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46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获悉,为消除风险隐患,2021年以来,我区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推动食品安全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实行农畜产品销售经营和餐饮服务风险分级管理,全面梳理风险点,逐一建立责任链,严格落实表格化清单化管理措施;建设智慧监管风险防控系统,全区21万家高风险市场主体入驻平台,自查率达到80%;制定食品安全重点品种监管名录,将11个品种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对食品企业开展“滚动式”督导检查,建立“抽、检、管、服、导”工作流程,一体推进抽检、监督、服务、教育、引导工作;加大食品、食用农产品、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及产地环境监测力度,食品抽检量3.4批次/千人,抽检总体合格率99.61%,食用农产品抽检量超过1.5批次/千人、问题发现率1.4%,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1577批次、合格率100%;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建立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强化市场监管,组织开展应急演练49场次,排查涉疫食品28起。(记者 祁晓燕)    编辑:郭伟伟

《长津湖之水门桥》定档虎年大年初一

  正北方网讯(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马丽侠)记者近日从内蒙古电影集团了解到,由中宣部电影局主抓、内蒙古电影集团与博纳影业等联合出品,《长津湖》原班人马倾力打造的续集《长津湖之水门桥》正式定档虎年大年初一。   电影海报(图片由内蒙古电影集团提供)   《长津湖之水门桥》由于冬担任总出品人,黄建新担任总监制,陈凯歌、徐克、林超贤担任监制导演,吴京、易烊千玺领衔主演。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在结束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七连战士们在冰雪绝境之处,以钢铁般的意志三炸水门桥的故事。该片前作《长津湖》2021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长津湖效应”,凭借超过57亿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冠军,总观影人次高达1.24亿。据市场人士预测,《长津湖之水门桥》“空降”春节档,有望推高2022春节档整体票房,创造新的档期纪录。   除了《长津湖》系列,内蒙古电影集团近年来与博纳影业联合出品的《中国机长》《中国医生》,与中影集团联合出品的《我和我的父辈》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前,反映“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影视作品已进入创作阶段;谱写民族团结佳话,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题材的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也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将于2022年择期公映。 编辑:孟捷

  冬日时节,清晨一缕缕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内蒙古赤峰大地之上。在宁城县汐子镇齐家营子村,村民闫峰和妻子早早在大棚里忙活了起来。“冬天是我们最忙的时候。这茬青椒、尖椒从10月开始种,种好了能卖到明年6月呢。”闫峰边干活边说。   闫峰只是赤峰市宁城县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的众多受益者之一。近年来宁城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进乡村产业集聚、要素集中、经营集约,发展设施农业、林果、肉牛养殖三大产业,使其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走出了一条“川种菜、山栽果、丘陵地区养肉牛”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56岁的于兴海,家住宁城县大城子镇下五家村。从最初在自家房前屋后,用火墙、竹片搭建简易大棚,种些芹菜、黄瓜在赶集时卖,到逐步贷款建起由砖墙、钢筋组成的保温大棚,将尖椒、番茄定点送往农贸市场。10多年来,于兴海不断摸索,产量提升、收入增加,当地设施农业发展也逐步兴起。   为提升蔬菜品种品质,宁城县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合作,成立科研工作站,开展技术培训,农技人员包乡驻村入园开展服务,对村民进行“点对点”指导。   为进一步扩大规模,近年来宁城县先后投入各类资金6.2亿元。其中黄瓜、辣椒、番茄、圆茄等6处专业园区规模超1万亩,千亩日光温室园区64处,设施农业专业村58个,形成了“一乡一业、一园一品”的设施农业发展格局。宁城县设施农业总面积已达50万亩,从业7万余户,带动从业农民人均增收2.65万元。   “我们还积极发展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包装加工、市场销售等配套服务,加大品牌培育,认证绿色有机蔬菜产品59个,注册宁城番茄、宁城黄瓜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有效提升了宁城设施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成为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的优质蔬菜供应基地。”宁城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张海轩表示。   “原来咱这荒山秃山,一趟沟,两侧山,山多坡多,种粮没产量。虽然气候、光照适合种果树,零星散种却效益低、增收难。”55岁的宁城县小城子镇柳树营子村村民白银江回忆。   为让村民们增收致富,10多年前,当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白银江带领周边村镇20多户农户试种苹果。白银江四处学习、试验品种,县里建设了水井、管道等基础设施,经过5年时间、近10万元的投入,他家10多亩苹果林终于结果,当年就回了本,还挣了五六万元。   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激发了发展林果产业的积极性,县里也适时推出了专项政策、资金支持。近5年来,全县累计投入各类补贴资金1.6亿元,统一规划、连片开发、集中建设,还与中国果树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引进新品种,指导技术培训。   宁城县还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品种栽培,浅山区种蒙富苹果,丘陵山区种南果梨和新苹红苹果,丘陵坡地种寒红梨,次生林区种大榛子。“我们根据区域布局扩大规模,推动林果栽植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整流域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转变。”宁城县委常委、副县长杨磊介绍。宁城县果树经济林面积已达25万亩,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   宁城县八里罕镇北梁村的万头肉牛产业园区里,上千头壮硕的肉牛悠闲地在不同区域里休憩吃料。“我们的园区占地600亩,现存栏肉牛3500头,年出栏5000余头,年收入达1000余万元,目前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辐射带动了周边多个地区肉牛产业发展。”宁城县绿草地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于学健介绍。   “宁城县境内没有草原、草场,与其他牧区旗县相比,发展肉牛养殖并没有太大优势。但是我们全县有耕地205万亩,年产玉米70万吨、秸秆80万吨,能够提供充足的饲料储备。”杨磊介绍。为此,宁城县整合各类资金,规模经营,集中发展肉牛养殖业。   宁城县还不断优化肉牛养殖布局,肉牛养殖形成西部丘陵山区重点发展优质母牛、东部平川区重点发展育肥牛的“西繁东育”产业格局。全县肉牛存栏已达45万头,标准化肉牛养殖场320处,从业农户达到3.98万户,养牛户人均增收1.15万元。(张枨) 编辑:郭伟伟

