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企业心声 聚力助企纾困
兴和县政法系统:多措并举,用法治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为充分发挥法治对营商环境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近日,兴和县政法机关按照“迎接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部署,围绕“助企纾困”这一主题,坚持以开门纳谏、求真务实为导向,问需于企、反思问题、创新举措,用法治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坚持开门纳谏,主动问需于企
兴和县政法机关通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发放征求意见表和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广泛吸纳来自社会各界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共累计召开座谈会5次,走访调研当地企业20家,发放征求意见表和调查问卷80余份,收集、梳理、归类意见建议42条,并全部进行台账化管理,建立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逐项抓好整改落实,及时向市场主体反馈整改结果。
坚持求真务实,深刻反思问题
兴和政法机关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干事创业精神,通过认真剖析反思问题、撰写对照检视材料、召开研讨交流会等方式,深入查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讨检视阶段,全县政法机关共撰写检视材料73份,找出存在问题44项,提出整改措施34项。
坚持创新举措,“公检法司”齐发力
为有效服务保障我县民营企业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围绕企业提出的法治需求和意见建议,县政法各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兴和县人民法院深化繁简分流改革,建立诉前分流、多元调解机制。针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需要,组建道路交通事故审判团队、速裁快审团队和破产审判团队,让涉营商环境案件审判更加专业化、精细化。今年以来,共受理涉企民事案件364件,其中,诉前调解成功54件。兴和县人民检察院主动融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多次深入企业调研走访,收集需求,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为企业“量身制定”检察服务,建立了《兴和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十条措施》《兴和县人民检察院“检企共建”员额检察官包联民营企业工作机制》《兴和县人民检察院涉企案件办理工作规定》等一系列便民利企制度,通过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切实提升检察服务能力,更好护航民企发展。兴和县公安局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开门纳谏、实事求是、精准高效”的原则,引导全局民警强化责任意识,转变执法理念,在全面实施《兴和县公安局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企》基础上,制定《兴和县公安局班子成员进社区(村委会)担任第一警长工作方案》,成立执法管理办公室,明确区域划分与工作目标,着力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各项举措落地落实。同时,依托公安政务“一站式”办理平台,实现80%申请类行政许可事项进驻民生服务大厅,政务事项办结率提速90%以上。兴和县司法局联合辖区律师事务所组成法律服务团队,以法律政策宣讲、规范企业管理制度、协助审查合同的方式为县域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全面分析企业法律需求和风险点,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帮助企业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建立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涵盖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一站式综合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截至目前,乡镇覆盖率达到100%,村(社区)覆盖率达到81%。(常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