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运来临,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数量激增,为维护良好的出行环境,全国铁路公安机关集中打击整治站车霸座、猥亵、强讨等违法犯罪活动。近日,呼和浩特铁路警方就查处了一起霸座扰序案件。 7月11日上午6时许,由成都西开往呼和浩特东方向的K196次旅客列车在广元站开车后不久,乘警接到杨先生报警,称自己女儿的座位被其他旅客霸占了,乘警立即赶往现场处置。 乘警赶到现场后了解得知,列车工作人员已经明确告知李某持有的车票为无座票,在车厢内有空座位的情况下可以在座位上休息,但等到购买该座位的旅客上车后应当让出座位。李某一直强调自己虽然持有的是无座票,但在这个座位上已经待了很久了,认为列车上的位置就应该是“先到先得”,而且还是杨先生主动找自己调换的座位,始终拒绝让出座位。杨先生也和乘警说明了“调换”座位的情况,原来,杨先生一家购买的车票并不是连续的座位,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上车后便和李某调换了座位。列车抵达广元站,购买杨先生调换座位的旅客上车后,他才知道刚刚调换的座位并不是李某的座位,于是便想坐回到自己的座位,而此时手持无座票的李某却拒绝让出座位。向列车工作人员求助无果后,杨先生无奈只能选择报警。 乘警再次对李某解释了相关政策,并告知其继续霸占座位将触犯法律,李某面对乘警的解释仍然无动于衷。为不影响周围旅客的正常休息,经过三次警告无效后,乘警将李某强制带离进行进一步处理。带离现场后,经过乘警多番劝解,李某的情绪逐渐缓和,并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危害。 列车到达兰州站后,乘警将李某移交至兰州车站派出所进行进一步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铁路公安机关依法对违法行为人李某进行了行政处罚。呼和浩特铁路公安民警温馨提醒广大旅客,乘坐火车时要按照车票票面记载的信息乘座指定席位,切勿因霸占他人座位触犯法律。(赵振辉 孟倩倩) 编辑:宝华
日期 : 2023 › 07 › 8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马芳)记者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获悉,7月19日至25日,第33届香港书展将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内蒙古将作为主题省(区)亮相“中国内地展馆”。 本次参展,内蒙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办好“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打造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北疆文化”品牌。据活动承办方内蒙古出版集团负责人介绍,内蒙古主题省(区)展区以“草原恋·香江情”为主题,将以出版物展示销售为重点,以文化产品和文艺活动为特色,以创意产品为辅助,策划组织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文艺演出、摄影展览、非遗展示、文创展销以及人文交流合作等活动,多方位、深层次展现内蒙古壮美和美善美、可信可亲可爱的新时代形象。 本届香港书展场内场外将举办超过600场文化活动,邀请多名来自不同国家及地区的著名作家等出席,分享写作心得。期间,内蒙古将展出近年来出版的50种精品主题出版物和200种文艺类出版物、20种数字融合出版物、89种优秀音像制品、80种优秀少儿出版物等。同时,还将展出“内蒙古印象”摄影作品和“内蒙古礼物”文创产品,国家一级文物红山文化玉龙高仿品也将亮相展区。 香港书展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展会之一,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创办于1990年,每年7月吸引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参展,目前已成为香港一年一度重要的文化盛宴。 编辑:宝华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永桃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内蒙古银保监局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体要求,聚焦“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锚定“一核三体两翼”金融体系建设目标,致力于解决普惠金融数据监测中的难点堵点,创新构建普惠小微金融图谱,推动实现小微企业“两增一优一稳”目标。 内蒙古银保监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坚持以科技赋能金融监管,依靠数字手段强化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目标的信息化监测,构建普惠小微金融图谱,以网页形式展示,搭建可视化大屏,开发预警雷达、趋势分析等监测分析模块,分地区、分机构、分时段全方位动态展示普惠小微金融服务动态,破解监测督促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实现统计监测自动化。 