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官网注册,蓝冠招商_一日入党终生念 总有初心伴白首—— 96岁老党员崔树德的本色人生

  (耿灿)

  古语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漫漫人生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初心。初心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简单朴素,随着时间流逝,他会慢慢长大,《三字经》中说:幼年的初心往往是“人之初,性本善”的纯真,纳兰性德说:青年的初心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王安石说:中年的初心多了“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勇气,杨慎说:老年的初心有了“惯看秋风春月”的淡泊。在这些不断成长和丰富的初心里,有的走着走着会丢,而有的即便走的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的去靠近他。孔子言:“居之不倦,行之以忠”。走到最后,往往就会发现,所谓的初心就是在抛开所有世俗附加后,我们从出发开始就一直所坚守的那颗向善、向美、向真的信仰之心。

可是,在今天瞬息万变的世界,初心常常会被遗忘,诗人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丢失心中所仰,可能会陷入迷途。而对于一个共产党员而言,什么是初心?能不能守住初心?如何来守住初心?可能是一生都要进行的灵魂之问。在今天的党课上,一位特殊的党员要用他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帮助我们回答这些问题。



  

  走近他,要从2020年初说起,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的迅速蔓延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医科大学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发起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疫情募捐活动。

  3月3日一大早,内医大附属医院党政办公室来了两位特殊的募捐者。他们衣着朴素,步履蹒跚,满头白发的爷爷拄着拐杖,奶奶一手拎着布包,一手搀扶着身旁的老伴儿。刚一进门,爷爷就急切地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听说学校在捐款,我们也要捐!”当老人用颤微的双手打开几页旧报纸时,所有人都惊呆了,老人带来的有整整十万。当问到为什么要捐这么多时,两位老人双手交叠放在腿前,态度显得谦逊而坚定。“因为我是共产党员。我96了,老了,不能再为国家做什么贡献。这是我们夫妻俩唯一能做的,请组织收下。”爷爷简短、铿锵地回答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就在这一天,内医大人的朋友圈被刷屏了,相关媒体报道链接一经发布,短短四小时,点击量达上万次。大家纷纷用:致敬共产党员!致敬英雄楷模!致敬最美“90后”,这样的字眼表达着对老人的敬意。而大家口中的这位最美“90后”,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务院荣誉勋章获得者原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崔树德。

  崔老说,他最值得自豪的是,自己的党龄和共和国同岁,71年来,他和共和国、和内蒙古一起成长,经历过磨难和挫折,也见证了奋斗和辉煌。同志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崔老的本色人生,读一读这位老共产党员坚守71年的初心与使命。

感恩·初心养成

  1925年2月15日,吉林省开通县的一个中医世家,一个婴儿在亲人的期盼中呱呱坠地,这位当地的名医崔文斌用“树德”二字给自己的长子起名,他对妻子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德行优良的国之栋梁。然而,美好的期盼并没有带来生活的好运,从崔树德记事起,他感受到的都是岁月的艰辛和社会的动荡。

  1932年,日本政府押着被赶出北京城的末代皇帝溥仪,在吉林长春建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崔树德的家乡成为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前哨站。那一年的崔树德七岁,但他一辈子都记得那种提心吊胆、惶惶不安和寄人篱下的苦楚:不能说中国话,不能说自己是中国人,天天列队唱日本国歌、升日本国旗,90度弯腰鞠躬遥拜日本天皇,家不是家,国不是国。除了怕还有难以忍受的饥饿,因为兄弟姐妹多,一个野菜饼子吃上一两口再给弟弟妹妹吃,再饿不敢跟父母说,因为这一个饼子可能是他们几天给孩子们省下来的。崔树德说,长大后还会经常做噩梦,梦到那样的场景,别说吃饱,能活下来已经是幸运。

  在苦难中艰难生存的孩子渐渐长大,身在沦陷区的崔树德开始越来越多地听到共产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他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萌生出要跟共产党去干革命的朴素向往。崔树德说,那时候我就知道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我常想,假如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哪怕是一个青年团员,该有多好,我们就会有不一样的生活。每每这么一想,我就勇气百倍。

  终于1947年,22岁的崔树德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因为有医学背景,被安排到部队医院工作。而就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日军为阻止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撤退前竟然惨绝人寰地将细菌库中带有病毒的老鼠投放到王爷庙街的粮食库中,王爷庙也就是今天内蒙古乌兰浩特。突发的鼠疫同时导致霍乱、斑疹、伤寒大量传染病的流行,一座美丽的草原小城在疫情中沦陷成满目疮痍的“黑死之城”。疫情快速蔓延到毗邻18个旗县乃至弥漫整个内蒙古东部地区,从1945年冬至1947年春,累计死亡4万余人,仅王爷庙城区近1/10的百姓死于疫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崔树德所在的部队成为北疆草原抗击鼠疫的逆行军、敢死队和先锋队。第一次踏入草原,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缺医少药的困境摆在了作为防控人员的崔树德面前,这场战斗需要的不仅是不怕死的革命勇气,更需要科学的疫情防控知识和专业技术人才。自己不够专业,这样的人从哪里来?