  “‘@党员干部,这些饭局不能去’‘领导班子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中秋佳节话廉政’这几期纪检监察微课堂很生动、形象、时间节点把握的很准,这些都时刻提醒我要加强自我修炼、谨言慎行,在廉洁自律上作表率……”这是扎兰屯市突出重点对“关键少数”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的一个缩影。   今年9月份开始,扎兰屯市纪委监委面向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开设“纪检监察微课堂”,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增强廉政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把廉政警示教育作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举措和预防腐败的基础性工作,努力营造、巩固和发展良好政治生态。   紧紧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一把手”是贯彻各项大政方针、重大决策的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是带领和组织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带头人。为使廉政警示教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扎兰屯市纪委监委将“纪检监察微课堂”发送至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微信工作群中,以确保“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政治正确、担当有为、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课堂内容”生动丰富、短小精炼。 “纪检监察微课堂”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众多党纪党规、法律中提炼精华,以短小的视频、动漫、廉政警句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力求时间短少、内容精炼、印象深刻。   警示教育融入日常、提升实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风建设要常抓不懈,“纪检监察微课堂”每个工作日推送一期,就是要以“水滴石穿”的韧劲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建立起抵制腐败的“防火墙”。为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特别是面对诱惑、陷阱时,保持头脑清醒、神清气定,时刻警钟长鸣,不断告诫自己,提升自我约束能力,强化自我警省能力,让党内作风真正清爽起来。(韩 冷 冯立伟) 编辑:郭伟伟

  “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以及限制业主进入小区,催交或者变相催交物业服务费,业主共有财产私自处分……物业的这些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2月16日上午,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物业管理条例》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了解到,为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人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内蒙古新修正了《内蒙古自治区物业管理条例》。会上,自治区住建厅相关负责人围绕新《条例》进行了详细解读。   新《条例》聚焦物业管理区域划分、物业管理委员会建立、前期物业管理、房屋装饰装修、物业管理区域专业经营设施设备的维护、相关法律责任等,从多个方面对物业管理和服务内容作出修改。其中,以业主欠交物业服务费等为由拒绝办理交接、阻挠新选聘的物业服务人进场服务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建设单位未按规定承担物业保修责任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给业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为有效解决一些住宅小区业主大会召开困难,无法正常完成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法定程序等情况,新《条例》增加了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主要包含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的情况及职责、人员构成和任职资格、工作期限和解散。同时,增加了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开展工作经费和业主委员会委员工作补贴的筹集渠道等内容。针对现实生活中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管道的维修养护存在推诿扯皮现象,新《条例》也作出了明确规定:物业管理区域内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单位专业经营设施设备以及相关管线经验收合格后,应依法依规移交专业经营单位管理,并负责分户终端计量装置及其以外的设施设备或者入户端口以外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更新,同时承担相关费用。   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副厅长张鹤表示,下一步,住建厅将加快推进后续配套制度建设,研究制定配套文件,完善物业服务管理制度体系,不断提升物业服务制度化、法治化、标准化水平,推动全区物业行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任镜宇

