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11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听妈妈的话】“一定要记得吃饺子” 老妈满怀牵挂的叮嘱

赵剑正在和妈妈视频拜年 “妈,春节我值班,又不能回家陪您和爸过年了。”1月31日早晨8时45分,在呼和浩特市郭家营出城口,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赛罕区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赵剑早早来到疫情防控检查站,上岗前给在武川县三合玉村的妈妈打了一个视频电话拜年,电话那边,年过七旬的妈妈反复叮嘱他:“注意身体,一定要记得吃饺子。”挂断电话的那一刻,这个七尺男儿还是禁不住湿了眼眶。这一天是除夕,赛罕区分局禁毒大队除了承担社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巡查工作,还承担了疫情防控执勤任务。为了能够让其他同事回家团圆,赵剑主动放弃休假,带领一名辅警和交通局工作人员、民兵、交警一起在郭家营出城口对上高速的车辆开展重点检查。“请出示健康码和核酸证明”,对于过往的车辆及人员,他都会耐心细致地核对相关信息。24小时的卡点值守,赵剑认真负责,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确保检查“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当天气温零下18摄氏度,郭家营出城口风很大,在户外站不到半个小时,赵剑的腿脚就被冻得直打哆嗦,不得不一边执勤一边来回跺脚。直到晚上20时许,有工作人员送来了年夜饭,一份西红柿炒鸡蛋,一份小龙虾,一份水饺,虽然简单,他们在疫情防控检查站却吃得津津有味。参加工作20年来,赵剑先后在特警队、派出所、刑警队工作,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2021年调任赛罕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职务变了,不变的是责任与担当。“以前在刑警队忙,现在在禁毒大队更忙,虽然离家只有60公里,但能够陪父母过春节的日子屈指可数。”赵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工作性质就是如此,为了守护万家灯火,尤其是一些重大节假日,别人都在悠闲过节,对于他们反而是最不能放松的时候。(文/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张巧珍) 编辑:贾小燕

  春节临近,为全面落实禁燃禁售烟花爆竹工作,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昨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该局开展多维度、全覆盖、持续性地排查与宣传,做好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及预防工作,确保禁燃禁售工作真正落实地、见实效。   据了解,按照国务院、自治区政府的要求以及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域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和堆燃旺火的工作部署,市市场监管局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制定《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烟花爆竹禁燃禁售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指导区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各属地市场监管局严格落实属地管理,明确职责分工,形成整体合力,推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扎实深入开展,积极配合公安、应急等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部门协作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据介绍,本次专项检查主要围绕“三个加大”进行,力求从根源上消除烟花爆竹销售行为,确保禁售禁燃禁放工作真正落实地、见实效。加大执法力度。对辖区内超市、酒店、农贸市场等场所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现非法销售、运输、储存、燃放烟花爆竹行为的,及时依法告知公安、应急等部门,按照职能职责依法依规处理。春节前及春节期间,特别是大年三十、初五、正月十五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大对重点场所、重点时段的巡查执法力度,配合公安、应急等部门进行联合检查,集中开展燃放销售烟花爆竹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宣传力度。在春节前开展多形式的宣传工作,采取向各类市场主体发放“禁燃禁售倡议书”、签署“禁燃禁售承诺书”、悬挂禁放横幅标语、在各类市场张贴告知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LED屏等媒介广泛宣传,形成良好氛围。加大考核问责。根据市委、市政府禁燃禁售工作统一部署,按照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工作安排,市市场监管局督导组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烟花爆竹禁燃禁售工作进行督查考核并通报,履职不力的严格问责追究。   目前,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针对在2021年注册的全市50家烟花爆竹经营主体名单,要求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加大日常检查力度,对重要时间节点增加检查频次,实现检查范围最大化。(记者 刘 芳) 编辑:郭伟伟

