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年轻人,他们在沙漠中治沙,在河套平原上植树造林,为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守护好北疆“绿色长城”(青春派)
王永伟在管护树木。人民日报记者张 枨摄
孙旭宏在密切监测水量信息。人民日报记者张 枨摄
杨波在使用定位仪器标记封育区节点。人民日报记者张 枨摄
杜维伦在运送稻草,准备制作草方格。受访者供图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河套灌区。新华社记者彭 源摄
跟随九曲黄河,走进位于祖国北疆、黄河“几”字弯顶部的内蒙古巴彦淖尔。这里既有绵延不绝的阴山山脉,也有树木高耸的“三北”防护林;既有沃野千里的河套灌区,也有天蓝湖碧的乌梁素海;既有辽阔苍茫的乌拉特草原,也有黄沙无言的乌兰布和沙漠;这里既蕴藏着集山水林田湖草沙于一体的绿色奇迹,也担负着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任。
日前,记者来到巴彦淖尔,采访了数名在当地不同岗位上守护绿色的年轻人,他们中有人在乌兰布和沙漠中治沙管护,有人在河套平原上植树造林,有人则为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坚守一方。凭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如今,正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中,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奉献着青春力量。
“我的工作就是要保障这些固沙工程按技术标准做到位”
6月中旬,从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的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县城出发,目之所及,并未见到想象中的漫天飞沙,而是大片大片的绿色,有梭梭、花棒、柠条和杨柴……各类植物一簇簇、一丛丛,镶嵌于黄沙之中。
“过去磴口县县城西边就是大片大片的沙地,如今即便向西走20多公里,也看不到一处明沙。”磴口县防沙林林业管护中心工作人员杨波告诉记者。
出生于1985年的杨波,是土生土长的磴口人。在他记忆中,小时候的天似乎都是黄的,三天一大风,黄沙到处舞,大量黄沙堆积在土坯房后,有时甚至不用梯子,便能踩着沙子走上房顶。
为此,大学时期他学习了园林专业,希望能对家乡有所贡献。2007年,杨波进入磴口县林草系统工作,起初主要从事固沙工程的质量把关与监管。“随着国家对防沙治沙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治沙之中,我的工作就是要保障这些固沙工程按技术标准做到位。”杨波走到一大片草方格固沙带旁,告诉记者,“柴草要压入沙内多深、露出地面多少距离等都是有标准的。如果技术把关不到位,草方格的保存时效就会大大缩短。”
2010年,当地开展封育工程,对开展飞播治理的沙漠区域进行封育自然恢复。杨波和同事们需要手持定位仪器,在沙漠中徒步行进,对封育区节点进行标记,后期施工队伍会根据标记搭建围栏进行封育。沙漠里行走十分不便,遇到沙丘只能翻越,夜晚照明靠手电和月光,“在沙漠里全靠定位仪辨识方向,否则很容易迷路,我们一般得忙活到晚上七八点,我最晚一次到晚上10点才走出沙漠,一年得有半年在沙漠里。”杨波笑道,这些工作他一干就是七八年。
2018年后,杨波除了参与日常的治沙技术指导以及办公室工作外,更多的重心转移到了协调管护工作上。“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我们中心范围内有国家级重点公益林16.6万亩,一定要把这些树管好、抚育好。”杨波说。
