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嘎如泰乌拉山营地里,三五好友畅谈天地,看日出日落,观云卷云舒,享受惬意生活。 阿嘎如泰嘎查“阿尔查苑”内,一栋栋简约清新的二层楼房错落有致,质朴的牧民脸上挂满了笑容。 在这里,蓝天白云紧密相依,干部牧民和谐相守,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融合发展,一幅幅产业兴旺、环境优美、邻里和谐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据介绍,九原区阿嘎如泰嘎查是包头市蒙古族聚居区,共有150户371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现有800亩农田、14.65万亩草牧场。为了带领村民增收致富,阿嘎如泰嘎查充分利用辖区自然资源,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探索出一条独具地方特色的“阿嘎如泰发展模式”。 依托于矿产资源和水资源,阿嘎如泰嘎查成立了鑫达黄金公司、泉山金矿和内蒙古阿嘎如泰天然矿泉有限公司,以集体持有股份的形式经营管理公司,年收益可达1040万元,为牧民生活提质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不仅如此,阿嘎如泰嘎查对乡村文旅资源进行整合,打造乌拉山主题营地,让市民们在家门口也能享受“诗与远方”;盘活土地资源,将800亩农田承包经营,增加村集体收益;免费为创业的农牧民提供学习、参观、创业指导等服务,激发村民的创业热情,帮助村民经营民宿,成立了餐饮公司,生产特色产品。 不久前,九原区阿嘎如泰苏木哈滨线旅游大通道正式通车。这条东起哈德门沟、西至梅力更嘎查、贯穿阿嘎如泰苏木东西旅游大通道全长18.09公里,不仅将大罕台旅游景区、红柏红色文化研学基地、阿嘎如泰马文化产业园、乌拉山营地、梅力更景区等众多旅游资源连接起来,更为阿嘎如泰嘎查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旅游大道通车以后,阿嘎如泰嘎查到梅力更景区仅需10分钟,游客还可免费享受接送服务,“一站式”欣赏九原区大美风光。 共同富裕的蛋糕不仅要做大,更要分配好。征占个人承包集体草牧场的收益如何分配?新生儿是否可以享受红利?户籍迁入嘎查草牧场证户主的子女、儿媳、女婿可以享受分红吗?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在阿嘎如泰嘎查村规民约中找到答案。为了将村集体收益合理且有效地分配到农牧民手中,阿嘎如泰嘎查委员会按照发展优先、比例分配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村规民约,并经村民大会全体签字得以实施,确保集体收益用在“刀刃上”。这样的分配方式不仅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更进一步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建设和谐乡村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打造文明乡村,2018年阿嘎如泰嘎查成立“五人理事会”,持续推进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助推移风易俗改革走深走实。 “五人理事会”围绕公共事务建设、集体资源管理、民生问题解决等六项服务职能开展工作。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农牧民家中,收集农牧民反映最强烈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嘎查“两委”,使牧民意见受尊重、牧民需求有回应。自成立以来,“五人理事会”协助村两委班子共收集农牧民关于红白喜事操办意见10余条,家风家训传承、民风塑造意见30余条,改善村容村貌意见50余条,开展议事协商200余次,调解家庭矛盾纠纷70余件,引导停止铺张浪费行为30余次,嘎查150户371名牧民文明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便捷的交通条件、干部牧民的团结协作、贴近群众的协商制度,这些都为阿嘎如泰嘎查的农牧民带来丰厚红利。在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达1100万元的阿嘎如泰嘎查,居民们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嘎查等荣誉称号。 “阿嘎如泰嘎查共同致富不忘党恩,在党建引领下,我们要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发展乡村产业,提升嘎查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带领嘎查百姓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阿嘎如泰嘎查党支部副书记莫日根说。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蔡冬梅 路兴 宋阿男 九原区融媒体中心:胡子微 编辑:宝华
第 9 页
26岁的张艳香是一位来自山西的姑娘,2022年她随导师来到土默特右旗西老藏营村的甘露子科技小院进行研究。旗政府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村书记的关心和村民们的照顾让她感到十分温暖,今年毕业后,她选择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留在土默特右旗,继续发挥自己所长。将更先进的农业知识带给这片土地,助力乡村振兴,这是她最大的理想。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路兴 蔡冬梅 马嫣然 马芳 郭娜 云夏阳 编辑:孙丽荣