普惠小微金融图谱通过整合数据信息形成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数据库,实现了数据监测的完整、准确、及时和连续。一方面,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数据库数据源自1104和EAST监管信息系统、经核实的日常监管报表等信息数据,数据口径与政策要求保持一致,保障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数据库能够与各类监管信息系统实时对接,“一键直达”实现普惠小微金融图谱与监管信息系统数据同步更新,保障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普惠小微金融图谱以图表形式全面展示全区小微企业信贷规模、户数、普惠小微“两增”目标达成明细、小微监管评价结果等内容,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握总体情况。预警系统能够全天候监测,对未能实现“两增”目标的地区、机构,及时通过发送内网邮件形式向监管人员自动预警,确保有的放矢进行重点推动。 编辑:宝华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霍晓庆 王丽红 黄燕飞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来到阿拉善,才更深刻体会到每一抹绿的珍贵。 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贯穿全盟,沙化土地面积占到其国土面积72%以上,年均降雨量40—200多毫米,生态环境恶劣。据统计数据显示,阿拉善盟森林覆盖率由建盟初的2.96%增加到8.37%,草原植被覆盖度由不足15%达到23.18%。这看似不起眼的数字,对处于风口、沙化面积广、极度干旱的阿拉善来说,已是难能可贵。 可以说,每增加一个小数,背后都是无比艰巨的努力付出。 在这样的情况下,阿拉善盟探索出适合本地的沙漠治理模式,在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东缘和东南缘形成了长350公里、宽3—20公里的大型防沙阻沙“锁边”防护林草带,有效阻止腾格里沙漠前移,守护了家园,也保护了与阿拉善盟交界的甘肃民勤绿洲和宁夏平原。 总结经验,探索出适合当地的荒漠化治理模式 戈壁上的风说来就来,风吹沙起,天地变得浑黄。然而车子一开进阿拉善左旗巴彦乌拉嘎查的地界,视线就变得清朗起来。 成千上万亩的梭梭林延展到天边、延伸到巴彦乌拉山脚,减弱了风速,挡住了风沙。这个距腾格里沙漠只有20多公里的嘎查,从草场退化到梭梭成林,从沙吹人跑到人们返乡创业,见证了腾格里沙漠治理的成效。 巴彦乌拉嘎查是纯牧业嘎查,曾经饱受风沙危害,草场荒漠化严重,人们纷纷外出打工。嘎查空了,嘎查书记潘多云急了。2010年,为了调动农牧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阿拉善盟在落实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基础上,实施“先造后补”机制。借着政策的东风,潘多云外出学习种梭梭、嫁接肉苁蓉技术,并尝试在本嘎查种植。 “一场风沙过后,汽车车身成了白铁皮、灌木被沙子打得光秃秃的景象不能再重现了。”潘多云带着大家埋头苦干。那时候没有机器,好不容易挖好的坑,一夜风沙又给填平了,辛苦种下的苗子,不是刮跑就是被埋。没有水,牧民就用毛驴驮水。梭梭就这样一棵一棵种起来,到2021年,嘎查能种的地方都种满了梭梭,沙化土地治理面积达20多万亩。 “边种梭梭,边摸索嫁接肉苁蓉。2017年,肉苁蓉嫁接成功。那时候肉苁蓉价格高,按根算钱,种子按克算钱,极大调动了农牧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进城打工的人坐不住了,纷纷返乡种梭梭。如今,嘎查有48户牧民返乡常住,季节性住户也有二三十户。”潘多云说。 政策拉动,市场带动,生态建设和生活富裕实现了良性循环。而阿拉善全盟的生态建设并不是都这样一帆风顺。“阿拉善戈壁荒漠上随处可见的人工梭梭、花棒等,也是经过几十年才摸索出来的。”阿拉善盟林草局治沙造林科科长海莲说。 腾格里沙漠面积约4.27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阿拉善左旗境内,西部和东南边缘分别属于甘肃和宁夏。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积极响应“绿化祖国”的号召,阿拉善治沙人开始向沙漠进军。20多个林场和治沙站先后在沙漠腹地和沙漠边缘建立起来,在沙漠边缘、工矿企业、城乡居民点及其他有水源、适宜植树的地方大面积开展以沙枣、榆树、杨树为主的人工造林,为当时全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因受干旱缺水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到90年代末,无法自我更新的乔木林开始大面积死亡,阿拉善不得不开始重新种植。 “乔木需水量大,在干旱缺水的阿拉善难以生存、更新,而梭梭、花棒等本土沙生植物抗旱、耐寒,是在阿拉善特定气候条件下自然选择的产物。老一辈林业人意识到生态恢复和建设必须适地、适树,开始探索培育以梭梭为代表的乡土沙生植物,由‘乔木型’经营向‘灌木型’经营转型。”