蓝冠总代理,蓝冠待遇_六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让“高铁名片”更闪亮,来看我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硬核”操作

  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速中心装配一车间里,一列列动车组一字排开,工人紧张忙碌。和谐号、复兴号;抗高寒,抗风沙;混合动力、可变轨距……这里见证了中国高铁的发展,培养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姚智慧就是其中一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姚智慧说,“作为一线高铁工人,我们必须从本职工作做起,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每一次检测,为高铁创新保驾护航。”   进厂10年,姚智慧是这里近万名工人中的一员。能同时容纳77节动车组车厢的组装车间,是她的另一个家。在她看来,高铁技术的飞速发展,就是这些年科技成果的集中体现之一。   姚智慧是一名接线员。她和同事们有一手绝活:复杂的操作规程,能倒背如流。“它们刻在大家的脑海里。每一道工序,都关系行车安全。”她说。   一列动车组,会用到80多种线型、近20000根导线、约100000个接线点,这些是列车的神经。姚智慧班组的工作,就是保证这些线束接触可靠,运行稳定。否则,1毫米的误差,小则影响音响照明,大则导致车辆故障。   这项工作,必须“零差错”。在普通人看来,这些导线的样子都差不多。但在他们看来,每一根线,每一个点,都是重如千钧的责任。   12月1日,姚智慧正在检查接线作业情况。(王帆摄)   “每天要接200至300根线,每根线要反复确认十几次,然后质检人员再进行反复确认,直至万无一失。”姚智慧说。接线完成后,操作员的实名标签就被挂在线束绑带上,和这根线永久地卡在一起,直至列车退役。   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长久磨炼。接线需要剥开电缆外皮,劲儿大了,损伤金属线,劲儿小了,又影响效率;线束又粗又硬,要想固定成型,使蛮力不可取,用巧劲才能完成;接线时金属丝外露容易形成毛刺,如果接触不良,会影响系统工作……   为了精准地“剥皮”,起初姚智慧每天练习200多次,回家时手指疼得连筷子都拿不起来;为了把线束捆好,她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手上,练习捆扎技术;为了除掉毛刺,她把手套的拇指和食指尖剪下来,用皮肤感觉线束是否顺滑地接到孔内……   就这样,伴随高铁的发展,姚智慧不断成长。如今,凭借过硬的业务素质,她成为一名巡检员,时时刻刻抱着“找茬”的心态,保障作业“零差错”。   姚智慧表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对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她深感使命重大,要更加注重总结凝练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实践案例,一起攻坚克难。   在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一批像姚智慧一样的青年工人奋战在各自岗位上,他们逐渐成长为通原理、会操作、能创新的“多面手”,为高铁事业贡献力量。(记者段续、王帆) 编辑:海燕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健全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协调机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缓解融资难题,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保障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形成了中小微企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吸纳就业效益显著、盈利能力逐渐增强、技术创新步伐加快的良好局面。   今年上半年,呼和浩特市新注册小微企业8166户,目前全市共有小微企业94190户。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得到发挥,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巩固。   自2019年起,呼和浩特市增列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10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培育建设、融资服务体系建设、中小企业人才培养、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争取到中小微企业“助保金贷款”引导资金1500万元、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资金1065.66万元,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功获批2020年度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获得2020年中央财政试点城市奖励资金5000万元,用于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2020年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督查中,呼和浩特市“助保贷”融资工作被列为全国推广典型经验。   围绕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呼和浩特市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加快专精特新培育步伐。截至目前,已成功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并争取奖励资金900万元。同时全力培育企业上市,出台了《呼和浩特市政府关于加强企业上市工作的若干措施》《“十四五”种子企业上市培育实施方案》,加大后备企业培育力度,完善企业培育及上市各阶段奖补政策。开通“绿色通道”,采取“一事一议”等直通车式、定制式服务措施,积极帮助企业疏通“堵点”、破解“难点”、连接“断点”,为企业上市提供良好的环境。   今年,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20年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情况反馈,对反馈提出的问题,进行任务分解,细化落实,立行立改。进一步畅通了中小企业投诉维权渠道,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设立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举报电话,建立专门机制,协调解决中小企业在与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央企国企签订合同履约过程中的合同款项支付问题。全市68条涉企涉民政务服务和投诉线路全部整合纳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形成“一号对外”的接诉即办工作格局,办结率保持在95%以上。同时大力推进清偿政府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工作。去年,全市累计清偿民营企业账款84.89亿元,其中无分歧欠款72.8亿元,全面完成了国家及自治区要求的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中无分歧欠款的清偿任务。   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方面,呼和浩特市推行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和全程电子化登记,内资企业设立登记实现全程网上办理,营业执照自助打印,实现“零见面”办照;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前置审批事项由190项减少到32项。企业开办平均办理时间0.5个工作日,比国家限行要求的4个工作日缩短了87.5%。企业开办全程“零费用”,为每户新开办企业节省1200余元。正式上线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站,设立涉企绿色通道,推行网上办案,使企业享受便捷服务。(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洋 通讯员 张立富) 编辑:闫鹏宇

