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21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日前,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度理赔服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3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赔付件数461万件,理赔金额超150亿元。从赔付件数分布来看,医疗赔付占到了绝大部分,比例为91.7%,身故赔付和重疾赔付分别占到5.4%、2.1%;从理赔金额分布来看,身故赔付占比最高,达到37.4%,医疗赔付和重疾赔付分别占到33.2%、26%。2023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豁免保单2.1万件,豁免保费1.75亿元,获赔率超99.7%。   科技驱动,快捷理赔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持续强化理算引擎,提升理赔效率,“智能理赔高效赔”案件超300万件,整体赔付时效0.39天。通过数据直连,简化理赔服务手续,持续推广理赔直付服务,部分地区实现了一站结算理赔直付服务。报告显示,2023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直付理赔便捷赔”服务客户超164万人次,赔付金额超12亿元。客户张先生因脊髓型颈椎病住院治疗。入院时张先生在医院设立的中国人寿服务窗口做了登记。第二天,中国人寿寿险公司驻院代表便到医院对张先生进行慰问。张先生出院时同步结算医保和商保,获得住院费用补偿医疗保险金6332.65元,直接抵扣本次住院费用。   多样服务,温暖理赔   理赔服务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赔付金额,还体现在理赔服务的细节和温度。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持续推广一束鲜花、一声问候、一日赔付的“重大疾病一日赔”特色服务,该服务覆盖首次罹患合同约定恶性肿瘤的客户,并进一步扩展责任范围至部分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客户。报告显示,2023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寿险公司“重大疾病一日赔”赔付件数近5.4万件,赔付金额超24亿元。   客户刘先生自2002年起便陆续投保了国寿康宁定期保险、国寿附加国寿福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臻享版)等多份保险。2023年2月,刘先生因身体不适住院治疗,经医院检查,刘先生确诊为纵隔恶性肿瘤。理赔人员在接到报案信息后,确认刘先生的情况符合“重疾一日赔”的服务范围,第一时间关注跟进,并及时协助客户提交相关理赔资料。70万元重疾保险金在资料齐全一个工作日内即转入刘先生账户。   此外,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创新推出“电子票据省心赔”服务,客户出险自动提醒报案,主动慰问客户协助理赔,后台智能作业快捷支付。报告显示,2023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电子票据理赔超53万件,赔付金额超7亿元。王先生在体检时发现右肺有结节,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首次住院治疗结束后王先生在开具电子发票时,收到是否需要开通电子票据理赔服务的信息推送。想到自己曾购买过保险,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王先生选择了同意。随后王先生再次住院治疗,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接到客户出险提醒信息后,主动联系王先生,上门对其进行慰问,并协助收取了相关理赔申请资料。很快,30余万元保险金就打入了王先生的账户中,给处于病痛折磨中的王先生带来了一丝慰藉,也为他的后续治疗提供了保障。   2023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时刻待命,积极开展“突发事件特快赔”服务,快速响应20起重大突发事件,如内蒙古露天煤矿坍塌事故、湖南许广高速重大车祸事故、西藏林芝隧道出口雪崩事故、江西南昌重大交通事故、山西柳林山体滑坡事故等。   惟实励新,收获荣誉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始终坚持客户至上,以持续性的创新举措不断精进理赔业务流程,以匠心服务建立与客户真诚连接的纽带。这份努力与坚持也收获了来自客户与行业的认可。近期,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荣获2022年度中国保险业“客户服务典型案例”和“年度影响力赔案”两个奖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保险服务的根本,通过有速度、有温度的理赔服务体验,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不变的追求。   保险是爱心的接力与传承,保险更是风险来临时的经济壁垒。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表示,未来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科技提速,用真情增温,持续打造“快捷、温暖”理赔服务品牌,全心全意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注:文中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一季度理赔服务报告) 编辑:贾小燕

【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 平地泉镇牵好“牛鼻子” 唱响“牛经济”

