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辽市开鲁县开鲁镇东兴村村民姜保成家,有一个沾了些许灰尘的破旧笔记本已经好久没有打开,这是姜保成的父亲姜玲的债务本,里面记录着近90万元的43笔欠款。如今,债务本里的债务早已还清,勾掉债务的笔迹也有些模糊。当姜保成再次翻开债务本时,那些远去的往事又浮现在眼前。
2011年,姜保成的父亲姜玲突发眼疾,需要手术,为了做手术姜父借了第一笔外债。待手术恢复得差不多时,为了尽早还债,姜父决定承包土地做青贮饲料生意,于是2014年他借款50万元承包了120亩地,种植青贮作物。就在一家人觉得日子会越过越好时,姜父却查出了肝癌,旧账还未还清,抗癌治疗又借了30万元,最终姜父因医治无效于2015年去世。
父亲去世后,姜保成拿出父亲的债务本,一笔一笔地算,共计43笔,欠款近90万元,债务人达20多位,最少的欠款5000元,最多的7万元。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姜保成一家一家去找这20多位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重新写了欠条,他说:“大家在我父亲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手,这份恩情不能忘,父亲虽然走了,但钱我来还,不能让大家寒了心。”
2015年7月,姜保成夫妇生下一子。夫妻俩带着孩子在父亲生前承包田地边上的平房里生活,耕田种地,农闲时姜保成就开着车到处打零工,拉砖、扛苞米、摘辣椒,只要有活他就干。他说:“不能让自己闲下来,只要干活就有钱赚,就能早点把钱给大家伙儿还上。”这一年姜保成28岁。
2016年,姜保成看到很多老乡养羊挣到了钱,就和妻子张金凤商量着养些羊增加收入。张金凤为了支持丈夫,卖掉了陪嫁的金项链,花3000元买了羊。纵使丈夫背了不少债务,生活艰辛,但张金凤始终不离不弃,照顾孩子,料理家务,务农喂羊,已然成了姜保成的精神支柱。在张金凤眼里,找个讲诚信、有担当的男人做老公,比金山银山更重要。“一开始听说欠了这么多钱,确实心里一惊,但是欠人家钱,就要还给人家,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我家姜保成能吃苦有能力,我相信他能让我过上好日子,”张金凤笑着说。
姜保成一家人虽然贫穷,但他们朴实善良、坚强乐观的品格感动了身边不少人。为了还债,姜保成起早贪黑,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一年四季不停歇。姜保成说:“说实话,很累。有时候也想休息,但累的时候拿出账本,看着上面的数字一点点变少,心里就特别激动,默默鼓励自己再坚持一下,好日子就快来了。”
“我打心里敬佩这孩子,诚实守信,说到哪就做到哪,是个好孩子。”债权人蔡玉梅说道。从2015年接过父亲的债务,每年除夕前,姜保成最要紧的事就是到债主家还钱,手里一有点钱就挨家挨户还一部分。就这样,不少债主都被感动了,告诉他不用着急,别把身体累垮了。2022年10月,姜保成终于还清了最后一笔欠款。
姜保成说,一开始还债时,他们住的房子破败不堪,遮不了风,挡不住雨,他只好用破旧的塑料布把屋顶和墙壁破损处遮住。之后还债的几年里,他没买过一件衣服、一双鞋。“现在好了,无债一身轻,就是苦了老婆和孩子。以后加油干,一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笑着说道。
“立身处世,诚信为本”,姜保成坚守底线,替父还债的行为诠释了他对诚信的理解。他28岁接过父亲的巨额债务,36岁还清最后一笔债,8年还债路,“诚信”这两个字在他身上重如千钧。他坚守诚信、替父还债的行为,让人们看到了“诚信”这两个字沉甸甸的分量,他也因此先后荣获了“通辽好人”“内蒙古好人”等称号,并获评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十大诚信人物”。(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