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27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蓝冠体育,蓝冠总代理_美翻了我的村——内蒙古自治区文明村镇巡礼(第39期)

  新时代的文明村镇精心培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在乡风文明上下功夫,在文化活动上做文章,特别是通过文明村镇创建,千镇万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碧水环绕、绿树成荫、风景如画,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宜居宜业。为充分展示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果,特别是文明村镇创建成果,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办在自治区主要媒体的新媒体平台设置“美翻了我的村”栏目进行常态展示。   赤峰市 克什克腾旗 乌兰布统苏木   阳光下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原上   乌兰布统静谧祥和的田园画卷   乌兰布统云雾升腾、群山缭绕   群马在乌兰布统草原上悠闲地吃草   乌兰布统火烧云   乌兰布统舒适宜人的秋日风光   乌兰布统雾凇美景 编辑:温慧娟

蓝冠总代平台,lg蓝冠_共筑网上精神家园 共享网络发展成果——内蒙古奋力推动新时代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思想之光领航向   内蒙古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统筹做好   网络内容建设管理   网络综合治理   网络安全保障   信息化发展等工作   以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办好两件大事   各族群众在互联网发展中   拥有了更多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5G基站建设   实现12个盟市中心城区   103个旗县区和941个乡镇   及重点工业园区全覆盖   树立内蒙古正面形象   打造网上品牌主题活动   内蒙古好声音频频“出圈”出彩   正能量大流量   构建主流舆论新格局   “互联网+”深度融入   教育、医疗、养老等多个领域   “掌上办”“指尖办”   成为政务服务标配   ……   一个个举措和成绩的背后   映照出内蒙古   在互联网发展和信息化浪潮中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   坚实足迹   1   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   “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确保党中央关于网信工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网信部门要忠于党和人民,勇于担当作为,善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亮剑,甘于拼搏奉献,为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今年7月,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网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网信事业的重要地位作用日益凸显。鲜明提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使命任务,明确“十个坚持”的重要原则,并对网信工作提出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网信工作指明了方向。   举旗方能定向,凝心才能铸魂。内蒙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持续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将网信事业摆在内蒙古发展的全局来谋划推动,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组织体系强起来——成立自治区党委网信委,健全完善各成员单位、各级网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机制,构建起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一体化工作格局。持续完善互联网企业党建联系点制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互联网企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措施实起来——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方案、大数据与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的制定落实,确保各领域工作有章可循。   数字经济“跑起来”——出台自治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制定实施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一系列政策举措,通过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全区网信系统勠力同心,紧紧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加强对网络内容建设管理、网络安全、信息化发展等方面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形成有关部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各方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   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今年8月,随着“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内蒙古站的启动,多家媒体齐聚赤峰。