  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近年来,平地泉镇依托农牧业资源优势,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在旗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借助京西牧业项目在“家门口”落地的契机,村民们纷纷响应号召,发展起了养殖肉牛的集体经济,有了属于自己真正的创业致富项目。如今,畜牧养殖业已经成为平地泉镇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强力引擎,广大村民正依靠畜牧养殖,向着小康生活大步迈进。   “曾经,像我们这些在平地泉镇西部丘陵区的村民们主要从事胡麻、玉米、马铃薯的传统种植业,小家小户的种植模式让村民们效率低、收益少。自从养了牛,生活不用愁了。党委政府帮我们牵好了‘牛鼻子’,我们过上了‘牛’气冲天的好生活,未来一定越来越‘牛’”,平地泉镇泉脑村村民这样说道。自发展肉牛养殖业以来,平地泉镇西片区的几个村党支部带头成立了养殖服务中心,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增加投资,扩大养殖规模,此外吸引村民闲散资金入股,扩大分红比例,以此来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引导集体经济良性循环发展。2022年,平地泉镇全年肉牛存栏量达到2900头。   据了解,养殖肉牛产业化发展带来的好处,远不止于此。平地泉镇依托京西牧业、活畜交易市场等,已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式,形成了品牌效应。同时,充分发挥“牛镇长”指导带动作用,培养了一批本土“牛经纪人”,吸引了大量经销商、加工商、兽医、养殖人才、网络营销等相关人才进一步在平地泉镇聚集,肉牛产业得到了提质增效,基本实现了“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农户”合作模式。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平地泉镇大念‘牛字经’、培育‘牛经济’,计划在未来全面构建起集母牛繁育、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科技研发等为一体的肉牛全产业链”,平地泉镇长田日东信心满满地说。如今,平地泉镇的肉牛养殖产业彰显地区特色、体现乡村气息、承载乡村价值、适应现代需要,蓬勃发展的肉牛产业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最得力的“牛头”产业。(曹文考李冬昫) 编辑:石尧

