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2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金秋时节,惠风和畅。站在海拉苏水利枢纽工程控制的自流引水灌溉区登高俯瞰,滚滚的西拉沐沦河水从这里奔流而下,滋养着幸福河两岸上百万亩耕地草场。   海拉苏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赤峰市翁牛特旗,是我国最大的草原牧区水利枢纽工程。多年来,得益于水利枢纽工程,幸福河两岸人民在这里耕耘栖居,用勤劳的双手描绘着历史发展的崭新蓝图。   今年入夏以来,持续的高温少雨,创下赤峰市平均降水量自1961年以来同期最低值。日益加重的旱情,让农牧民特别是水稻种植户们苦不堪言。   看着种植户们一筹莫展,海拉苏水利工程管控中心紧急调水,协调上游巴林右旗德日苏宝冷水库,加大水库的下泄流量,为当时正值分蘖关键期的水稻田引来救命水。   “海拉苏水利工程管控中心为我们送来了及时水,基本上能保证水稻生长期的需水量。目前水稻长势喜人,今年丰收不成问题。”海拉苏镇海拉苏嘎查水稻种植户王晓伟高兴地说。   海拉苏水利枢纽工程幸福河灌区灌溉面积达30万亩,近6万名群众因此受益。   而在最初的时候,幸福河只有十几公里长,每年冬春时节,风沙都会淹没土渠,用水时再重新清理。而每到雨季,幸福河就变成了流沙河。   为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1976年,一场倾翁牛特全旗之力进行的海拉苏水利枢纽工程大会战打响。当时,百里工地,红旗飞扬,各族群众冬冒严寒,夏顶烈日,斗志昂扬。没有现代化机械,300多万立方米的土石方全靠人拉、肩扛、车推。工程浩荡,艰苦奋斗两余载,终于在1978年8月1日,海拉苏水利枢纽工程胜利竣工。   受益于海拉苏水利枢纽工程,如今的幸福河两岸,鸥飞鱼跃、稻花飘香,如同塞上江南。   最近几年,每到中秋,瑞辰诚信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稻田里出产的肥美鲜嫩、油多黄满的稻田蟹总是供不应求。   瑞辰诚信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种植水稻约3000亩,其中500亩稻田既是“稻蟹共生”的试验田,也是“红山稻”品质选育的试验田。前不久,合作社又与辽宁盘锦的一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强强联手。“他们负责联系蟹苗,专业技术员在这儿悉心指导,今年养螃蟹的纯收入最低能达到20万。”合作社监事长谷海林说道。   稻田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天然的饵料生物,河蟹也能够为稻田除草除虫、松土施肥,一水两用、一地双收。谷海林告诉记者,明年他想把稻田养蟹扩大到1万亩。   “田田流水稻花香”。翁牛特旗是自治区第三大水稻生产旗县,经西拉木伦河水哺育,这里生产的稻米通体圆润、色泽晶莹、香糯软滑,因与红山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得名“红山稻”。目前,全旗现有水稻种植面积25万亩以上,年产优质稻米12万吨以上。   “原来咱们东部牧区种植结构单一,以养畜为主,海拉苏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改变了咱们牧区的种植结构,水稻、玉米、杂粮,种植变得日趋多样化。”海拉苏水利工程管护中心主任汤建伟告诉记者。   大河汤汤,岁月奔流。45年来,海拉苏水利枢纽工程滋养着翁牛特旗、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大地。   “海拉苏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者们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全旗干部群众。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沿着生态优先的发展路子,让‘东部治沙、西部治土、中部抓园区、全域搞旅游’的发展思路为乡村振兴助力,继续谱写龙凤之乡翁牛特旗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翁牛特旗副旗长查干巴特尔动情地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塔娜 通讯员李婥) 编辑:石尧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白莲 高敏娜)万千游客入画卷,乡村振兴谱新篇。在2023中国(阿尔山)旅游大会·旅游促乡村振兴助共同富裕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近年来,乡村旅游不仅为广大游客带来文旅融合的全新体验,更在赋能乡村振兴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9月3日,作为2023中国(阿尔山)旅游大会系列活动之一,由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内蒙古文旅厅共同主办的旅游促乡村振兴助共同富裕论坛在阿尔山市举行。多个省市自治区文旅部门、文旅企业、知名高校的代表,就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交流。   文旅产业是“藏富于民”的产业。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乡村旅游与创意产品指导处处长张晓莉表示,吸引更多游客选择乡村旅游,能让乡村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到辽阔草原策马扬鞭,在古村落触摸历史文脉,在特色集市品民族美食……内蒙古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蔚治国表示,在内蒙古不少地方,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的新宠,促进了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据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国306个乡村旅游监测点村均接待游客3.88万人次,村均旅游收入1369万元。   论坛上还发布了《“网红经济”兴乡村促共富——中国魅力城市指数(2023)》。 编辑:温慧娟

