾风险不出市域”。 丁绣峰表示,内蒙古将以此次研讨班为契机,认真学习、加强交流、汲取经验,通过分层分级举办现场交流会、线上线下研讨班、培训班等形式,把研讨班精神传达到基层、传递到一线,力争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宝华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帅政)8月29日,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内蒙古环投集团共建的——全国环境保护危险废物鉴别与风险控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研究基地在呼和浩特市揭牌。据介绍,此次揭牌的内蒙古研究基地围绕我区及邻近黄河流域中游其他省区大宗工业固废利用处置和环境管理水平提升的现实需求,依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现有科研实力,充分利用内蒙古环投的区位和研发转化资源优势,开展生态环境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为相关领域政策咨询、技术开发、成果落地提供支撑,将为进一步服务好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国家战略,推动“科技兴蒙”行动深入实施,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持续改善我区生态环境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编辑:石尧
在北国之边,白塔之畔,有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海关团支部。12人、平均年龄26岁,他们正值芳华,面对疫情,却默默“逆行”,在抗疫战场上留下了最美的逆行身影。 今年5月,他们的荣誉墙再添一枚新奖牌——“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8月18日,呼和浩特,大雨滂沱。白塔机场海关办公楼里,年轻的关员们换好便装,准备上“一线”。“明天有首都机场国际分流航班降落白塔机场,我们正去参加岗前培训,为航班保障工作做准备。”团支部书记张诗宇边说边走向整装待发的队伍。 他们第一次上“一线”还是在2年前。2020年3月20日,全国范围内第一架进境分流航班降落呼和浩特,打破了白塔空港的宁静。 就在这之前的24小时里,白塔机场海关团支部在两级党委的号召下,以团员为先锋、为骨干,90后扛起大任,迅速组成了团员突击队。 “我是团员我先上!”“我身体好,让我来!”……一个个红手印相继“落”在请战书上,大家迅速集结,随即奔赴入境航班卫生检疫的各个岗位,去完成此次急难任务。 他们穿好防护服,登上刚开启舱门的飞机,为一个又一个旅客提供通关服务。“第一次面对这项任务,多少有些紧张,但是大家有条不紊,团结协作,出色地完成了检疫工作。”张诗宇如是说。 旅客下机进入旅客候检区,关员再逐一进行体温监测、健康申明卡核验及流行病学调查……“每次工作结束,关员们口干舌燥,声音嘶哑,防护服浸满汗水,回到隔离酒店疲惫不已,但是谁也没有过丝毫怨言!”团员王莲慧说。 一心一意投入“一线”工作,用智慧和担当书写无悔青春。他们集体谋划,流调工作历经7次改革创新,集结整个白塔机场海关青年力量推出的“远程流调”作为全国海关首创的业务模式,被纳入海关总署远程电子流调技术方案,同时还作为先进经验向全国海关推广。 他们集思广益,发挥专业特长和语言优势,组建“蒙英俄”3种语言翻译青年小组,在多个航班保障任务中大放光彩,架起了海关关员与外籍人员的沟通桥梁。 截至今年8月26日,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海关团支部共保障首都机场分流航班135架次,监管进出境人员2.6万人次。在高风险形势下,实现了输入病例零传播、零扩散。 两年多来,团支部人均“一线”隔离时间超过了400天。 “任务多,经常‘一线’隔离,我们团支部王莲慧的婚礼推迟了两次。”团员张晓宇话音刚落,张诗宇接着说:“双方老家离得较远,又加上任务总是接踵而至,她跟男方父母第一次‘见面’还是通过视频。”听队友们逗趣,不久前举行完婚礼归队的王莲慧在一旁笑了笑。抗疫期间的感人故事在白塔机场海关团支部还有很多…… 除了上“一线”外,白塔机场海关团支部切实肩负起筑牢“两个屏障”的职责使命,在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走私、维护北疆国门生物安全、开展扫黄打非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疫情期间,青年关员充分发挥“青年文明号”的担当精神和表率作用,情系企业复工复产,推动运行“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方式出口,持续推进跨境电商9610直购出口业务顺利开展;积极落实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和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免税政策。全面落实“百人联千企”工作,一对一服务重点企业,积极开展送政策上门、绿色窗口服务、开通咨询热线等志愿活动,帮助中小微企业缓解疫情冲击。 创新团支部建设工作,激发青春活力,淬炼队伍意志。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海关团支部积极参与“乌兰牧骑+志愿服务”“乌兰牧骑+远征队”“乌兰牧骑+政策宣讲”“乌兰牧骑+文艺宣传轻骑兵”活动,组织青年下沉社区、企业、学校,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暖企惠民、济困助学等服务,贡献着青春力量。 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海关团支部曾获自治区直属机关“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区“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今年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对我们而言,是莫大的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将心存感恩,砥砺前行!”张诗宇道出了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海关团支部所有人的心声。 身边是战友、身后是祖国,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海关团支部团员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若有战,召必回”,让青春在国门一线绚烂绽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阿妮尔) 编辑:石尧
又到一年丰收季,沃野良田穗飘香。从8月中旬开始,呼伦贝尔2818.14万亩农作物喜开丰收镰,拉开秋收序幕。 “农牧场紧盯春播、夏管、秋收全过程,在保证作物适时灌溉的同时,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促进作物丰产丰收,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呼伦贝尔农垦上库力农牧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英君的脸上满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几年,呼伦贝尔市将优化粮食品种结构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优先方向,稳定玉米、小麦、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加大豆、油菜种植面积,保证优势高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呼伦贝尔市农牧局副局长李永鑫介绍。 阿荣旗霍尔奇镇强盛农机合作社负责人于强是当地的种粮大户。于强告诉记者,合作社今年大豆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较去年增加近1万亩,还种了1万亩玉米。