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自治区文明城市创建高质量发展,2月9日至11日,内蒙古自治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暨专题培训班在鄂尔多斯市召开。 会上,鄂尔多斯市介绍分享了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自治区文明办围绕如何扎实做好今年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专题培训。 参观东胜区改造后的宏源一品农贸市场。 会议指出,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全区各地各单位要从政治上认识和把握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有争先夺牌的雄心壮志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紧盯重点难点破题突破,抓紧补齐创城工作短板,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创建初心,加强统筹、协调联动,努力形成创建“一盘棋”。要坚持把“创城”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通过“创城”让老百姓收获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为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注入强劲精神动能。 到鄂尔多斯少年宫体验科技项目。 会议采用集中观摩和业务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与会代表分赴东胜区、康巴什区和伊金霍洛旗,实地观摩了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城乡文明综合体、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公园绿地、文化艺术中心等的文明创建工作情况,发现了不足,交流了经验,增强了持之以恒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信心。 伊金霍洛旗水岸新城中心公园里的创城科普志愿活动。 观摩东胜区亿利金威社区城市文明综合体。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郝雪莲新闻编辑莎日娜) 编辑:段丽萍
标签 : 蓝冠公司首页 › 124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2月2日,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歌剧舞剧院参演《如见》的舞蹈演员们启程。他们将在2月4日、5日晚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与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唐诗逸、青年舞蹈家赵磊一起,拉开舞蹈剧场《如见》2023年全国巡演序幕。 舞蹈剧场《如见》是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倾力打造的重点剧目,由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歌剧舞剧院组成的实力演出班底联合出演。特邀中国舞蹈家协会冯双白主席担任艺术指导,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唐诗逸、优秀青年导演郑子豪担任总导演。 《如见》由《诗意地栖居》《前行的生活》《时光中回望》3个篇章组成。该剧创新舞蹈表现形式,采用现代时尚的舞美元素和诗意的舞蹈创作手法,将当下世人千姿百态的生活、令人触动的瞬间,以当代的肢体表达方式呈现给观众。作品中有极致浪漫的幻想、乌托邦式的美好、自我审视的思考、冷漠孤寂的迷惘、前行路上的奋进、互相扶持的温暖,所有的一切最终汇入时光长河,成为永恒。这种蒙太奇式的舞台呈现,链接了生活中的所见所思,予观众以无限想象空间。 舞蹈演员们在呼和浩特市进行了集中高强度排演,力求呈现最完美的状态,随后又在乌兰恰特大剧院进行合成。2月4日、5日登台国家大剧院,并开启首轮全国巡演。 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歌剧舞剧院艺术总监张翼鸿表示:“现在所有演员信心满满,《如见》对我们来说打破了传统表现形式,这次演出无论是对演员个人还是对整个剧院,都将会是一个全新突破。” “我们都满怀期待,希望能在更大的舞台有更好的展现。”歌剧舞剧院首席舞蹈演员张羽琪说。 据了解,此次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携舞蹈剧场《如见》首演,是继2013年舞剧《马可•波罗传奇》后,第二次登上国家大剧院。(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 郑学良 实习生 苗青) 编辑:张彬
中新网1月31日电(甘甜)《唐诗的回响》春节音乐会在美国纽约唱响,泰国曼谷办起了热闹非凡的庙会……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23年“欢乐春节”活动,受到各方关注。外媒援引观点称,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架起了中外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也日益成为各国共享中国文化盛宴的重要平台。 图片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欢乐春节”活动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自2001年起已连续举办22年,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欢乐春节”活动中,越来越多的外国民众加入到庆祝中国春节的人群中。 2023年“欢乐春节”全球活动形式创新、内容丰富,首次面向全球征集推出“欢乐春节”兔年吉祥物,联动举办“新元贺岁古韵新春”庙会、“年货节”等活动,让全世界民众共享中国春节的喜悦气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巴基斯坦《每日时报》在《展现中国魅力,谱写巴中友谊新篇章》一文中指出,近来,巴基斯坦和中国展开了诸多文化合作交流,包括“欢乐春节”活动。报道认为,这些合作交流将进一步加强两国联系。 1月14日,2023年“欢乐春节”全球活动启动仪式在河南郑州举行。图为合唱《让世界充满爱》表演现场。程航摄 巴基斯坦《黎明报》也对巴中两国一系列中国春节庆祝活动进行了报道。