  内蒙古是祖国的“北大门”,是首都的“护城河”。   锡林郭勒盟有1103公里边境线,是祖国“北大门”的“主力守门员”之一,也是首都“护城河”的“主要流域”地区。   在锡林郭勒这条两千里“护城河”畔,生活着10万多名各族儿女。   阿巴嘎旗巴彦图嘎苏木脑木罕嘎查牧民宾德丽亚就是其中之一。眼下,牧区牲畜出栏即将开始,牧民们也迎来了丰收季。   “往年,牲畜怎么出栏,如何多挣钱?这些都是困扰我们的大问题。毕竟以户为单位的单打独斗在市场上占不了便宜。”宾德丽亚说,自从好邻居乌尼日其木格成为党员中心户后,辖区10多家牧户的牲畜出栏问题迎刃而解。   8月15日,宾德丽亚早早来到乌尼日其木格的蒙古包里参加共同学习。学习完毕后,她们围坐在一起,核对牧户们今年的牲畜出栏数。   “大家的牲畜集中起来出栏,摊到每户的运费就降了一半。出栏数量上去了,我就能与商家谈价格,这样一来,咱们1只羊多挣10—20元不成问题。”乌尼日其木格显然已成竹在胸。   距乌尼日其木格家100公里的吉尔嘎郎图苏木海尔罕嘎查的格日勒其木格家,也是个党员中心户,格日勒其木格还是一名护边员。她组织成立了“涛日根合力(意为美丽的边疆)畜牧专业合作社”,带领附近的牧民共同致富。   “我出生在边疆,长大在边关,成家立业又在这片草原。当党员中心户是为了带动牧户共同学习、提高认识;当护边员是为了以身作则守好祖国的‘北大门’;创立合作社是为了带动更多的牧民共同致富,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对于自己的多重身份,格日勒其木格如是说。   2022年,距格日勒其木格家不到300米距离修通了一条阿拉坦合力至乌力吉图敖包的新公路,为边民出行提供了巨大便利。   路修通了,人流量大了,善于捕捉商机的格日勒其木格在路旁立起了写有“涛日根合力畜牧专业合作社”的牌子,为绿色牛羊肉做起了广告。   “这条路不仅极大方便了我们边民出行,更是我们的增收致富路。你看,昨天刚下了一场大雨,今天拉着我们合作社牛羊肉产品的车照样畅通无阻开往锡林浩特市。要是在过去,得等路面干透了才能出行。”   2022年,锡林郭勒盟克服各种困难和压力,累计完成投资12.8亿元,重点推进14条公路建设,年底实现了重点公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的双赢。其中就包含了格日勒其木格言中的致富路。   从格日勒其木格家出发,沿着边境线向西360公里处,就到了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二连浩特口岸。   2023年,二连浩特市牧民乌尼孟和家也是喜事连连、幸福满满。   作为一名年轻牧民,他也有多重身份—党员中心户、护边员、家庭牧场主、嘎查两委成员。这两天,他在自家门前搭起蒙古包,开起家庭旅游点,成了1名小老板。   “这座是党员中心户的蒙古包,是市委组织部给我家搭建的,用来召集嘎查牧民学习;这座是格日勒奥都边境派出所给搭建的,叫‘护边驿站’,用来更好地守卫边疆;这座是接待游客用的。”乌尼孟和带着我们参观了他家门前的3座蒙古包,讲述着主人追求的价值观以及对于幸福的定位。“我认为生活在如此美好的新时代本身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幸福。我们物质和精神上都富有,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在锡林郭勒,像乌尼日其木格、格日勒其木格、乌尼孟和一样的党员中心户是分布在千里边关的一个个“点”,这些“点”串起1103公里的边境线,铺就沿边地区的“面”。   这也是该盟着力打造推广的边境党建“点线面”工作法。该工作法具体来说,就是以苏木乡镇、嘎查、党员中心户等单元为“点”,坚持乡村户一体推进,建强“苏木镇党委—嘎查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小组”基层组织体系;以边境为“线”,建立健全以边防部队和边境管理部门为主、地方支持配合、人民群众参与联守的专群共防机制;以沿边地区为“面”,强化支持保障,让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目前,锡林郭勒盟累计向边境旗市投入7250余万元资金扶持嘎查村集体经济项目58个,抵边嘎查集体经济收益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   锡林郭勒盟委组织部副部长许国军说,下一步,该盟将以党员中心户为单元,精准设置网格,将精细服务送到农牧民家门口,大力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让农牧民共享发展成果,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一户都不落下。(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巴依斯古楞) 编辑:温慧娟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从文物里读懂赤峰!赤峰博物馆“拍了拍”你