海莲说。 路子对了,步子大了。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阿拉善盟大力推进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从2000年至今,被腾格里沙漠占据的阿拉善左旗种植乡土灌木树种达到353万亩。同时,因地制宜在轻度沙漠化地区采取休牧、围封和草畜平衡等措施;在中度沙漠化地区,采取补种草种、围栏封育和禁牧措施;在重度沙漠化地区,采取工程固沙,快速固定流沙,补植乡土灌木、围封禁牧。 生态建设加围封保护,土地沙化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打破常规,打造干旱沙区飞播造林典范 荒漠不是病,荒漠化才是。 曾经一度,由于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恶劣自然条件等影响,致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贯穿阿拉善全盟境内的乌兰布和、巴丹吉林、腾格里三大沙漠已呈“握手”之势,生态困局制约着阿拉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向外蔓延的腾格里沙漠也威胁着甘肃民勤绿洲、宁夏平原和河套粮仓的安全。 “把沙子留在我们这里,确保沙源不扩散,是阿拉善最大的责任。”海莲说。 锁边治理就此启动。飞播造林以其速度快、成本低、见效快成为最佳选择。腾格里沙漠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02.9毫米,当时学术界普遍认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沙区属于飞播造林“禁区”,然而质疑声并没能阻挡林业人探索的步伐。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1984年到1992年,整整8年时间,林业人终于摸索出一套适合于阿拉善荒漠地区飞播造林的技术措施,开创了在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地区飞播造林治沙成功的先例。 “这套技术模式概括起来就是适地、适时、适量、适种、封禁‘十字方针’。”阿拉善左旗林业工作站站长刘宏义说。适地,就是适合的地方,飞播造林要在植被覆盖度5%以下的沙漠边缘进行;适时,就是要在雨水比较集中的六七月份,便于成活;适种,就是选择花棒、沙拐枣、白沙蒿等沙生植物作为飞播物种;适量,就是一亩地用量500克种子,超出这个量,水资源无法满足,就不容易成活;封禁,就是在飞播造林后实施封禁保护,避免牲畜啃食。 飞播造林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最先试验成功,为以后大面积开展防沙治沙、保护生态开辟了新的捷径。截至2022年,阿拉善左旗累计在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边缘飞播造林623万亩,呈现出“绿带锁黄龙”的壮观景象,三大沙漠“握手”之势得到逆转。 时至今日,阿拉善盟逐步形成了围栏封育、飞播造林、人工造林种草“三位一体”的林草生产建设格局,使全盟林业生态建设由过去只靠人工造林单条腿走路的局面走上了科学的综合治理的轨道。同时,“灌、草、乔相结合,以灌为主”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成效,加快了全盟防沙治沙进程。 “阿拉善盟在年降水量37至200毫米的干旱荒漠地区进行荒漠化综合治理,探索总结出一套在特殊环境下独特的防沙治沙新模式,为相同自然条件下的生态治理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刘宏义说。 沙海淘金,催生出一条条富民产业链 6月,位于腾格里沙漠西北缘的浩坦淖尔嘎查生机盎然。2003年飞播的沙拐枣正结着种子,种子随风落到地上,等一场雨后,又是一片新绿。 张成元夫妻正在进行日常巡护。实施飞播造林以前,这片土地是一片荒沙,几乎寸草不生,张成元靠养羊勉强维持着一家的生活。如今,他和妻子放下羊鞭当上护林员,不仅每人每年领着2万元的工资,拿着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还能采集、销售花棒和沙拐枣种子,两人一年收入10多万元。 沙漠,有茫茫黄沙,也有人人向往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可能是望而生畏的“死亡之海”,也可能是增收致富的“聚宝盆”。智慧的沙区人向沙漠要绿色、要效益,在沙海里开辟出一条条产业链,探索出可持续、可循环的沙漠治理模式。 依托独特的沙生植物资源优势和多年生态建设的基础,阿拉善盟确立了打造国家重要沙产业示范基地的战略思路,全力建设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等林沙产业基地。同时,培育引进了内蒙古阿拉善苁蓉集团、金沙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曼德拉沙产业有限公司等数十家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牧户”的模式,形成一条集肉苁蓉、锁阳、沙地葡萄和黑果枸杞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直接和间接从事林草特色生态产业的农牧民达6万多人。