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呼伦贝尔11月21日电(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可新) 为持续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营造人人参与、喜迎“十四冬”良好氛围,呼伦贝尔市依托自身优势资源,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助力冰雪运动普及推广。 在呼伦贝尔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以“点燃冰雪激情放飞中国梦想”为主题的呼伦贝尔市第三届职工篮球赛暨呼伦贝尔市第五届篮球俱乐部积分赛火热开赛。 赛场上,投篮、盖帽、强攻、远投。参赛队员动作娴熟、你攻我守,精准地远投、绝杀,引来场外阵阵呐喊欢呼。队员们以精湛的球技、饱满的精神状态,充分展现了呼伦贝尔市篮球爱好者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我们结合呼伦贝尔实际,开展以篮球为主题的各类比赛项目,希望通过比赛,提升呼伦贝尔职工和群众篮球的基础水平,营造呼伦贝尔市上下喜迎‘十四冬’良好氛围。”呼伦贝尔篮球协会副秘书长吕思佳说。 在扎兰屯市实验小学,助力“十四冬”冬季“校长杯”足球赛正在进行。绿茵场上,足球在学生们脚下灵活传动,场内欢呼声、加油声此起彼伏。 这两天,在扎兰屯市卧牛河镇中心幼儿园,教师正在带领孩子们进行拉雪橇和冰壶趣味游戏。活动中,教师还从冰雪环境保护、冬季运动知识普及、“十四冬”比赛项目等方面耐心地向学生们讲解冰雪运动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这项运动。 呼伦贝尔市始终致力于推进全民参与体育运动,努力推广普及冰雪运动,为进一步促进全民健康发展、挖掘培养呼伦贝尔市冰雪运动潜力人才打好基础,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十四冬”助力添彩。 编辑:孙丽荣
标签 : 我的蓝冠 › 13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站在被沙子掩埋的房顶上,杨生金的眼里闪着泪花,“没有国家的生态项目,我们早就该搬家了!二三十年前,一刮大风,我就得‘走’窗户,一夜的工夫,门板早被沙子堵死了,从窗户跳进院子,把堵在门板上的沙子清理完,家里人才能出来。” 66岁的杨生金是杭锦后旗双庙镇太荣村村民,大半辈子没离开过村子,成为当地从黄沙漫漫到绿树成荫的历史见证者。“这个‘沙压房’的房主叫李永祥,被沙子‘欺负’了几十年,沙子压了房顶后,后墙开了一道口子,他家没有积蓄修房,只能举家搬迁到临河区,靠打工为生。”杨生金叹气连连。 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由于气候变化和过度开垦,境内46万亩的黄沙动辄遮天蔽日,侵袭田地,掩埋村庄,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面对“沙魔”的肆虐,杭锦后旗人没有屈服,他们一代接着一代投身防沙治沙、造林护林事业中,书写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大美华章。今年8月,杭锦后旗林业和草原局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 “这份荣誉属于全旗人民!”杭锦后旗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贺鹏很激动,“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旗里就开始防沙治沙工作。到了2000年,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你看那条48.6公里长、0.5公里宽的农田防护林带,就是实施‘天保’工程、‘三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的结晶。”他指着太荣村北边的3万亩绿色向记者介绍。顺着他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农田防护林带两侧天壤之别的风景——北侧黄沙漫漫,南侧则沃野千里。 回想当年植树造林的艰辛,原杭锦后旗治沙站站长李笑叫苦不迭:“为了植树造林,我们在沙漠里搭了帐篷当指挥部,用推土机推条路,再垫上红泥土,人和树苗才能进去。吃饭的时候最发愁,刚出锅的饭菜里就有沙土,一嚼便碜得浑身起鸡皮疙瘩!” 面对治沙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树苗成活率低等难题,多年来,杭锦后旗林草局实地勘测造林地域,科学规划设计,合理布局栽植密度,采取打井、网格固沙、铺设滴灌设备、苗木冷藏避风、高压座水、机械造林等工程措施,提升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取得良好的防沙治沙效果。 2019年,杭锦后旗林草局争取到5000多万元的蚂蚁森林绿化基金项目,完成公益造林9.07万亩。“此项目是全国自实施蚂蚁森林项目以来首次单独指定一个旗县完成最大连片面积项目区。”贺鹏介绍,“由于造林技术成熟、把关严谨,平均成活率达90%,中国绿化基金会专门组织甘肃、宁夏、青海等地人员到我旗召开现场观摩会。”置身蚂蚁森林杭锦后旗造林项目区,一片片生机盎然的沙漠绿洲映入眼帘,郁郁葱葱的梭梭、扬柴、花棒等固沙植物随风摆动、互相交织,努力向荒沙延伸,顽强抵抗着百米外的流沙侵蚀。 2020年以来,杭锦后旗林草局大力实施产业治沙,采用土地入股形式引进药材生产企业,开展林下经济、药材花卉、育苗育种等多项工程,引种灌木类、宿根类为主的中草药品种16种,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引领周边农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林药收入达万元以上;有效整合北郊湿地、东风林场及前进万亩梨园,建成沙漠娱乐、沙漠探险、湿地观光、候鸟观赏、梨园采摘为一体的生态绿色旅游基地,并完善了4.8公里森林康养步道和8.7公里产业路建设,方便市民开车自由出进和适时果品采摘。 2022年,杭锦后旗林草局又引进西北农林大学最新的经济林栽植模式,即“宽行密植、粮果套种、轻简化整形、改良土壤管理、注重生态防控”技术,新建2000多亩高标准经济林,栽植的河套早酥梨亩均收入8000元,极大地推动当地经济林产业发展。目前,已建成500吨冷库2座,小型冷库16座,占地1万平方米的果品储存、销售交易集散中心和600平方米的经济林实验示范基地,走出一条林业增效、产业富民、生态固沙的良性发展道路。 今年,杭锦后旗下达人工造林任务3000亩,目前已完成5863亩、中幼林抚育1万亩、接种肉苁蓉6000亩、远超任务量。面对取得的光辉成绩,贺鹏动情地说:“唯有用汗水才能浇灌收获,只有实干才能不负韶华。我局将坚持不懈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发展生态、久久为功,让沙漠披绿生金,为筑牢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贡献智慧和力量。”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薛来 编辑:孙丽荣