  1.2021年12月16日至12月30日呼和浩特东开D1002次、清河开D1091次、乌兰察布开D1092次、清河开D1015次停运。   2.2021年12月16日至12月30日呼和浩特东开D1004次、清河开D1005次、呼和浩特东开D1014次、清河开D1017次停运。   3.2021年12月16日至12月30日呼和浩特东开D1012次、清河开D1013次停运。   4.2021年12月16日至12月30日呼和浩特东开D1008次、清河开D1009次、呼和浩特东开D1018次、清河开D1021次停运。   5.2021年12月17日至12月20日、12月24日至12月27日呼和浩特东开D1006次、D1016次、清河开D1007次、D1019次停运。   6.2021年12月16日至12月30日包头开K7901次、乌海西开K396次,2021年12月17日至12月31日北京开K395次,2021年12月18日至2022年1月1日乌海西开K7902次停运。   7.2021年12月16日至12月30日包头开K620次、大同开K619次停运。   8.2021年12月16日至12月30日呼和浩特开K1673次,2021年12月17日至12月31日西安开K1674次停运。   9.2021年12月16日至12月30日呼和浩特开K7907次、东胜西开K574次,2021年12月17日至12月31日北京西开K573次,2021年12月18日至2022年1月1日东胜西开K7908次停运。   10.2021年12月16日至12月24日呼和浩特开K2014/1/4次,2021年12月17日至12月25日乌兰浩特开K2013/2/3次隔日停运。   11.2021年12月16日至12月30日呼和浩特开Z6545次,鄂尔多斯开Z6546次、Z6548次,呼和浩特东开Z6547次停运。 12.2021年12月16日至12月30日呼和浩特开K7905次,2021年12月17日至12月31日鄂尔多斯开K7924/5次,乌海西开K7926/3次,乌海西开K7906次停运。   13.2021年12月16日至12月30日呼和浩特开K7913次,临河开K7914次停运。 14.2021年12月16日至12月24日呼和浩特开K7920/1次、锡林浩特开K7922/19次停运。   15.2021年12月16日至2021年12月31日呼和浩特开Z311次,2021年12月17日至2022年1月1日西宁开Z312次列车停运。   16.2021年12月1日至2021年12月25日包头开Z338/5次,2021年12月3日至2021年12月27日南宁开Z336/7次列车停运。   17.2021年12月1日至2021年12月29日包头开Z352/49次,2021年12月2日至2021年12月30日青岛北开Z350/1次列车停运。   18.2021年12月15日至2021年12月31日呼和浩特开K90次,2021年12月16日至2022年1月1日北京西开K89次列车停运。   19.2021年12月15日至2021年12月31日包头开K264次,2021年12月16日至2022年1月1日北京开K263次列车停运。   20.2021年12月1日至2021年12月25日包头开K598/9次,2021年12月3日至2021年12月27日广州开K600/597次列车停运。   21.2021年12月21日至2021年12月30日包头开K896/7/6次,2021年12月23日至2022年1月1日赤峰南开K895/8/5次列车停运。   22.2021年12月16日至2021年12月31日包头开K1117/6次,2021年12月17日至2022年1月1日北京西开K1115/8次列车停运。   23.2021年12月1日至2021年12月29日包头开K1278/5次,2021年12月3日至2021年12月31日南昌开K1276/7次列车停运。   24.2021年12月26日至2021年12月30日包头开K1566/7/6次,2021年12月27日至2021年12月31日大连开K1565/8/5次列车隔日停运。   具体详情请登录www.12306.cn网站查询,如有变化请以车站当日公告为准。 编辑:任镜宇

