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的内蒙古艺术学院剑桥片区,院长、教师,化身“大白”,及时为“应返尽返”和“有愿返乡”的学生提供帮助,全身心护送学生安全顺利返乡。 有序乘车前往火车站 据了解,自11月8日起,内蒙古艺术学院剑桥片区启动学生返乡工作以来,老师们每天从月明星稀,忙到夕阳西下,召集学生集合、清点人数、分发返乡物资包……全程保驾护航,将学生们点对点送上返乡的列车。 老师们穿着密闭的防护服,口罩和面罩下是满脸的湿气和汗水,双手被手套捂得发白发皱,他们没有人喊苦、喊累,24小时轮流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为学生准备的防疫物品包和食品爱心包。 返乡路上,心有芬芳、一路阳光。在呼和浩特东——乌兰浩特的k4174次专列上,内蒙古艺术学院53名学生在老师的护送下踏上了回家的路。同学们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在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前提下,且歌且舞且欢颜…… 候车大厅里的一段热舞。 车厢里响起大提琴声 该校教师(右一)护送学生返乡 截至发稿,内蒙古艺术学院剑桥校区555名学生全部安全顺利返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人人是战士,老师们用执着和坚守诠释着“爱的奉献”,诠释着“师德风尚”。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 金泉 通讯员 海山) 编辑:张彬
标签 : 蓝冠公司首页 › 124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当我拿上行李踏上返乡的旅程时,没有惶恐没有不安,更多的就是感动……”内蒙古鸿德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李思宇回想起从学校回霍林郭勒市的经历,收获的都是温暖与感动。 与李思宇一样感到温暖和感动的,还有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杨舒越,她感谢老师们对返乡大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感谢家乡政府对回乡大学生的关怀和提供的便利条件,感谢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在她隔离期间的关心和细致耐心的医疗及后勤保障。“在酒店隔离的时候,我们每顿饭的餐盒上都贴有这样一句话‘在这里好好吃饭,在这里安心被爱’,我瞬间觉得自己被治愈了,感觉很贴心,很温暖。” 现在,她们安心的在家上网课,课余时间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做手工,追追剧,在自己的家乡和全呼和浩特的人民一起,静候这座我们热爱的城市,恢复往日的烟火气。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贾奕村) 编辑:宝华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获悉,11月7日0时至24时,呼和浩特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6例、无症状感染者1604例;新增感染者中,1734例从隔离管控人员中检出。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35例,解除医学观察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88例。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动态调整疫情防控风险区域,截至11月7日,呼和浩特市解封无疫小区974个。11月8日,21个高风险区降为中风险区,13个中风险区降为低风险区,新增7个高风险区。(记者 郑学良 王雅静) 编辑:贾小燕
鄂尔多斯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 是一个以羊绒与煤炭著称的西北城市 似乎它的地表景物 无非牛羊养殖、矿井深坑 但事实上 它拥有着 多彩大地 (航拍鄂尔多斯多彩土地,摄影师@任世明)▼ 流沙戈壁 (堆积的流沙与裸露的岩石,摄影师@苏大)▼ 嫣红盐湖 (乌审旗毛乌素沙地中的盐湖,摄影师@任世明)▼ 大漠飞雪 (鄂尔多斯文贡芒哈国家沙漠公园的雪景,摄影师@任世明)▼ 黄河蜿蜒 (河套平原、黄河与阴山,摄影师@陈剑峰)▼ 云蒸霞蔚 (晚霞下的骏马,摄影师@苏大)▼ 无数极致风光 成就着鄂尔多斯的 丰饶与多姿 却鲜有人为此而到访 这片自有大美而不言的天地 也许一直在等待着 等待着别具慧眼之人 来此欣赏它的 瑰丽、苍劲、缤纷与壮阔 (鄂尔多斯地形与位置示意,制图@陈景逸/星球研究所)▼ 01硬核大地 当我们踏足鄂尔多斯 便会发现 这是一片敞天敞地的高原 夕阳西下 如熔炉流金 (鄂尔多斯的日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夜幕降临 则星汉灿烂 (库布齐沙漠的满天星辰,摄影师@黄登一)▼ 层云蔽空 便暴雨如注 (请横屏观看,草原风暴,摄影师@苏大)▼ 它这种 暴烈而野性的气质 可以追溯至远古的 洪荒时代 距今约30多亿年前 鄂尔多斯这块土地 便从属于地球上 最原始的古陆之一 “鄂尔多斯古陆” (从桌子山地区挖掘出的片麻岩系距今已有20多亿年,摄影师@苏大)▼ 在之后的近20亿年里 它经历了无数次地质构造运动 逐渐在地底深处 形成了一块极为刚硬 极为稳定的基底岩石 地质学家称之为“克拉通” 意为“陆地的核心” 而地表之上 原始的热带森林曾遮天蔽日 恐龙家族在此称霸一时 成吉思汗鄂托克鸟等 史前化石的首次发现 便在鄂尔多斯境内 (摆在博物馆中的恐龙化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彼时的茂密植被 经历上亿年的埋藏、演变 转化为今日的 