2020年,当地一家种植梭梭接种肉苁蓉的企业,超越其承包范围拉沙取土破坏植被。管护人员发现后报告给管护中心,杨波立刻赶到现场,用定位仪标记坐标确定破坏范围,并拍照记录。“沙漠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植被破坏后裸露的沙丘,极可能发展为可移动沙丘。”杨波说,随后他们向相关执法机构报案,督促涉事企业恢复植被,“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管护力度,保护好我们的防沙林。”
说话间,驱车前行已20多公里,记者来到了刘拐沙头,乌兰布和沙漠与黄河在此“握手”。刘拐沙头管护站周边,铺满了大片大片的草方格,梭梭在其中茁壮生长。在这里,记者遇到了29岁的管护队副队长杜维伦,他已在这里工作了9年。
管护站几名管护员共同负责19万亩梭梭林的管护,每天杜维伦都要开车巡护四五趟,查看是否有林木被破坏、是否有违规拉沙取土、是否出现火情或病虫害等,一天就要巡护五六十公里。“每年春秋防火季巡护尤其重要,我们要沿公路不停巡视,杜绝有人吸烟、烧烤、扔垃圾等,沙漠里长出这些梭梭不容易啊。”杜维伦说。
管护站后,有一座高达20多米的铁制瞭望塔,从远处看,瞭望塔似乎并不高,可当记者跟随杜维伦攀登狭窄的扶梯走到一半时,呼啸的北风,高耸的塔身,令记者有些却步,不敢再往上走。
而杜维伦每天只要一有时间便会上塔瞭望,拿起望远镜观察情况,“每天爬上爬下也不觉得怕,早习惯了,看到前人栽种的梭梭越长越好,心里就越高兴,也促使我要更好地保护这片土地。”杜维伦在塔上指着不远处告诉记者,“这一大片就是我们今年新栽种的梭梭林。”除了日常管护,今年杜维伦还和所有管护人员一起栽种了600多亩的梭梭、花棒和沙拐枣。
如今,经过几十年来持之以恒的生态治理,乌兰布和沙漠呈现“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我想继续坚守在这里,守好这些梭梭,让乌兰布和沙漠绿起来。”杜维伦说。
“看着这些树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
行车驶出京藏高速出口,来到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城郊,映入眼帘的便是天蓝水碧的临河镜湖湿地公园,阳光洒在水面如镜的镜湖之上,波光粼粼,两岸树木茂盛,游人穿行其间、嬉戏玩闹。
巴彦淖尔市林草局临河区分局镜湖养护中心主任王永伟,对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充满了感情。王永伟是一名退役军人,2016年转业后回到临河区。“刚回来的第一年在区林业工作站工作,负责包联乡镇植树造林,可我当时两眼一抹黑,只能多学多做多问。”王永伟回忆。
于是,他查阅书本资料、请教老师傅,先认树种,再学技术。“以前觉得种树能有多难?后来发现种树也有技术标准,比如种杨柳要深一些,种灌木要浅一些,盐碱地得种耐盐碱的红柳、紫穗槐和沙枣,沙化地得种梭梭和杨柴,种树门道可不少。”王永伟笑道。经过一年多的认真学习实践,王永伟和同事们种植了1000多亩的林地,也对植树造林的技术有所掌握。
2017年9月,王永伟来到镜湖管护队工作,负责镜湖及周边主要交通干道8000多亩土地的绿化养护工作,同时包联3个乡镇的造林工作。“日常养护工作就是浇水、除草、施肥、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基本每天都得在绿化路线上来回巡护。”王永伟介绍。
本以为对植树造林已颇有心得的他,却在2020年遇到了挫折。那时,当地的治召线公路两侧绿化的树木交由镜湖养护中心负责养护。没想到,十分用心养护的树木,不到两年,长势不仅不旺盛,反倒不断出现死亡。“当时心里可着急了,晚上也睡不好,每天去路两边看,想找出究竟哪里出了问题。”王永伟回忆道。
最终经过寻找专家、多方查证,王永伟和同事们发现是土地和树种的问题,该公路两侧属于重盐碱地,而起初种植的垂柳和新疆杨只是稍耐盐碱,长大后扎根到深处,便被重盐碱腐蚀而死。“随后我们换种更耐盐碱的紫穗槐和沙枣,搭配有机肥,改善立地条件,之后我便天天去守着,直到小树发芽、越长越高,心里悬着的心才放下。”王永伟笑道,如今该公路两旁的树木成活率已超过90%。
