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52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金山 张慧玲 牟野)截至11月17日,在中蒙最大陆路口岸二连浩特口岸,中蒙铁路旅客列车自8月30日恢复通关以来运行满80天,共开行52列次,检查验放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入境旅客1.1万余人次。   “您好,请出示您的有效出入境证件。”“这是您的护照,请收好!”11月17日,在二连浩特口岸,伴随着火车的鸣笛声,从蒙古国乌兰巴托开往中国二连浩特的686次国际旅客列车缓缓驶入二连车站,旅客们在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民警景瑞的引导下,有序排队接受出入境边防检查并办理通关手续。   二连浩特口岸与蒙古国扎门乌德市隔界相望,是中国对蒙古国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中蒙两国唯一的铁路口岸,在中蒙两国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二连浩特口岸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全力打造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火车包厢都是软卧,非常舒适,下车后通关速度也很快,特别方便。”刚刚参加完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举办的国际美声民族乐器大赛并取得马头琴比赛第二名的内蒙古师范大学大四学生少伦说。   “今天我和朋友一起坐火车到二连浩特游玩、品尝中国美食。”来自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的旅客其其格用一口流利的中国普通话说,“我曾在二连浩特留学,二连浩特在蒙古国的名气很大。”   今年以来,二连浩特口岸累计验放出入境人员超126.5万余人次,交通运输工具21万余辆(列)次,保障进出口货物1700余万吨,验放出入境旅客总量居全区口岸榜首。为保障口岸通关高效顺畅,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科学组织勤务,备足执勤警力,开足查验通道,高效疏导出入境客流,确保通关顺畅。同时,推出“一带一路”专用通道、预约通关、旅游团集中验放、跨境救助绿色通道等通关便利措施,压缩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以边检优质服务助推口岸高质量发展。 编辑:温慧娟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内蒙古的关怀厚爱和期望重托。《意见》紧扣支持我区完成“五大任务”和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的目标,提出一系列重大支持政策。围绕全区政法机关如何贯彻落实《意见》,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构筑得坚不可摧,记者采访了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张子军。   “《意见》第八部分从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强基本民生保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守边固边兴边、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五个方面,对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作出部署。全区政法机关作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主力军’,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扛牢政治责任,细化工作举措,狠抓任务落实,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统筹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实现良性互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持续巩固我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张子军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法治提供牢固的基础、持久的动力、公平公正的环境。张子军说,我们要充分发挥法治引领规范保障作用,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执法司法监督,深化涉府案件执行清零专项行动,建立涉企冤错案件防范和纠错机制,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深入推进企业合规改革,增强市场主体执法司法获得感。突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依法严厉打击经济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持续推出户籍、交通管理、移民和出入境、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领域便民利企措施,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聚焦完成好“五大任务”,加大生态公益诉讼力度,排查整治大型保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和经营法律风险,依法严惩破坏耕地草原、制售伪劣农资等违法犯罪,-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培养一批复合型涉外涉经涉商法治人才,努力为重大战略保驾护航。   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我们党民族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张子军说,我们要在法治轨道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过程,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健全完善民族领域法规体系,有序推进涉民族法规、规章和政策的立改废,通过立法提供规范依据、整合手段和强制保证。