该媒体还援引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文化参赞兼巴基斯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和清的话称, “欢乐春节”活动近年来蓬勃发展,正日益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共享中国文化和理念的重要平台。 美国费城新闻网站6abc Action News关注到,《唐诗的回响:iSING! Suzhou和费城交响乐团中国新年音乐会》在美国唱响,来自10个国家的歌唱家们参与演绎。这些音乐体现了中国经典唐诗的悠久历史。 1月14日,2023年“欢乐春节”全球活动启动仪式举行,图为豫剧《春满梨园》表演现场。程航摄 阿联酋通讯社报道称,2023“欢乐春节”大巡游1月14日在迪拜世博城举行。报道援引迪拜世博城政府合作伙伴关系副总裁苏马亚·阿里的话说:“此类庆祝活动加深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联系,也鼓励我们寻求加强文化、外交和商业关系的同时,充满希望和乐观地展望未来。”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称,从泰国、塞尔维亚、新西兰到美国,多个标志性建筑物点亮“中国红”;令人眼花缭乱的舞龙、舞狮、兔子主题红灯笼和其他装饰品,也随处可见。报道特别提到,泰国曼谷和普吉岛等多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2023年“欢乐春节”庆祝活动。泰国总理巴育也现身庆祝活动,并赞扬了泰中两国的深厚友谊。 1月14日,2023年“欢乐春节”全球活动启动仪式暨“欢乐春节和合共生”音乐会举行,图为太极表演《印象太极》。程航摄 中国春节喜庆的氛围,还传递到了法国首都巴黎。当地举行庆祝活动迎接兔年新春,包括中国传统服饰汉服展示、中国画展、中国音乐会、供孩子们游玩的手工工坊、美食品尝等。 加拿大卡尔加里也举行了丰富多彩的表演和庆祝活动。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对此报道说,对于很多加拿大人来说,春节是一个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绝佳时机。前阿尔伯塔省长诺特利还称,这期间,当地居民都走出门参加活动,他们很高兴能够借机与彼此联系和交流。 编辑:贾小燕
本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马芳)日前,2023内蒙古曲艺春晚在鄂尔多斯大剧院录制完成,将于1月24日(正月初三)20:00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文体娱乐频道播出。 2023内蒙古曲艺春晚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自治区文联、鄂尔多斯市文联主办,中国文联曲艺艺术中心、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内蒙古曲艺家协会、鄂尔多斯市曲艺家协会承办。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名家、乌兰牧骑演员、专业曲艺工作者为居民送上京韵大鼓、对口呱嘴、漫瀚调、相声、小品等多种形式的曲艺大餐,与人民群众共迎新春。 作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中国曲艺家协会2023年首场活动,晚会以“欢笑送万家、曲艺迎新春”为主题,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走进万家、服务百姓的宗旨,通过走进鄂尔多斯大剧院、伊金霍洛旗王府路社区两场演出,以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曲艺作品,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展现新时代曲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编辑:宝华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局了解到,内蒙古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第一时间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细化工作举措40项,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按月调度,从三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 内蒙古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给予同等政策支持。加快推进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以及自治区级规划的重点项目,运用“放管服”改革的办法,打通堵点卡点,提高审批效率,推动项目尽快落地。依托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协同,高效保障重要项目尽快落地。落实好重要项目用地、规划、环评、施工许可、水土保持等方面审批改革举措,对正在办理手续的项目审批实行即接即办,优化水利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程序,推动项目及时开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落实和完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制度,编制完成本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加快实现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层级同标准、无差别办理,持续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强化政府部门监管责任,推行跨部门综合监管。提升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支撑能力,加快建设企业电子证照库,扩大企业电子营业执照等应用,推进企业开办注销、不动产登记、招工用工等常办事项由多环节办理变为集中办理。 内蒙古将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第一时间落到市场主体,简化办理程序,尽可能做到直达快享、“免申即享”。严厉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同时,加大稳就业政策实施力度。坚决消除就业歧视和不合理限制,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在保障好粮食、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同时,加强煤电油气运调节,严格落实煤炭稳价保供责任,科学做好跨区电力调度,确保重点地区、民生和工业用电。另外,持续推进物流保通保畅,进一步畅通“主动脉”和“微循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全行业、全链条稳产达产,稳定市场预期。(自治区政务服务局供稿) 编辑:杨旭英
