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54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人心思稳,家园思安。国泰民安是各族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内联八省、外邻俄蒙,长达4200多公里的边境线横亘东西,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在国家安全稳定大局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   “内蒙古讲大局、担使命,必须肩负起、履行好守卫祖国北部边疆的重大政治责任。”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强调,必须牢牢扛起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内蒙古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全力以赴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内蒙古,确保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以内蒙古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繁荣的北疆人民和谐幸福,稳固的屏障助力国泰民安。   构筑——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内蒙古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作为头等大事、首要任务来抓,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哪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请8号队答题。”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这是第6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由自治区党委国安办主办的一场知识竞赛中的场景。同期,全区各地组织开展了130多项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人心。   安全之重,重于泰山。   国家安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内蒙古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从城市社区到农村牧区、边境口岸,各地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全面展开。   不久前,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中学习活动在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一大队开展。此次学习主要针对在手机使用中频繁上网、安全意识淡化等问题,通过观看警示录像,引导队员健康上网、文明用网,树立正确国家安全观。   “手机网络是把双刃剑,用不好可能危害国家安全,这场学习很有必要。”一大队政治指导员石伟有感而发。   内蒙古严密防范、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活动,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一年来,自治区组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协调小组,出台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地方规章,依托“净网2021”专项行动办理主侦案件1408起。   构筑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凝聚维护国家安全的磅礴伟力,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根基更加牢固。   携手——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   初春的阿尔山,山川原野依旧被茫茫白雪覆盖,距离中蒙边界哈拉哈河不远的雪原上,身披白袍、肩挎钢枪、骑着战马、迎着朝阳的一支队伍正缓缓行进,他们,就是三角山边防连的执勤兵。   “边防情况正常。”低温让三角山边防连一班战士们的棉帽和防寒面罩上布满了冰霜,说话间还冒着哈气。在他们身后,一栋迷彩色的哨楼矗立在海拔千米的山顶。   “习主席来过我们哨所,北疆有我,祖国安宁!”在采访中,这句被反复说出的话,是战士们共同的心声。   国必有边,边必设防。   内蒙古有36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在全国各省区中面积最大。广大官兵、移民管理警察与各族群众携手并肩,共同守边、护边、固边、稳边,织起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边境安宁的“三道防线”。   驻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牢记责任和使命,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提高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本领,用生命和忠诚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培根固基。   ——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全面推进国防动员一体化建设,不断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抓好方案预案修订和实案化实战化训练演练,在用兵中练兵强兵。   ——在合力强边固防中作主力。完善联合管边控边机制,推进边境地区立体智能防控体系建设,稳固北部边境防线。   ——在军民融合发展上有突破。坚持军地“一盘棋”思想,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汇聚稳固北疆的强大力量。   锡林郭勒盟边境线绵延1103公里,冬季漫长、气候寒冷。这里,驻扎着一支守护祖国边疆的“马背警队”。   “别看是几道铁丝网,意义可大着呢,这是国与国的界限。”巡逻中,锡林郭勒边境管理支队嘎达布其边境派出所马背警队队长呼布其一边仔细检查界碑旁边的边境铁丝网,一边对记者说。在民警们看来,巡逻护边事关祖国安全稳定,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海拉图嘎查牧民巴乙拉图的蒙古包距离额尔古纳河只有一公里,河对岸就是俄罗斯。当上护边员后,与东乌珠尔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们一起巡逻护边,成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八千里边关,1600多名牧民和巴乙拉图一样加入了护边员队伍。大家主动巡边护边,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深入开展普法宣传,配合打击涉边违法犯罪,成为边境管控的生力军。   党政军警民携手并肩、强边固防,汇聚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情报互通、资源共享,联防联治、联控联管”的强大合力。   跃升——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内蒙古   一天,赤峰市巴林右旗达尔罕派出所固伦社区警务室“莫日格德”联调室来了两位老人,二人虽是邻居,但他们互不理睬、神情愤怒,像两个玩耍恼怒的孩童。   摆事理、讲法律,引导老人换位思考、互谅互让……经过民警努力,最终让二老解开了心结,矛盾得以化解。   “莫日格德”蒙古语意为明白人、乡贤,“莫日格德”工作模式是达尔罕派出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模式。“莫日格德”都是基层的经济文化能人和治安积极分子,智慧解决社会事、邻里事、家庭事,将一大批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成为一支来自牧区、服务牧区的民间平安建设力量。   社会稳定和安全是全区各族人民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是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必选项”。   内蒙古谋篇布局,措施落地有声。聚焦治理有效,着力固本强基,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内蒙古。   2021年9月,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公安局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主题宣传暨公开退赃大会,20名受害群众领回了被骗的74.1万元血汗钱。“23万元,幸亏找回来了!”巴丹吉林镇段姓居民是其中损失最多的一位,她对公安部门充满感激。   一年来,全区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04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3678名;将禁毒工作列入《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实施方案》;加快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和多元化解机制,中央巡视移交我区行政民生类信访事项化解率达99%。从打击犯罪到综合治理,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逐步形成。   一年来,全区清除各类治安隐患1873起,破获环食药领域犯罪案件2695起,扎实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安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从治安好、犯罪少的狭义“平安”,到涵盖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平安”建设体系,北疆“钢铁长城”坚不可摧。   放眼全区,12个盟市全部建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培育形成了城乡社区、农村牧区、林区矿区和边境地区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治理模式。   以“基础实”护“百姓安”,内蒙古通过夯实一个个基层基础的小平安,联结成整个社会的大安全。   回顾过去,成就来之不易;展望未来,步履更加坚定。从春天出发,内蒙古将以更扎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在祖国北疆筑起坚如磐石的安全稳定屏障,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安心。(记者戴宏李晗) 编辑:贾小燕

