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志贤) 为进一步强化就业育人实效,促进全区高校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日前,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2022年自治区高校就业育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就业创业指导专家行活动在“北疆就业”直播平台启动。 据了解,活动第一期邀请内蒙古大学学生就业处就业创业指导科科长高虹做主讲嘉宾,以《精准定位,修炼提升——做自己生涯的导演》为题,为全区高校学生开展了直播专项讲座。讲座回应了大学生们关于就业创业的各类问题,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就业观、职业观,共计9300余人观看了直播。 下一步,自治区教育厅将继续建立健全就业育人支持体系,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充分发挥“自治区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库”资源优势,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批就业指导名师和金课。全面启动全区高校职业生涯发展咨询室建设,开展全程式精准化就业指导。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组织举办大学生就业创业赛事活动,开展政策性岗位招聘培训专项活动。持续开展就业育人典型案例和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总结宣传工作,不断推动自治区就业指导工作落实落细,促进全区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编辑:张彬
日期 : 2022 › 04 › 9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梅刚)为解决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困难、自助认证操作不方便等实际问题,近日,自治区人社厅探索推行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新模式,利用认证对象行动轨迹,通过大数据比对等手段,实现“无感觉、不打扰”静默式认证,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人性化、便捷化服务。 目前,在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全员核酸检测形成的基础信息上,对自治区本级参保的3万多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础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并与疾控部门数据比对,将疑点数据进行二次排查、少数高疑点数据进行单位确认,通过分析评估,对个别高风险人员及时停发养老金,从源头上保证了基金安全。 据了解,自治区人社厅将联合有关部门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前置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环节,深入推进静默式认证方式,寓认证于无形,让数据多“跑腿”、群众不“跑路”,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 编辑:宝华
本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皇甫秀玲)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由内蒙古巾帼志愿服务协会与内蒙古体育旅游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内蒙古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公益指导,蒙草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速跑中国”10公里路跑冠军赛暨“共沐书香——公益图书角”公益项目捐赠活动启动仪式在首府举行。 上午10时,随着发令枪鸣响,来自呼和浩特各行各业的53名路跑爱好者如离弦之箭,飞奔赛道,尽享参赛之乐。 本次活动围绕“携手为保护地球投资”“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主题进行,旨在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动员社会各界通过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中。当日,赛事活动在线上网络平台同步开展。 据悉,每位参赛选手捐出1元钱,用于“共沐书香——公益图书角”公益项目中,给各贫困山区学校捐赠100本图书,建立公益图书角。 编辑:宝华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见习记者 杨柳)近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务服务局获悉,全区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文物、地震、气象7个领域的555项区域评估成果实现共享使用,项目审批效率明显提升,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 自2021年7月区域评估工作启动以来,自治区政务服务局会同自然资源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下发《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开展区域评估成果互认共享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8类31项评估评价事项负面清单、2类33项正面清单以及评估成果互认共享具体内容,7个部门规范了区域评估技术标准。探索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关联,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成果数据互通共享。在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增加专栏发布区域评估主题政务信息资源,在自治区政府门户网站开设“全区区域评估成果”专题供企业和群众查询使用。同时,督促指导盟市、旗县拓展成果共享渠道,将402项区域评估成果汇聚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供审批部门共享使用。 在项目审批方面,自治区各级审批部门实行“告知承诺制”或“备案制”管理,建设项目单位办理相关业务无需再提供纸质材料,提高审批效率。打破传统区域评估做法,变“企业付费”为“政府买单”,大幅节约了企业投资成本,加快建设项目落地。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区已使用区域评估成果1730余次,为企业节约经济成本5270余万元,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编辑:宝华