这些既是轮作模式的需要,也是响应国家稳粮扩豆的号召。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是全国100个商品粮基地和500个商品粮大县之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年均约36亿斤。近年来建成的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在节水、节电、节肥、节药、节人工等方面均有明显效果,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至20%。 “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建设及建后管护等高标准农田工程措施的应用,粮食旱涝保收、产能稳定。”莫旗农村经营指导与产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克琰说。 一餐一饭,关乎国家安危和人民幸福,既要守好耕地红线的“命根子”,更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钱赚。今年上半年,呼伦贝尔市落实扶持政策,为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资金3.34亿多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1.44亿多元。明确扩大大豆玉米生产者补贴差额达200元以上,给予油菜生产者补贴和8.6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生产者补贴资金将于农产品集中上市前发放完毕。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以保障粮食生产为重点,在防灾减灾、优化结构、绿色生产、落实重大项目等方面发力,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高农业机械现代化装备水平,持续提升绿色安全粮油产品比例,实施好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增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全力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新军) 编辑:石尧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鄂尔多斯市坚持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快建设“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先行区,奋力开创现代化鄂尔多斯建设美好未来。 能源绿色革命蓄力加速。聚焦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战略定位,把新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以绿色低碳推进存量升级,以高端示范引领增量转型。建成新能源装机413.8万千瓦,在建1526万千瓦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预计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占全市电力装机比重超过50%,初步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区域新型电力系统。 现代煤化工绿色链条高质量延伸。围绕现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精细化发展思路,充分发挥鄂尔多斯市发展煤化工的成本、规模等优势,不断延长绿色产业链条,加快布局煤基燃料、煤基化学品、煤基新材料、能源绿色转化四大产业链,推动中煤能源、汇能煤化工等现有头部企业大力发展深加工产品,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降低能耗、水耗,到2025年,全市建成煤化工产能超过2500万吨,能效基准值以下产能全部清零,力争单位能耗、水耗全部达到国家先进值。 “风光氢储车”绿色产业破题起势。坚持系统观念、链式思维,把推进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一体推进“风光资源”开发、产业链延伸配套和场景应用拓展,初步形成了以隆基为龙头的光伏产业链;以中车为龙头的风机产业链;以远景为龙头,华景、万锂泰、镕锂为配套的电池及储能产业链;以美锦国鸿、协鑫集团为龙头的氢燃料电池及绿氢设备制造产业链;以上汽红岩、捷氢科技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预计到2025年,“风光氢储车”等绿色产业集群总产值将突破5000亿元,成为“十四五”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 零碳园区打造世界标杆。抢抓“双碳”机遇,立足新一轮工业革命和能源革命交汇点,倾力打造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对标国内外一流园区,完成零碳产业园空间和产业规划,通过智能物联网源荷互动控制系统和基于绿氢的零碳能源岛,实现产业园一期100%清洁能源。通过打造“标准地+标准化厂房”等创新举措,实现企业“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制定零碳产业园国际标准,推广能碳监测,构建零碳生态圈,打造更多“鄂尔多斯制造”的零碳产品,实现更多绿电供给消纳和二氧化碳减排,力争到2025年,实现百亿度绿电供给消纳、年减排二氧化碳1亿吨。 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破局之策,建立财政科技投入连续三年保持15%刚性增长机制,出台“科技创新30条”“人才新政30条”,成立全国首家碳中和研究院,分别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推进减碳等技术研发与服务,为鄂尔多斯绿色低碳转型全面赋能。 绿色发展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来源,今天的鄂尔多斯正在绿色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扬帆起航,以奋斗和担当建功新时代新征程,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贾小燕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宏章)自治区启动“五个大起底”专项行动以来,阿拉善盟委、行署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深入开展五个方面大起底行动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召开会议传达有关精神,制定印发阿拉善盟五个方面大起底工作方案,成立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督查,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全面有序开展沉淀资金自查工作。该盟财政、审计等部门于8月5日联合印发了《关于落实全区沉淀资金大起底专项行动的通知》,成立了工作专班,对全盟沉淀资金起底范围、主要任务、实施步骤等进行详细的安排。连日来,全盟各级财政部门会同人民银行、审计部门,认真组织开展摸底排查,重点掌握资金结构、来源、余额、性质、使用、所属年度等情况。专项行动将在9月20日前完成重点核查,10月31日前完成清理盘活,11月18日前完成总结上报。 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待批项目和“半拉子”工程排查整改。该盟于8月10日印发了《阿拉善盟“半拉子”工程大起底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目标、起底范围和具体任务。目前,该盟盟直各行业主管部门、各旗(区)进一步分类梳理本行业“半拉子”工程存在的问题台账,要求经盟直各行业主管部门、各旗区主要负责同志双签字后确定,台账一经确定,盘活一个销号一个,不得随意调减。