ICU里的女医生:愿做暗夜中的一点光

  还有两天,于海霞将再一次结束隔离休整期。新冠疫情暴发两年以来,这已经是她第四次上一线,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   作为一名普通的重症医学科医生,她同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于海霞说,她不想当什么“超级英雄”,只愿做暗夜里的一点光,照亮患者的生命。   最害怕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并在全国蔓延,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于海霞请命驰援湖北。   作为内蒙古首批驰援湖北的医疗队员,于海霞参加了为期53天的抗疫战。“那个时候最害怕。”   “疫情发生初期,大家对新冠病毒都非常陌生,只能在治疗的过程中摸索着来,加上当时不断有死亡病例和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出现,所以,心理压力都非常大。”回忆起支援湖北荆门的那段日子,于海霞依然会眼里泛起泪花。   “不过,现在不害怕了。”湖北战疫胜利后,于海霞先后又参与了2020年满洲里本土疫情、2021年额济纳旗本土疫情和2021年满洲里本土疫情“阻击战”。   于海霞说,最害怕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无论在救治、物资、感控方面,还是在社会管控等方面,都能做到非常有效的处置。   “更重要的是,每每走进病房,看着患者渴求被治愈的眼神,我们都把‘害怕’这俩字儿忘到九霄云外了。”如今的于海霞谈及直面疫情,语气轻松了许多。   和妈妈的一次“泡汤”旅行   重症医学科就是众所周知的ICU,它是医学领域中直面死亡、创造生命奇迹的学科之一。   在新冠肺炎医疗救治队伍中,ICU也是主力军之一。于海霞支援湖北的救治工作让她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   2020年11月,本土疫情再次在满洲里暴发,原本好不容易休年假的于海霞临危受命,打了个“飞的”从桂林直抵满洲里,“套”上防护服便上了一线。   殊不知,当时的于海霞正准备带着年近古稀的母亲开启一年一次的旅行。   于海霞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工作的特殊性,忙碌占据着她的大部分时间,对母亲的陪伴少之甚少。“所以,我和自己有个约定:每个年假一定要带着母亲去旅行。”   2020年的年假,于海霞和母亲分别从呼和浩特和重庆到桂林汇合,旅行在早餐后即将开始,就在这个时候,一通支援满洲里一线的电话改变了母女俩的行程。   “当时的情况刻不容缓,我马上给母亲买了返回重庆的车票,给自己订了当天最早飞海拉尔的机票。”于海霞把母亲送到高铁站,匆匆赶往机场。“虽然母亲非常理解,也很支持我,但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我还是很愧疚。”   于海霞说,2021年没顾得上休年假,已经连续两年没带母亲去旅行了。“只能以后尽力补上。”   “战火”中遇见星光   2021年10月中旬,新冠疫情在额济纳旗暴发,这也是自2020年抗疫以来,内蒙古第一次面对如此大规模的疫情。   “首先我是重症医学科医生,其次我有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的经验,所以接到通知的时候,我非常肯定,必须去。”简单回家收拾行李后,于海霞带队再次踏上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   “这场‘仗’打得太累了,但庆幸的是我们坚持了下来。”老年患者多、重症患者多、基础疾病多……这场“仗”能不能打赢,关键的在于重症患者的治疗能不能成功。   “虽说4小时轮换一班,但对于重症医疗队的队员们来说太难实现了。”于海霞回忆道,有一天,一名患者病情加重,需要气管插管,已经回房间的她立即返回医院,紧急进仓。奋战抢救一夜,患者病情终于稳定。   在回房间的路上,于海霞再一次接到急救电话,又一名患者病情急转直下,于是,她又中途返回医院,继续抢救患者……   “我和队员们都是这样,经常在‘下班’途中又被叫回去,已经习惯了,大家也不会抱怨,因为我们知道病人等不了。”于海霞记得生日那天,回到房间已经是晚上11点多,她默默地许下生日愿望:“愿我的病人都能够平平安安!”   有一位气管插管的患者让于海霞特别揪心,他的救治过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很不稳定。那一阵子于海霞几乎不离开病房。“我们不能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奇迹出现了,这名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转好,在成功拔管的那天,患者颤颤巍巍地用笔在于海霞的防护服上写下了“于天使”三个字。   “当时特别感动,这便是我们在‘战火’中遇见的星光。”现在回想起来,于海霞的眼睛会笑弯成“月牙”。   2021年11月27日,新一轮本土疫情在满洲里又一次暴发。