点击图片看直播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沿黄九省(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为全面展现新时代黄河新风貌,10月22日9:00,内蒙古新闻联合青海日报、四川广播电视台、新甘肃客户端、宁夏广播电视台黄河云视、灵武市融媒体中心、新黄河客户端、延安市融媒体中心、太原广播电视台、正观新闻等沿黄九省(区)主流媒体发起《家住黄河边》大型联动直播,全面展现沿黄各省(区)在落实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的生动实践和成绩成就。 编辑:张彬
为提高业扩报装相关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规范业扩报装流程。10月11日,察右后旗供电公司举办业扩报装、服务提升培训班,来自供电营业站所的12名业扩专责、综合柜员参加了培训。 培训期间,讲解人员详细介绍了业扩报装流程、管理规则、与客户沟通技巧等内容。 培训过程中采用互动方式,参加培训人员随时提问,由培训老师现场解答。在激烈的讨论中,参培员工巩固加深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认识到自身日常工作中的欠缺,决心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 参培人员表示,通过培训会进一步优化服务、规范流程,全面提升客户用电获得感。 下一步察右后旗供电公司将不定期组织相关业务技能培训,持续加强相关人员业务能力,促进大家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升自我,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全力打造专业管理精、服务本领优、业务能力强的高素质供电服务团队。 (杜海峰 武晓慧) 编辑:贾小燕
今年3月,宁夏全面启动完整社区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何谓“完整社区”?顾名思义,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核心,集成民生服务,推动共建共享,着力持续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 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崇安社区作为“完整社区”的“样板间”,他们是如何做的?又如何成为居民幸福的港湾?10月13日,“2023全国都市报+新媒体总编辑宁夏行”调研采访团来到崇安社区一探究竟。 调研采访团走访了解崇安社区。 走进崇安社区党群活动服务站,站内功能齐全、秩序井然。在一楼负责民生保障服务的“安心区”,设有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社区党校、青年文明实践站、居民议事室、残疾人辅助器具室、便民服务站等功能区域,随时随地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另一侧是负责居民卫生服务的“安康区”,内设接种室、全科诊室、妇儿保健室、中医理疗室等功能区,老少居民不出小区即可实现常见病症的治疗。二楼是居民精神文化乐园“安乐区”,舞蹈室、阅览室、棋牌室、四点半课堂、爱乐坊、丹青室等功能区一应俱全。社区引进老年大学,开设朗诵班、模特班、唱歌班等20多项课程,居民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时间自由安排。 舞蹈老师指导居民练习跳舞。 从党群活动服务站出来,步行5分钟就来到了社区康养餐厅,在康养餐厅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凭身份证办理老年优享卡,一日三餐应有尽有。下午5时许,餐厅的饭菜香味已溢满街道。 “营养厨房的设立主要是为社区居民提供价格实惠的健康饭菜,除了对老年人的优惠外,还为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上门配送服务。”工作人员说。 同时,崇安社区在营养厨房周边开设“托老所”,以“托老所”为主体,居家养老为辅,推广“呼叫救助、健康检测、健康档案管理、居家照料、出行陪护、助餐助洁”等服务,打造“康养十五分钟生活圈”,为出行不便的老人提供便利。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崇安社区利用闲置空地打造了200平方米的儿童乐园和休闲广场,设有滑梯、跷跷板等儿童娱乐设施,还铺设了橡胶地面,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亲子互动、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崇安社区还引入企业投资300万元,打造了650平方米养托教于一体化的“红石榴”托育早教机构,有效解决婴幼儿照护问题,缓解家庭育儿压力。 社区党委书记陈爱梅介绍社区建设情况。 据崇安社区党委书记陈爱梅介绍,崇安社区服务6个居民小区,约70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000余人。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区组建“暖万家助老服务队”,由企事业单位退休的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及其他社会爱心人士组成,通过建立“一对一”帮助机制,引导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健康老人为病弱老人服务,帮助社区孤寡、空巢、独居老人和重度残障人员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此外,崇安社区还以“唤醒唐徕记忆”为主题,通过慢行绿道将兴仁巷“唐徕老街坊”、唐徕小区、红色展馆、廉政文化长廊连接起来,形成“一街一区一馆一长廊”,为居民休闲活动提供便捷。社区深入挖掘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内涵,大力培育孵化社会组织16家,形成助餐、助医、助学、助洁、助急、助乐等“六助”服务模式,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推动社区基层治理“精细化”。 