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区坚持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有力抓手,通过做好简政放权这一个“减法”和管理、服务两个“加法”,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 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条例》,赋予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自治区政府以赋权清单形式,将99项执法权力下放到基层。除了以立法形式推动,我区还以严格的清单管理推动简政放权:严格落实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将自治区本级行政权力压减71%;解决乱收费、政务失信、审批低效问题,要求新官必须理旧账;推进减证便民,自治区本级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实现“32证合一”,申请材料平均压减15%,办理时限平均缩短30%,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目录从24类压减至10类。 截至2020年底,自治区行政权力事项压减了71%,企业开办时间缩减至3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时间压减至5个工作日,工程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100个工作日,建设用地审批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抵押登记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 同时,我区大力推进交通运输、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市场监管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任务,自治区层面仅保留2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在设区市与市辖区、盟与盟行署所在旗(市)只保留1个执法层级,12个盟市执法机构由426支减少到147支,精简率达65%。 简政放权的同时,放管结合的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强。自治区出台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6项措施。设立100亿元企业纾困发展基金,100亿元流动性风险防控基金。在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自治区在地方权限范围内加大减税降费力度,2020年前三季度新增减税降费234.4亿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自治区依法强化疫情防控,同时推出依法防控疫情常态化工作“十项举措”,紧扣“六保”“六稳”,推动行政执法由应急管理向支持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转变。 一“减”一“加”之间,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在各类政策有力支撑下,市场主体加快恢复,截至2020年10月末,我区实有市场主体225.5万户,同比增长8.5%。 2020年底前,自治区实现了第一批58项事项“跨省通办”,包括机动车驾驶证公证、失业登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正常退休提取住房公积金、排污许可等,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多个领域的异地办事需求。旗县级以上政务服务管理机构还设置了“跨省通办”窗口,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人员,有条件的地区正在向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和园区延伸,并提供物流和支付渠道。这是我区今年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服务的一个缩影。 2020年初,内蒙古移动端政务服务门户“蒙速办”平台上线运行,目前已可提供公积金查询、换领驾驶证、交通罚款缴纳等32项高频政务服务应用、16项交管服务、7项便民服务,同时支持健康卡、社保卡、驾驶证等8类电子证照的一键关联。目前,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已经基本建成,五级代办帮办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自治区本级网办率达到90.7%。 在一窗通办方面,自治区政务服务大厅在2020年底已经入驻30个部门,可办理事项553项,各级政务大厅基本实现“一窗通办”,并将服务链条延伸到乡、村两级。一系列的便民化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章奎)
日期 : 2021 › 01 › 5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三次全会《建议》解读 “十四五”内蒙古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因为科技始终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永远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正是制约内蒙古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必须突出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加快构建富有特色、具有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全面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先要加大研发投入。虽然近年来内蒙古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逐年递增,但基数仍然很低,有的沿海发达省区研发投入强度已经比肩欧盟,而我区还远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我们要实施研发投入攻坚行动,通过建立政府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和社会多渠道投入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创新领域,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加快建设特色创新平台载体。创新平台载体是培养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我们要布局建设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培育提升并充分发挥国家级和自治区高新区的创新功能,打造若干创新资源集聚高地。 春江水暖鸭先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处在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前线,最了解市场的需求、技术的走向,最关心投入的效率、产出的效能,最适合主导创新活动。内蒙古参与技术创新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支撑力不强,我们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共性技术平台、承担重大科技项目,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让企业挑起技术创新的大梁。 需求是最大的牵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强化科技集中攻关。