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鉴文明】赤峰市红山区东城街道1+4+N为创城保驾护航

  自8月初开始,赤峰市红山区东城街道将创城工作当做一项政治工作来抓,在实际工作工作中摸索出了1+4+N创城工作法。1即一个目标,打赢创城攻坚战;4即四个渠道,一是街居干部全部下沉包联社区开展创城工作,增强社区有生力量,缓解社区人手少的压力,二是精准对接上级单位下派的共建单位职工志愿者,分区分组打卡参加创城志愿服务,三是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及志愿者服务站招聘志愿者,将招募来的志愿者根据居住地就近原则分配到各社区参加创城工作,四是通过线上志愿者云平台发布各类创城活动项目,招募志愿者参加创城工作;N即N支队伍,街道创城办将通过四种渠道来到东城的志愿者们根据志愿者个人意愿、居住地优先、特长优先等原则分配至各社区,再有社区给每名志愿者安排具体工作。通过1+4+N工作方法解决了社区创城缺人手和志愿者有力无处使的困境,为创城工作疏通了经络。

  案例一:东城街道千禧社区开展“大手牵小手创城路上一起走”活动

  为切实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充分调动共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关于开展‘争当创城志愿者·每天奉献一小时’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8月16日,东城街道千禧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内蒙古红山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大手牵小手·创城路上一起走”创城志愿主题活动。

  活动开始前,社区通过辖区网格群招募小志愿者参与此次活动。活动开始,社区书记对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进行培训,结合创城标准,对小区的一些不文明现象进行剖析,对今日志愿服务内容进行讲解说明。

  会后进行分组,由社区工作人员、共建单位志愿者与小小志愿者分工合作,分三组对辖区进行清理,飞线、小广告、白色垃圾、不文明养宠等不文明行为,志愿者们都不放过。在共建单位同志与小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辖区焕然一新,环境卫生状况大为改善。清理后,小志愿者们又投入到“暑期防溺水倡议”宣传中。

  创城惠及你我他,文明守护靠大家。此次活动,得到小区居民的高度赞扬,收获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特别是小志愿者的参与,对培养友爱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为辖区形成人人关心创城、人人支持创城、人人参与创城的浓厚氛围提供了条件。

  案例二:“一起一坐”的背后是城市文明硬实力的体现—东城街道华源社区安装休闲座,居民休憩有去处

  老百姓的事无小事,这不就在8月16日,东城街道华源社区二毛一生活区的阿姨们看着小院内新安装的休闲椅喜笑颜开,“小院内老人多、孩子多,下午大家都喜欢出来溜达溜达,找个地方乘乘凉,很多居民将家里淘汰的废旧家具摆在楼下,既不美观,也不方便,现在社区统一安装休闲椅,实实在在地帮我们解决了难题。”

  为推动“在红山爱红山我为创城添光彩”实践活动落到实处,东城街道华源社区深入开展民意走访,广泛收集居民诉求,积极推动解决反映较多的问题。作为华源社区的共建单位,赤峰市市场监管局得知居民有增加休憩场所的需求后,组织有关单位现场勘察,在具备安装条件的位置及时安装便民休闲座椅,解决了居民“休憩难”的问题。

  在华源社区开展民意诉求走访以来,社区已先后解决各类居民诉求400余件,涉及基础设施维修、配套设施更新、市容环境整治等多方面,其中共建单位通过推动人财物全方面资源下沉,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解决了不少社区想解决却解决不了的难点、重点问题。“一起一坐”看似是小事,但背后凸显的是创城硬实力。东城街道华源社区将继续聚焦居民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党建统筹协调作用,将共建单位的优势力量注入网格,推动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扎实办好为民服务实事。

  案例三:东城街道红山社区党支部:红蜂驿站暖人心便民服务零距离

  民生无小事,点滴见初心。东城街道红山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揭榜解题红新向党”主题活动月主题党日活动,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精准化服务。坚持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工作就推进到哪里,通过整合资源、拓展服务,打造红蜂驿站,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驿站不大却功能齐全,内设居民休息议事区、图书学习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区、图书阅览区、配备了数字LED显示屏、空调、图书、雨伞、急救箱、微波炉、防疫物资等设施,提供休息、阅读、饮水、手机充电等便民贴心服务。

  小小的驿站,通过雨天里的一把伞,大热天里的一杯水,浮躁时的一张书桌……为过往群众解决不期而遇的小烦恼,为居民提供一方与心灵对话的净土,释放城市人文关怀的善意,让群众更有归属感和幸福感。 


  • 编辑:杨旭英
  •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蓝冠-蓝冠首页-蓝冠官网来源!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