于海霞跟随内蒙古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和医疗队,从内蒙古自治区定点医院无缝衔接转战到海拉尔区定点医院,投入到新一场抗疫战中,继续守护重症患者近1个月。   于海霞带队负责的两个重症病区是海拉尔定点医院最早清零的病区,“没有比这更好的新年礼物了。”   近3个月的时间、两场抗疫战,于海霞参与救治的73例新冠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实现零死亡、零感染、零外溢的“三零”目标。   从湖北到内蒙古,历经几场抗疫后,于海霞在ICU病房里“点亮”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中新网记者张玮   还有两天,于海霞将再一次结束隔离休整期。新冠疫情暴发两年以来,这已经是她第四次上一线,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   作为一名普通的重症医学科医生,她同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于海霞说,她不想当什么“超级英雄”,只愿做暗夜里的一点光,照亮患者的生命。   最害怕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并在全国蔓延,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于海霞请命驰援湖北。   作为内蒙古首批驰援湖北的医疗队员,于海霞参加了为期53天的抗疫战。“那个时候最害怕。”   “疫情发生初期,大家对新冠病毒都非常陌生,只能在治疗的过程中摸索着来,加上当时不断有死亡病例和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出现,所以,心理压力都非常大。”回忆起支援湖北荆门的那段日子,于海霞依然会眼里泛起泪花。   “不过,现在不害怕了。”湖北战疫胜利后,于海霞先后又参与了2020年满洲里本土疫情、2021年额济纳旗本土疫情和2021年满洲里本土疫情“阻击战”。   于海霞说,最害怕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无论在救治、物资、感控方面,还是在社会管控等方面,都能做到非常有效的处置。   “更重要的是,每每走进病房,看着患者渴求被治愈的眼神,我们都把‘害怕’这俩字儿忘到九霄云外了。”如今的于海霞谈及直面疫情,语气轻松了许多。   和妈妈的一次“泡汤”旅行   重症医学科就是众所周知的ICU,它是医学领域中直面死亡、创造生命奇迹的学科之一。   在新冠肺炎医疗救治队伍中,ICU也是主力军之一。于海霞支援湖北的救治工作让她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   2020年11月,本土疫情再次在满洲里暴发,原本好不容易休年假的于海霞临危受命,打了个“飞的”从桂林直抵满洲里,“套”上防护服便上了一线。   殊不知,当时的于海霞正准备带着年近古稀的母亲开启一年一次的旅行。   于海霞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工作的特殊性,忙碌占据着她的大部分时间,对母亲的陪伴少之甚少。“所以,我和自己有个约定:每个年假一定要带着母亲去旅行。”   2020年的年假,于海霞和母亲分别从呼和浩特和重庆到桂林汇合,旅行在早餐后即将开始,就在这个时候,一通支援满洲里一线的电话改变了母女俩的行程。   “当时的情况刻不容缓,我马上给母亲买了返回重庆的车票,给自己订了当天最早飞海拉尔的机票。”于海霞把母亲送到高铁站,匆匆赶往机场。“虽然母亲非常理解,也很支持我,但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我还是很愧疚。”   于海霞说,2021年没顾得上休年假,已经连续两年没带母亲去旅行了。“只能以后尽力补上。”   “战火”中遇见星光   2021年10月中旬,新冠疫情在额济纳旗暴发,这也是自2020年抗疫以来,内蒙古第一次面对如此大规模的疫情。   “首先我是重症医学科医生,其次我有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的经验,所以接到通知的时候,我非常肯定,必须去。”简单回家收拾行李后,于海霞带队再次踏上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   “这场‘仗’打得太累了,但庆幸的是我们坚持了下来。”老年患者多、重症患者多、基础疾病多……这场“仗”能不能打赢,关键的在于重症患者的治疗能不能成功。   “虽说4小时轮换一班,但对于重症医疗队的队员们来说太难实现了。”于海霞回忆道,有一天,一名患者病情加重,需要气管插管,已经回房间的她立即返回医院,紧急进仓。奋战抢救一夜,患者病情终于稳定。   在回房间的路上,于海霞再一次接到急救电话,又一名患者病情急转直下,于是,她又中途返回医院,继续抢救患者……   “我和队员们都是这样,经常在‘下班’途中又被叫回去,已经习惯了,大家也不会抱怨,因为我们知道病人等不了。”于海霞记得生日那天,回到房间已经是晚上11点多,她默默地许下生日愿望:“愿我的病人都能够平平安安!”   有一位气管插管的患者让于海霞特别揪心,他的救治过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很不稳定。那一阵子于海霞几乎不离开病房。“我们不能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奇迹出现了,这名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转好,在成功拔管的那天,患者颤颤巍巍地用笔在于海霞的防护服上写下了“于天使”三个字。   “当时特别感动,这便是我们在‘战火’中遇见的星光。”现在回想起来,于海霞的眼睛会笑弯成“月牙”。   2021年11月27日,新一轮本土疫情在满洲里又一次暴发。于海霞跟随内蒙古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和医疗队,从内蒙古自治区定点医院无缝衔接转战到海拉尔区定点医院,投入到新一场抗疫战中,继续守护重症患者近1个月。   于海霞带队负责的两个重症病区是海拉尔定点医院最早清零的病区,“没有比这更好的新年礼物了。”   近3个月的时间、两场抗疫战,于海霞参与救治的73例新冠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实现零死亡、零感染、零外溢的“三零”目标。   从湖北到内蒙古,历经几场抗疫后,于海霞在ICU病房里“点亮”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记者张玮) 编辑:郭伟伟