《走进赤峰博物院近距离了解北疆文化》《在小米博物馆,看千年小米迎新变》《三十二连山的生态之变:荒漠之上“再造秀美山川”》……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报道,讲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生动故事。   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主旋律与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是网信工作的重中之重。   5年来,内蒙古坚持弘扬正能量、奏响主旋律,在互联网平台讲好内蒙古故事,传播好内蒙古声音。   围绕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内蒙古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传播工程建设,推出“实践有力量”“石榴谈”等网上理论传播栏目,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网络“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造“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红色故土行”等网上品牌主题活动,开设“中华文明在内蒙古”网上专栏,打响北疆文化品牌网上知名度,讲述北疆儿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奋斗故事,树立起内蒙古正面形象。   围绕重大主题,内蒙古创新网络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大事盛事激荡网民广泛共情、深度共鸣,一批优秀作品在互联网上收获海量互动、点赞,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好声音成为最强音。短视频《内蒙古这百年》,展现党领导下的内蒙古百年时光、沧桑巨变,24小时全网传播量超1.1亿次。K396次列车乘务员赵阳、呼和浩特“00后”外卖小哥张善荣、“送你一匹蒙古马”等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集聚向上向善力量。“幸福花开新边疆”“大国小鲜@高质量发展”“鼓干劲•树形象”等主题活动,释放内蒙古干部群众主动作为、提速发展的强烈信号。   融合改革大潮奔涌,全区上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草原全媒客户端、奔腾融媒客户端下载量均超过1000万,青橙融媒客户端、暖新闻客户端等地市融媒体建设蓬勃发展,自治区级、盟市级、旗县级媒体等形成纵横联动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动态管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单位、服务项及新媒体从业人员,引进一批高层次数字内容人才及团队,持续提升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推进网信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建设职称评审委员会,2023年首次开展网信专业职称评审。    3   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生态   天朗气清、风正人和,寄托了人民对网上精神家园美好生活的向往。   前不久,呼和浩特市委网信办联合市住建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对存在发布不实数据、搭蹭社会热点博取流量等违规情况房地产类“自媒体”账号开展联合约谈。   治理网络乱象一直是网信重点工作之一,内蒙古持续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不断强化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治网格局,推动实现互联网由“管”到“治”的根本性转变。   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地域广、人口分散、互联网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内蒙古加强网络综合治理与市域社会治理的融合衔接,“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区块链+法治创新应用”等试点建设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深入实施争做北疆好网民工程、广泛开展网络文化节等活动,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统筹执法管理、生态治理、行业自律、网民举报等各项工作,涉网管理部门依法打击涉网违规行为和违法犯罪,推进“断卡行动”“打猫行动”、整治网络欺凌等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依法治网和以德润网有机统一,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监测预警通报,持续开展网络安全执法检查,及时处置网络安全事件和漏洞。组织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和“蒙古马”杯网络安全攻防竞赛,带动各行业领域网络安全主要管理和专业人员参与,共同提升应对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全域联动、全民动员、同频共振,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4   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   前不久,包钢集团乌海矿业公司完成数智化矿山建设(一期)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成为内蒙古地区首家深度使用“云技术”的非煤矿山生产企业。   这是内蒙古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实例。   