高质量发展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卡脖子”技术问题,除了共性技术问题,不同地区还有自身的特殊需要。具体到自治区,就是要聚焦优质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优势产业、国防科技工业等重点领域,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攻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引导各方面在科技创新攻关上集中发力、持续用力。 创新之道,贵在得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强化科技人才支撑。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我们要衔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流动和激励工作机制,引进科技领军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提升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切实加快扭转人才外流状况,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致力革故鼎新,才能推陈出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进步是科技创新的结果,而科技创新又是科技体制吐故纳新的结果。我们要重点推进科技创新治理、科技任务组织实施、创新激励和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科技人才评价等改革,依靠改革激发创新活力,营造鼓励创新、激励创新、包容创新的社会氛围。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新发展阶段,我们唯有以创新把握机遇、以创新驱动发展,才能激发出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强大动力。(政言)
1月9日上午9时,全球首批高温气冷堆球形核燃料元件由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启运,发往世界首座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为其后续并网发电提供燃料动力。这标志着我国先进核燃料元件研制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走在世界前列的跨越,为我国从“核大国”向“核强国”迈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温气冷堆以其固有的安全性和高温热能的多用途性,被国际上认为是第四代核能系统的优先研究开发对象。球形燃料元件是高温气冷堆固有安全的重要基础,其制造技术是高温气冷堆发展的主要技术挑战之一。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配套建设项目——中核北方高温气冷堆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是世界首条、也是唯一一条具有工业规模的球形燃料元件生产线,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生产线设计能力为年产30万个球形燃料元件。 “全球首条”工业化规模生产线以清华大学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的球形燃料元件制造技术为技术基础进行工程放大,该生产线包含了化工转化、核芯颗粒制备、包覆燃料颗粒制备、球形燃料元件制备、基体石墨粉制备,以及废液处理和固体废料回收的一条完整的生产线。 该生产线2004年启动筹备建设,2013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3月正式投料生产,2016年8月通过产品合格性鉴定,2017年7月17日第20万个球形核燃料元件下线,全面达到设计能力。从最初包覆燃料颗粒生产合格率仅有30%,提升到如今的97.84%;从最初燃料球月生产11000余个,到后来每月生产17000余个,再到后来生产能力突破35000个,合格率从最初的95.5%提升到现在的99.18%。 该生产线是中核北方“十三五”期间正式投料运行的一条核燃料元件生产线,作为我国第一座核燃料元件厂,1958年建成的中核北方是我国目前技术路线最全的核燃料和核材料生产科研基地,曾为我国“两弹一艇”的成功研制作出重要贡献。全球首批高温气冷堆球形核燃料元件在这里启运,标志着中核北方已具备了向多种类型核反应堆连续供货的能力,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和“走出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此次发往示范电站的球形燃料元件为78480个,将于4月份正式入堆。
2020年12月29日,阿荣旗人防办执法监察大队原大队长白德龙涉嫌挪用公款、贪污一案,由阿荣旗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阿荣旗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日前,阿荣旗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对白德龙作出逮捕决定。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1月8日,自治区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区禁毒部门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和毒品问题社会治理情况。在严打高压态势下,毒情形势持续向好,连续3年实现了自治区范围内“零制毒”、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零发生”、易制毒化学品“零流失”、毒品原植物“零种植、零产量”、吸毒人员“零脱失”目标。 全区禁毒部门全链条打击毒品犯罪,深入推进“禁毒两打两控”“净边”“扫雷”等系列专项行动。2020年,全区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37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12名,缴获毒品折算后18.62公斤,同比分别下降7.8%、8.6%和33.2%。全网络管控吸毒人员,通过吸毒人员“清零”“清隐”“清库”等系列专项行动,推动全区103个旗县以及有吸毒人员的1081个街道(乡镇)全部开展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已建成标准化“绿洲家园”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951个。现有吸毒人员、查获吸毒人员、吸毒人员复吸率、新增吸毒人员数全部下降,吸毒人员管控率、戒断巩固率全面提升,吸毒群体大幅度萎缩,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在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同时,禁毒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开展全覆盖毒品预防教育,推动各类学校做到教学计划、大纲、课时、师资、教材“五落实”,全区“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学校、学生注册率全部达到了90%,18岁以下吸毒人数持续下降。 今年,全区禁毒部门在不断提升缉毒执法打击效能的基础上,将继续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持续推动毒品预防教育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社区、进农村,持续创新开展群众性禁毒宣传活动,提升全民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禁毒工作,完善禁毒工作共治格局。(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春艳)