  崔树德在工作中陷入了深深的焦灼。此时,一封来自吉林的家书让他有了不一样的想法。信是正在家乡学医的妻子潘桂芳写来的,知道丈夫到了疫情中心,担心丈夫安全她焦急地询问防控的情况。收到信的几天崔树德辗转反侧,思考再三,给年轻的妻子回了这样一封信:桂芳,疫情很严峻。你是国家培养的专业医药人才,你是否考虑参军入伍,来草原,来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疫情最危险的地方去,对于一个20岁的姑娘来说是需要莫大勇气的。

  然而,面对丈夫的询问,潘桂芳却没有犹豫,她说服年迈的父母,告别亲人家乡,追随革命的脚步只身来到陌生的草原。作为专业的疫情防控人员,潘桂芳是奔向疫情草原的逆行者。终于,这对深爱有77年的革命伉俪在草原的红色之城,在严峻的鼠疫防控中重逢,没有花前月下的甜蜜,没有儿女情长的嘱托,短暂重逢后等待他们的只有疫情的考验和生死的威胁。从这一刻开始,他们的生命、爱情、心血都将和内蒙古深刻相连。

  回忆危难岁月,崔树德却说,部队生活不是苦,更多的是乐。他独自上山砍柴为战区医院取暖,下河摸鱼给伤员改善伙食,忙忙碌碌的生活无比地充实。更重要的是,终于有机会可以真正地学习了,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图书都让他兴奋不已,他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阅读了大量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形成了忠实的马列主义信仰。多年军旅生活,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感恩早已刻入灵魂,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红色信念悄然被唤醒,如同一粒种子,在这个年轻人的心底生根发芽。

  1949年12月28日,崔树德迎来了让他终生铭记的日子。凭借在部队和抗击疫情中的优异表现,第一次入党申请就获得组织批准。至今谈起,崔树德都显得异常激动,也正是从入党起,他有了以日记的方式记录党内生活的习惯。我手里的这个笔记本纸张已经泛黄了,很多字迹已经斑驳,但却真实地记载着崔树德在那一刻的初心感受:我终于成为党的一份子了。党给了我全新的生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辈子我都要为党和人民做事,无论碰到什么困难,多少挫折,永远跟党走。

  一朝宣誓,一生践行,一旦入党,终生党员。这是崔树德之外日记中,说给自己的话。从此,他也将用一生来实践初心,兑现诺言。

  奋斗·初心实践




  1950年,崔树德从部队专业,他马上要进行的一场重要的人生抉择。此时,父亲崔文斌已经在沈阳医学院任要职,选择回到家乡在父辈的庇护下生活,还是继续留在艰苦的边疆,变成了一道命运的选择题。面对百废待兴的草原和组织的召唤,崔树德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考虑再三,我决定不回东北了,我要留在草原,留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而此时,让崔树德改变一生人生轨迹的草原是什么样呢?上个世纪的50年代,地域辽阔的北疆内蒙古疾病丛生,几乎没有自己的专业医务人员。当时全国47个黄鼠疫疫源县,27个在内蒙;全国仅有5个田鼠疫源旗县,全部在内蒙。同时,这里还是布鲁氏菌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高发地。疫情和高发病症时时威胁着草原人的健康,整个内蒙古婴儿死亡率超过了百分之四十三,也就是说,每两个婴儿出生,就有一个孩子因为落后的医疗条件失去生命。地区人均寿命不足35岁,蒙古族群众的平均寿命只有19岁。尤其是在地方病蔓延的牧区,就流传着“小病扛,大病躺,得了重病就得见阎王”的民间俗语,这些细节真实地反映着当时内蒙古极为落后医疗卫生状况和生存条件。

  为了保障草原人民生命健康,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9月16日,国家高等教育部、卫生部向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了联合通知,决定在呼和浩特建立全国第一所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内蒙古医学院。

  用人之际,筹备委员会找到了已经在内蒙古人民医院负责人事工作的崔树德,询问他是否可以参与。经历过疫情、见过多少生离死别的崔树德知道,这样一所医学院校,对于落后的内蒙古而言,意味着什么。他对筹备处的同志说,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就这样,三十岁的崔树德放弃了稳定优渥的领导工作,来到一穷二白的内蒙古医学院,一切又将从零开始。