据了解,该盟将于8月31日前完成摸底排查,10月31日前完成处置方案和意见,明确处置措施、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12月31日前完成集中处置,全面推动盘活“半拉子”工程。 在住建领域待审批项目方面,该盟于8月12日印发了《阿拉善盟待批项目大起底方案》。根据自治区反馈的六类清单,连日来盟、旗住建部门对2016年至今住建领域的项目重点梳理。阿拉善盟要求要充分发挥工程审批系统作用,全面起底未开工项目待批事项,做到分类处置、限时办结;以同步“回头看”的形式严格审查,不合规的项目务必于12月底前清退出库,符合条件的限时审批、应批尽批。 为了推动“五个大起底”专项行动落实落细,8月25日,阿拉善盟召开了全盟“五个大起底”工作推进会议,对全盟待批项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沉淀资金、“半拉子”工程、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会议要求各旗区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交卷意识、交账观念,压紧压实责任、细化实化举措,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全力推动大起底工作有序开展、落地见效。要抢抓政策机遇,准确把握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全面起底、建立台账、列出清单、明确时限、精准处置,有效推动一批待批项目落地开工、“半拉子”工程重启竣工、闲置土地盘活利用、沉淀资金科学使用,让各类资源要素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切实打牢发展基础、积蓄发展动能。 编辑:贾小燕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魏那)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8月23日,赤峰市人民政府举办新闻发布会,出台《赤峰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若干政策》,积极发挥政策引领带动作用,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来赤峰市就业创业。 在“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方面,赤峰市充分使用机关事业单位编制资源,年度机关事业单位招录(招聘)规模不低于3500人;每年开发项目生岗位3500个,鼓励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提升120个人才专项编制使用效能,为重点企业和项目引进急需人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每年全市各单位提供见习岗位不少于5000个。 在“落实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补贴”方面,赤峰市对刚性引进的人才,按照博士30万元、硕士10万元标准发放一次性安置费;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除享受自治区1500元的一次性扩岗补贴外,按照博士生、硕士生、本专科生再给予企业每人2万元、6000元、1500元一次性扩岗补贴;到该市企业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按照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每人每月3000元、2000元、1000元、500元标准发放两年生活补贴;支持在本地购房,最高可申请2万元的购房补贴;对于贫困高校毕业生来该市企业就业的,再给予每人一次性2000元求职补贴;落实国家社会保险补贴、灵活就业补贴和免费技能培训。 在“支持高校毕业生在赤创业”方面,赤峰市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最高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提供创业服务支撑、落实一次性1万元创业补贴、资助来赤创业大赛获奖团队。 在“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保障”方面,赤峰市各级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一次性输送30人以上高校毕业生的,按照每人300元给予其职业介绍补贴;强化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搭建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平台;实行高校毕业生体检结果赤峰境内互认。 高校毕业生作为最庞大的就业群体,不仅牵一发而动全身,更是赤峰市委、政府“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赤峰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晓东说,我们鼓励全市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是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稳住经济大盘、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的具体体现,又是赤峰市完善“鸿雁北归、赤子还乡”引才政策体系、建立从高层次人才到普通高校毕业生全覆盖引进政策体系的重要一步。 编辑:贾小燕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康丽娜)“从最新的风光资源排查情况看,我区风能资源约占全国风能资源总量的57%,太阳能资源约占全国太阳能资源总量的21%。除已开发并网、在建和已批复待开发的资源外,考虑生态红线、土地资源和草原等约束性条件,重点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布局新能源项目开发,我区还有超过10亿千瓦的新能源技术可开发量。”近日,记者从自治区能源局获悉这一消息。 我区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发展基地之一。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战略,持续优化和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截至今年7月底,全区新能源装机达5670万千瓦、同比增长8.1%,占全区电源总装机的35.8%;全区新能源发电量7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占全区总发电量20.4%,新能源已成为自治区能源供给体系新亮点。 为进一步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我区积极做好各类新能源项目开发储备工作。大型新能源基地建设方面,国家已在我区规划第一批大型新能源基地项目2020万千瓦,第二批大型新能源基地项目1188万千瓦。目前,自治区能源局正在按照国家要求,加快推进第一批大型新能源基地项目于2023年底前建成并网,有序推进第二批大型新能源基地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动蒙西四大沙漠风光大基地项目落地实施。此外,为保障我区绿电供给,支持和促进自治区工业经济发展,在大力推进新能源外送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新能源调峰和消纳条件,自治区能源局正在组织各盟市上报区内消纳源网荷储一体化、风光制氢一体化、自备电厂绿电替代等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以上储备项目落地实施,将大规模增加自治区新能源装机,极大地促进我区新能源大规模发展,为我区完成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编辑:贾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