10月22日傍晚,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骑行爱好者包丽华和队友们骑行在全线贯通的斯力很旅游公路上,她们正在追逐一场日落。 包丽华和骑友们正在骑行 戴着流线型头盔、身着各色骑行服的骑友们迎着晚霞从市区出发,沿着这条旅游公路一路向南,道路两旁色彩斑斓的秋日美景映入眼帘。整个骑行队一路走走停停,拍照不断。 “秋天傍晚时分,这条路的景色特别美,大家伙一致选择到这里来,简直像在风景画中骑行。”包丽华说,自从旅游公路贯通后,她和队友们就成了这条路上的“常客”,大家在路上体验骑行快乐的同时,还能感受大美乌兰浩特四季更迭的自然风光。 拍摄旅游公路沿途风景 起于乌兰浩特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终至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全长25公里的斯力很旅游公路,是乌兰浩特市加快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让旅游产业更好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它将洮儿河湿地风光景区、朝鲜族民俗特色村寨三合村、红色马镇葛根庙等景点连珠成串,将沿途自然、农田等风光融为一体,备受游客青睐,实现了各景点的良性互动和业态互补。 旅游公路将沿途自然、农田等风光融为一体 道路的通达,不单让市民及游客受益,更为沿途农户及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新生机,把好日子连通到家门口。 小树枝铁锅炖的经营者盖晓红比往年更忙碌了:“自从路通了,每天自驾游、骑行的人很多,我和家人就合计着开个农家乐,从来没想到这几间老房子也能给我们带来收入。” “受地理位置所限,我们向阳村以前被别的村称为‘死胡同村’,自从公路修好后,改变特别大,村民出门不用再绕路多走那11公里路了。”乌兰浩特市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向阳村第一书记牟将中说,现在大家骑着电动三轮就可以把自家的土鸡蛋、大棚的蔬菜送往市里的早市夜市卖掉,这在以前不敢想。 友谊大桥飞架 如果说旅游公路的通达是空间布局的改变和优化,那么长638米、宽12米的友谊大桥的飞架更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群众“过河难”“行路难”,成了百姓心中的“幸福桥”“连心桥”,让“望河兴叹”彻底成为了历史。 “我们都盼着这桥通呢!”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友谊嘎查村民包玉清的娘家就在一河之隔的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向阳村。两个村子“隔河相望”,她的归乡之路可谓遥远漫长。 一条河,能割裂地理,割不断亲情。一座桥,拉近了距离,更拉近民心。 让“望河兴叹”成为历史 “桥没修通之前回娘家得1小时路程,需要从镇里绕行100多里地,现在桥修了之后,六七分钟就到家了。”包玉清说,只要有时间每天都要回去看看父母,路上的奔波都变成了更多时间的陪伴。 曾经的天涯远变成了如今的咫尺间,友谊大桥的飞架不仅让浓浓亲情不用再苦苦等待,还连起了民生民心和产业发展。如今的友谊嘎查正依托交通优势,计划乘势而上,构建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我们要大力发展旅游餐饮、民宿经济和农畜产品销售,真正实现路通、景美、民富。”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友谊嘎查村委委员王永平说。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桥通了,路便不远;路、桥的通达,绘就了诗与远方,守护了浓浓乡愁,也托起了百姓稳稳的幸福。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高敏娜 赵曦 王智华 乌兰浩特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黄妍 晓蕾 文静 新闻编辑:杨洁 编辑:孙丽荣
在通辽市开鲁县开鲁镇东兴村村民姜保成家,有一个沾了些许灰尘的破旧笔记本已经好久没有打开,这是姜保成的父亲姜玲的债务本,里面记录着近90万元的43笔欠款。如今,债务本里的债务早已还清,勾掉债务的笔迹也有些模糊。当姜保成再次翻开债务本时,那些远去的往事又浮现在眼前。 2011年,姜保成的父亲姜玲突发眼疾,需要手术,为了做手术姜父借了第一笔外债。待手术恢复得差不多时,为了尽早还债,姜父决定承包土地做青贮饲料生意,于是2014年他借款50万元承包了120亩地,种植青贮作物。就在一家人觉得日子会越过越好时,姜父却查出了肝癌,旧账还未还清,抗癌治疗又借了30万元,最终姜父因医治无效于2015年去世。 父亲去世后,姜保成拿出父亲的债务本,一笔一笔地算,共计43笔,欠款近90万元,债务人达20多位,最少的欠款5000元,最多的7万元。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姜保成一家一家去找这20多位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重新写了欠条,他说:“大家在我父亲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手,这份恩情不能忘,父亲虽然走了,但钱我来还,不能让大家寒了心。” 