巨厚煤田 (鄂尔多斯露天煤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与此同时 数以亿年计的光阴中 最活跃的地质、最繁茂的生命、最极端的环境 全都零落成泥辗作尘 化作大地的缤纷 安放于稳固的基岩之上 当地称之为“砒砂岩” 其遇水为泥、遇风成砂 极易剥蚀、裸露 表面呈现深深浅浅的沟壑 当漫山遍野的层层色彩 映入眼帘 我们犹如在阅读 一部土石谱写的地球史诗 (砒砂岩,摄影师@郭宇)▼ 沧海桑田 地球板块运动、乾坤再造 鄂尔多斯的核心块体 却始终如一、恒常不变 地震 远离此地 只能在其边缘搞搞“破坏” 众多的远古遗迹 由此保存下来 (中国近年地震震中分布示意,制图@陈景逸/星球研究所)▼ 燕山运动 与塑造出世界第三极的 喜马拉雅运动 面对此地的“硬核” 也败下阵来 只能在其周围 撕扯出一众盆地 (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块分布示意,制图@松楠/星球研究所)▼ 鄂尔多斯则凭借此力 一路崛起 终于形成了 如今海拔1100-1500米的 鄂尔多斯高原 其地表最高峰为 乌仁都西峰 由于峰顶极为平整 人们也形象地称之为 “桌子山” (请横屏观看,桌子山,摄影师@苏大)▼ 地球造化之伟力 实在难以将其撼动 那么 当这片硬核的大地 遭遇自青藏高原 …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玉琢)停工8年之久的呼伦贝尔市新闻中心建设工程,如今终于有了新的进展:计划2023年4月底复工建设,2024年10月份竣工投入使用,实现“半拉子”工程销号。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的呼伦贝尔市新闻中心项目2010年开工建设,后来施工总承包单位与专业分包单位因工程款拨付问题产生不可调和矛盾,于2014年停工至今。 在推进“半拉子”工程大起底工作中,呼伦贝尔市委、政府将盘活固定资产工作和融媒体发展建设工作相结合,按照新闻事业发展形势和地市级融媒体建设要求和标准,多措并举,有效解决呼伦贝尔市新闻中心项目推进中的各种纠纷和困难,将项目更名为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业务用房建设项目,重新立项,以盘活并使用现有资产为目的进行改造和建设。呼伦贝尔市根据融媒体事业发展改革要求,将广播电视与报业统筹安排,重新调整项目设计建设方案,有效发挥项目建设功能。在已取得《项目建议书》批复、规划选址书审批、设计招标等要件和程序的基础上,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招投标,可研、能评、稳评编制单位均已确定,其中稳评已开始着手编制。 同样取得重要进展的还有牙克石市河东幼儿园建设项目和诺门罕战役遗址及陈列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项目。 牙克石市河东幼儿园建设项目于2012年8月开工建设,因资金问题2018年被列为暂缓建设项目。今年8月,牙克石市组织召开该项目专题推进会,对存在问题、推进措施进行分析研判,并委托专业机构完成了房屋建筑安全质量实地检测。目前,当地政府正会同“半拉子”工程大起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结合基础鉴定结果进行综合研判。 新巴尔虎左旗诺门罕战役遗址及陈列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项目总投资2397.75万元,包括建设规模景区内道路、步行道、停车场、垃圾收集仓等。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议书批复、可研报告批复、选址意见书、环评等前期手续。“半拉子”工程大起底中,当地积极与自治区文物局、发改委对接,完成了建设内容变更,考古调查勘探报告、文物保护方案和文物影响评估报告已编制完成。该项目今年11月中旬将开展智慧数字化景区建设、广播系统等无需用地手续建设内容,剩余建设内容于2023年5月开工。 今年8月以来,呼伦贝尔市第一时间启动“半拉子”工程大起底工作,组建工作专班迅速开展工作。全市共摸底汇总“半拉子”工程大起底清单项目643个,截至目前,确认全市“半拉子”项目为14个,这14个“半拉子”项目的处置方案均已制定报送。 编辑:石尧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王雅静)记者从10月29日召开的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呼和浩特市指定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和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为“黄码医院”,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承担孕产妇和儿童的诊疗服务,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承担其他患者的诊疗服务,以切实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呼和浩特市高(中)风险区、隔离场所及健康码为“黄码”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以疫情防控或者无核酸检测结果为由拒诊。 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作为“黄码医院”,于10月26日20时正式开始收治患者,规划设置病区22个,现已开设急诊科和6个病区,分别为综合外科病区2个、综合内科病区2个、肿瘤综合内科病区1个、精神疾病病区1个,均实行单间管理。为加强医护力量,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呼和浩特市中蒙医院调集131名精干医护人员支援肿瘤医院。从现有条件看,医院能够承担部分急危重症手术治疗。