  8月21日上午,“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内蒙古站采访团走进了赤峰博物院赤峰博物馆馆区。从目前发现的体积最大、雕刻工艺最为精美的龙形玉器——“中华第一龙”,到夏家店下层文化嵌贝彩绘陶鬲;从西汉王莽铸钱陶范,到辽代三彩鸳鸯壶……在赤峰博物馆,八万余件(组)馆藏文物让采访团记者大饱眼福,在参观“寻宝”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感受赤峰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过程中的文化贡献,以及赤峰大地上生活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农牧交错、民族融合的“北疆文化”。   为了“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博物馆的4个基本展厅分别以《日出红山》《古韵青铜》《契丹华韵》《和同一家》为主题,展示了赤峰灿烂的史前文化、草原青铜文化、辽文化及元明清时期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存。   在展览内容上,突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以及历史上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在展览形式上,结合数字大屏、VR眼镜、互动换装等最新展览科技手段的多媒体硬件设施,充分展示现代化博物馆带给观众参观体验和参观感受。   近年来,赤峰博物馆通过在文物与历史活态演绎的道路上不断推陈出新,令传统文化成功“破圈”,令博物馆魅力实力“出圈”。赤峰博物院赤峰博物馆馆副馆长张小明介绍,赤峰博物馆积极构建广泛的“文化朋友圈”,开展了“大汉楚王——徐州汉代楚国精品文物展”“西夏·党项——武威西夏历史文物展”“南海人文历史陈列”“江南生活美学”等交流合作展览,同时推出了趣味互动、“夜场”模式及各类研学课程等多样服务产品,希望为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尝试。 编辑:石尧