12月29日,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迎来18岁“成年礼”的文博会活力无限。本届文博会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6大展馆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同步设置线上国际馆和云上文博会平台,3402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再次实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全部参展。参展企业中,全国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占比达七成以上,不愧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内蒙古展区位于9号馆——文化产业综合馆A馆。从9号馆正门入场,右手边第二展区便是总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内蒙古展区。 还未走近,先闻到了浓郁的奶茶香气。飘香的奶茶引得不少观众在非遗传统奶茶展示台前驻足,来自内蒙古万里茶道研究院的工作人员细致地为大家讲解内蒙古传统奶茶文化,用一杯杯热腾腾的奶茶,温暖八方来客的胃。 步入内蒙古展区,大气、现代的感觉扑面而来。展区以柔和的浅蓝绿和初心白为主基调,绿色环绕的彩带将各展台连为一体,如哈达丝带在空中飞扬,代表着内蒙古敞开胸怀,热情迎接各方来客。 内蒙古展区分为“实施‘两个打造’构筑精神家园”“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内蒙古礼物’叫响文旅品牌”“内蒙古四季好风光”等4大板块。内蒙古展览馆馆长王世英介绍说:“展区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亮丽内蒙古四季好风光’这一品牌,展出内蒙古40家文旅企业带来的500多件(套)具有代表性的文旅产品,通过四大板块展现了内蒙古文旅产业奔腾向前的发展态势。” 歌舞大屏上播放的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获奖舞剧《骑兵》引人瞩目,视频柱交替展示着大型交响诗画《我愿以身许国》、大型电视文化综艺节目《长城长》等文艺作品,数百本石榴籽绘本丛书搭成的石榴形书花象征着内蒙古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式多样的文化类展品充分展现了内蒙古深入实施“两个打造”、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累累硕果。 中心区域展台围绕出版发行、影视演艺、教育服务、广电网络建设等领域,通过代表性产品、服务和项目,展示了内蒙古直属国有文化企业和国有文艺院团的发展风采。 要论内蒙古展区最火爆的展台,非“内蒙古礼物”版块莫属。各类体现内蒙古地域特点、文化内涵、自然风貌的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品高质优,令人爱不释手。免费品尝的牛肉干、奶制品等特产满足了观众的味蕾,让他们心甘情愿掏出钱包,将美味年货带回家。 在内蒙古展区,举目四望,“内蒙古欢迎您”的字眼无处不在,处处皆是亮丽风景。展区通过图文、音视频等形式,充分展示了内蒙古的品牌景区、文化遗址、四季风光,展现了乡村(牧区)旅游、冰雪旅游、边境旅游等新业态,让观众深切感受到内蒙古的自然之美、文化之美、形象之美。 “参观完展区,我发现内蒙古好看好吃又好玩儿,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内蒙古游玩!”一名来自塔吉克斯坦的采购商如是说。(见习记者李存霞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磊) 编辑:石尧
凝心聚力启航新征程,砥砺奋进书写新篇章。12月30日,呼和浩特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内蒙古人民会堂隆重开幕。来自首府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将在此次会议上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为人民群众代言,为经济发展把脉,为社会进步支招,谋大事、议大事、定大事,以勇往直前的决心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首府新篇章。 编辑:石尧
编辑:贾小燕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梅刚)记者从自治区人社厅获悉,近日,自治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强化供需双向对接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贵进一步做好援企稳岗工作的通知》,从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结构性用工短缺三方面提出10条针对性举措,促进全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在化解企业招工难方面,建立用工信息双向对接机制,为求职者和企业提供精准匹配。开展多元化多形式招聘服务,助力企业招工。引导人力资源机构拓展求职招聘模式,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用工指导等服务。 在纾解用工贵方面,采取公布政策清单、就业服务办事流程等方式,推动政策落实落地。完善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增强劳动力资源有效供给。加大重点企业招聘信息动态归集力度,用好自治区“四位一体”就业服务云平台。 在缓解结构性用工短缺方面,开展新型学徒制和专项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技工院校等实施“订单式”培养,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鼓励用人单位开展岗位技能培训等,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培训补贴。鼓励企业落实技能人才薪酬指引,支持企业备案成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自主评价机构。 编辑:石尧
近日 呼和浩特的烟火气渐浓 广大市民朋友们 复工复产的同时 记得进门扫码、测温、戴口罩 安全采买共同呵“呼” 编辑: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