  11月26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今年起,该局合理配置监管资源,不断提升智慧化监管效能,实现食品销售经营日常监管的科学化、规范化,加快推进食品销售风险分级信息化建设进程,提前一个月实现食品销售经营环节100%风险分级和动态管理。   据了解,为强化日常工作督导,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继续将食品销售环节风险分级管理列为重点工作之一,纳入对盟市食品安全实绩考核,实施月调度、月汇总和实时工作督导;以信息化手段推进食品销售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和日常监管巡查工作,在风险管控平台中增加了食品销售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功能,实现日常监管和风险分级同步进行;以高风险等级食品销售者日常监管为基础,进一步梳理食品销售经营企业风险点、责任链,为建立流通环节现代化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11月初,全区实有食品销售经营者181430户,已全部实现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其中:A级风险经营户37321户,占比20.57%;B级风险经营户79060户,占比43.58%;C级风险经营户46617户,占比25.69%;D级风险经营户18432户,占比10.16%。(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刘睿) 编辑:王彤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22日电题:袁隆平与内蒙古的三段情缘:建站、回信、改良盐碱地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5月22日13点07分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这一刻,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儿女亦难掩伤痛。   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在过去的3年间,作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与内蒙古有着三段特别缘分,分别与建站、回信、盐碱地有关。   建立工作站   时针拨回到2018年10月16日,这一天,袁隆平院士来到内蒙古兴安盟,出席了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   官方认为,袁隆平院士在内蒙古建立工作站的最大意义在于,袁隆平院士及其专家团队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建设了960亩耐盐碱水稻基地,他们边试验、示范,边推广,助推当地贫困人口增产增收、脱贫致富。   此言非虚,2019年9月,该水稻基地产出的稻谷平均亩产量达到508.8公斤,远超此前定的平均亩产300公斤“及格线”。2020年秋天,兴安盟耐盐碱水稻亩产稻谷再破千斤。   值得提及的是,2020年袁隆平院士曾在三亚宣布启动“袁梦计划”并表示,未来3年,将在内蒙古兴安盟开发耐盐碱地水稻种植20万亩,让当地水稻种植户收入实现翻番,改善盐碱地恶劣的生态环境。   为师生回信   袁隆平院士与内蒙古的另一段缘分是他为当地老师和学生回信的佳话。   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肆虐,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青少年宫副主任高万存发起了用画笔致敬英雄的策划,主题为“医食无忧”,医学方面致敬的是钟南山院士,食品方面致敬的是袁隆平院士。   半年后,在赤峰市青少年宫美术老师林翔宇等努力下,高3.1米、宽2.2米的袁隆平院士油画肖像完成,随后辗转送到袁隆平手中。   让高万存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他们竟收到了袁隆平院士的来信。   在这封信中,袁隆平说,“‘医食无忧’是你们这次活动的主题,这一主题很有意义,可以让更多的青少年明辨是非、献身科学,长大后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改良盐碱地   袁隆平与内蒙古的第三段缘分发生在内蒙古杭锦旗黄河岸边。   这里的农民最为高兴的是,拜袁隆平院士团队所赐,他们的盐碱地能闻到稻花香、产出香稻米。   57岁的韩玉虎是黄河岸边的农民,此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任凭谁也不敢想象的事。”   记者从杭锦旗政府了解到,2019年起,杭锦旗政府与袁隆平院士专家团队在盐碱地改良和耐盐碱水稻技术攻关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启动了中华拓荒人杭锦旗站行动计划。   袁隆平团队决定,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先行先试种植1000亩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田。   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相关负责人李晓东2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已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建设海水稻研发中心内蒙古分中心。   当地多个民众告诉记者,“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我们有点接受不了,他是中国的巨大损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