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看视频 央视网消息(记者 隋佳桐 王静远 邢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的马鞍山林场,经过几代林业人的奋斗,从建场之初森林覆盖率不足20%,到现在的95.2%,昔日的荒山秃岭已变成如今的绿地海洋。 马鞍山林场始建于1962年,位于喀喇沁旗中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七老图山脉东麓,是以管护为主的生态经营型林场,具有“塞外小黄山”美誉的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就坐落于林场管辖范围内。 马鞍山林场场长初光明介绍,在最近一次的种质资源普查中,在马鞍山林场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绶草。据专家分析,在此处发现绶草恰恰说明了林场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保护取得了成效。 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初光明表示,马鞍山林场发展生态修复,并以林下经济作为突破口,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果业、林副产品加工等,努力提升“林”效益。此外,采蘑菇、打榛子、摘松子等林间野生特产采摘项目,也为当地百姓带来新的收益。 作为“林二代”,初光明对林场的感情很深。在初光明这样几代林业人的坚守下,马鞍山林场在祖国北疆筑起防风固沙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使荒山秃岭变成绿地海洋。 编辑:温慧娟
标签 : 蓝冠平 › 154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绿色全运会,亮丽内蒙古 一方一阵,一景一色 这是属于今年草原 与众不同的十二方阵 描绘面向未来、共创明天的绚丽画卷 美丽青城,草原都市。作为首府城市,呼和浩特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坚持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成果丰硕的良好成绩。 包头,被誉为“草原钢城”“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绿色硅都”,曾成功举办马拉松赛、马术系列赛等大型体育赛事,正努力打造“运动之城、健康之城、活力之城”。 呼伦贝尔,冰雪资源丰富,以筹办“十四冬”为契机,推动冰雪运动和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全力打造体育强市。 兴安岭上兴安盟。进入新时代,162万兴安盟各族干部群众赓续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 通达辽阔,近悦远来。热情、开放、包容的通辽,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足球改革“四位一体”协调发展,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力量。 玉润红山,龙腾赤峰。作为蒙东地区引领区域发展的排头兵,赤峰市紧紧围绕体育强市建设目标,体育基础设施提量升级,群众体育四季供给,体育文化多元融合,体育经济阔步前行。 辽阔草原,锡林郭勒。被誉为“中国马都”的锡林郭勒盟,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锡林郭勒盟深入落实全民健身战略,推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大力发展“五大经济”、建设“五个乌兰察布”,全市群众体育蔚然成风,竞技体育勇攀高峰,青少年体育蒸蒸日上,体育产业不断壮大。 “塞上江南”巴彦淖尔,是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畜产品响誉全球,天赋河套世界共享。全市体育设施日臻完善,全民健身蔚然成风,竞技体育持续提升,青少年体育人才辈出。 乌海,素有“黄河明珠”“葡萄之乡”“中国书法城”“中国赏石城”等美誉。近年来,乌海市不断优化体育公共服务、持续推进体育文化建设,着力建设多元化体育体系,体育各领域事业快速发展。 贺兰峻逸、胡杨悬翠。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最西部,27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26万各族群众向善而行、携手共进。全盟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展现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怀着黄河几字弯百折不挠的澎湃激情,迈着“闯新路、进前列”的雄健步伐,鄂尔多斯以奋进昂扬的姿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新篇章的责任担当和必胜信念。 内蒙古自治区运动会会旗方阵,会旗中12颗五角星环绕外围,代表自治区十二盟市,寓意全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两条立体弧线,寓意着赛道和终点线,赛道上运动员奋力奔跑,展现出运动健儿们一往无前、挑战自我、勇于突破的拼搏姿态。 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会旗,飞奔的骏马象征着蒙古马精神,昭示北疆健儿全情演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熊熊燃烧的体育圣火象征十五运赛场精彩激烈的竞技氛围和全民全运的火热激情。广袤的草原展现了内蒙古独特的地域风貌,彰显着草原儿女放眼世界的胸怀和包容万象的气魄。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如约而至 暖城鄂尔多斯敞开怀抱 迎四方宾朋 “芳华”点燃梦想 共谱全民健身的欢乐图景 编辑:温慧娟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洋)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呼和浩特市位列其中,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这是呼和浩特市继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之后,获得的第三块物流“国字品牌”,对呼和浩特市进一步提升城市品牌和辐射带动功能、强化区域物流枢纽地位、建设现代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呼和浩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紧邻国铁京唐线、呼准高速、绕城高速等物流大通道。规划建设总面积8385亩,分为沙良公铁和嘉和煤炭两大片区。枢纽总投资58亿元,已完成投资32亿元,已建成铁路装卸线10条、高标准仓库8.2万平方米、零担仓库3.8万平方米等物流和配套设施,正在推进建设海关监管区、嘉和铁路专用线等项目。2022年,呼和浩特陆港枢纽总计完成货运总量3100万吨,其中,沙良物流园区是国铁集团一级物流基地和全路示范物流园区,是呼包鄂地区中欧班列及国际联运组织中心,年货运到发量500万吨;嘉和物流园作为呼包鄂地区重要的大宗商品货运基地,年货运量2600余万吨,两大片区服务物流企业300余家。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服务实体经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铁路港、公路港、空港等集聚集成国际国内要素资源枢纽功能,着力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高效物流运行体系,全力打造呼和浩特北疆国际陆港,培育城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编辑:孙丽荣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市、区)设计制作了一批具有很强表现力、感染力、传播力的公益广告作品,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画面和语言,阐述文明故事,弘扬文明理念,引领时代新风,为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通辽市·奈曼旗 编辑:杨旭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新时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鄂伦春自治旗文旅产业持续发展锚定目标。 