  虽然来之前,对筹备工作有一定了解,对即将面临的困难,有一定心理准备。但是来了,崔树德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此时的内蒙古医学院只是一片堆满了砖块、瓦灰、钢材、木料的荒芜草滩,不要说什么教室、实验室,就连一间能遮风避雨的用房都没有。没有办公场所,就去租;没有办学经验,就去学。从两眼一抹黑,到编制建校计划书获得国家卫生部、教育部批准,崔树德和筹备处的同志们用了仅仅29天。在一个冰雪未融的初春,内蒙古医学院终于破土动工了。基础建设工作碰到的最大难题是“钱”,当时的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刚刚起步,又遇到经济建设上“马鞍形”发展阶段,尤其在边疆,资金和物资都极度匮乏。地基建设,根本没有大型工程机械可以帮忙,崔树德和筹备组的老师们,是完全依靠人工、靠手提肩扛、靠绳子铁锹完成。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任务,也为了少让家人担心,崔树德吃住在工地上,他和很多支边来的老师一样,都是头顶着柳条帽,身穿着工作服,脚登着大水靴,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像建筑工人一样,昼夜不停地劳作。在家里的潘桂芳因为担心丈夫的身体,偷偷来工地上看他,当满身泥泞、脸被冻的紫红的丈夫,从身边经过时,她竟然没有认出自己朝夕相处的爱人。

  对于那样一段时光,崔树德在日记中写道:学校的选址、设计、开工、装修,我们每一项都要亲力亲为;我搬砖、砌墙、拧螺丝、刷油漆,解锁了一项又一项的新技能。自豪、乐观情绪的背后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辛酸。而就这样,从3月8号破土动工到教学主楼、学生宿舍楼竣工,仅仅176天,一代内医人用自己的身躯和汗水护送了内蒙古医学院的从无到有。和今天的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一样,这样的速度被称作内蒙古医学院的建筑奇迹。其实,同志们,哪有什么奇迹,有的不过是一群奋不顾身的人,用信念铸就的奋斗精神,用倔强书写的愚公力量!

  然而,没有半刻停歇,此时等待崔树德的是一场更为艰巨的挑战。学校有了,人从哪儿来?拥有多年人事工作经验的崔树德被委以重任,开始组建内蒙古历史上的第一支医学教学队伍。同事们笑称,崔树德要开始的将是一个漫长的旅程。

  的确,从1956年初,他开始在沈阳、北京、哈尔滨、济南等地和呼和浩特之间频繁往返,并亲自到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医学院、长春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山东医学院等多所专业医学院校,物色人选。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在多少孤独而漫长的黑夜旅程中,我们今天的人,并不知道崔树德也有因拒绝而沮丧的时刻,每每这时,他总会唱起一首歌,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朴素的歌词、简单的誓言让崔树德又一次次燃起新的勇气。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1956年春节前,从哈尔滨,崔树德和同志们接回了时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务长的欧阳仆任副校长;春节刚过,一列满载着中国医科大学支边人员的专列,从沈阳向草原驶来。这里有基础教研人员、临床课教师,还有行政后勤水暖、实验动物饲养技术员工,甚至还有厨师、面包师。紧接着,崔树德又亲自北上,迎来了北京医学院近三十位同志。他们当中有我国儿科学创始人项全申、我国第一代外科学者、内蒙古外科学奠基人蓝彝、骨科奠基人阙求豪、麻醉学科奠基人和喜格、为牧区医疗事业牺牲的赵宗诚等等。当我们感叹崔树德的毅力恒心时,他却说:“我算什么。那些放弃最好生活条件,告别亲人来到内蒙古的老师才是最伟大的人。边疆有多苦。大家都知道。有老师问我,去内蒙古医学院,用办护照吗?那时候的内蒙古医学院在大家眼里,是人迹罕至的边疆。”正是这些怀抱着报效祖国拳拳之心的开拓者和领路人们,用他们的选择、智慧、青春甚至生命改写了内蒙古医学的落后历史,也正是他们的到来唤来了草原医学事业的春天。

  而此时,内蒙古医学院面对的,依然是空空如也的教室。因为建校仓促,地处边疆,接回了老师,却没有生源。崔树德受到组织再次委派到华北地区招生。从来雷厉风行的他这次却有了犹豫,爱人潘桂芳已经怀有身孕。其实,从投身医学院建设的那一天开始,作为丈夫的他,很少有时间陪在爱人身边,一边是学校的生命之源,一边是家庭即将到来的新生命。看出了丈夫的犹豫不决,即将临盆的潘桂芳却安慰自己的丈夫说:“老崔,你放心去,家里有我,你不用担心!”