  记者从呼和浩特机场获悉,2022年春运期间,呼和浩特机场共保障运输起降7963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74.7万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5060.4吨,分别恢复至2019年春运期间的72.4%、57.5%、129.3%;日均旅客吞吐量约1.9万人次。共完成中转旅客吞吐量13.6万人次,中转占比达18.2%。   春运期间,旅客流量主要集中在区内的赤峰、呼伦贝尔、通辽、乌兰浩特、锡林浩特以及区外的海口、广州、重庆、杭州、南京等城市。(记者 康丽娜) 编辑:郭伟伟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柴思源   利用新科技隔温材料和科学化的流程设计,实现6小时“冰篮转换”;   将2008年夏季奥运会时使用的金卤灯具全部更换为节能环保、照度均匀的LED照明;   采用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冰菱花”,成为全球最大超低能耗体育设施……   过去10年,五棵松总是与篮球密切相关。本届冬奥会上,将承担女子冰球以及部分男子冰球比赛的“双奥场馆”五棵松体育中心,实现了满含高科技的超低能耗华丽转身。不仅原场馆进行了水处理系统全面改进、制冰系统全新安装、浇冰设备顶级配置,还建造了漂亮的新馆——五棵松冰上中心“冰菱花”。   2月2日,记者来到五棵松体育中心一探究竟。步入场馆,即将参加男子冰球比赛的各国运动员们正在抓紧最后的时间训练和适应场地,明亮的场馆里运动员们在冰面上自由滑行,冰球与冰球杆撞击的声音不时传出,场边中国红的座椅与场馆里蓝色的主色调相得益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五棵松照明系统的全新升级并不容易。“照明系统升级后,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平衡转播摄像机和比赛对灯光的不同要求。完全满足摄像机,板墙就会出现阴影问题,完全满足赛时要求,摄像机就会出现大量光斑。”五棵松体育运行团队设施副经理兼无障碍经理韩丽粉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五棵松照明团队研究出了8个方案进行测试。“最终团队关闭马道外圈灯光,并对每个灯具使用瞄准仪,再通过手动掰动的方式一颗一颗调整马道内圈部分灯具的角度。经过无数次的调试和测算,最终减轻了阴影问题。”韩丽粉说。   而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女子冰球训练场馆的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冰菱花”,则在低碳环保上用足了心思。“五棵松冰上中心是本次奥运新场馆中首批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场馆之一。传统冰上场馆多采用氟利昂制冰,技术路线成熟可靠,但对臭氧层会造成破坏。与之相比,二氧化碳制冷更绿色环保,在制冷效率、制冷均匀性、热量回收等方面也都更有优势。但是,因为技术要求高、控制难度大等原因,之前国内还没有二氧化碳制冰的冰场。”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基础设施副经理曾晟说。   “冰菱花”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北京冬奥会的15块冰场中,有7块采用了这项技术,这也是此项技术首次在冬奥会上应用。据了解,7块冰场使用二氧化碳制冰,相当于减少了近3900辆汽车的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也相当于种植120多万棵树实现的碳减排量。 编辑:孙丽荣

  1.小黑河门户公园(暂用名)——滨水综合公园,项目分为两期实施。一期主要沿扎达盖河两岸及扎达盖河入小黑河口进行绿化景观及生态修复,增设绿道、游园步道、健身休闲广场等内容;二期待土地征转及房屋拆迁后,对小黑河沿岸进行生态修复,廊桥及广场游园建设,面积约111公顷。   2.哈拉沁沙坑公园(暂用名)——郊野公园,位于大青山前坡,哈拉更路以西,哈拉沁沟以东,呼和塔拉大街以南,由大青山前坡废弃采沙坑改造而成,内设置露濡阁、春雨亭,人工湖两处,面积约57.3公顷。   3.西城公园(暂用名)——郊野公园,位于大青山前坡,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以北,由大青山前坡废弃采沙坑改造而成,园区南侧有恼包山遗址,面积约60公顷。   4.金川公园(暂用名)——综合公园,原丽山湖公园改造,位于金海路与汇金道西南角,内有水系、假山,入口处有白墙灰瓦的新中式入口景观,面积约8.13公顷。   5.恼包公园(暂用名)——综合公园,位于巴彦北路与北二环交会西南角,面积6.2公顷。   6.妇女儿童公园(暂用名)——综合公园,东至不塔气、西至科尔沁路,面积17.09公顷。   7.塬文化园(暂用名)——综合公园,位于科尔沁南路以西,满洲里路以南,秀水街以南,大学生创业园南侧,以塬上文化为特色,有窑洞和驿站以及岩画设计,面积10公顷。   8.娜仁锡勒公园(暂用名)——综合公园,位于鄂尔多斯路路南,科尔沁立交桥西南侧,为渣土堆改造的山体公园,原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洒满阳光的山坡,山顶有蒙古穹亭设计,面积17.8公顷。   9.阿兰扎尔公园(暂用名)——综合公园,北至南二环、东至西二道河村、南至西二道河、西至生物制药厂西路,为渣土堆改造的山体公园,阿兰扎尔是蒙古史诗《江格尔》里面的一匹骏马的名字,原设计意图希望设计马文化园,内有简单绿化及景观亭廊,面积12.95公顷。   10.高勒其公园(暂用名)——综合公园,北至北二环、南至攸攸板村,为渣土堆改造的山体公园,原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法治公园,原设计意图打造一处法治主题公园,面积8.67公顷。   11.四千米游园(暂用名)——沿路游园,位于呼伦贝尔南路以东,乌兰察布西街以南,同四千米巷相接,内有假山、亭廊和基础绿化,面积3.3公顷。   12.保全街文化客厅东侧游园(暂用名)——游园,位于保全街文化客厅东侧,内以丁香为主干景观树种,有马头琴造型小广场,彩色透水沥青路,面积3.33公顷。   13.八一游园(暂用名)——游园,位于呼伦贝尔北路与海拉尔大街西北角,有大规格山桃数株和张拉膜广场(临近八一市场),面积1.61公顷。   14.博物馆游园(暂用名)——游园,位于新华大街和中山路中间呼伦路东侧,内有乳都雕塑和阜安门遗址石碑,面积1.31公顷。   15.怡景翠华林北侧游园(暂用名)——小游园,位于云中路怡景翠华林小区北侧,内有雕塑、花架等,面积3.85公顷。 编辑:郭伟伟

蓝冠安全吗?,蓝冠待遇_“聚焦总目标 春联进万家”第四届新疆春联书法作品展暨“相约冬奥 冰雪新疆”主题展开幕