鄂伦春自治旗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和自治区旅游重点旗县,这里有大兴安岭森林生态、拓跋鲜卑历史、鄂伦春民俗风情等多种旅游资源,历史悠久、生态良好、风景优美、文化多元,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完成新发展目标的同时,鄂伦春自治旗强化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理念,依托丰富资源,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模式,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在保护森林狩猎文化传承发展中,充分发挥文化的引力和魅力,以建设“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引领,打造狩猎文化体验圣地,推出体育、体验、研学、休闲度假、文艺、会议、科考等高端文化旅游产品,将现有场馆、非遗文化等资源充分整合,真正让文化活起来,形成不可复制的文化IP旅游新亮点。 持续完善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布苏里北疆军事文化旅游区和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等6家A级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旅游资源涵盖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军事遗迹、民族民俗等多种类型,壮大了规范景区规模。推出做一天鄂伦春人,民族传统弓箭体验、军事夏令营等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业态。 同时加快推进鄂伦春旅游集散中心、射击馆、文化产业园、多布库尔猎民村猎人部落项目建设,提升旅游承载能力、接待能力和服务能力。在创新旅游发展上,外修“颜值”,内练“气质”。举办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制定旅游行业规范,推动服务升级;邀请文化旅游专家指导,开发美食、特色餐饮、康养旅游服务产品,增加文旅产品多样性;完善旅游标识、停车场、旅游驿站、自驾基地、旅游厕所、加油站、游客服务中心、移动网络覆盖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景区品质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要素日趋完善、旅游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打造旅游+体育产品。 内蒙古日报社·草原全媒记者:李中锋 李玉琢 鄂伦春自治旗融媒体中心记者:樊冬梅 托雅 视频拍摄:陈永鹏 编辑:段丽萍
本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帆)自治区统计局最新消息:今年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产量平稳增长,且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全区规模以上发电量、液化天然气产量稳居全国之首。 从发电量看,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2838.1亿千瓦时,占同期全国发电量的8.3%,位居全国第一;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同比增长10.4%,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其中,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火力发电量、风力发电量分别占同期全国发电量的9.1%、14.9%,均位居全国第一。 从液化天然气产量看,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液化天然气产量227.1万吨(同比增长11.9%),占同期全国液化天然气产量的29.9%,位居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内蒙古原煤产量、焦炭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原煤5.09亿吨,占同期全国原煤产量的26.6%,位居全国第二;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原煤同比增长2.2%,拉动同期全国原煤产量增长0.6个百分点。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焦炭2122.6万吨,占同期全国焦炭产量的10.4%,位居全国第二;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焦炭同比增长9.4%,拉动同期全国焦炭产量增长0.9个百分点。 编辑:段丽萍
生机勃勃的夏日,正是踔厉奋发的时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内蒙古考察,强调要发挥好农牧业优势,从土地、科技、种源、水、草等方面入手,稳步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推动农牧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抓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这为内蒙古全力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凝聚了力量。 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自觉行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牢记重托为农牧业现代化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让内蒙古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温暖,干劲十足。 “总书记在位于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考察时,对我们开展盐碱沙荒地改良改造和综合利用,推动科学灌溉,推广现代农业表示肯定。让我们深受鼓舞,发展动力倍增。”乌拉特前旗农牧和科技局局长杨拥军说,“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责任和压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把责任和压力转化为己任和动力,带领全体农牧人,创新思路,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为农牧业现代化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规模,推广辣椒、籽用葫芦等节水农作物,培育向日葵、高粱等耐盐碱品种,发展有机奶产业,增加优质牛羊肉供给,既保证粮食安全,又保证经济效益。还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对现有农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推动“粮变粉”“果变汁”“药材变药品”,实现产业链条延伸、产品附加值提升的目标,让河套好产品卖上好价钱。 “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深受鼓舞。”赤峰市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圣合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近年来,赤峰市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全力以赴保障粮食生产,深入实施“增牛优羊”战略,突出抓好高效节水农业、绿色食品和以肉牛为主、奶业为辅的肉奶产业。粮食产量已连续10年保持在100亿斤以上,牲畜存栏2088.9万头只,设施农业综合占地面积达到187万亩,2019—2022年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275.2万亩,居全区第一。“赤诚峰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赤峰小米”连续3年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赤峰番茄”顺利进入第三批内蒙古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名单。 张圣合表示:“下一步,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立足市情、依靠科技、依托项目、面向市场,推动乡村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争取到2025年,全市粮食产能稳定在100亿斤以上,肉牛存栏达到400万头,鲜奶产量达到100万吨。” 