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数字红利”加快释放,小到居家出行、大到政务工作,信息化和数字技术深刻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2022年,全区数字经济规模达5574亿元,占GDP比重为24.1%,数字经济规模同比增长1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内蒙古获批全国八个国家枢纽节点之一,建成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旷视人工智能超算平台等。截至目前,城镇地区宽带接入速率能力达到600Mbps,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进入全国双千兆城市行列。   信息化赋能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完成中俄(满洲里—后贝加尔)跨境陆缆传输系统、中蒙(二连浩特)跨境陆缆传输系统工程;呼和浩特市、赤峰市等5个市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位居华北、西北地区排名第一;2022年全区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24.8亿元,同比增长5.5倍,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区累计建成26个工业互联网平台,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企业店铺80余家;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增至44家,营业收入达455.5亿元,同比增长78.7%。   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积极推进数字惠民,呼包鄂乌“四城通办”事项共计实现1239项,逾200项人社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线上通办”;加快推进数字治理,鄂尔多斯市自主研发了“多多评”数字智能综合服务平台,在康巴什区率先试点推行“码上生活、码上治理、码上服务、码上经济、码上代办、码上协商”的智慧治理模式,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助力全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稳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在2023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上,内蒙古2件作品分获二等奖和优秀奖。截至目前,全区创建2个国家级和9个自治区级数字乡村试点,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弥合。   时代浪潮澎湃   激荡万千气象   这份“成绩单”   见证了内蒙古网信战线   砥砺奋进的铿锵足音   全区上下   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肩负起使命任务   以更加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   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贡献网信力量   监制:崔楠 郭俊楼   记者:宋爽   新媒体制作:王皓   图片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内蒙古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 编辑:韩伟丽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目光所及,只此青绿。   秋分时节的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绿浪翻涌,草香扑面。阳光穿破云层投向大地,原野更显葱茏,令人流连忘返。   “我第一次来草原,看到这里蓝天白云、翻滚着的绿色波浪和各色花朵勾绘出一幅壮丽的草原图景,内心就感觉特别放松!”   中秋国庆假期,敕勒川草原成为各地游客漫游青城必打卡的景点。第一次来到这里的陕西游客张嘉慧和她的小伙伴们也沉醉于这样的美景当中,她笑称她朋友圈里点赞最多的风景照就是在这里拍下的。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出实招、求实效,聚焦绿化提升、水体治理、污染整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打造绿浓水清的宜居环境。   自古以来,大青山就是一道天然屏障。然而由于多年来的人为破坏和自然原因,大青山植被逐渐衰退,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   和大青山一样,敕勒川草原也是呼和浩特市北部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然而受干旱少雨、开垦采石等因素影响,一度植被消减、沙石遍地。   “过去人们为了讨生活,开荒、放牧、砍伐、采石挖沙,把树和草糟践了不少。河滩上到处是坑,远远看去,大青山就像得了斑秃病。”大青山下乌兰不浪村村民这样告诉记者。   为了恢复大青山的自然生态,2012年起,呼和浩特市以“不叫黄沙越阴山”的决心,对大青山前坡先后实施生态综合治理保护工程和生态建设工程,修复敕勒川草原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如今,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夏季平均湿度为67%。大青山前坡建成了“绿树掩映、曲径通幽、自然和谐”的首府后花园。   穿行在大青山前坡的生态路上,就像走进了一条绿色廊道。   “截至目前,我们已累计在大青山地区完成绿化荒山7.2万亩,生态保护建设面积总计118平方公里,构筑起一道亮丽的绿色生态屏障。”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杨乌日吐介绍。   寒露过后,大青山里已是五彩斑斓,而小黑河两岸还是一派青翠。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口袋公园里,沿着或红色或蓝色的步道走,随处可见造型各异的花境和亭台。   