兴庆区作为一个典型的老城区,老旧小区多、流动人口多、居民需求多、治理难度大。今年以来,兴庆区聚焦“一老一小”,推动完整社区建设,构建5—15分钟便民服务圈,实现小区有变化、服务上水平、居民得实惠、群众真满意。 记录社区改造历程。 “这个社区周边的居民区大都是老旧小区,但小区改造后外观亮丽、环境整洁、焕然一新,看得出居民之间、居民和社区之间都很和谐;‘民有所需,我有所应’,社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阵地非常健全,很好地解决了居民在医疗、教育、康养、文化、健身等方方面面的需求,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自然而然就得到很大提升。”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孙璇说。(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高晓刚/文 韩胜利 季正 高晓刚/图) 编辑:温慧娟
监制:王塔娜 文案:刘洋 摄像:邹德魁 剪辑:康立立 出镜:戴昕洋 编辑:贾小燕
编辑:孙丽荣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郝佳丽)9月16日,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开考,我区报名人数27615人,居全国第15位,再创新高。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输送了高素质专业人才。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实施以来,我区报名人数逐年上升,与首次法考相比,今年报名人数增加了3578人,增幅达14.9%。本次考试为期两天,全区共设12个考区、18个考点、530个考场,实行计算机化考试模式,分两批次组织实施。全区司法行政机关积极争取教育部门、考点院校的支持配合,以新建、共建法考基地,争取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等方式,确保了考生应考尽考、就近参考、顺利参考。 编辑:杨旭英
看一部红色电影,参加一次研学实践,阅读一本经典名著……近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各中小学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讲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普通话拉近了我和同学们的距离,我们一起分享交流红色读本,从红色故事中感悟先辈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懂得了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临河区汇丰学校六年级5班学生傲登格日勒说。 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促进民族交流和团结的重要桥梁。临河区坚持党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方向,按照“大力推广、全面普及、逐步提高”的方针,坚定不移做好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为推动落实“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凝心铸魂。 “我们始终坚持把学校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阵地,组织‘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经典诗歌诵读、‘规范字书写爱国情’书法大赛、‘童语诵童音共筑中国梦’演讲比赛等活动,在校园形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习惯和风尚,加快实现‘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截至目前,临河区44所(含1所民办)学校全部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授课,10所学校创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2所学校纳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建设库。”临河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梁斌介绍。 “慢点儿滑,摔倒了你又得哭鼻子!”在汇丰街道银河社区,居民李铁成正在嘱咐骑滑板车的孙子。“我们全家人现在都说普通话,这都是跟社区党员志愿者学的,她们还为居民们讲解党的各项好政策,帮大家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特别贴心!”李铁成开心地说。 据了解,临河区68个社区党支部与结对共建单位联合开展“双报道、双服务、双报告”党建活动,依托“楼宇讲堂”“石榴籽课堂”“小板凳宣讲会”等载体,为辖区居民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内容,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走深走实、入脑入心,目前已举办各类推普活动73场,惠及居民3000余人。 “今后,我们将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纽带,继续坚持开展‘党建+推普’活动,实现文化认同,增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社会交流,让‘讲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蔚然成风,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使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凝聚起各民族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梁斌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薛来 通讯员李敏) 编辑:石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