“十三五”期间,阿拉善盟林草沙产业年产值达199.5亿元,农牧民人均年收入3万到5万元,最高达到30万元。 肉苁蓉做成中药切片、苁蓉膏、苁蓉茶,成为深受游客欢迎的伴手礼;腾格里沙漠成为热门打卡地,腾格里沙漠英雄会等成为知名文旅品牌。牧民变导游,蒙古包变民宿,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发展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荒漠化治理是一项迫切的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几代人久久为功的坚守和努力。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啃好难啃的硬骨头,巩固好治沙成果,守好沙漠不扩散的底线。”海莲说。 编辑:宝华
7月13日,我区首次承办的2023年全国物品编码工作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围绕如何抓好物品编码重点工作落实,促进物品编码事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物品编码是指包含商品条码在内的代码,是商品流通的“身份证”和国际贸易“通行证”。多年来,我区统筹推进物品编码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在基础业务办理、商品数据资源建设、系统成员服务、商品条码推广应用、物品编码科研与标准化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区新注册使用商品条码企业达855家;全区商品条码系统成员实际保有量达到8497家,较2022年同期相比增加1606家,增长率为18%。目前全区商品数据总量达33万多条,采集全区高质量商品数据10094种,商品信息采集工作完成率位居全国第二,在服务政府监管、服务企业发展和服务社会公众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本次会议确定了物品编码未来3年的发展方向,通过引领各领域实现从一维条码向二维码的迁移,帮助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本着“全国一张网,上下一盘棋”目标,全力打通全国物品编码工作体系的“大动脉”。(记者 李国萍) 编辑:张彬
7月14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的“弘扬蒙古马精神”——“北疆楷模”巡回报告会在赤峰市举行。 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报告团成员用朴实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和切身感受深情讲述“北疆楷模”先进事迹。 38年扎根基层、服务“三农”、攻克难题,用科技之光照亮菜农致富路的关慧明;一生只为荒山披绿装,将担当写在苏木山林场,被誉为“塞上愚公”的兴和县造林工匠董鸿儒;16年把“忠诚、团结、奉献、坚毅”的精神融入黑鹰山大地,被群众誉为“生命禁区的光明线、国防事业的保障线、边疆牧民的幸福线”的阿拉善供电公司黑鹰山供电所;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半个世纪坚守45.25公里长的边境线,被称为“活界碑”的尼玛老人;勒石大红山顶,奉献大漠戈壁,架起警民“连心桥”的算井子边境派出所……“北疆楷模”爱党爱国、忠诚奉献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引发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 “报告会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诠释了‘北疆楷模’热爱祖国、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国网赤峰供电公司丁伟光说:“作为一名电力工人,我将认真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展现新作为、体现新担当,坚守保电一线,全力以赴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可靠。” 赤峰市公安局政治部民警张洋说:“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算井子边境派出所52年坚守,一路风雨走来,他们用大爱无言、奉献无声,践行了初心使命,彰显了责任担当,体现了警民鱼水情深。作为新时代的人民警察,我要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向榜样看齐,向模范学习,为平安赤峰建设奋勇前进贡献力量。”(记者 肖璐) 编辑:张彬