近年来,呼和浩特大力实施城市“口袋公园”建设,2022年新建“口袋公园”310处,城市绿地空间持续增大。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2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9.62平方米。   清晨,呼和浩特南部的大黑河碧波荡漾。   过去,大黑河周边存在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为解决这些问题,构建宜居环境,呼和浩特市开启了大黑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通过堤内滨水生态廊道建设,打造出一条“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波光粼粼的城市风景线”。   大黑河整治,提升了河道空间活力,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提升了首府城市品位。   如今,大黑河已经成为许多市民休闲游玩的首选地,也是首府新增的一张靓丽名片。   依托大黑河生态资源,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红利。到大黑河岸边的露营地去放松一下,成为不少市民向往之事。   “在大黑河畔看着日落,吹着晚风,一边欣赏美丽风景,一边享受休闲时光,这样的体验很不错。”游客王千羽说。   呼和浩特市水务局局长张永德介绍,为彻底治理水系,呼和浩特市实施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市45家涉水企业全部建成一级污水处理设施,并对城区5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实施提标改造和产能扩建,出厂水水质达到一级A的标准。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谆谆嘱托,化成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坚决行动。   呼和浩特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上持续发力,走绿色发展之路,奏响生态文明最强音符,打造出绿色健康美好生活!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如今,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累累硕果已经成为首府人的骄傲。(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郑学良 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刘军 杨彩霞) 编辑:石尧

lg蓝冠,蓝冠代理_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北疆新实践 | 一桥一路 串起好山好水好生活

     10月22日傍晚,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骑行爱好者包丽华和队友们骑行在全线贯通的斯力很旅游公路上,她们正在追逐一场日落。   包丽华和骑友们正在骑行   戴着流线型头盔、身着各色骑行服的骑友们迎着晚霞从市区出发,沿着这条旅游公路一路向南,道路两旁色彩斑斓的秋日美景映入眼帘。整个骑行队一路走走停停,拍照不断。   “秋天傍晚时分,这条路的景色特别美,大家伙一致选择到这里来,简直像在风景画中骑行。”包丽华说,自从旅游公路贯通后,她和队友们就成了这条路上的“常客”,大家在路上体验骑行快乐的同时,还能感受大美乌兰浩特四季更迭的自然风光。   拍摄旅游公路沿途风景   起于乌兰浩特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终至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全长25公里的斯力很旅游公路,是乌兰浩特市加快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让旅游产业更好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它将洮儿河湿地风光景区、朝鲜族民俗特色村寨三合村、红色马镇葛根庙等景点连珠成串,将沿途自然、农田等风光融为一体,备受游客青睐,实现了各景点的良性互动和业态互补。   旅游公路将沿途自然、农田等风光融为一体   道路的通达,不单让市民及游客受益,更为沿途农户及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新生机,把好日子连通到家门口。   小树枝铁锅炖的经营者盖晓红比往年更忙碌了:“自从路通了,每天自驾游、骑行的人很多,我和家人就合计着开个农家乐,从来没想到这几间老房子也能给我们带来收入。”   “受地理位置所限,我们向阳村以前被别的村称为‘死胡同村’,自从公路修好后,改变特别大,村民出门不用再绕路多走那11公里路了。”乌兰浩特市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向阳村第一书记牟将中说,现在大家骑着电动三轮就可以把自家的土鸡蛋、大棚的蔬菜送往市里的早市夜市卖掉,这在以前不敢想。   友谊大桥飞架   如果说旅游公路的通达是空间布局的改变和优化,那么长638米、宽12米的友谊大桥的飞架更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群众“过河难”“行路难”,成了百姓心中的“幸福桥”“连心桥”,让“望河兴叹”彻底成为了历史。   “我们都盼着这桥通呢!”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友谊嘎查村民包玉清的娘家就在一河之隔的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向阳村。两个村子“隔河相望”,她的归乡之路可谓遥远漫长。   一条河,能割裂地理,割不断亲情。一座桥,拉近了距离,更拉近民心。   让“望河兴叹”成为历史   “桥没修通之前回娘家得1小时路程,需要从镇里绕行100多里地,现在桥修了之后,六七分钟就到家了。”包玉清说,只要有时间每天都要回去看看父母,路上的奔波都变成了更多时间的陪伴。   曾经的天涯远变成了如今的咫尺间,友谊大桥的飞架不仅让浓浓亲情不用再苦苦等待,还连起了民生民心和产业发展。如今的友谊嘎查正依托交通优势,计划乘势而上,构建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我们要大力发展旅游餐饮、民宿经济和农畜产品销售,真正实现路通、景美、民富。”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友谊嘎查村委委员王永平说。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桥通了,路便不远;路、桥的通达,绘就了诗与远方,守护了浓浓乡愁,也托起了百姓稳稳的幸福。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高敏娜 赵曦 王智华   乌兰浩特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黄妍 晓蕾 文静   新闻编辑:杨洁 编辑:孙丽荣