在农忙时节,不少管护工人回家务农,而在镜湖后有1000多亩沙化土地的植被需要维护,王永伟便和同事们24小时轮班,晚上住帐篷,白天忙浇水。“这里的每棵树都属于‘三北’防护林的一部分,沙地得多浇几趟水。看着这些树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王永伟感叹,“如今树多了、生态好了,刮风也少了,刺猬、兔子等动物也多了起来。”
时代发展对于种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王永伟表示,要多学习新的林业知识和模式,多走出去扩大眼界,提升专业知识。“我爱人笑我现在出去旅游,到哪里都是先看树,咱们河套平原耕地多,如今能种树的地方基本都种满了,现在我们的目标就是尽量在立地条件差的地方争取种活,保护好农田和‘三北’防护林。”王永伟语气坚定。
“看到乌梁素海的生态越来越好,感觉自己的坚守都值得了”
从临河区出发,沿着河套灌区一路向东行驶,两个多小时后,记者来到了位于乌拉特前旗的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义长分中心苏独龙河扬水站。乌梁素海这颗地处黄河“几”字弯顶部的“塞外明珠”,天蓝水碧、芦苇摇荡、百鸟竞翔,扑面而来尽是水草的自然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29岁的刘俊琦和34岁的孙旭宏,在地处乌梁素海北侧的苏独龙河扬水站一同坚守着。“河套灌区的地势一般是西高东低,水流自然进入乌梁素海,但这里却是北低南高,落差在两三米,导致渠水无法自然流入乌梁素海,水体循环慢,水质变差,极易滋生黄藻。这便需要建立扬水站连接渠道,进行生态补水。”孙旭宏告诉记者。
“我们一般是在每年的灌溉间歇期进行补水,还会将黄河分凌水和汛期水排入乌梁素海,既做好了黄河防凌防汛工作,又对乌梁素海实现了生态补水。”刘俊琦介绍。据悉,乌梁素海平均库容为4亿立方米,而每年整个河套灌区向乌梁素海排水达6亿立方米,加之每年分配的生态补水量,相当于每年都会将乌梁素海的水至少“置换”一次。
当生态环境部门监测到相关区域水质有变化波动,便会将预警发往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再由中心调度,开启精准化生态补水,将水补充到相应站点。“去年夏天,我们这里有很小一片水域因为高温富营养化,导致黄藻滋生,预警后中心立刻进行调度补水,补了十几天后水域就恢复如初。”孙旭宏告诉记者。
苏独龙河扬水站位置偏僻,距离最近的村庄有10多公里,条件十分艰苦。“刚建站时,周边一个人都没有,有电但没网、没信号,通信联络十分不便,经常得开车到12公里外的供水段去拉水、取饭,条件很艰苦。”刘俊琦回忆。
2021年夏季的一天晚上,风雨大作,水位线不断上涨。刘俊琦和孙旭宏正在水泵房值班,那时扬水站宿舍还未建好,两人只能住在临时板房车内。“当时风很大,感觉板房车都要被吹到河里了。而且一打雷,水泵就跳闸,我们就得赶快跑去恢复,雷电交加,雨衣和雨伞根本没用,我们浑身都湿透了。”孙旭宏告诉记者。“如果10分钟内水泵不恢复工作,洪水就很可能淹没两侧农田,我们一整晚根本不敢睡。”回忆那晚的经历,刘俊琦印象深刻。
如今,随着工作经验增多,两人工作也越发得心应手。此外,中心专门搭建了专用无线移动网络提供网络与通信,水管也接通了,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我们回家路程较远,所以平时住在站里,周末才回去。要是有补水任务,一连二三十天都回不去。”孙旭宏说,“媳妇老抱怨我是‘云养娃’,我确实心有愧疚,可看到乌梁素海的生态越来越好,感觉自己的坚守都值得了。”
如今,经过当地多年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湖区水质由曾经的劣Ⅴ类提高到整体Ⅴ类,湖心断面水质达到了Ⅳ类,水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