蓝冠登陆地址,蓝冠1956代理_把好发展脉,国寿寿险用心办好民生事

  近年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江苏省分公司紧扣“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坚守保险本源,着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全心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矢志践行保险央企的使命、责任与担当。   牢记“国之大者”,答好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卷”   服务国家战略,是新时代对保险业的召唤。作为国有控股金融保险企业在江苏分支机构,中国人寿寿险江苏省分公司始终坚持把自身的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公司充分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在高站位服务国家大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助力“双碳”目标落地。积极创新绿色和新兴产业保险服务,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绿色产业、战略性新兴行业等提供风险保障服务,服务企业包括新能源发电、综合能源服务、清洁能源、环保科技等企业,充分发挥保险作用,织就保险保障网。2022年,公司为全省1379家绿色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369亿元。   精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参与保险业支持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对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镇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围绕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通过服务宣讲、险企会谈、调研排查等多种方式对接19个试点乡镇保险保障需求,将宏观政策、地方需求以及公益关爱与保险保障相结合。2022年,全省小额保险覆盖1227万农村居民。   参与第三支柱建设。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要部署,更好地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公司高度重视、精心谋划,聚焦特定人群,积极探索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障需求,依托互联网平台为客户提供线上自主购买路径,全力加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发挥主业优势,答好支持实体经济的“赋能卷”   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中国人寿寿险江苏省分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保险风险管理与保障功能,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对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力护航江苏实体经济建设,更好地助力江苏经济发展升级。   强化企业风险保障。主动聚焦实体企业,创新推出中小企业专属产品,并提供在线投保和实时出单功能,满足其多样化的保险保障需求。同时,推出了“关爱保”产品,切实帮助中小企业化解各类人身风险,积极推动惠企利民政策精准落地。2022年,公司中小企业专属产品已覆盖全省中小微企业超过2.63万家。   落实“一带一路”倡议。针对出境企业主的现实需求,公司大力推广“一带一路”专属保险,积极参与开展江苏境外务工人员意外保险,把保险和紧急救援紧密结合,打好保险保障组合拳,助力“走出去”企业全面提升境外安全保障和应对风险能力。2022年,公司为32家一带一路企业提供了12.28亿元的风险保障。   探索补充工伤保险。为进一步构建多层次工伤保险体系,切实提高工伤保险待遇,分散企业工伤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公司面对灵活就业人员、超龄人员的参保问题以及重工伤人员保障不足等问题,推出补充工伤保险项目,赢得了政府、企业和就业人员的广泛欢迎。2022年,补充工伤保险已服务全省2711家企业。   坚持人民中心,答好守护美好生活的“民生卷”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以破解难题的“力度”,展现新时代发展的“温度”,把关怀和实惠送给最广大的老百姓。近年来,中国人寿寿险江苏省分公司打造了众多行业领先的服务民生亮点工程,累计为全省超过6000万人提供了各种人身保险服务,有效增强了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   构建完善保障体系。积极推广老年人保险、家庭健康保险、学生儿童保险、残疾人保险、公安民警及家属保险、军人及家属保险等一系列服务特定人群的民生保险产品,形成了覆盖多渠道特定人群的保障体系。为提升保险服务普惠金融和民生保障的精准度和便捷性,公司建立了一支“懂政策、熟民情、善沟通、会经营、优服务”的服务队伍,同时加强保险服务科技创新,推动保险服务进村入户,有效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创新建立助老御险机制。在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群体中推广“安康关爱行动”,涵盖了“意外有保险、健康有管家、文化有平台、敬老有关爱”的综合为老服务举措。2022年,保险覆盖全省1425万老年人,参保率达76.85%,累计赔付139.4万人次,赔付金额达22.24亿元。“中国人寿杯”老年春晚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参与演出的老年艺术表演者有数万人。十年间,通过持续地打磨和积累,“中国人寿杯”老年春晚已打造成为全省老年文艺活动品牌和文化盛事。   图:“中国人寿杯”老年春晚   探索新市民保险服务。针对江苏新市民总量大、分布广、流动强等特点,中国人寿寿险江苏省分公司各级分支机构结合当地特点,坚持一地一策,打造特色化保险保障;聚焦新市民较为集中的城市、产业链,坚持一城一链,推进链条式、一揽子承保模式;坚持一户多维,精准对标新市民家庭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权益等六方面需求,努力形成多元化、特色化、普惠性、包容性的新市民保险服务供给体系,助力新市民融入美好新生活。   心怀“国之大者”,践行央企担当。中国人寿寿险江苏省分公司将始终秉承“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高质量发展中有效对接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保险保障需求。 编辑:段丽萍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时节,连日来,包头市九原区的农户们积极做好农机检修、大棚育苗等各项工作,为春耕生产做足准备。   在九原区哈业胡同镇千顷农机服务队,56岁的农机手贾双万正与其他农机手们一起对播种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进行检修、调试,确保农机具以最佳状态投入春耕生产。   千顷农机服务队由九原区供销社直属资产管理公司——包头市盛悦农商贸有限公司及包头市千顷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总投资198万元。服务队共有大中小型农业机械16台,服务内容包括耕地、平地、整地、玉米脱粒及秸秆回收,服务范围辐射至周边30个自然村,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机大户。   “我们服务队的机器效率高,比如这台高密德隆翻转犁就非常适合盐碱地土质,平均每天可耕地八九十亩。另外由于机器耕地深度可达30公分以下,机械作业时能将残留在地里的秸秆倒扣在土壤中,发酵成为肥料后就能充分利用。”包头市盛悦农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窦慧凯介绍,服务队还将拿出收益的一部分对村里的困难家庭进行补贴,真正做到惠农为农。   农机体检正当时,大棚育苗也在有序展开。走进哈业胡同镇的广恒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育苗大棚里点播机将甜瓜种子点播在育苗盒里,再经过补土、平整、洒水,不一会儿一排排育苗盒就摆满了大棚。   “我们从2月10日开始下籽,这批籽共120万株,8到9天完成第一批下籽,预计3月20日到28日开始定植。”该合作社负责人李旺荣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新引进了自动育苗点播机,不仅减少了人工,下籽的速度和深度也能保证,长出来的苗一致性特别高。   据悉,2022年九原区投资120余万元,在田禾、广恒、禾丰阳光三个合作社建设了20立方的二氧化碳气肥站,初步实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今年九原区预计投资120万元,继续兴建3个二氧化碳气肥站,帮助农户实现果类、叶类菜质量和产量双提升。   据了解,今年在粮食价格持续稳定和国家加大粮食种植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影响下,九原区粮食播种面积将持续增长,全区农作物计划播种面积29.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22.1万亩,经济作物播种7.6万亩,目前已播种设施蔬菜1.5万亩。此外,该区已储备化肥10000吨、农膜680吨、各类种子407吨、各类农药60吨、农机具300件,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全面铺开。   “今年,区农牧局将积极贯彻落实惠农政策,全区计划承保农作物16万亩,补贴资金400余万元,计划争取上级资金400万元,对购置农机具的农牧户进行补贴。”该区农牧局局长布呼格吉乐说。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宋阿男 通讯员 贾渊渊) 编辑:贾小燕