感恩奋进把科技创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一粒小小的种子连着国家粮食安全,关系老百姓的饭碗。 在位于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辣椒专用新品种“北星一号”正在被推广示范。示范田里的辣椒苗齐苗壮、长势喜人。 “我院作为省级科研单位,致力于创新高地、成果转化平台和高端智库建设,着力为我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发挥引领作用。”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处处长任龙梅说,“作为成果转化管理部门,下一步我们要积极探索成果转化新模式、新途径,建立健全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加速推进农牧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落地,让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促进农牧业科技创新、服务农牧业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农牧工作者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继续推进主要农作物、特色农作物新品种研发、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和畜牧业良种繁育、推广等系列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黑土地保护和利用,大力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节水灌溉农业和各种先进实用农牧业新技术的应用。”兴安盟委农牧办主任、兴安盟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振林说,在今后工作中,兴安盟农牧系统将继续以创建国家级现代畜牧业试验区为引领,大力发展粮、肉、乳、菜、林、草“六大产业”,全力打造肉牛、乳业、肉羊、大米、羊草、设施农业“六大园区”,实施农牧民收入倍增、全域灌区增粮、经济林增效、科技赋能、产业强链、品牌提升“六大工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推进兴安盟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进程。 藏粮于地,筑牢粮仓“耕”基。近年来,内蒙古以提升粮食产能为目标,以高效节水为重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粮食丰产与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双赢。 自治区农牧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林利龙说:“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发展重点。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我们全面推行‘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建设模式,推动实现‘一户一田’‘一村一田’,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还坚持以水定地。井灌区全面推广浅埋滴灌、膜下滴灌;地表水灌区对渠道裁弯取直、衬砌硬化,探索推广黄河水移动式直滤滴灌和二次澄清滴灌;旱作区大力发展集雨补灌,形成‘限制使用地下水,高效使用地表水,集蓄利用天上水’的节水模式。” 发挥优势实现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 内蒙古是国际公认的优质畜牧区、黄金奶源带,奶业是我区最具优势的代表性产业,奶牛存栏、牛奶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首位,内蒙古已成为国家名副其实的“奶罐”。推进奶业振兴是内蒙古的优势所在,也是肩负的重大责任。 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张剑秋表示,为助力推动奶业振兴和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伊利扎实推进上下游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重点打造伊利健康谷提升我区乳业竞争力。目前,全球规模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的液态奶和奶粉全球智造标杆基地,国家乳业创新中心等全球领先的生产加工项目及配套项目累计投资已达300多亿元,奶业集聚集约集群的综合效益正在不断凸显。未来,伊利将继续夯实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加快推进健康谷建设,为我区率先实现奶业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既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又是世界肉牛黄金养殖带,享有“内蒙古粮仓”“中国草原肉牛之都”等美誉。近年来,通辽市聚焦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坚持把肉牛作为全市畜牧业发展的核心产业来抓,肉牛的种群规模不断扩大,品种质量稳步提升,综合效益持续改善,肉牛种质资源、品种改良、养殖规模、交易数量、品牌价值、服务体系六大指标均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2022年,全市肉牛存栏和出栏分别达到367.2万头和125.7万头以上。 通辽市农牧局畜牧科科长马海峰说:“通辽市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全域全链谋划产业布局,立足优势精准谋划思路目标,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充分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向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目标迈进。坚持夯实肉牛繁育基础,毫不动摇走好以品种培优引领效益提升的路子。坚持小规模、大群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坚定不移推行科学实用标准化养殖方式。坚持引育并举补齐短板,力争在育肥和屠宰加工两个环节上实现突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韩雪茹薛来高敏娜图古斯毕力格王塔娜薛一群) 编辑:石尧
本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见习记者 李存霞)记者从自治区民委获悉,2023年,自治区累计下达中央及自治区本级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7.14亿元,较上年增加5.54%。其中,向原57个贫困旗县下达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4.68亿元,占资金总额的65.55%;向1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下达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1.64亿元,占资金总额的22.97%。 据悉,资金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重点用于支持兴边富民行动、有特殊困难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以及特色产业发展、困难群众饮用低氟边销茶、农牧民技能培训等项目。资金使用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体现“融”导向,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一步助推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物质基础,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力量。 编辑:段丽萍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市、区)设计制作了一批具有很强表现力、感染力、传播力的公益广告作品,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画面和语言,阐述文明故事,弘扬文明理念,引领时代新风,为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 编辑:章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