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向未来·相约北京冬奥会】“打卡”中国工艺美术馆 一音一画皆动情

  ​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冯雪玉



  ​2月10日,来自新疆阿勒泰的蒙古族民间艺人乔龙·巴特给大家表演《阿勒泰颂》。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孟和朝鲁摄影报道

  2月10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带领160余名中外记者走进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这座艺术的殿堂里,记者与大家尽赏国风艺术之美、听守艺人畅谈技艺传承。

  历经近3年建设,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后第二天,新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重新开启大门。该馆位于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西侧紧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新馆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博物馆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又新增一处代表国家和首都文化形象、彰显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气象的重要文化地标。

  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系列文化活动的重要项目,新馆首个展览重磅推出“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韩子勇说:“几乎与工程建设收尾、验收同步,我们马不停蹄地推进‘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的布展工作,依托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强大的学术力量和丰富的藏品资源。”

  开馆之作“中华瑰宝”展览与场馆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北京冬奥会期间一项重要文化活动。

  为了契合北京冬奥会,中国工艺美术馆特别设计了冬奥主题的装置景观《从阿勒泰到北京》,为北京冬奥会喝彩。

  来自新疆阿勒泰的蒙古族民间艺人乔龙·巴特是蒙古族绰尔这项古老乐器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现场,他用呼麦为大家表演了《阿勒泰颂》。

  乔龙·巴特说:“能在冬奥会期间来到新落成的中国工艺美术馆表演,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是一座能把非遗技艺展示给全世界的地方,希望和更多的人分享中国传统的民间技艺。”

  据介绍,“中华瑰宝”开馆大展,共分8个板块,涵盖了工艺美术、古琴、传统乐器、传统美术、戏曲、金石篆刻与拓本、传统年画、戏曲演出,共展出1298件珍品,80%是第一次面向社会公众展出,大部分展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70年积累的珍藏。

  走进“大国匠作”展厅,翡翠“四大国宝”的共同亮相最令人瞩目,它们分别是翡翠山子《岱岳奇观》、翡翠花薰《含香聚瑞》、翡翠提梁花篮《群芳揽胜》和翡翠插屏《四海腾欢》。4件翡翠国宝从题材选定、形式设计到全部完成,历时8年,由40多位名扬玉坛、技艺精湛的大师能手共同创作。其中,《群芳揽胜》是中国玉器艺术史上最大的花卉作品。

  在“旷古遗音”板块,观众可以欣赏到晚唐“枯木龙吟”琴、宋代“鸣凤”琴等珍品,领略穿越3000余年的古琴艺术,聆听《广陵散》等旷古遗音,一饱耳福;“丝路丹青”板块,则带着观众饱览“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观赏到70余件临摹精品,宛如再次踏上“丝绸之路”;在“粉墨传奇”板块可以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在“藉器传文”板块品鉴百位篆刻家以《论语》警句篆刻的百件作品;在“神州迎春”板块可欣赏来自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等地缤纷多姿的板画年画艺术。

  一音一画、一物一景,各美其美,令人流连忘返,观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大家完全被源远流长、匠心独运的“中国美”所折服,为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骄傲。


  • 编辑:章颖慧
  •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蓝冠-蓝冠首页-蓝冠官网来源!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