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要求,第一时间启动孕产妇、婴幼儿救治预案,在各有关医疗机构医护团队的支援下,目前各项医疗救治工作有序开展。 患者到“黄码医院”就医时,急危重症患者,通过120转运至急诊科救治;到肿瘤医院就诊的门诊患者通过医院预约诊疗系统,采取分时预约模式,避免人群聚集,到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门诊患者无需预约;门诊患者均需提供当日抗原阴性证明或在医院就诊前完成抗原检测;住院患者严格落实预检分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另外,按照调整优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中)风险区、隔离场所及健康码为“黄码”群众医疗服务要求,对具有发热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者,原则上由属地派负压救护车转运至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属地负压救护车不足时,由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派负压救护车转运。其他高(中)风险区域、隔离场所及健康码为黄码的人员由社区防控办转运组派车“点对点”闭环转运;对于危急重症患者,本着救急、就近的原则,由120救护车可转运至具备相应诊疗能力的医疗机构救治。 编辑:杨旭英
10月26日,鄂温克族自治旗以视频形式召开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干部大会。党的二十大代表、鄂温克旗旗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雪萍传达了党的二十大精神。 雪萍满怀激情地向与会党员干部传达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分享了参加盛会的感受:党的二十大是一次举旗定向、凝心聚力、击鼓催征的盛会,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新时代十年,鄂温克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各族人民生活幸福的亮丽风景。我作为一名统战工作者,是这一历史性成就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在现场聆听总书记的报告时心潮澎湃,更加坚定了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作为一名来自旗县的代表,能够亲历盛会非常幸运,回到工作岗位后,要带头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党员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按照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突出五项重点,有形有感有效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宣讲有豪情,聆听有壮志。与会党员干部在聆听宣讲后,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谈成就、说发展、话未来。他们纷纷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二十大精神上来,紧密结合实际,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精神,在各自岗位上奋发有为、开拓进取,以实际行动贯彻会议精神,谱写好鄂温克旗发展新篇章。 鄂温克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副主任萨如拉说,将把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近期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工作任务,协调好、组织好基层广大理论宣讲员,深入基层、深入牧户家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让二十大精神传遍草原。 鄂温克旗侨联主席王雪莲表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立足本职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初心和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更加坚决的工作态度,为鄂温克旗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玉琢 实习生 德清杰 樊华) 编辑:温慧娟
“这两天市区疫情严重,你们站离市区近,风险很高,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放心吧,我们挺好,你也注意防护,就是有点想孩子和咱妈。”入夜后结束一天的工作,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500千伏赛罕变电站副值班员焦阳,终于有空和同样坚守一线的丈夫包建勋视频聊天。这是疫情发生以来,夫妻俩每天最温情的时刻。自呼和浩特及周边盟市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两个人便选择义无反顾在工作岗位上日夜值守。“不着家”,这三个字是对当下很多奋战在第一线工作者最贴切的形容,当然,这两位电力夫妻也包含其中。 今年“国庆节”,夫妻俩本打算利用休班时间好好陪伴孩子和父母,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妈,我和小包都不能回去了,你一个人带豆豆能行吗?”