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是彰显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人民和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红色精神。它体现在理想信仰、价值追求、精神风貌等层面。红色精神像血液一样流淌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成为具有中国共产党人鲜明政治标识的红色基因。追迹——红色传承人,讲述拥有着红色基因的革命后人,在这片热土上所传承的精神印记。

本期人物简介:白温都格尔
白温都格尔,又名白音桑格尔、白永胜,白格日哈拉,1885年生于布特哈正蓝旗济沁河流域(扎兰屯市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鄂温克猎人家庭。白温都格尔在1931年在爱国将领马占山发动的“江桥战役”中指挥官兵浴血奋战,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1940年,白温都格尔转入敌后战场组织广大抗日武装力量,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在抗联组织的安排部署下建立起一条红色运输线专门为抗联前线官兵运送军用物资和食盐、粮食等生活用品。1942年8月,被叛徒告密而被捕。白温都格尔毫不畏惧日军的酷刑,大义凛然、不屈不挠,在1942年被日本法西斯残忍地杀害在狱中。
白淑芹
白温都格尔曾孙女。
原扎兰屯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民族委员会主任。现任扎兰屯市鄂温克族研究会副会长兼荣誉会长、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研究会第六届常务理事。1987年开始新闻采访和文学创作。主要新闻作品有:《抗日英雄–白温都格尔》、《丰碑,从这里崛起》、《大山赋厚爱》等;主要文学作品有:《夏日里的鄂温克妇女》、《血染山林》、《济沁河岸边的鄂温克人》、《鹿鸣声声》等,分别发表于《呼伦贝尔报》《内蒙古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扎兰屯《秀水晚报》和《鄂温克研究》等报刊杂志,其中《抗日英雄–白温都格尔》、《济沁河岸边的鄂温克人》被收入《鄂温克族百年实录》中;《济沁河岸边的鄂温克人》被收入《彩虹岁月》中。曾参与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等两省区鄂温克族研究会联合出版的《鄂温克地名考》(扎兰屯部分)、1991年主编《扎兰屯市统战工作志》。现任《济沁河流域的鄂温克人》的编审。(记 者:安 琪 杨景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