坚持一视同仁、一断于法,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建设,依法平等保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加强民族工作方面的法治宣传教育,扎实开展“宪法宣传周”“民族法治宣传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引导各族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把民族事务纳入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打造各族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同时,我们要全力做好维护安全稳定工作,保障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摆在首位,统筹抓好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风险防控工作,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加强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平台建设,大力推行信访代办制,形成‘领导接访、干部家访、社区代办、中心化解’的有效机制,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化命案防控和命案积案攻坚,加强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张子军说。   内蒙古具有战略安全前沿与开放发展腹地的“双重属性”。对此,张子军说,我们要坚持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打造边境安全稳定高地和沿边开放重要支点。做到强边、安边、固边、富边、睦边一体推进,深入开展固边兴边富民行动,促进边境繁荣发展、边民团结幸福、边防安全稳固。深入开展平安边境创建活动,推行草原110、戍边警务室、“红色堡垒户”“十户联防”等有效做法,加强“数字边防”“智慧边防”建设,推动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提升边境管控能力。深入实施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积极推进制定精准化差异化政策,开展“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提高边境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和重大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坚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严密的口岸安全防控体系,建立重点物资车辆边检“绿色通道”“快速通道”,实行“零等待”作业、“零延时”验放,推动口岸大出大进、快出快进、稳出稳进,保障更高水平向北开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皓) 编辑:贾小燕

     26岁的张艳香是一位来自山西的姑娘,2022年她随导师来到土默特右旗西老藏营村的甘露子科技小院进行研究。旗政府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村书记的关心和村民们的照顾让她感到十分温暖,今年毕业后,她选择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留在土默特右旗,继续发挥自己所长。将更先进的农业知识带给这片土地,助力乡村振兴,这是她最大的理想。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路兴 蔡冬梅 马嫣然 马芳 郭娜 云夏阳 编辑:孙丽荣

  “如果说社区‘三有一化’建设是社区建设1.0版,那么典范社区建设就是社区建设的2.0版。”秋日里,穿梭于鄂尔多斯市几个旗区的社区和居民小区,一种开创性、综合性的社区建设方式让人耳目一新。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坚持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党的领导贯穿典范社区建设全过程,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主动对标国内一流社区,开启了党建引领典范社区建设的探索实践。   “以人民为中心,将最好的资源留给居民”,这是鄂尔多斯党建引领典范社区建设的基本遵循。在具体的实践中,由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牵头,以党建为引领,立足基层治理、邻里文化、公共服务、物业服务等十大社区场景,最终打造一批符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机制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物业管理服务优质等条件的典范社区,增强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功能。   依据这一理念,全市的新建社区在建设前、老旧社区在改造完善过程中,都要创新建设思路,聚焦满足居民“5分钟生活圈”和“15分钟生活圈”内的设施环境、生活服务、管理体制等需求,在小区和社区全域建设上整体提升。   伊金霍洛旗阿勒腾席热镇水岸花园社区是鄂尔多斯市首批打造的典范社区之一。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提供便民、养老、托育等服务,还有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和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社区围绕十大场景建设,全面推进基层治理和服务。   “出门就是绿地,抬腿就到公园,锻炼、游园、看节目一样不少;周边就有商圈,超市、饭馆、理发店一样不缺;社区里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看病、上学都很方便;小区里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生活在这样和谐美好的社区里,谁能心情不舒畅?”居住在水岸花园社区澜园小区的石女士表达了居民的共同心声。   石女士提到的公园,就是处于整个社区中心位置的水岸新城中心公园,水岸花园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就建在这个公园内。公园占地约14万平方米,从空中俯瞰像是点缀在鳞次栉比的高楼间的一大块绿宝石。里面不仅有餐厅、咖啡厅、书店等便民商业,还设置了老年活动区、儿童游乐区、休闲广场、露营草坪等适合全龄居民的休闲娱乐场地。常年开展文创市集、文艺汇演等活动,满足了社区居民“15分钟生活圈”内有公共空间、公共服务、便民商业、邻里文化等多方面需求,成为社区居民的绿色生态“城市会客厅”。   居民对社区“硬环境”的打造十分满意,对社区“软实力”的提升也赞赏有加。   