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召开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传达了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围绕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座谈交流。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简小文主持。院长包银山、副院长刘满贵出席会议,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简小文传达了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关于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工作目标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的主要会议精神。他指出,要深刻认识推进“北疆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社科院要当好“北疆文化”研究阐释“领头雁”,在总体谋划上突出新站位、在学术研究上拓展新领域、在成果转化上体现新思路、在运作机制上出台新举措,努力建设成为传承创新“北疆文化”的重要高地、推广展示“北疆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平台,让更多“北疆文化”学术成果不断涌现。要站在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高度,向全社会宣传内蒙古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文化,突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厚重感。要打开格局,以组织实施重大科研项目为带动,通过设立“北疆文化”系列研究项目和召开理论研讨会,联合区内外科研力量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持续产出精品学术成果,在中央和自治区媒体上积极发声。
包银山总结了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提出要尽快出台内蒙古社科院推进“北疆文化”品牌建设近期工作计划。一要抓紧成立一支研究队伍,以“北疆文化”中的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作为研究对象;二要撰写署名文章,把统领性概念、时代价值、当代意义研究透,在权威媒体上发布;三要推出一批具有启发意义的研究阐释文章,在自治区主要媒体、院四刊和融媒体平台上发表,发挥社科院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四要筹办一期高端论坛,通过筹办全国性的“北疆文化”论坛,广集众智、广谋良策、广聚共识,提高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五要起草一部实施方案,从提升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角度,梳理基本框架,策划好顶层设计,制定五年研究规划。此外,还要组织调研团队到兄弟省市调研,借鉴区域性文化品牌打造经验;以当代视角重新审视、研究梳理原有工程项目,同“北疆文化”相结合相衔接相促进;召开小型研讨论坛,在辩论中相互启发,建构和界定相关概念;研究阐释自治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和说明,重点研究《决定》中的新提法新要求。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界定“北疆文化”内涵外延,“北疆文化”研究的着重点、突破口、切入点和需要坚持的原则,以及自治区和社科院如何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为下一步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和建议。民族研究所所长娜仁其木格研究员、“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范丽君研究员、政治学与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永利研究员以书面形式提交了意见建议。
看看专家怎么说——
草原文化研究所康建国研究员:做好“北疆文化”这一内蒙古地域文化研究,要成立专门机构,配备相应人员,积极申请设立“北疆文化研究”重大社科基金工程和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并做好其他工作;要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包括理论阐释、专题研究和打造学术平台《文化北疆》集刊;要有基本工作设计,也要有未来发展方向,即打造一个“北疆文化”科普基地,并逐步开展工作。
历史研究所翟禹副研究员:一是要启动“北疆文化研究工程”,充分利用社科院现有的科研优势,在“北疆文化”品牌的新时代文化视角统领下,进一步走深走实、做大做细。二是要把学术成果的普及、宣传和阐释,作为打响“北疆文化”品牌的重要工作来抓。三是要率先编纂《北疆文化史》,系统梳理“北疆文化”的发展历史进程,理清脉络,讲清楚“北疆文化”的内涵、特征以及时代发展前景。
草原文化研究所所长王海荣研究员:一要打造具有可视性的“北疆文化”品牌,强调视觉上的通达性。二要打造具有互动、参与性的“北疆文化”品牌,要吸引大众参与,最大程度地焕发品牌价值。三要打造具有传播性的“北疆文化”品牌,能“瞬间”吸引大量关注并借助高科技手段在各个媒体渠道快速传播。四要打造具有联动性的“北疆文化”品牌,成果涉及领域广,各领域的关联度密切。
历史研究所所长全荣研究员:内蒙古社科院作为“北疆文化”研究的主力军,要明确“北疆文化”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和界限,明确其时空范围;要在解读阐述“北疆文化”的精神内涵、传承路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方面写文章;要以丰富的史实、严密的逻辑,证明各民族始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不易真理;要借助“北疆文化”平台打造各类数字化服务,出版系列古籍文献;要运用多种传播渠道,传播和推广“北疆文化”,确保“北疆文化”讯息能够达到目标受众并产生共鸣。
语言研究所所长萨日娜研究员:内蒙古社科院应以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北疆文化”建设新理念为契机,凝聚智慧和力量,认真总结建院以来取得的各方面重大成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自治区新时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战略部署,提高政治站位,推进院科研资源数字化平台建设,开设和发展富有时代精神的新兴学科和综合性学科,为自治区“北疆文化”建设建言献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措施支撑。
文学研究所所长树林研究员:自治区党委提出打响“北疆文化”品牌,营造凝心聚力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浓厚氛围。这是自治区党委围绕“两件大事”提出的文化建设方面的新的重要思路和行动目标。“北疆文化”内涵丰富,我们应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以红色文化为突破点,以古籍文献为切入点,将宗教中国化视域下的北疆佛教文化和生态文化纳入到“北疆文化”,举办多场“北疆文化”研讨会,扩大影响力。
哲学与宗教研究所其乐木格研究员:内蒙古社科院应从学术队伍建设、学术平台建设、资料成果建设三个方面开展“北疆文化”研究工作。要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草原文化”研究学术平台,建设新的学术平台;依托相关“工程”“论坛”等载体,发表、出版一系列高质量学术著作、普及读物、系列论文等。
历史研究所刘春子副研究员:要从历史层面梳理“北疆文化”的源流、脉络,从社会层面探析“北疆文化”的形成与传播机制,总结“北疆文化”的物质基础、价值内核与特质,提炼“北疆文化”发扬光大的亮点与支点。以北方各族共同创造的文化为对象,搜集文本、金石、影像等文献,整理出版《北疆文化丛刊》,编纂推介科普书籍。持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立场,结合现实需求,针对“北疆文化”的资源整理、再生产、国内外推广等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调研报告。
科研管理处吴英达副处长:开展“北疆文化”研究,要召开区内专家座谈会、高端专家论证会明确“北疆文化”内涵,成立课题组转化会议交流成果;要设立《北疆文化研究》项目,成立项目核心团队,迅速推出系列理论成果,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成果影响力;要吸纳新进博士,吸收院外力量,组建黄河文化研究所(中心),为“北疆文化”研究提供学科支撑;要成立“北疆文化研究院”,并建议研究院办公室设立在内蒙古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