两会影像

3月5日上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内蒙古代表团代表精神抖擞步入人民大会堂。草原全媒记者 马建荃摄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王臻(左)和全国人大代表邢界红讨论和完善准备向大会提交的“关于推动重点纺织产业集群现代化建设,促进中西部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的建议。草原全媒记者 马建荃摄 编辑:杨旭英

  近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国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承办的“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政银企对接会”举行,8家银行与我区14家文旅企业签订融资贷款协议,意向金额35亿元。   本次对接会旨在通过政银企对接,破解文旅企业融资难题,持续加大对文旅行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全力推动内蒙古打造自驾游的首选地、露营游的佳选地、度假游的必选地、康养游的优选地,助力我区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本次对接会是今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首场政银企对接会,接下来,还将在其他盟市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记者 冯雪玉) 编辑:张彬

蓝冠总代理,蓝冠1956代理_【新春走基层】全国蒙商代表齐聚巴彦淖尔 共话乡村振兴

  “近年来,周边游持续升温,乡村振兴更加注重人文环境和实践教育……”1月24日(农历大年初三),全国蒙商乡村振兴(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曙光乡)新春恳谈会在曙光乡人民政府举办,全国蒙商代表重返故乡,齐聚临河区曙光乡,共话乡村振兴。 恳谈会现场   曙光乡地处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总面积41.1平方公里,主导产业包括肉食品加工、冷链仓储物流商贸市场加工制造及传统种植、养殖等产业。近年来,曙光乡打造了6条商业街和9大市场,并以此为支撑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逐步建设成为以农牧业生产为基础,二、三产业为主体,城乡经济互相支撑,工、农、商、贸兼有的综合型城郊乡。2022年,全乡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460万元。   恳谈会上,全国蒙商代表详细了解了临河区特别是曙光乡经济发展概况及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深入交流,共谋乡村振兴美好蓝图。全球内蒙古商会秘书长联盟主席、内蒙古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宋和平表示,巴彦淖尔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在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实现肉羊等优势主导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上大有可为,建议下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好全球内蒙古商会的优质资源,通过广泛搭建平台,打造品牌效应,建立企业智库,加强品牌宣传,提升品牌赋能,让巴彦淖尔的优质产品走出去。 签署协议   来自上海、北京、浙江等地的蒙商代表也畅所欲言,纷纷为巴彦淖尔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内蒙古鲜农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崔敏表示,希望借助此次全国蒙商恳谈会,对接全国一二线城市,尝试在一二线城市做直销店,让巴彦淖尔优质的瓜果蔬菜走出去,实现优质优价。国泰集团商业总裁郭香枚说:“作为本土企业,我们想借助内蒙古商会的资源和人脉,对接全国的资源,通过招商引资,让更多的企业到我们园区来,共谋发展。”   当天,曙光乡人民政府先后与部分商会和金融机构签订了曙光乡建立委托招商、商会招商及以商招商机制战略协议,建设鸿信泰田园综合体项目框架协议、建设曙光乡民俗文化博物馆项目框架协议和金融扶持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向曙光乡招商大使颁发了聘书;发布了《中华蒙商助力乡村振兴“曙光”倡议书》。(文/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张巧珍) 编辑:孙丽荣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马芳)1月13日,由自治区党委直属机关工委、自治区文联、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伊利集团联合主办的“精神的力量”2023年新春诗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一首温情款款的群诵《祖国的孩子》拉开诗会帷幕,《金桂,绽放》《礼赞》《精神的力量》等14首激情澎湃、充满力量的诗歌分5个部分精彩呈现。线上线下的观众以诗为媒,共迎新春。   作为自治区文联主办的迎新春系列文艺活动,本次诗会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诗歌创作者和朗诵者大多是我区文艺战线创作骨干,也是各行各业的优秀党员,他们用生动鲜活的文艺形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奋进新征程、礼赞新时代贡献文艺力量。 编辑:孙丽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胜利闭幕

  本网讯 2023年1月6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大会审议通过了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审议通过了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案审查报告;审议通过了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决议。   连日来,委员们聚焦中心工作,履职尽责,共商发展大计、共绘人民美好生活愿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履职热情,认真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和有关决议,积极参政议政,建诤言,献良策,为全面建设现代化首府中心城区、为推动新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胜利闭幕。( 张洪彪) 编辑:段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