今年,鄂尔多斯市出台《关于深化“红色物业”提升服务质效若干措施》,要求各旗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水岸花园社区在澜园小区试点打造“红色物业”,推动解决小区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   几个月前,澜园小区的物业公司,因从政府接手绿化服务需上涨物业费而与居民产生分歧。澜园小区业委会主任、退休老党员王占飞带着楼栋长挨家挨户解释情况、征求意见,20多天走访了1224户小区居民,最终化解了物业公司和居民的矛盾。   社区是提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开展社会治理的重要空间载体。典范社区建设打破原有围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各项功能是否达标、相关制度是否上墙的建设模式,聚焦为民服务,按场景推动落实。康巴什区康新街道悦和社区的做法就值得借鉴。   “我们的服务阵地算不上‘高大上’,但是贴近老百姓。打造典范社区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老百姓,十大场景涵盖了从管理到服务再到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方面面。做好典范社区建设,其实就做好了基层社区应该做的所有工作,也几乎满足了居民的所有合理化需求。”康巴什区康新街道悦和社区党支部书记郭佳对典范社区建设有独到见解。   本着一切为百姓服务的理念,社区将小区里可用空间、资源全部利用起来,和居民一起共建美丽家园。几平米的保安小屋,也能成为居民议事、红色物业、党群服务阵地;垃圾分类碳中和小屋,解决了垃圾回收利用和楼道里乱堆乱放问题;“红色共享联盟”,推动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   这一桩桩、一件件为民服务事项与典范社区建设的各方面高度契合,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稳步提升。目前,党建引领典范社区建设已在鄂尔多斯市9个旗区逐步展开,未来,一个个具有健全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机制的典范社区将在鄂尔多斯大地遍地开花。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报记者 郝雪莲    编辑:石尧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马芳)日前,自治区总工会筹集拨付8400多万元,用于开展职工困难帮扶项目与常态化送温暖工作,引导各级工会切实解决职工困难、保障职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此次下拨资金,覆盖内蒙古自治区中央财政职工困难帮扶项目71项,自治区财政职工困难帮扶项目12项,以及各类送温暖专项慰问活动。涉及在档困难职工家庭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子女助学,困难职工家庭生活必需品供给、子女勤工俭学,特殊职工群体关爱、健康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援助、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单位引导服务,特定地区及特定群体支持,困难环卫职工关爱,预防返困致困与因灾致困等服务内容,并引导各级工会开展常态化送温暖、困难职工家庭生活状况监测预警和预防返困集中行动、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常态化服务、中国农民丰收节走访慰问农牧民工等专项送温暖活动。   为管好用好各类资金,精准掌握困难职工生产生活状况,9月以来,自治区总工会组织各级工会积极开展困难职工家庭生活状况监测预警和预防返困集中行动入户走访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各级工会已入户走访慰问2789户在档困难职工和1202户预警监测困难职工。 编辑:石尧

蓝冠网址,蓝冠1956代理_“现场教育+以案促改”筑牢思想防线

  为持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9月4日,察右后旗供电公司组织干部职工到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   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展示的内容主要包括领袖论廉、党纪党规摘要、廉政楷模、廉政提醒、案件警示录、忏悔录、廉政电子资料、廉政漫画模型等。通过本次参观学习,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警醒意识,深刻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就在身边。进一步强化了对自身岗位所存在廉洁风险的认识,大家深刻感受到我们党惩治腐败的零容忍态势和正风肃纪不松劲、从严治党不止步的决心态度。   下一步,察右后旗供电公司将不断丰富廉政教育载体,通过参加案件庭审等多样形式,不断深化以案促改,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纪律保障。   (康鑫)   ​ 编辑:贾小燕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环河街街道巴彦南路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红网格”及“三心三度”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网格化管理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优势。“同心”惠民、“暖心”为民、“细心”助民,用有力度、有温度、有精度的服务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做居民的贴心人。   大党委“同心”惠民 “三进两任”服务群众有“力度”   巴彦南路社区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驻社区单位、包联单位等各类党组织共同出力为原则,聚焦社区民生“主战场”,全面列出“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形成“项目清单”。促进党建共抓、资源共享、服务共推、活动共办,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同时开展“三进两任”活动,引导在职党员来社区报道、进网格、进居民群,认领楼栋长、单元长、担任网格指导员。报道党员们发挥自身资源,合力解决居民诉求,截至目前报道党员们共参与社区环境整治12次、入户走访14次、微信群收集民意32条。推进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网格党员为先锋的“红网格”治理模式与“三进两任岗”活动融合,将凝聚起来的“红色力量”向服务民生的最后一米延伸。   网格员“暖心”为民 “四百五亮”服务群众有“温度”   家住阿吉拉小区7号楼的郝大娘今年90岁高龄,是独居老人,也是社区老党员。