  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电信网络诈骗有哪些危害、居民如何防范……近日,兴安盟科右前旗检察院干警在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兴科社区开展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活动现场通过向过往群众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宣传资料,通过案例分析、现场答疑,推动国家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这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发挥“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的一次缩影。近年来,科右前旗整合资源,以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为抓手,从阵地建设、志愿服务、项目打造等方面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努力实现打通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四级阵地   走进科右前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张“文明实践地图”让群众对全旗文明实践阵地分布情况一目了然。   “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始终是文明实践工作的中心和指向标。”科右前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前旗整合场地建成“1+15+13+257”的“中心—所—站—点”四级文明实践阵地。其中,“1”即旗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15”即苏木乡镇级文明实践所15个,“13”即文明实践延伸服务点13个,“257”即村嘎查社区文明实践站257个。有机融合科技科普、文化文艺、农牧技术、环境保护、未成年人活动等资源,因地制宜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农业科技普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乡风文明建设等活动。同时,强化各类阵地资源整合和功能融合,做到“一个中心、N点辐射、全域覆盖、多重功能、共享使用”。   据介绍,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均有专职或兼职人员,具备开展理论宣讲、文化志愿、科普宣传等文明实践活动的设备条件。凭借“1+15+13+257”四级阵地,前旗构建起了功能完备的“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让群众更便捷地享受到文明实践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为保障文明实践工作有序运行,前旗将文明实践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成立以旗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加强统一指导、协调推进,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工作。按月发布主题,结合旗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急难愁盼,明确理论宣讲、疫情防控、学模范做模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防儿童溺水、七彩假期、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10多个鲜明主题,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同时,建立健全文明实践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范围,纳入文明单位创建、文明城市创建等考核体系,督促各部门各单位把工作牢牢抓在手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切实保障文明实践工作落到实处。   建全队伍体系注册志愿者达到2.2万人   据介绍,前旗组建旗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初步形成以志愿服务总队为统领,乡镇志愿服务队和专项服务队为支撑,各部门单位志愿服务点、村级志愿服务队和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带动全旗发展各类志愿服务组织518个,注册志愿者近2.2万人。   为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能力,今年,结合“我们的美好生活”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乡村志愿者培训1场次,培训人数达到200余人;“我帮你”志愿服务项目展演观摩会暨乡村干部志愿者培训1次,培训人数达100余人。   丰富活动载体开展志愿服务5739场次   今年,前旗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组织开展了多达5739场次的文明实践活动。其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开展理论宣讲1555场次;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为重点,开展关爱志愿服务活动469余场次;以人文素养提升行动为抓手,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卫生环保、环境整治等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1032余场次;以服务基层群众为根本,组织志愿者开展法律援助、应急救援、科普宣传、政策宣传、便民服务等志愿服务2683余场次,文明实践已然在科右前旗发挥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一幅幅人人参与、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幸福画卷已经徐徐展开。 编辑:宝华

蓝冠官网注册,蓝冠测速官网_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乡村 关爱农村未成年儿童

  为丰富乡村孩子的暑期生活,东北农业大学“在明明德”志愿服务队14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哈达阳镇,开展了主题为“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中,东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以国学为核心,以诗词赏析、传统剪纸为主要依托,开展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课程。新奇而丰富的课程内容,让哈达阳镇哈布奇村的孩子们大开眼界。孩子们纷纷表示,有这样一次活动,这个暑假很开心。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哈达阳镇哈布奇村吴金豪说;“我们屯子里来了很多哥哥姐姐,给我们讲故事教我们做哈尼卡,我们很开心很快乐。”   “志”在心中,“愿”在行动,东北农业大学“在明明德”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关爱乡村儿童,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欣赏外面世界的一扇窗,也为志愿者队员们的人生添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大学生志愿者们在此与孩子们相遇,见证了彼此的成长,满载收获和感动。   “在明明德”志愿服务队队员庞中楠收说:“很开心今天能够来到哈达阳镇哈布奇村和同学们度过一次难忘的一天,我们这次准备了一些丰富的课程,比如说我们带来了剪纸课程,然后还有制作橡皮泥的课程,还有一些像民俗活动,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一些帮助。”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以文化自信、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国情怀为价值导向,结合每个志愿者特长,发掘农村未成年人文化需求,立足少数民族地区本位,采取多样讲解、一对一帮扶、精彩互动等多样形式,系统化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传承与普及。活动为期两天。   “在明明德”志愿服务队队长尚嘉怡表示“本次活动的主旨是关爱未成年人成长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希望能够通过本次活动传递爱心,用大手拉小手的方式,亲身为乡村振兴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今后我们会与哈达阳镇继续加强联系,为进一步关爱未成年人成长付出努力,作为东农青年我们愿意为内蒙古莫旗哈布奇村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郑明 陈克建 白浩岩 王军) 编辑:贾小燕