  同志们,我们常说,医学,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可作为医学人的潘桂芳,同样是一个妻子一个妈妈,她在最需要陪伴和帮助的时候,却选择了让自己的丈夫为大家弃小家。访谈时,当我问到潘桂芳,对当时忙碌的爱人有没有埋怨时,她久久没有说话,看了看身旁的老伴儿,最后告诉我:“我理解他。”是的,我们都说,最好的爱情是相濡以沫,最好的相濡以沫是懂得。得到爱人支持的崔树德再次出发,奔赴新的征程。

  虽然作为父亲,他没有能够见证新生命的到来,但1956年9月1日,他却见证了内蒙古医学院的新生,塞外青城,256名医疗系新生齐整整坐在教室开始上课了。

  那一天,崔树德一辈子珍藏在心底,那一晚上,崔树德失眠了,他久久徘徊在医学院的校园里,幸福、辛酸、五味杂陈、涌上心头。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学校开学。从来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知道,建校,建的是内蒙古的医学事业。我求的是共产党员的名,这一辈子党交给的每一个任务,我都要老老实实、好好完成。只要学校需要,我做什么都可以。

  同志们,鲁迅先生说过,这个世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但是,对于我们内蒙古的医学教育之路,他是在零公里处起跑,是千万个崔树德用敢于实践、勇于奋斗、忠于奉献的身躯硬硬踏出的希望之路。

  在内蒙古医学院成立后,崔树德成为建校史上第一任机关党支部书记、人事处处长、团委书记、工会主席,身兼数职。两年后,1958年3月8日,医学院附属医院建成、对外开诊,内蒙古第一所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大型医院诞生,北疆草原的医疗卫生事业就此拉开了新的帷幕。

而崔树德,从1947年第一次踏上草原到1985年退休,老人近半个世纪的人生与内蒙古医学教育血脉相连,他和老伴儿,两位50年代的逆行英雄,从内蒙古的异乡人成为了今天我们所敬仰的家里人。而在这半个世纪里,他做过军人、工人、干部、教师,变换岗位数十次,不变的却是始终如一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职尽责。



  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这位96岁的老人,数年如一日,初心坚守呢?崔老对于自己的人生信仰有着独到的见解与感悟。

坚守·初心感悟



  这是一本,崔老在2020年的学习笔记本,笔记本的首页写着这样一首小诗:夕阳无限好,思想不能老;余热多奉献,初心永向党。今年,崔老已经96岁,但是在他的诗中,却仍然坚信自己夕阳正好,青春无限,原因就在于永葆着一颗向党的心。这颗心就是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如果说少年的苦难生活孕育的是恩情,那么成为共产党员,则让这颗感恩的心丰富、发展为坚定的人生信仰、共产主义信仰。崔老说,他的信仰,是在学习中生成,在实践中升华的。要想思想不老,就一定要学习。

  那如何来学呢?崔老用行动回答,一要坚持学,二要深刻学。战争年代,当崔老还是一名革命军人的时候,因为酷爱读书,就被人叫做“活字典”。在入党之后,学习党的理论的脚步从未停歇。上个世纪60年代,他就已经开始主持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为了充实自己,直到今天,这位96岁的老共产党员依旧每天保持着惊人的阅读量。

  谈到学习,他感慨地说:“作为一名党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党的章程的学习,不能放弃对党的信仰和党的事业的追求,活到老学到老,不让自己的思想落伍。”

  2016年6月,91岁高龄的崔树德,被发现上唇肿瘤进行了手术切除和放疗治疗,在老人与病魔顽强抗争时,恰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崔老拖着疲乏无力的身体,不顾他人劝阻,坚持要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大家现在看到的这页文字,正是崔老在“两学一做”期间手抄《党章》的第一页。崔老说,他对党章已经倒背如流,但是,还是要写。这份笔迹看起来很是特殊,竖写的形式是这位世纪老人延续自少年的书写习惯,但更特殊的是很多字都有着黑红色的重影,字迹看起来有时轻有时重。为什么会这样呢?页面右下角,我们读到了崔老的这样一番话:

  “这是一本手抄党章的描红本。它的红,确实让我无法看得清楚。因为,我的眼睛已经不行了,我要带上老花镜、再拿上放大镜,也只能依稀地看到红色影子。怎么着也看不清楚每个字样。但为了学好党章,我还是要好好抄写。”

  而崔老就是以这样特殊的形式,坚持在病床上手抄党章100天,并撰写了17900余字的学习心得。在手抄笔记的末页,崔老说:“我绝不能让病把人压倒,我要像战士一样,为伟大的理想努力学习,为伟大的理想继续奋斗!”