焦阳担心的拨通母亲的电话,因变电站工作性质的原因,经常需要母亲一人照顾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但是每一次,她得到的答案都是坚定而温暖的:“没问题闺女,别担心我们,家里吃喝都有,孩子一定照顾好。”每当挂掉电话,焦阳也马上调整自己的情绪,把最好精神状态留给工作岗位和变电站并肩工作的同事。工作时间,她努力做好岗位工作,认真巡视,做好记录跟踪,配合值内工作,而她的丈夫包建勋,作为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500千伏旗下营变电站站长,统筹引导全站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更是时刻冲在一线,夫妻俩各自值守,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守护“大家”,把更多不舍和想念留给了自己的“小家”。 每每谈及彼此,焦阳总是用最轻松的语气来形容他们之间的默契。“我们俩的聊天内容都很简单,就是问问吃饭没有,站里忙不忙。其实这么多年了,一打开视频只要看到彼此也就放心了。”焦阳也坦言,幸福的家庭秘诀就是彼此理解,多一分宽容。作为同事,他们并肩工作,把热情和责任投入到岗位中去,作为夫妻,他们互相鼓励,在亲人的陪伴和支持下恩爱有加。在疫情形势严峻的当下,他们依然保持着这份默契,为全面落实基层工作而扎根一线,携手保障主网安全运行。(通讯员:李一桐) 编辑:段丽萍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王雅静 闫晨光)在转运核酸样本、配送保障物资等一线工作中,有一群特殊的身影,就是出租车师傅。在10月10日举行的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48场)上,呼和浩特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协会理事长王振忙介绍了这支队伍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王振忙说,首先,感谢大家对我们出租车行业的关心。从9月28日呼和浩特市本次疫情发生以来,出租汽车行业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交通保障组的统一部署,行业协会迅速抽调20家出租汽车公司、近600台巡游出租车的应急运力,组建核酸检测样本运输保障车队,参加了新城区、赛罕区、回民区3个区的核酸检测样本转运任务,截至10月9日18:00,累计运送核酸检测样本17100趟次。 每天有近600台巡游车忙碌穿梭在核酸样本采集点和检测点之间,高效、精准执行核酸检测样本转运任务。广大的哥的姐积极服从各区的统一调度指挥,认真执行核酸检测工作纪律,严格遵守闭环管理规定,吃住均在指定酒店,不讲条件、不计得失,按照“送检及时、准确无误、安全可靠”的要求,以极其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核酸检测样本运输保障中,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出租行业的力量。 编辑:章颖慧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王雅静 闫晨光)疫情还处在发展期,风险地区还在继续增加,对于广大市民关注的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措施,10月4日,在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42场)上,呼和浩特市商务局副局长谭金龙介绍了相关情况。 谭金龙说,疫情发生以来,为做好生活必需品保障工作,及时启动了大型农批市场、连锁超市等重点保供企业和保供网点日监测制度,指导企业稳定货源,扩大库存。10月3日,呼和浩特市4家大型农批市场蔬菜进货量近1800吨,较10月1日增加了约500吨;肉蛋类进货量80吨以上,粮油进货量700多吨,再加上市场库存,供应是有保障的。同时,指导华联、家家悦等7家大型连锁超市和60多个农贸市场加大货源组织力度,组织适销对路的蔬菜、粮油、肉蛋、日用品等货源,增加备货量,提高补货上架频率。目前,各大超市、农贸市场备货量均在3天以上,可充分满足市民消费需求。 二是完善配送方式。针对封闭管理区居民生活必需品需求,一方面,指导各旗县区建立经销企业与街道社区、小区物业等部门的对接机制,实现生活必需品“点对点”直供。另一方面,市商务局组织美团、饿了么、圣天生鲜等13家电商平台企业和16家商贸企业开展“线上驰援·保供惠民”活动,充分发挥线上平台和无接触配送优势,市民只需通过小程序、二维码、自营APP进入企业线上商城,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米面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生活电器和防疫物资等物品。 三是做好配送服务。在中高风险区生活必需品保障服务方面,主要由旗县区及街道统筹调配力量、社区牵头设立服务保障工作专班,根据不同管控程度采取不同配送方式。对高风险区域,由专班人员统一配送生活必需品,确保及时、足量保障到位;对中风险区域,根据群众日常需求配送生活必需品,实行定点存放、错峰取物;对行动不便、长期患病、高龄独居居民,由社区干部、志愿者、专业医务人员等组成服务小组,实行“一对一”服务,以电话、微信、视频等形式积极与居民加强日常沟通,详细了解需求,为居民提供相应的服务。 谭金龙介绍,下一步,将根据封控小区生活必需品供需情况,统筹保障货源调运配送,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确保把物资及时送到居民手中。在此,也希望居民朋友们不信谣、不传谣,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团结一致战胜疫情。 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