每天上午10:00,网格员高艳青准时敲开这位老人的家门,与老人唠家常、询问老人当天的身体情况和生活需要。考虑到老人有学习和阅读的习惯,高艳青会定期整理好党员学习材料和最新出版报纸,隔三差五递到老人手上,老人很感谢这个像“女儿”一样贴心的网格员。老人说:“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有社区的好同志把我当“妈妈”一样关心,我心里很踏实很满足”。   家住富源小区3号楼的独居老人刘阿姨今年74岁,社区网格员任莉通过入户走访与老人谈心,发现这位老人内心孤寂,有“希望社区的人陪我过节”这个心愿。端午节当天任莉手提粽子来到老人家里,为老人做了丰盛的饭菜,让老人感受到节日的氛围、体会到陪伴的幸福。   巴彦南路社区自开展“四百五亮”活动以来,切实推进网格员进百家门、访百家情、送百家暖、结百家亲,推动网格内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亮服务、亮成效,网格员及网格党员常态化入户走访128次,参与志愿服务21次,拉近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让社区重点人群感受到心有人暖、难有人帮、困有人解;让辖区特殊老人处处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人般的关爱。   实践站“细心”助民 “十讲十法”服务群众有“精度”   巴彦南路社区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群众工作“十讲十法”,转变社区工作人员服务角色,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履职能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留意到富源小区南区楼前铁栅栏中间堆积垃圾,树木生虫,影响居民生活环境。通过与居民民主协商,问计于民,了解到大多数居民迫切希望拆除栅栏、硬化栅栏内绿化带、砍除树木,从源头改善小区环境。社区党委即刻向上级汇报,召开两委会议,研究行动方案,仅用时三天拆除栅栏、清除杂物、砍除树木,平整墙面,修复路面。   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近日接到反馈,某老人在阿吉拉沁南路和新华西街十字路口东西走向红绿灯处沿街乞讨,非常危险,疑似巴彦南路社区辖区居民。经调查核实,该老人居住在辖区明泽百度城小区且享受退休金待遇,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与老人子女沟通,换位思考,与老人子女交流情感讲贴心话,最终陪同老人子女将老人安置到养老院,让老人在安全的环境中安度晚年。   “从居民满意度看社区服务好不好,从居民生活质量看民生基础牢不牢、从精神文化需求看幸福指数高不高”,巴彦南路社区为民办实事坚持“三看”标准。找准服务小切口,做足为民大文章,把党和政府更多关怀送到居民心上,让居民过上更加幸福如意的生活。 编辑:段丽萍

  开栏的话   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内蒙古日报社特别策划、重磅推出“守望相助一家亲”全媒体大型传播活动,通过深入挖掘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故事,以多角度、全媒体的形式,全面展现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幸福生活。   “我觉得五角枫树不能用平针绣,得用乱针绣才好看。”“这个丝线颜色更接近图片上的色彩,可以试一试……”一大早,兴安盟科右中旗代钦塔拉苏木金星嘎查的绣娘们就聚在了郭淑红家中,在绣架前围坐成一圈。大家从花色各异的刺绣包袱里取出绣针、丝线、绣花撑,一起研究着订单作品。   细细的银针牵引着彩色丝线在绣布上穿梭,活灵活现的图案渐渐显现:盛开的石榴花、火红的五角枫、一望无际的草原……针针线线,不仅绣着姐妹们的巧手灵思,也寄托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   “学习刺绣之前,我打工种地,一年收入不是很高,现在每年至少增收3万块钱。”坐在绣架前的郭淑红是嘎查里唯一的一级工绣娘,说起自己的收益,她难掩内心的喜悦。   色彩明艳、风格独特的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起源于清代,与汉、满、藏等民族刺绣技艺互相融合、互相影响,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郭淑红走进刺绣培训班之前,这项技艺对她来说还极为陌生。   “我们嘎查几乎都是汉族人,大家对于蒙古族刺绣接触不深,刚开始积极性不高,就想着能不能利用农闲时间赚点钱。”郭淑红还记得第一次参加培训的场景。当时听说白老师要在苏木举办蒙古族刺绣培训班,她第一时间报名并且动员了嘎查20多名妇女参加。   郭淑红提到的“白老师”是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白晶莹,也是“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特色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非遗传承创新功勋模范人物”,更是2.1万名绣工口中最亲切的“白大姐”“白会长”“白姨”。   多年来,白晶莹积极探索文化传承、居家就业、增收致富的刺绣产业发展新路径,全力打造指尖上的经济,带领各族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累计在全旗173个嘎查集中举办刺绣培训班100余期,培训绣工1.8万人次。   刚开始培训的日子,针法的繁复和线的细密让郭淑红感到吃力,但她并没有退缩。她每天都坐在刺绣桌前,在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车间代钦塔拉苏木负责人乌云高娃老师的指导下,专注地学习各种技巧和纹样。   “蒙古族刺绣的针法千变万化,每一种针法都需要掌握相应地线的使用,每个学员学习得都很用心。”乌云高娃说,绣娘们的技艺日渐娴熟,一针一线间都充满了她们对蒙古族刺绣的热爱和坚持。   “我没有基础,但在培训的过程中结识了很多像乌云高娃老师一样的蒙古族姐妹,有不懂的问题我就向老师请教,和同学探讨,大家都特别热心地教我。”郭淑红说,她和这些姐妹因刺绣结缘,大家在微信群里除了沟通刺绣技巧,还会唠家常,交流生活中的趣事。   刺绣对郭淑红来说不仅是技术的积累,更是内心情感的抒发。然而高度还原图片变成更为生动、立体的绣品诞生的那一刻,总能让她成就感满满。“从事刺绣这几年,我们的审美都跟着提高了,心情好了,大家也喜欢打扮,每个人的精气神儿都和以前不一样。”郭淑红说。   “我们对各民族的绣娘实行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发订单、统一结算,宗旨就是让绣工们在‘四个统一’中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共同发展,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白晶莹表示,指尖上的技艺转化成为指尖上的经济,小小绣布也成为展示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窗口。   