蓝冠注册1956,蓝冠代理_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风险小区解封 调整后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央视网消息:今天(11月6日)早上,呼和浩特市之前被确定为中风险地区的小区正式解封。那里的情况怎么样了?让我们跟随记者一起去了解一下。   早晨6点天还没亮,呼和浩特市华侨新村小区的东门口就忙碌了起来。因为疫情原因,这个小区从10月23日凌晨3时进行封闭管理,14天的封闭管理内,全体居民一共做了7轮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小区于今早6时正式解封。   工作人员介绍,华侨新村小区在封闭期间共有2523人居住。14天里这些居民都是居家隔离,需要的食品和物资都是工作人员送到家门口。小区解封后还将有135位居民继续居家隔离。   据了解,呼和浩特市另一个中风险地区土左旗碧水蓝山小区也于今天早晨6点正式解封。调整后,呼和浩特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煤炭领域景气骤升。内蒙古煤炭产能、外运量、发电装机、发电量均居全国前列,外送电范围辐射东北、华北、华东等区域,既要完成煤炭保供“硬任务”,又不能走粗放发展“回头路”,平衡好这二者的关系显得尤为紧迫。   今年以来,受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内经济持续恢复等因素影响,电煤价格上涨,电力供需紧张,加上能耗双控因素倒逼,不少省份电力供应出现缺口,对稳定经济运行造成一定影响。为避免拉闸限电,从长远看要综合施策。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就燃煤发电上网电价改革提出了四方面具体举措,进一步完善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供暖期,当务之急是发挥好电煤“压舱石”作用。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正在把煤炭保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各部门通力合作保障用煤需求。   保煤炭供应,决不允许打着保供旗号破坏生态环境。过去,每当资源紧缺或紧急保供,煤炭资源区不少方面都来分一杯羹,“老鼠打洞式”进入,“只吃菜心式”开采,对资源破坏严重。只顾进度、忽视安全,“带血的煤炭”开采行为时有发生。采空区千疮百孔、储煤区滚滚烟尘……粗放生产的表现不一而足。这些做法显然都是要摒弃、要反对的。要妥善处理好落实“硬任务”与不走“回头路”的关系,坚持不懈发展现代能源经济。   具体说来,在产能核增方面,要对机械化程度高、生产系统可靠的现代化矿井进行核增,对矿区生态治理效果好、符合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的煤矿进行核增;在生态保护方面,同步推进核增煤矿环评等相关手续办理,确保依法依规组织生产;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加强监督检查,指导煤矿合理排产、安全生产,着力构建清洁、高效、智能、安全的能源应急体系。(作者:陈力)

  2021年3月以来,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高于2020年同期水平,且9月以来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叠加流行的风险依然存在,防控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增加。     为此,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1-2022年流行季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2021-2022年流行季流感防控工作。为什么要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有哪些?流感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是否能同时接种?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为什么要接种流感疫苗?   专家表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为匹配不断变异的流感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在多数季节推荐的流感疫苗组份会更新一个或多个毒株,疫苗毒株与前一个流行季完全相同的情况也存在。