2015年7月,姜保成夫妇生下一子。夫妻俩带着孩子在父亲生前承包田地边上的平房里生活,耕田种地,农闲时姜保成就开着车到处打零工,拉砖、扛苞米、摘辣椒,只要有活他就干。他说:“不能让自己闲下来,只要干活就有钱赚,就能早点把钱给大家伙儿还上。”这一年姜保成28岁。 2016年,姜保成看到很多老乡养羊挣到了钱,就和妻子张金凤商量着养些羊增加收入。张金凤为了支持丈夫,卖掉了陪嫁的金项链,花3000元买了羊。纵使丈夫背了不少债务,生活艰辛,但张金凤始终不离不弃,照顾孩子,料理家务,务农喂羊,已然成了姜保成的精神支柱。在张金凤眼里,找个讲诚信、有担当的男人做老公,比金山银山更重要。“一开始听说欠了这么多钱,确实心里一惊,但是欠人家钱,就要还给人家,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我家姜保成能吃苦有能力,我相信他能让我过上好日子,”张金凤笑着说。 姜保成一家人虽然贫穷,但他们朴实善良、坚强乐观的品格感动了身边不少人。为了还债,姜保成起早贪黑,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一年四季不停歇。姜保成说:“说实话,很累。有时候也想休息,但累的时候拿出账本,看着上面的数字一点点变少,心里就特别激动,默默鼓励自己再坚持一下,好日子就快来了。” “我打心里敬佩这孩子,诚实守信,说到哪就做到哪,是个好孩子。”债权人蔡玉梅说道。从2015年接过父亲的债务,每年除夕前,姜保成最要紧的事就是到债主家还钱,手里一有点钱就挨家挨户还一部分。就这样,不少债主都被感动了,告诉他不用着急,别把身体累垮了。2022年10月,姜保成终于还清了最后一笔欠款。 姜保成说,一开始还债时,他们住的房子破败不堪,遮不了风,挡不住雨,他只好用破旧的塑料布把屋顶和墙壁破损处遮住。之后还债的几年里,他没买过一件衣服、一双鞋。“现在好了,无债一身轻,就是苦了老婆和孩子。以后加油干,一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笑着说道。 “立身处世,诚信为本”,姜保成坚守底线,替父还债的行为诠释了他对诚信的理解。他28岁接过父亲的巨额债务,36岁还清最后一笔债,8年还债路,“诚信”这两个字在他身上重如千钧。他坚守诚信、替父还债的行为,让人们看到了“诚信”这两个字沉甸甸的分量,他也因此先后荣获了“通辽好人”“内蒙古好人”等称号,并获评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十大诚信人物”。(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佳雨) 编辑:孙丽荣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市、区)设计制作了一批具有很强表现力、感染力、传播力的公益广告作品,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画面和语言,阐述文明故事,弘扬文明理念,引领时代新风,为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编辑:段丽萍
10月的草原,秋景宜人,风光正好。 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乌日吉勒嘎查牧民伟力斯家的草场上,浑身雪白、异常健壮的牛群在自由觅食。“这是周恩来总理给我们的夏洛莱牛繁衍下来的,这里的牧民叫做‘乌珠穆沁白牛’,是从我爷爷辈开始繁育的,这是我们三代人精心养殖的牛群,所以我对白牛有着深厚的感情。”伟力斯如是介绍。 牧民家养殖的白牛群。 原来,在乌珠穆沁草原上“安家落户”的大白牛大有来头。 50年前,周恩来总理将法国总统蓬皮杜赠与我国的17头夏洛来牛交给内蒙古培育,体现了党中央对我们的深切关爱和殷切期望。 自治区党委、政府经过综合考量,认为西乌珠穆沁旗与法国处于相同纬度区域,草原资源得天独厚、水资源较为丰富,将17头牛全部送至西乌珠穆沁旗达青宝力格牧场繁育。 当年牛犊膘肥体壮。 “那是1973年10月末的一天,轰隆隆的汽车声将我吸引到了门外,只见10多辆解放车在距我家20多米的地方停下,不一会,10多头高大健壮的白牛从车上下来,当时觉得太震撼了,竟然还有这么健硕的牛!”回忆起50年前初见夏洛莱牛时的情形,白音孟德记忆犹新。白音孟德曾是西乌珠穆沁旗国营达青宝力格牧场的饲养员,1976年开始参与夏洛莱牛的本土化繁育工作。 对牧民家的“乌珠穆沁白牛”进行鉴定。 自1973年夏洛莱牛落户乌珠穆沁草原以来,草原牧民经过半个世纪的精心育种繁育、品种改良和提纯复壮,成功培育出了适应高寒地区、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抗旱能力强、疾病抵抗能力强、遗传性能稳定、集合父本母本优点的独特品种特性的夏洛莱肉牛群体,暂名为“乌珠穆沁白牛”。 伟力斯家养了180头“乌珠穆沁白牛”。他说,养一头白牛的收益相当于养10只羊。比本地牛价格高,在过去的几年,牛的价格好的时候公牛犊最高能卖1.6万元,效益好不说,这牛生长速度快、抗旱能力强,特别适合乌珠穆沁草原。 规模化养殖。 一代代草原人经过半个世纪接力奋斗,酝酿出“乌珠穆沁白牛”的生动故事,充分展现了草原牧民不负殷切期望和一心向党、砥砺奋进,大力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实字当头、以干为先,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面貌。 自由觅食的白牛群。 现如今,西乌珠穆沁旗有“乌珠穆沁白牛”养殖户800余户,总头数达到5.8万头,成为国内养殖规模最大的区域性群体。目前,西乌珠穆沁旗已启动并推进“乌珠穆沁白牛”新品种认定和国家级育种场建设工作。 