7月12日,北方股份公司和国能准能集团300吨级国产化矿用自卸卡车交付仪式在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举行。 本次交付的300吨级国产化矿用自卸卡车是北方股份公司和准能集团联合国内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国产化建设的硕果,打破了进口产品技术和价格的双重垄断。该车型采用国内厂家研制的矿用高速柴油发动机,并配有发动机智能监控系统,是国内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重型卡车。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攻克了矿用重型卡车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电驱动系统等诸多核心“卡脖子”技术,提升了我国在矿用卡车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产业技术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我国电动轮矿用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王晓婷) 编辑:张彬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市、区)设计制作了一批具有很强表现力、感染力、传播力的公益广告作品,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画面和语言,阐述文明故事,弘扬文明理念,引领时代新风,为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锡林郭勒盟 编辑:孙丽荣
当仲夏夜的微风 吹拂橘色的黄昏 兴安盟美好的夜晚 就此开始 这里是潮流“栖”息地 这里溢满人间烟火气 漫步河畔,围坐桌前。夜晚的堤上风光,雪花啤酒屋人头攒动,既有三五好友小酌的惬意,也有一家人欢聚的满足。 暮色四合,当城市换上霓虹妆容,藏在夜市里的精彩也揭开面纱。说起市民最熟悉的烟火巷,非五一广场夜市莫属。 中国避暑优选地的夜晚是怎样的呢?阿尔山旅游度假区会给你各种各样的答案。看一场达沃斯变幻的灯光秀,走一走网红诗词桥,打卡圣泉广场的杜鹃花泉,在潮嗨巷里品尝好吃不贵的特色美食,再来上一份精心酿制的矿泉啤酒,透过鹿角湾八角屋的落地玻璃窗,将星河宇宙收入眼底。带着满满的惊喜,阿尔山的夜晚会让你的旅行盛满了快乐。 这个夏天,兴安盟扎赉特旗万泰御湖湾夜市是群众夜间休闲的新去处,这里不仅有多种娱乐设施,还有琳琅满目的小吃满足人们不同的味蕾,让这个清凉的盛夏之夜无比幸福。 聚焦城市夜生活,打造好吃、好看、好玩全新“感官”体验,融城市烟火气与年轻潮酷等元素于一体,科右前旗前海不夜街已经成为了科右前旗的新兴网红打卡地。 一盏盏灯光,点燃了一个城市的活力。醴泉广场、南厢城市菜园、阳光新城小吃一条街让夜晚的突泉热闹非凡。逛夜市、赏夜景、享美食,幸福的夜生活精彩无限。 傍晚时分,夜幕下的科右中旗图什业图商业城美食街,像是换上了色彩明丽的“新装”。霓虹闪烁,与餐车上升腾的热气交织出一幅烟火气十足的小镇夜生活画卷。 兴安岭上兴安盟 越夜越美丽 越夜越精彩 编辑:章颖慧
7月11日,抖音平台一段“男子疑突发疾病外卖小哥救援”的视频登上了同城热榜第一位。在网友“小蟹蟹”发布的一段视频中,一位年轻的外卖小哥跪地救人,为一位口中有鲜血的市民做心肺复苏与人工呼吸,周围的热心市民有人帮忙递卫生纸,有人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大家合力救援,不一会儿救护车到达现场将伤者带走。 视频发出后,很短的时间就收获了16万的点赞。在网友“小蟹蟹”拍下的画面中,外卖小哥非常冷静,先摸了伤者的颈动脉,并查看口腔是否有异物,与伤者对话看其有无反应,一系列急救操作标准规范。在看到有口腔异物的时候,其他热心市民送来了纸巾,拍摄视频的网友“小蟹蟹”也赶忙跑到奶茶店要来吸管想要帮忙。网友在为热心市民救援点赞的同时,也纷纷猜测视频中挺身而出的外卖小哥手法专业,会不会是专业的医学生。 记者联系了发布视频的网友“小蟹蟹”,他姓谢。谢先生介绍,7月11日9时左右,他出去办事,在路上看到一位老人趴在地上,脸下面全是血,有热心市民正在拨打120。谢先生说:“我看到也是焦急万分,正在这时一个送外卖的小哥路过,放下电动车毫不犹豫跑到老人身边做起了急救。当时我看到小伙子的做法感觉很暖心,他的操作比较专业,不仅清理了口鼻,还做了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我用手机记录了小哥救人的过程,没过多长时间救护车赶来,把病人送去医院了。”谢先生说,外卖小哥救了人之后骑车准备离开,他叫住小哥留下了联系方式,“如果有需要,我视频拍摄了当时现场情况,可以帮小哥做个证明,把视频发到网上也是希望能传播外卖小哥的正能量。” 随后,按照谢先生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联系到了外卖小哥张善荣,他2001年出生,今年23岁。当日9时左右,他在送餐途中经过桃李巷,看到一位老人倒在地上,于是便上前查看。“我今年刚刚从内蒙古医科大学护理专业毕业,9月要去参军,趁这个空档期做外卖员。我学医4年,也在急诊科待过,当时看到伤者后,摸了摸他的颈动脉,看看有没有呼吸,因为担心他窒息,就帮他清理了一下口腔异物,开始做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时候发现口腔里还有异物,正要继续清理的时候救护车就赶到了,我也就离开了。” 张善荣表示,他当时没想太多,就想着把人救过来。他说:“现场好心人特别多,路人主动帮忙打了120急救电话,清理口腔异物的时候有路人递来了纸巾。我也是正好赶上了,希望那位受伤的老人能够安然无恙。” 编辑:贾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