总编辑宁夏行丨走进宁东 看一块煤的“七十二变”

  大到“嫦娥五号”月球着陆器上展示的国旗,民航飞机、高铁车头的阻燃内饰,小到排爆人员穿着的防火西装、防爆服,备受年轻人青睐的瑜伽服、游泳衣,这些高大上和接地气的新材料,都是由一块块黑色的石头变成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能相信吗?   10月10日上午,“2023全国都市报+新媒体总编辑宁夏行”调研采访团走进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聆听振聋发聩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见证宁夏“黑宝”太西煤从地下到空中、由黑到白、由粗到细,进而帮助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蝶变,感受宁夏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在宁东会客厅参观采访。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国家重要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是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也是宁夏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化工园区,连续五年跻身中国化工园区前十名,位列第五名。   听工作人员介绍宁东建设发展史。   2022年,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0.1亿元,增长8%;工业总产值1980亿元,增长23.2%;工业增加值增长10%,占全区工业经济比重近30%;全口径财政总收入达到161亿元,增长53%,其中税收收入占比达到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   观看宁东发展专题片。   调研采访团来到宁东会客厅,这里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东基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的重要现场教学基地。会客厅由1号展馆、2号展馆及连廊组成,展示面积2300平方米,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集成打造。展示内容以“宁东志·中国梦”为主题,以“壮志凌云·山河逐梦、凝心聚力·宏图筑梦、战略引领·智慧造梦、不忘初心·奋斗圆梦”四个篇章为主线,通过大量翔实的照片影像、历史资料、实物模型,浓缩展现了宁东基地自2003年开发建设以来高效高速发展的奋斗历程,完整呈现了党的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环保安全、入驻企业、园区配套、民生服务、远景规划等业绩成就,是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展示宁东人“以实干成就事业、靠实干创造未来”的红色地标。   参观宁东生活区沙盘。   参观采访过程中,调研采访团对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取得的业绩啧啧称赞。德州晚报社社长李长征说,没有想到,在这样一块很贫瘠的土地上,能够诞生一个支撑地方经济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超大型化工基地,这是“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的生动体现。   长期以来,“贫油、缺气、富煤”的资源禀赋状况致使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国家能源安全受到威胁。而宁夏作为富煤省区,煤炭占能源比重超过90%,多年“靠煤吃煤”,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因此,建设煤制油项目,不仅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也可以把宁夏的煤炭资源变成产业优势,最大发挥宁夏本身的资源优势。   宁夏“黑宝”太西煤。   1999年,宁夏组织开展煤制油项目前期工作。   2004年,国家发改委以招投标的方式确定由神华宁煤集团承建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拉开了宁东人建设世界首套单体规模最大煤制油项目的帷幕。   2011年,我国煤制油自主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神华宁煤决定利用自主技术和装备独资建设。   2013年9月,4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开工建设。   2016年12月28日,项目全流程打通,产出合格油品。   2017年,宁东煤制油项目“神宁炉”荣获第19届中国专利金奖。   2020年,煤制油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宁夏科技奖励的重大突破,也是宁东基地苦干实干加巧干的生动体现。   宁东出产的各类产品被广泛应用。   除了大力发展煤制油项目,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宁东基地还延长煤化工下游产业链,一部分油品经过延炼、裂解形成乙烯、丙烯、聚烯烃等产品,被加工成各种形状,应用于塑料包装、家电家具、汽车建材等诸多领域,高端产品甚至可以用于航空、防弹等特殊行业,还有大家戴的医用口罩中间的熔喷层也采用了聚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离过滤功能。   