      1月7日,“聚焦总目标春联进万家”第四届新疆春联书法作品展暨“相约冬奥冰雪新疆”主题展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展览馆开幕,为即将到来的农历壬寅年春节和北京冬季奥运会送上一份特殊礼物。   1月7日,市民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展览馆观看春联展。王路博摄   “聚焦总目标春联进万家”第四届新疆春联书法作品展,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党委机关工委、自治区社科联、自治区文联等单位举办。走进展览现场,不仅能阅读到蕴含中国哲学文化思想、富有中华传统内涵、彰显时代精神价值的春联妙句,也能欣赏到邹光霖、席时珞、李方、孙朝军、刘建新、范崇民、李志顺、张鸿林、张沧、李涛、陈伯阳等众多新疆著名书法家的笔墨佳作。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春联书法作品展还创新推出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新疆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相结合的双语春联,旨在进一步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助力书法艺术普及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月7日,市民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展览馆观看双语春联作品。王路博摄   自治区社科联学会部部长伍牧原说:“立足本地实际,深挖文化底蕴,在守正创新中创作出更多文化作品,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推进文化润疆中凝聚人心,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四年来,新疆春联书法作品展将1200余万副春联免费发放到天山南北,受到基层各族群众普遍欢迎,成为自治区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和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月7日,观众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展览馆观看“相约冬奥冰雪新疆”主题展。王路博摄   《新疆相册》:“相约冬奥冰雪新疆”主题展,由自治区体育局、自治区社科联、自治区文联、新疆日报社、新疆广播电视台、新疆师范大学、乌鲁木齐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展览由“冬奥沿革”“相约北京”“新疆故事”“共同绽放”四部分组成,以纪实摄影作品及其背后故事为主线,多维立体展现新疆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和蓬勃发展的冰雪运动事业,诠释了“我们每个人的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的深刻真谛,透射出新疆社会稳定的大好局势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自治区社科联科普部部长刘瑾说,“主题展的初衷是弘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通过讲述冬季奥运故事、全民健身故事和中国新疆冰雪故事,表达出新疆各族儿女心系北京、助力冬奥的共同心声。”(王路博) 编辑:梁波

  近日,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税务局联合牧原镇社会保障所、牧原镇牧西社区深入莫拐村,为缴费人讲解线上缴费政策与操作流程,手把手教授群众通过手机进行线上缴费,通过送政策、听意见、解难题、当参谋,让缴费人真正体验到线上缴费的方便快捷。   由于莫拐村距离市区较远、交通不便,且村内缴费人普遍年龄偏大,不熟悉手机操作。税务干部详细讲解演示了网上缴费操作流程,帮助现场群众顺利完成了线上缴费。   据了解,该局提前谋划、精准施策,大力拓展“非接触式”缴费渠道,设置一站式咨询电话、制作“一阅知社保费缴纳手册”等,全面实现政策宣传、咨询辅导全程“零接触”,精准高效为缴费人提供“定制化”服务。该局精心制作包含缴费流程图文讲解、各类线上渠道扫码操作的“一阅知社保费缴纳手册”2.5万余份,缴费人只需对照手册操作即可自行通过支付宝、微信、蒙速办、内蒙古税务等线上缴费渠道进行快速缴费。(记者 徐璐 通讯员 张哲) 编辑:郭伟伟

  12月28日,呼和浩特机场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人民政府的航空服务战略合作项目–呼和浩特机场右玉县城市候机楼揭牌暨通车仪式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举行。   呼和浩特机场最新消息显示,这是呼和浩特机场在内蒙古自治区外设立的首家跨省城市候机楼。该候机楼的建设,也填补了呼和浩特机场与右玉县之间陆空联运的交通空白。   右玉县城市候机楼位于山西省,面积约110平方米。呼和浩特机场方面指,旅客在右玉县城市候机楼内可查询呼和浩特机场进出港航班信息、购买机票和航空保险、换取登机牌、乘坐班车直达呼和浩特机场,充分享受舒适便捷的“一站式”出行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呼和浩特机场在国内航站楼内也专门规划建设了城市候机楼专属候机区、专属值机柜台和专属安检通道,接待由右玉县到达的旅客。实现了城市候机楼与航站楼之间“楼与楼”的无缝衔接,航空出行服务“手与手”的传递,进一步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 (李爱平) 编辑:郭伟伟