“老师的课讲的形象生动我们爱听,作文写作水平提高的很快,我还跟老师学会了写诗歌”来自博荣中心校五年三班的付宏宇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感受。莫旗文联“红蜻蜓”文艺志愿服务队坚持深入农村基层学校,发挥自身优势,把文艺的种子播撒在基层学校,受到师生们的欢迎。 莫旗文联“红蜻蜓”文艺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1年6月,下设写作、书法、绘画、手工剪纸、朗诵、红色传承等6支小分队,志愿服务队员由在职教师、本土作家、社会各界有一技之长的20余名爱心人士组成。他们充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每周定期进学校、进社区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利用专业特长,主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学校。把优秀的精神食粮不断带给学生,更好地满足乡村学校的文化需求。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120余次。 尼尔基镇博荣中心校校长王茂刚介绍说,莫旗文联“红蜻蜓”文艺志愿服务队来到学校帮助解决了在落实双减工作中遇到艺术师资短缺的难题,让村小读书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队为我校孩子提供了书法、美术、写作、演讲、阅读等多个课程,每周四按时到校讲课辅导,活动已经开展二个多学期,有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推进了双减工作全面落实。 本土作家孟扬自参加志愿服务队后,放弃很多创作时间,既要组织活动开展又要精心备好每一堂课,像个大哥哥一样,指导爱好文学的学生写作,把文学的种子深埋在学生们的心里。来自聚能教育机构的王艳秋,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牺牲大量业余时间来到农村学校辅导孩子书法。 甘河中心校,由刘金荣刘金凤梁士娟三位老师组织发起的“太阳花诗社”吸引了89名学生加入诗社,丰富了学生课外文化生活,给热爱诗歌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文学风采的交流平台。诗社自成立以来得到了呼伦贝尔诗词协会的大力支持。并在《呼伦贝尔诗词》刊物开辟《校园诗语》专栏。诗社里的小会员们已经初窥诗歌门径,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脚步,在学校掀起读诗、赏诗、写诗的氛围。(蒋希武 张雨琦) 编辑:郭伟伟
全区档案工作会议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培训班举行 于立新出席并讲话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见习记者 李存霞)4月21日,全区档案工作会议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培训班在呼和浩特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分析形势任务,部署重点工作。 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于立新出席并讲话。 会议要求,全区档案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围绕迎接服务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抓好“十四五”档案事业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实,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中努力发挥更大作用,以提升档案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实际成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编辑:孟捷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帅政)3月26日至4月21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中央督察组”)交办我区举报案件27批共2309件。按照中央督察组工作要求,目前,全区已对第19批91件信访案件进行调查处理,其中已办结28件、阶段性办结44件、未办结19件,责令整改95家,立案处罚6件,罚款金额93.1490万元,立案侦查1宗,约谈1人。 截至4月21日,全区已对第1-19批1531件信访案件进行调查处理,其中,已办结550件、阶段性办结591件、未办结390件,责令整改740家,立案处罚88家,罚款金额627.3648万元,立案侦查33宗,刑事拘留11人,约谈67人,问责59人。 相关案件将持续按照中央督察组边督边改工作要求推进查处整改工作。 附件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信访举报边督边改公开情况一览表(十九批) 编辑:孟捷
4月19日上午,国网赤峰供电公司红山供电服务中心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电力用户,一手拿感谢信,一手拿锦旗,特意对该中心提供的优质服务表示感谢。 据了解,4月6日上午,红山供电服务中心接到红山区松州园小区用户来电,用户称负荷开关总跳闸,影响正常用电,求助工作人员查找原因。了解情况后,该中心共产党员服务队和用户约定上门服务时间,找到故障点,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用户正常用电。 “我是一名光荣的语文教师,这封感谢信是我亲自写的,锦旗上的字也是我定的。三位电力师傅干了两个小时,你们太不容易了,电力公司这么周到、高效的服务实在打动了我,终于等到疫情解封了,我必须亲自登门感谢!”他还说多亏了师傅们宣传网上过网,疫情隔离在家还在充电日那天交了电费,减了10元钱,供电公司各方面的服务都值得点赞。 一直以来,国网赤峰供电公司红山供电服务中心始终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服务宗旨,深化“党建+”工作实效,把客户利益放在工作第一位,主动对接用电客户,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通过现场走访、微信群、电话沟通等多种途径主动了解客户需求,解决客户诉求,用高效的优质服务架起电力企业与客户连心桥。(徐冰钰) 编辑:张文静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切实保护职工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4月18日,红山中心哈达供电营业站组织开展反电诈宣传,全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势头,推广安装“国家反诈”App。 随着科技发展,新型电信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受骗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了充分了解网络诈骗内容,该中心哈达站站长详细为大家讲解了软件内设的“骗局曝光”和“功能使用”等多个模块,指导并协助员工安装“国家反诈”APP,并开通“来电预警”功能,该功能可对疑似实施诈骗的电话自动报警,有效预防电信诈骗。此外,该营业站站长积极号召职工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方式积极发动亲朋好友踊跃安装,防止被骗。目前,营业站全体职工已全部下载安装使用。 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网络电信诈骗的了解,提高了广大电力职工的防范意识,有效保障了大家的财产安全。哈达供电营业站将在红山中心的带领下持续认真开展反电诈宣传工作,扩大防范电信诈骗宣传覆盖面,织劳全民防诈反诈“安全网”,勇担社会责任。(毕欣伟) 编辑:张文静
4月18日,按照国网赤峰供电公司要求,红山供电服务中心全面停工停产,开展“落实责任,防范事故”主题安全活动。 此次专题安全活动中,该中心组织全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对《国网安监部关于国网墨脱县供电公司“4·9”人身事故的快报》、《国网设备部关于切实加强配网作业现场安全管控防范人身伤亡事故的紧急通知》等专题文件进行了详细研读和深度剖析。 在“4·9”人身事故的快报的学习中,中心运维人员结合安规配电部分的相关规定,对该起事故的经过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事故成因、防范措施、以及如何避免相关事故发生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同时中心所运维人员详细研读了公司安监部下发的作业现场违章问题清单,并结合自身运维及近期作业现场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探讨如何避免类似重复性违章事件的出现。 本次专题安全活动落实了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切实加强配网生产作业安全管控工作视频会会议要求,起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国网赤峰供电公司红山供电服务中心运维人员将继续提高安全意识、明确安全规范、落实安全教育、推动安全生产。(贾国栋) 编辑:张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