蓝冠可信吗?,蓝冠官网注册_看见新奇迹 | 青山壮阔耀北疆

  在我国   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存在   在整个生态系统里   山有着特别的价值   内蒙古的山   占全区总面积的20.9%   蜿蜒数千里   宛如巨龙   穿行于广袤的大地上   景色多样   资源丰富   山   代表着一种气势   西部的贺兰山   中部的阴山   东部的大兴安岭   构成了内蒙古的“生态脊梁”   两侧分布有大面积的   草原森林沙地沙漠河流湖泊等   各类生态系统   共同构成了   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生态安全屏障   筑起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壮哉   山   代表着一种精神   内蒙古人   爱山护山守山   把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   在苏木山   以董鸿儒为代表的植树人   用40年的时间   植树3000多万棵   在五包山   李振海   用40年的时间   绿化了2000亩荒山   在马鞍山   6.6万亩人工林   绿了山头 美了村庄   在贺兰山   环境整治行动   使森林边缘向前推进5到10米   青山常在   绿水长流   放眼内蒙古大地   一幅山清水秀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总书记念念不忘的马鞍山   正在绘出愈来愈浓的绿意   昭示着   “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连绵的山脉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向往内蒙古   奔向内蒙古   春赏阿尔山的杜鹃花   夏游苏木山的森林公园   秋瞰大青山的韵味   冬玩大兴安岭的冰雪   内蒙古的山   有看不完的景致   沉浸在这多姿多彩的山川之中   凭你尽情游览用心感受   曾经的荒山   化身宝藏之地   经济林中草药食用菌   林下养殖 野生资源采集   绿了山头富了口袋   山水之间   关乎“国之大者”   踏上新征程   内蒙古各族人民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让荒山变绿洲   亮丽内蒙古的“颜值”与“气质”不断升华 编辑:石尧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霍晓庆)7月29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暨《内蒙古自治区志·沙漠志》《钱学森沙产业(草产业)理论探索》丛书首发式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其其格出席。   两套书分别研究记述了内蒙古境内沙漠沙地的形成演变、防治利用现状,及钱学森关于沙草产业的理论文章和编著者对钱老沙草产业理论的学习、研究成果,为科学防沙治沙、推动沙草产业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编辑:杨旭英

lg蓝冠,蓝冠代理_【镜鉴文明】社区打造消防文化主题楼道 引导居民重视消防安全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   80、90年代以及更早建造的小区   慢慢成为我们口中的老旧小区   我们身边有不少老旧小区   可能会存在楼道内杂物堆积   电路老化等隐患   可不要忽视这些细节   针对老旧小区容易出现的消防安全隐患   近日   兴康社区党委联合赛罕区山丹街消防救援站   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共同打造了一处消防文化主题楼道   将消防知识以漫画的形式绘在了墙上   让居民们潜移默化的   感受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当前正值夏季用电高峰期   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老旧小区的消防隐患如何排查   如何预防火灾发生呢   戳图学习↓↓↓   老旧小区隐患多   消防安全别忽视   ​(张振寰) 编辑:贾小燕

  拿着话筒认真指挥排练的老师   不断调试设备的音响师   专注排练节目的演职人员   加快速度布置场地的工作人员   7月8日晚8时   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开幕   草原全媒记者来到内蒙古体育馆   看到了为这场即将召开的盛会   而忙碌的人们   还见到了   本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开幕式的总导演   她说,本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   有这些亮点……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 李超然 实习生 石雪娇) 编辑:温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