下一步,西乌珠穆沁旗将持续加快肉牛产业转型升级,将“乌珠穆沁白牛”培育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在扩量、提质、增效的同时,延链补链强链,补齐加工短板、增加肉牛附加值,探索出一条产业兴旺、共同富裕的新路子,使其真正成为牧民致富“宝”。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巴依斯古楞 西乌珠穆沁旗融媒体中心记者:阿木古楞 新娜布其呼钦特古斯 编辑:段丽萍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格日勒图 通讯员 于泓泽)2013年至今,包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钢材已达1300余万吨。 有数据显示,十年间,包钢出口国家数量由最初的22个,增加到如今的60个;年出口“一带一路”钢材量持续攀升,最高年份达到187.74万吨,与早期相比实现翻倍增长;出口种类逐步拓展至板、管、轨、线各类产品。 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包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明确提出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寻求海内外产业发展新机遇。该公司建成稀土钢板材生产体系,升级改造原有生产装备,制造水平实现重大飞越。 一批批包钢钢轨铺设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上,为这些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这些国家的人民铺就了幸福之路。其中,肯尼亚蒙内铁路及延长线内马铁路项目中,包钢贡献钢轨4.9万吨。 中老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和中国物资,不仅连通中老两国,未来还将连接泰国乃至马来西亚等国家。2021年10月12日,象征两国友谊纽带的“中老铁路”全线铺轨完成,包钢3.8万吨钢轨铺设其间。 匈塞铁路全长341.7公里,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7个月前,包钢为匈塞铁路专门订制的2.26万吨优质钢轨漂洋过海,开启了“包钢制造”的欧洲之旅。项目投运后,匈塞两国首都之间的旅行时间将由8小时缩短至3小时,包钢钢轨托起中国动车,全面提升效率,向世界展示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品牌。 包钢股份营销中心国贸分公司会议室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钢材样品,该公司经理袁斌用指尖轻轻摩挲:“每一种产品的背后,都有一段值得铭记的‘一带一路’故事。” 2015年1月15日,秦皇岛港,一艘国际货轮装载着几十根“巨无霸”螺旋焊管鸣笛启航。这批单支直径2米、长34米、重42吨的螺旋焊管全部由包钢“稀土高强钢”加工而成,用于苏伊士运河北大门塞得港港口建设。这些代表着我国热轧卷板先进水平的包钢板材产品,沿“一带一路”叩开了埃及门户。 在“一带一路”出口航线上,韩国一直是包钢镀锌产品的用量大国。过去十年,包钢主动了解并尊重韩国用户的审美方向及消费习惯,打造有花镀锌产品对韩出口。高颜值、高辨识度、高性价比,包钢有花镀锌产品博得韩国市场广泛认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将其列为我国钢材销售经典案例。 纪念“一带一路”十周年之际,包钢股份营销中心国贸分公司特意做了一个小结:包钢建筑用管撑起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的钢筋铁骨,H型钢强壮了白俄罗斯工业园,管线钢串联了中俄中哈天然气管道,印度、越南获得了冶炼轧钢技术输出……近三年,包钢产品出口“一带一路”国家占全年出口总量的95%左右,见证了包钢从出口普材到出口中高端产品的重大转型,证明了中国“稀土钢”品牌价值的重大机遇。 编辑:段丽萍
近日,在2023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上,我区《“根数据库”数据治理平台》、《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分获二等奖和优秀奖。 据悉,2023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由中央网信办指导,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举办。大赛共设8个赛道50个拟设场景,以挖掘推广数字乡村建设优秀案例,助力数字乡村和数字中国建设。全国共有1649个单位和个人报名参赛,提交作品809件。最终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20名。 经过初赛、复赛、决赛层层选拔,我区伊金霍洛旗大数据中心的作品《“根数据库”数据治理平台》,凭借1套数据标准规范、1套“根数据库”治理平台、6个农业农村专题数据库以及N个业务场景特色应用的“1+1+6+N”的模式建设,实现“一图观家底,一网管全县”,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通辽市绿云信息有限公司的作品《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凭借可快速落地、可持续运营、能发挥实效的整体解决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荣获优秀奖。 自治区党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动全区数字乡村建设,进一步推广典型经验和优秀案例,全面助力全区数字乡村建设工作。 