经过20多年艰苦卓绝、勇毅前行的奋斗,昔日的戈壁滩上崛起一片重要的中国能源化工基地,令参观采访的媒体大咖们惊叹不已。   “参观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之后,感觉非常震撼。在西北、在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从体量规模、科技含量、经济价值等各方面,都占据重要的比重,生产的一些高科技原材料产品不仅在航空、交通、科技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还在服装、医疗、日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最终让广大老百姓受益,让人惊叹科技的力量和人的创造力,非常了不起。”三秦都市报副总编辑王宏哲说。(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高晓刚/文 高晓刚 韩胜利 季正/图) 编辑:温慧娟

内蒙古空港贵宾服务公司开展“庆中秋 迎国庆”主题活动

  又是一年中秋时,又是一个团圆日,当中秋与国庆“相约”,阖家团圆、举国欢歌。在2023年的最长国庆假期间,内蒙古空港贵宾服务公司及多个事业部开展节日主题活动,与旅客共同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和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中秋、国庆假期的旅客以返乡探亲、休闲出游为主,内蒙古空港贵宾服务公司及多个事业部准备了丰富的主题活动,让出行旅客在旅途中尽享快乐与轻松。   运行服务部重保团队以“月满中秋喜迎国庆”为主题,员工身着精美的汉服,为出行旅客送上了节日的祝福。一个个寓意团圆和祝福手编的传统竹灯、一盏盏寓意吉祥如意、阖家幸福的可爱玉兔花灯、一份份装有牛肉干、奶酪月饼等物品的精致特色伴手礼,无一不让出行的旅客感到惊喜和温馨。收到伴手礼的旅客高兴的说:“咱们的贵宾服务真的很用心,没想到在贵宾室收到了礼物,非常感谢”。 运行服务部开展“月满中秋喜迎国庆”主题活动   嘉宾服务部将1号头等舱休息室装点的焕然一新,五彩的灯笼、低垂的纱幔、竹林景观以及员工手写的书法……营造出中式的浪漫。为来到休息室的旅客赠送多种口味的月饼,旅客在品尝月饼的同时,纷纷拍照打卡。在中秋节当天与吉祥航空共同开展了“迎中秋、庆国庆”双节送祝福活动。 嘉宾服务部与吉祥航空共同开展双节送祝福活动   扎兰屯事业部将休息室装点的分外喜庆,红色的沙发抱枕、红色的盲盒、红色的装饰、精美的花灯……还策划创意惊喜拆盲盒活动,邀请在中秋节期间出行的旅客开启盲盒小惊喜,活动当天小朋友们也纷纷参与其中,赢取心仪的奖品,有贵宾厅体验卡、民族工艺品、玩偶、自拍杆、钥匙挂、节日灯笼等10余种奖品。 扎兰屯事业部与旅客开展节日互动活动   呼伦贝尔事业部、二连浩特事业部、包头事业部为出行旅客送上节日祝福和月饼。   呼伦贝尔事业部为旅客送祝福   此次活动丰富了旅客的出行体验,营造了欢乐喜庆、温馨的节日氛围。据了解,为了做好国庆假期旅客出行的服务保障工作,内蒙古空港贵宾服务有限公司开展节前安全检查,确保为旅客提供安全、便捷、温馨的服务。(包颖异) 编辑:杨旭英

  本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高慧)记者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自2023年10月11日起,铁路部门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铁路部门针对旅客出行需求,优化旅客列车运输组织,加密开行进京高铁列车,压缩列车运行时间,进一步释放高铁运输能力。其中,开行呼和浩特东至北京北G2462次复兴号高铁列车,从呼和浩特东站始发,一站直达北京清河站,首次将呼和浩特到北京的高铁运行时间压缩到1小时59分。   届时,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与首都北京两地将真正形成“2小时交通圈”,加速内蒙古中西部城市融入京津冀经济圈,在极大方便人民群众往来的同时,进一步助力内蒙古中西部和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编辑:段丽萍

蓝冠网址,蓝冠官网注册_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民法院 “石榴籽”诉讼服务团队普法进集市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民法院依托当地政府“千名党员进百村入万户”行动,以第40个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为契机,积极开展“石榴籽”诉讼服务团队进集市普法宣传活动。   “叔叔您好,留步看一下咱们防范养老诈骗、“一站式”诉讼服务等宣传资料,最近养老诈骗案件多发,咱们一定要注意防范,如果您接到此类电话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家人或者打我们宣传单上的电话咨询……”立案庭诉讼服务团队干警在宣传现场耐心的为群众进行讲解。   活动现场,“石榴籽”诉讼服务团队的干警们热情地为过往群众和集市上的摊户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引导大家阅读宣传资料中的案例和防范技巧,面对一些达斡尔族群众,团队干警用达斡尔语进行讲解,让普法零距离,让法治宣传暖民心。   此次活动,团队干警们共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单等宣传资料和纪念品近200余份,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20人次,收到老百姓一致好评。该院创新诉讼服务理念,将“石榴籽”志愿服务与法院诉讼服务紧密结合,成立了“石榴籽”诉讼服务团队,团队由专业法官与青年志愿者干警组成,自5月11日成立以来,先后开展“石榴籽”普法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10余次主题活动,不仅帮助群众防范养老诈骗,引导群众实现“一站式”多元解纷,更通过宣传交流,进一步密切群众关系,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司法力量。   (莫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明 通讯员 陶冉辉) 编辑:贾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