  今年,自治区在普通高校新设立本专科自治区奖学金、自治区励志奖学金两项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截至目前内蒙古学生资助项目已经达到35个。   近年来,自治区不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已经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三个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今年,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奖励优秀,自治区在普通高校新设立本专科自治区奖学金、自治区励志奖学金两项奖学金,分别奖励普通高校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和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   自治区教育厅助学中心主任王勇说:“本专科自治区奖学金每年奖励学生1500人,奖励标准为每生6000元;本专科自治区励志奖学金,每年奖励资助面为在校生的5%,奖励资助标准为每生4000元。两个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自治区本级财政承担。”   2021年我区全面落实各项奖助资金,调整完善学生资助政策。通过在普通高校新设立本专科生的自治区奖学金、自治区励志奖学金两个项目,全区学生资助项目目前已经达到35个,资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同时我区不断完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制度、开展应急突发致困学生专项资助、不断推进精准资助。2021年,全区共有12.57万人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金额为10.07亿元。2021年,各级各类学校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400多万人次。 编辑:任镜宇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安寅东)记者从11月29日自治区公安厅召开的“昆仑2021”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目前,全区共破获环食药、知识产权和涉野生动植物案件212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95人,打掉犯罪团伙12个,捣毁窝点17个,涉案总价值58.6亿元,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   专项行动今年4月启动,自治区公安厅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行动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在全区开展草原林地、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矿产资源领域突出问题等专项整治,组织黄河流域7个盟市公安机关开展了“保卫黄河2021”专项打击行动。全区各级公安机关迅速行动,密切协同配合,通过加强通报调度、扩展案源、大要案件督办领办、联合督导检查等形式,对各类犯罪实施“全链条、全环节、全要素”打击,推进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各级公安机关紧盯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开展拉网排查、循环检查、暗访调查,加大违法犯罪线索搜集力度。同时,各地公安机关不断强化大案攻坚,综合运用挂牌督办、提级侦办、异地用警等措施,坚决做到打准打狠,对疑难案件坚决克服阻力,做到依法严惩。自治区公安厅对跨区域团伙犯罪案件实行多警种协同作战、跨区域统一指挥、多地区集中行动,由主办地牵头、涉案地配合,上级公安机关全程指挥督导,全环节摧毁犯罪网络、窝点。各盟市、旗县级公安机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主流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以案普法、以案释法,营造了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编辑:孙静华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宋爽)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自治区党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和全区数字经济发展大会精神,5月19日至20日,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在呼和浩特举办全区数字经济专题培训班。   培训邀请内蒙古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学会会长兰惠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部副主任汪明珠就区内外数字经济发展形势进行了解读授课。自治区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对自治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社会建设、呼包鄂乌智慧城市建设一体化四个专项行动方案进行深入讲解。   培训班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不断凝聚发展数字经济共识,紧紧抓住着力打造产业数字化转型新优势、着力培育数字产业化发展新动能等6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压实具体工作任务、政策支撑保障、领导数字经济发展能力等责任,不断增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本领。   自治区、各盟市有关部门和单位300余人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