编辑:杨旭英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纽带,欣欣向荣的中欧班列充分彰显共建“一带一路”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十年来,二连浩特市服务保障超1.3万列中欧班列安全高效运行,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欧班列缓缓驶过国门。 连日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货运执勤现场一片繁忙景象,一列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完成边防查验后,鸣笛启程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民警例行检查。 二连浩特市是中蒙最大陆路口岸,自2013年开行首列经二连浩特铁路出入境中欧班列以来,线路由最初的2条增加至69条,累计开行数量也已突破1.3万列,出口货物由早期的服装、鞋帽等低附加值产品,发展为如今的新能源汽车、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等高附加值产品,为国内外贸易循环畅通注入新动力。“钢铁驼队”一路向北驰骋草原丝路,源源不断地向世界传递着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信号,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检查中,每一个螺丝都不放过。 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民警伟力斯说,2013年执勤现场铺设3条宽轨,1条准轨,每天通关的列车只有20列。现在增加到3条宽轨、3条准轨,每天通关列车达44列。 十年来,二连浩特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智慧边检”“智慧海关”建设,完善口岸基础设施,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商务、边检、海关、铁路等相关部门协同合作,推动作业信息共享,实时关注列车运行情况,发挥监测预警机制作用,及时研判形势、解决应急状况。设立中欧班列“绿色通道”“农副产品绿色通道”及专用窗口,压缩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同时,不断优化回程列车装载货物监管模式,实现货物快速提离,全力保障列车快速高效通关。 沿线巡逻。 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斯琴告诉记者,接下来,该站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精神,全力保障跨境中欧班列安全高效运行,为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贡献边检力量。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巴依斯古楞 二连浩特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伟 编辑:杨旭英
长城和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建设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十四五”期间国家深入推进的重大文化工程,也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 内蒙古的长城现存7500多公里,遍布全境12个盟市约80个旗县区,是我国长城资源极为丰富的省区。同样作为沿黄九省(区)之一,黄河内蒙古段总长843.5公里,占黄河总长度的六分之一,是“黄河几字弯”核心地带。目前,自治区承担着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内蒙古段的建设任务,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密切沟通协调,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近日,自治区政协开展了一场关于“积极推进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内蒙古段)建设”的对口协商,与会人员围绕当前现状、经验成效和存在不足,坦诚交换意见,为进一步促进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内蒙古段)建设做出成效建言助力。 促进深度融合 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注入源泉活水 长城文化、黄河文化是“北疆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符号。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战略决策,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是重要抓手和着力重点。 “国家文化公园(内蒙古段)对于文艺创作的需求,首先要思考与‘北疆文化’的内涵和精神相结合,要体现红色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几个方面的代表性。”