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晚,不少呼和浩特市民都收到了这样一条手机短信:“重要通知!我市第六轮核酸检测将于2022年2月24日早7时正式开始,采样时间至当日14时全部结束,请全市群众积极配合,按时参加核酸采样。市疫情防控指挥部”
这条短信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呼和浩特计划用7个小时完成全市新一轮核酸检测的采样工作
本轮疫情期间,呼和浩特不少市民都有这样一个感受,这次呼市核酸检测的速度变快了。正如市民王先生说,“现在做核酸不用排很长的队,我这几次排队最多十分钟!”
去年10月,呼和浩特也曾被一场疫情袭击。当时的首轮核酸检测是在夜间开始的,不少市民在寒风中排队几个小时却被告知“做不了”,加之部分检测点出现的混乱情况,暴露了呼和浩特当时疫情防控方面的不少问题。
如今仅仅过去4个月,呼和浩特却已经有信心用7个小时完成全市范围内核酸检测的采样工作。
原因何在?
“他们的支持让我们心里很有底”
2月23日一早,呼和浩特第五轮核酸检测期间,不少核酸检测点都迎来了特殊的“客人”——市委书记包钢和市长贺海东。
当日,现场督导检查核酸检测工作时,包钢指出,要在每轮核酸检测后,不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完善方案,优化流程,以分秒必争的状态与病毒赛跑,努力做到即采即送、高效运转,最大限度减少时间差,确保在规定时限内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报告反馈及时有效,为后续工作赢得主动。
同日,贺海东在督查暗访中指出,要不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动员市民群众参与核酸检测,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本轮疫情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与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多次亲赴疫情防控一线暗访督查,体现了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
一名在呼和浩特市幸福小区参与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都能感觉到自治区各级领导对每轮核酸检测的重视,他们的支持让我们心里很有底。”
“看得出来,呼市是用心了”
本轮疫情期间,呼和浩特火了两个新词——“敲门行动”“扫地行动”。
据呼和浩特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解释,这两个行动就是根据前期掌握的辖区内伤残人员、行动不便的老人、失能半失能人员、婴幼儿等特殊人员信息,相关旗县区卫健部门抽调医务人员组建流动采样队伍,在乡镇、街道采样点负责人的配合下,开展入户采样,尽可能做到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通过组织“敲门行动”“扫地行动”,呼和浩特市第四轮核酸检测人数较前几轮有所提升,核酸检测的“死角”被压缩到最小。
同样是从第四轮开始,呼和浩特市民在做完每轮核酸检测后,工作人员都会给市民一个标签,有了这个标签,就表明自己已经做过核酸,包括在出入一些需要提供核酸证明场所的时候,出示这个标签就可以了,大家出行也更加方便。
呼和浩特新城区居民宋女士就在参与第四轮核酸检测期间,拿到了“小片片”。“我年纪大了,每次去哪里要扫码,我都要折腾好半天。这次这个小片片,看得出来,呼市是用心了。”
一项项行之有效的举措,一条条周密细致的谋划,核酸检测高效有序的背后,折射出呼和浩特城市治理能力的整体提升。而这,正是一座城市应对疫情时,底气的重要来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本次疫情期间,呼市还展现了一把首府该有的“大手笔”。
第三轮检测期间,呼和浩特从全区调集200余名实验室检测人员,协调9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启5个实验室,抽调11个PCR方舱和2个气模实验室,日检测能力达到36.5万管,比第二轮增加1.5万管。
2月18日,呼和浩特市城市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出动216名员工彻夜奋战,连续突击10个半小时,完成5个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
2月17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相关部门仅用一天时间完成了国际会展中心的方舱实验室核酸检测基地的所有搭建、设备调试等工作,随即投入使用,每日最高检测能力达100万人。
参与搭建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说,“如今呼和浩特遇到困难了,我们每个呼市人都要尽一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搭建的速度快一分,疫情蔓延的危险就小一分。”
本轮疫情期间,呼和浩特这座英雄的城市,展现出了高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各级党委政府也展现出了极强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一个又一个平凡的呼市人,也在用奉献书写着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爱,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疫屏障。运送核酸样本的出租车司机、辛勤付出的志愿者、捐钱捐物的企业家、坚守岗位的民警、跟进监督的纪检干部……感人的故事已经数不胜数。
因为有你们,面对疫情,呼和浩特,根本不慌。
所以,亲爱的呼和浩特市民,这次,我们真的要为呼和浩特在这次疫情期间的表现点赞。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阴霾终将驱散,曙光即将到来。(翟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