7月,大兴安岭深处的阿尔山市白狼镇,林海茫茫、郁郁苍苍。阿尔山市林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展厅内,一幅幅由白桦树皮、苔藓、树叶等为原料绘就的花鸟图、风景图,栩栩如生、形神兼备,这便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狼林俗树皮画。   浅白色的树皮上交错着一道道黄色的斑纹,白狼镇居民杨梦不断调整树皮方向,灵巧的手把握着剪刀,一幅白狼林俗树皮画从她指尖诞生。   作为一名蒙古族姑娘,杨梦刚刚学习树皮画制作一年多,她的老师是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艳红。   “小时候我奶奶会在闲时将脱落的树皮捡来,做成生活用品。”李艳红对树皮画有着独特的感情,对她而言,这不仅是一项手艺,也记录着过去的回忆。她说,白桦树皮层次分明、颜色渐变,是制作树皮画的绝佳原料。   树木记录年轮,森林承载历史。勤劳智慧的阿尔山白狼镇人民没有辜负大自然的馈赠,他们用灵巧的双手把柔软的白桦树皮变成一幅幅精美的树皮画,是林区人民群众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自强不息的追求。   如今,白狼林俗树皮画不仅丰富了林俗文化的内涵,还成为了当地旅游的一张闪亮名片,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参与制作树皮画的人员每月至少可收益2000余元,多劳多得。”阿尔山林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彩云说,由树皮画制作的阿尔山伴手礼得到越来越多顾客的认可。   学习过室内设计的杨梦,在制作产品之余学习树皮画产品设计,希望为非遗技艺推广尽一份自己的力量。“白狼林俗树皮画正在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打造特色文创产品,我也希望设计一些接地气的产品,让树皮画融入百姓生活。”   兴安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织碰撞下,孕育出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和白狼林俗树皮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汉族、蒙古族、朝鲜族……在兴安盟,从十几岁的少女到耄耋之龄的阿妈,从郭淑红到乌云高娃再到李艳红和杨梦,各族群众在交流和学习中精进了手工技艺,创造出指尖上的幸福生活。非遗聚艺、文化聚能、产业聚力,兴安盟把非遗保护传承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让石榴花绽放在各族群众指尖。(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赵明亮 高敏娜 斯日古楞其其格 呼布琴) 编辑:孙丽荣

红色经典 “声”入人心

  6月30日,由内蒙古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主办的《团结的力量》迎七一红色传承歌咏比赛在呼和浩特市举行。   比赛中,由102名青年组成的10支参赛队伍深情演绎了合唱《歌唱祖国》《万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爱你,中国》、朗诵《七月的天空》《有一首歌》《百年复兴路拳拳赤子心》《祝党生日快乐》、手势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独唱《如愿》等。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赛事在大合唱《团结就是力量》中结束。中国制造网团队获得第一名,阿里巴巴1688团队获得第二名,内蒙古普利斯化工有限公司团队获得第三名。   党员干部们表示,此次歌咏比赛生动展示了内蒙古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共谋发展的精神风貌,在歌声中坚定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决心,同时也强化了广大党员自身的责任担当,激发了大家凝心凝力干事创业的热情和豪情。(林佳) 编辑:温慧娟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 2022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近日发布。这是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工作开展以来,连续第10次发布有关报告。今年,从中央新闻单位到县级融媒体中心超500家媒体发布报告,发布媒体数量比去年增加百余家,部分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一步扩大报告范围,黑龙江、陕西、湖南等15个省份实现省市县三级媒体覆盖。   2022年,新闻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主力军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大力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奋进力量。特别是在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主题报道中,广大新闻工作者强化责任意识、践行忠诚担当,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以生动实践展现了新闻战线的好形象、新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各报告媒体按照中宣部、中国记协印发的《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实施办法》要求,从政治责任、阵地建设责任、服务责任、人文关怀责任、文化责任、安全责任、道德责任、保障权益责任、合法经营责任等方面,对2022年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进行报告。其中,200多家媒体还制作了形式多样、传播广泛的多媒体版报告,多家媒体制作发布展示海报,召开报告发布会、座谈会。报告可读性、生动性明显增强,传播力、影响力得到较大提升。   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和各省区市新闻道德委员会将对媒体发布的报告开展评议打分。   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工作开展10年来,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参与报告的媒体越来越多,有力推进了新时代新闻事业发展和新闻队伍建设。 编辑:温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