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艺如乐图说。 “在内蒙古‘黄河几字弯’内,不同历史时期的长城5次‘拥抱’黄河,谱写了‘北疆文化’的精彩篇章,也为丰富中华文化作出贡献,需要大力挖掘、弘扬和利用。”自治区政协常委、呼和浩特市政协副主席索英俊认为。 呼和浩特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员会主任皇甫文登建议从“挖掘长城和黄河文化历史资源、围绕建设好两大国家文化公园持续建言议政以及努力创造‘北疆文化’文艺作品”这三个方面持续发力,打造“北疆文化”新高地。 多措并举抓保护 让长城、黄河文化遗产“活”起来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传承。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二级巡视员田连奎介绍道,目前,自治区共有9个“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8个“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已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十四五”时期项目储备库。 “现阶段,自治区层面和相关盟市都已出台有关保护条例,下一步,建议在抓落实上下足功夫。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严格责任落实,建立完备县、乡、村保护网络,细化任务分解。”自治区政协委员、赤峰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黄双燕建议。 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水彩画系主任云宇峰呼吁,要对长城、黄河文物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维护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 重视深度挖掘 拓展长城、黄河文化内涵外延 近年来,我区深入挖掘和研究阐释长城、黄河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布局打造一批长城、黄河主题展示区域,生动呈现长城、黄河文化的内蒙古特色。 “整合长城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实施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长城文化研究发掘、文旅深度融合、标志性项目建设等工程。”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晓强建议。 自治区政协委员、包头日报社副总编辑郑炜建议,“要在深入研究区域内长城、黄河文化的特点,在深入把握本地文化资源所反映的整体性国家意义的基础上,提炼国家文化公园(内蒙古段)的核心主题,并以此为主线整合区域各类文化、文物资源进行呈现。” 加大宣传力度 讲好长城、黄河内蒙古故事 如何更生动地讲好长城、黄河的内蒙古故事,近年来,自治区相关部门大力宣传长城、黄河保护相关知识和政策法规,不断加强长城、黄河文化宣传力度,全社会保护长城、黄河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要充分利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平台,策划长城和黄河相关选题,通过内容的创作推动内蒙古文化的广泛宣传。”自治区政协委员、中科宸星(锡林浩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艳丽建议。 自治区文旅厅二级巡视员张艳茹认为,目前我区对于长城、黄河的宣传工作力度不足,下一步将组织系列长城宣传展示活动,配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做好电视专题片《长城之歌》拍摄工作,配合做好第二届长城文化发展论坛相关工作,进一步展示好内蒙古地区长城风貌。 “今后,我局将继续协调指导各级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平台加强长城、黄河文化公园建设宣传报道,推动以长城、黄河为主题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作品创作工作,并将借助京蒙协作机制,协调在抖音、快手等头部平台对优秀作品进行展播,大力讲好长城、黄河故事。”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张淑梅说道。 协商会上,自治区财政厅、生态环境厅和文联等部门均从各自职能角度纷纷给出了具体建议,对于委员们的建议,自治区政协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采纳。 “此次对口协商是自治区政协助推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内蒙古段)建设的一个具体举措,起到了建言资政、凝聚共识的作用。”在听取大家发言后,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魏国楠希望各有关部门能够运用好协商成果,政协委员继续关注这项工作,通过提案、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职方式进一步提出意见建议。(梅莉亚) 编辑:温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