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招商,蓝冠登陆地址_【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赵曦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2022年12月12日,刘玉娟老师通过线上思政音乐课,让学生感受《我和我的祖国》的美妙旋律,展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氛围。

  连日来,包头市昆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的老师通过线上方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思政教学紧密结合,通过一堂堂生动的思政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学生筑牢信仰之基,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思政课老师贺婷婷执教《中华民族一家亲》一课,巧用党的二十大召开图片导入新课,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组织学生观看“民族团结方阵”视频,让学生直观感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音乐老师紧扣民族团结主题,创编《钢三小石榴籽课程系列——各民族歌曲赏析》音乐课程资源包,让学生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孕育出56个兄弟姐妹。他们团结友爱、共同进步……民族团结就是一种力量,这力量激励我们攻坚克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在包头市昆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学生的民族团结朗诵活动中,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理解。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质增效,通过活动、课程等不同形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该小学党总支书记闫华英说。

  包头市昆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是一所多民族融合的学校,近年来,该校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通过革新育人理念、创新活动模式、注重实践体验感悟、构建思政课程体系等路径,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孩子心中。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我们要革新育人理念,用心呵护孩子,用身边事引领教育孩子,让他们感受民族团结的力量。”黑月老师是该校的一名班主任,她深情讲述了她班级的故事。

  在一次拔河比赛中,班级的同学失败一次后,士气不足。黑月老师就鼓励他们:“孩子们,你们知道石榴为什么那么坚硬吗?就是因为他们紧紧抱在一起爆发出凝聚力,拥有了团结的硬皮,所以坚不可摧。我们班有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等多民族同学,我们如果发扬石榴的团结精神,是不是会强大无比呢?”最终,在黑月老师的鼓舞下,孩子们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在“小脚丫·爱家乡”研学活动中,学生们走进稀土研发中心,通过探访包钢的建设与发展,聆听革命老前辈讲故事,学习“三千孤儿入内蒙”“齐心协力建包钢”等民族团结故事,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该校还依托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两个主阵地,构建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思政课程体系。依托红领巾队长学校,以少先队员自育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少先队员自己备课、自己上课,伙伴听课、伙伴评课,开设“爱我中华”百节石榴籽系列微课,帮助学生从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不论线上还是线下,学生都以十足的亲和力和生动的表现力把知识以故事的形式分享给同伴。

  在这过程中,还涌现了一批批“明星宣讲员”。张辰晞小讲师的“小小石榴籽”课程就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大家更加明白,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依偎在祖国妈妈的怀抱。

  这段时间,学校组织青年教师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会、读书班等形式,以线上方式,强化理论学习。

  “2022年,我们学校取得了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荣誉。今后,我们更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实际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该小学党总支专职副书记李素霞说。

  【记者手记】

  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过程中,包头市昆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紧扣时代脉搏,创新思路,引领师生走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新路径,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点评】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从学校入手。各学校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青少年教育全过程,既要把课堂作为主阵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更要注重青少年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创新教育方式,采取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等多种方式,发挥民族团结进步典型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用实际行动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教育好青少年。


  • 编辑:宝华
  •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蓝冠-蓝冠首页-蓝冠官网来源!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