  奋斗,这是多么年轻而富有力量的字眼。崔老的一生,可以说都是在奋斗中度过的,青年时为改变命运在感恩中奋斗,中年时为内蒙古医学院、为边疆医疗事业在奉献中奋斗。如今头发花白,崔老依然是本色不改,初心如磐,历经岁月的洗礼,崔老说,他现在所奋斗的,就是要把自己在实践中坚守的党员信仰,在奋斗中感悟的初心力量分享给更多的人。

  为了这个理想,崔老在退休后开始了“一个人的战斗”。从2003年5月,已经79岁的崔老发现小区门口有两堵闲置的墙,他就亲自动手,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把它们改造成了两块大黑板,一个人办起了小区板报,命名“团结板报”,大家都开始亲切叫他“板报爷爷”。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崔爷爷都是坚持自己一笔一划、排版书写,每半个月更新一期,从未间断。因为黑板高,爷爷每次都要颤颤巍巍地登上板凳,扶着墙壁才能完成,而搀扶爷爷的人从开始的小女儿到小区的邻居、孩子。这一办就是17年,很多孩子都是在爷爷板报的陪伴下长大的。崔爷爷说,团结板报从第1期到今天第902期,就是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就是要紧紧跟着党走,能够把党的声音传递出去,他觉的每天都很快乐。

  为了这个理想,2008年,年逾80的崔爷爷在内医大附属医院成立“青年创新理论学习小组”,亲自担任辅导员定期讲授政治理论课,同时又担任第28党支部党课辅导员。此后,每一季度的党课从未间断,听过崔爷爷党课的同志都知道,爷爷的讲课和别的同志不一样,不用PPT,从来都是自己定主题、写讲稿,对于一位96岁的老人来说,他的身体早已不适合站在讲台上,每一次的备课、讲课,爷爷都显得异常艰辛。2019年11月,崔爷爷身体不好,支部的同志劝他休息一次,但他坚决不肯,应是瞒着自己的老伴儿,拄着拐杖,在别人的搀扶下登上了讲台。支部的同志们都记得,爷爷那次分享的是初心的力量。崔爷爷说,无论我们的人生在哪个阶段,都要有梦想,都要守住信念,守住初心。与时代同行,有所作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只有这样,你才活的充实。

  为了拍摄此次党课,我和拍摄团队一起去感受了爷爷的生活。 2020年8月27号,崔爷爷准备党课讲稿8000余字,书写学习笔记1500余字;8月28号,为支部讲授党课《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授课时间1小时20分钟,与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交流学习心得,交流时间1小时10分钟;8月29号,上午接受青年老师访谈,讲述内蒙古医科大学的成长故事,下午崔爷爷说,他的团结板报上次写到了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下午又要出新的一期了。

  我们可能无法想象,这样的一份的工作时间表是来自一位96岁的耄耋老人。有人说,对于一个人的生命而言,我们无法延长他的长度,但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我们无法预知他的外延,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崔爷爷的退休不褪色,退位不失志,始终保持的高昂热情,正是来自于他内心深处对于信仰的忠诚,对于初心的坚守。

  同志们,究竟什么是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如何守住初心?

  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说,“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能不能守住初心?

  对于老共产党员崔树德而言,从入党的那一刻起,永远跟党走、始终听党话,老人践行了一辈子。为了支援边疆,他和一起爱人成为草原疫情的逆行英雄,与草原同生死、共患难,一扎根就是70年;为了扶持内蒙古高等医学教育,建设内蒙古医学院,一投身就是40年。如今的内蒙古早已旧貌换新颜,内蒙古医学院也已经成为内蒙古医科大学,从1956年256名学子发展到今天的一万五千人,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各级各类医学人才7万余名。而崔爷爷依旧用他的方式守护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信仰净土,他还是坚持住在70年代的老旧小区里,甚至没有一间单独的书房,因为他觉得人民没有亏待他,他很知足;他还是坚持在2004年非典时,要求自己的女儿火线入党,立生死状,奔赴抗疫一线;他也还是坚持要拿出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十万,作为特殊党费捐献给武汉。



  今天,96岁的崔爷爷还依然奋战在奔向理想的路上。而我们接续的,是在传承中守护,在守护中传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蓝冠-蓝冠首页-蓝冠官网来源!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