为保证接种人群得到最大程度保护,即使流感疫苗组份与前一个流行季完全相同,考虑到多数接种者的免疫力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流感疫苗还是需要每年接种。   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有哪些?   通知要求有序推进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提出各地要依据中国疾控中心印发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按照优先顺序对医务人员,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重点场所人群以及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开展接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上述人群实施免费接种,提升流感疫苗接种率,降低流感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流感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是否能同时接种?   专家介绍,目前流感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同时接种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影响的研究仍在进行,参照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原则上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   具体情况分为:可在接种流感疫苗14天以后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或者在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程序14天后接种流感疫苗;或者在两剂新冠病毒疫苗之间接种流感疫苗,即在接种第1剂次新冠病毒疫苗14天后接种流感疫苗,再间隔14天后接种第2剂次新冠病毒疫苗。     专家提醒,需要注意的是选择两剂新冠病毒疫苗之间接种流感疫苗,需遵循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剂次和间隔的要求。   除接种疫苗外还有哪些防护措施可以预防流感?   专家表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接触眼睛、鼻或口。     此外,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与慢性病患者时。当家长带有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中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者应居家休息,减少疾病传播。(记者沐铁城)

蓝冠内部,蓝冠1956代理_【祖国颂 国庆我在岗】“对不起,爸爸又要食言了”

妻子侯杰和儿子一同送董文前往执勤现场。   “这14天里,要照顾好自己,千万把防护服穿严实啊!”10月1日清晨,妻子侯杰和儿子一同送董文前往执勤现场。   一路上,同为满洲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的侯杰反复叮嘱丈夫。9岁的儿子看着车窗外,默不作声,眼眶微微泛红。   本来计划这次十一假期,董文夫妻俩一起带儿子去呼和浩特复查骨折的手腕,然后陪孩子多玩几天。怎奈一个电话打破了原来的计划。   9月30日,吃过晚饭,儿子兴奋地和董文描述着自己向往已久的旅游胜地,妻子侯杰在一旁收拾行李。   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电话那头抗疫命令传来:“董文,国庆安保期间,铁路涉疫风险岗位实施独立作战闭环勤务模式,组织上决定让你带队。”董文沉默片刻后回答道:“收到!保证完成任务。”   电话挂断后,屋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刚才兴奋的儿子,一下子安静下来。看着儿子裸露在手腕外的钢钉,董文抱歉地说:“对不起,爸爸又要食言了。”   董文也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食言了。同样作为警察,侯杰最能理解董文此时的心情。“你去吧,我带孩子去复查,经过上次手术已经有经验了。”   此前儿子不慎手腕骨折,适逢董文备战全区边检业务比武会战,侯杰只能独自带着儿子到医院做手术。   到了口岸隔离区门口,董文欲言又止。“放心去吧,我懂你!”侯杰安慰道。抱了抱妻儿,董文转身走进了口岸隔离区。直至父亲的背影在视线消失,儿子忍了一路的眼泪夺眶而出。侯杰轻轻地对儿子说:“爸爸也想在家陪你,可他有更重要的任务,我们应该为他骄傲!”   上午10点,气温逐渐上升。密封在防护服里的董文,衬衣早已被汗水浸透,护目镜也在眼周留下了深深的勒痕。三国交界的中俄铁路货运口岸,一列列中欧班列满载货物驶过国门,假期第一天,口岸货运量骤增。   此时的侯杰已经带着孩子登上了飞往呼和浩特的航班。也许是感同身受,也许是习以为常,对于丈夫的工作,侯杰除了理解和支持,更多的则是关心和挂念。   “双警家庭”意味着双倍的责任与担当,两人结婚后总是伴随着忙碌和奔波,太多的聚少离多,太多的无暇顾及,因为那一句“懂你”,董文和侯杰并肩作战,把最美好的爱情化为忠诚履职的动力,共同守护着祖国北疆国门安全。(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安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