“从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在我们的世界中,“警察”代表着安全,而在警察自己的世界里,他们的身上背负的远远不止“安全”二字。 周舟,扎兰屯市反恐怖和特巡大队副大队长,从事警察行业6年,在他的眼里,警察是非常神圣的职业,他告诉记者虽然辛苦,但他从不后悔。 扎兰屯市反恐怖和特巡大队副大队长周舟:“我叫周舟,今年31岁,是扎兰屯是反恐怖和特巡大队副大队长。在我小的时候,在我心中警察就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对警察职业非常向往,心里一直有份执念,想从事警察这个职业,毕业以后就参加了公务员考试。” 考上警察之后,他终于圆了小时候的梦想,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但是他发现,当好一名警察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和辛苦。从当上警察,单位就成了家,最长的时间1一个月零七天没有回家。 周舟跟记者说:“警察这个职业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而且人民警察是国家治安行政和行政司法力量,主要任务就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当上警察以后,我们身上的压力要比其他工作更大,肩上的任务更重,付出的辛苦要比其他的工作岗位要多很多。” 2020年,周舟执行巡逻任务中共接处警400于次,盘查可疑人员200于人,盘查可疑车辆100于辆,接受“110”报警400起;好人好事30起。 周舟向记者介绍说:“我们现在包括接触警、巡逻防控、疫情防控,所有的工作我们都是面对人民群众,要学会怎么和人民群众去沟通,第二要把法律法规牢记心中,这样才知道怎么去执法。” 扎兰屯市是链接内蒙古与外省的交界处,所以大部分火车都要经过这里,是内蒙古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这样就加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扎兰屯市反恐怖和特巡大队在过去一年的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周舟和同事在火车站日夜奋战350天整,坚持24小时疫情防控无缝对接,共登记排查上车人员:343213。下车人员:419788人。居家隔离:9647人。集中隔离:3603人。劝返人员:2560人,关注人员:14382人。 周舟告诉记者:“疫情不除、警察不退,在我们这我们绝对敢保证,因为我们身上肩负的使命是不一样的。” 和平时期,公安队伍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一支队伍,人民警察的工作常态便是风里来、雨里去,战严寒、斗酷暑,“白加黑”、“五加二”。他们并未生而英勇,却选择坚定无畏,因为他们心中始终怀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脱下警服,他们也是一个个普通人,需要适当休息、治疗伤病、陪伴家人。但是,每一名公安民警都懂得,选择了警察这份职业,就是选择了忠诚、选择了担当、选择了奉献、选择了为民、选择了坚守。万家团圆的时刻不能没有人民警察的守护,车水马龙的街道不能没有人民警察的身影,祖国的广袤边疆不能没有人民警察的坚守,人民危难的时刻不能没有警徽的闪耀。 记 者:安 琪 巴 特 监 审:杨景义 安 琪 审 核:郭 珩 总监制:孙镰峰 编辑:刘通(见习)
2021年的1 月10日既是第35个全国“110宣传日”,也是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1月 10日到来之际,海拉尔铁路公安处扎兰屯站派出所组织开展了以“一心为民110,砥砺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迎庆“中国人民警察节”暨“110宣传日”活动。 活动中,扎兰屯站派出所组织民警在扎兰屯站客流较为集中时间来到扎兰屯站候车室,通过发放传单、宣传册、现场讲解、播放微动漫等形式,以铁路安全常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铁路旅行中如何防范盗抢骗等为重点,向广大旅客开展爱路护路宣传、法治宣传和旅途安全指导。 海拉尔铁路公安处扎兰屯站派出所四级警长于士禄对记者说:“在过去的极不平凡的2020年里,扎兰屯站每名民警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首个人民警察节到来的时候,扎兰屯站派出所民警在车站开展法律法规、铁路安全常识、铁路护路爱路宣传知识、防疫知识等方面的宣传,为旅客营造更好的出行环境。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牢记人民警察誓言,继续砥砺前行,让警旗红的暖心蓝的纯粹,同时,也希望我们国家在两个100年交汇之际,能够发展的更好,人民安居乐业。” 与此同时,扎兰屯站派出所党支部依托“党旗引领警旗红训词指引新征程”党内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党员民警开展志愿服务。派出所在候车室设立党员先锋岗,积极为旅客答疑解惑,为旅客提供热饮,送上冬日温暖。党员民警还帮助旅客提拿行李物品,引导旅客顺利进站乘车,全力保障旅客旅途安全。 海拉尔铁路公安处扎兰屯站派出所副所长张蕾在采访中说到:“110对警察来说,一直都具有极特殊的意义,将1月10日设定为中国人民警察节,是党对我们公安队伍的关心和关爱,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我深感骄傲、自豪和荣耀。在我们的专属节日,我们坚持在岗位上过节,用扎实的日常工作来履行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新时代职责使命,为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群众了解了“中国人民警察节”这一人民警察专属节日,同时也让旅客切实感受到了身边的守护,在提升旅客安全感的同时,全体民警也收获了满满的职业自豪感、荣誉感、归属感。 人民警察,和平年代最具危险的神圣职业;人民警察,新时代最具奉献精神的英雄群体。你们用热血和忠诚,编织了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美满,千家万户的欢乐和温馨;用自己的赤子情怀,守护着这一方土地的繁荣昌盛,这一方土地的百业俱兴。警察是我们的骄傲与自豪,你们是这寒冷天气里最美的一道风景、最可爱的人。 通讯员:张 蕾 记 者:于 静 乔 磊 监 审:杨景义 安 琪 审 核:郭 珩 总监制:孙镰峰 编辑:刘通(见习)
新华网呼和浩特1月9日电(李倩)进入冬季以来,多地疫情出现零星散发的情况。为做好疫情防控,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等地陆续发出通告,从严控制聚集性活动,明确聚集性活动报备制度,加强疫情防控力度。 呼和浩特市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在承接100人以上婚丧宴、生日宴、会议聚餐等集体用餐,农村集体聚餐服务队一次性承接40人以上聚餐活动时,要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备。 包头市要求从严控制大型聚餐10桌以上、农村牧区集体聚餐50人以上活动,必须举办的要到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备。 兴安盟要求民间举办婚宴、大型聚餐等聚集性活动,要向嘎查村、社区报备,参加人数不得超过举办场地最大承载能力的75%。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明确,东胜区餐饮服务单位、农村牧区集体聚餐服务提供者在承办10人以上集体用餐,包括婚丧宴、生日宴、年夜饭、会议聚餐等活动时,要向辖区市场监管所报备。 此外,通辽市、兴安盟、赤峰市、乌兰察布以及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要求各单位原则不举办大型年会、培训、团拜、慰问、联欢、聚餐等活动,非必要不参加外地举办的各类活动,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要控制在10人以下。赤峰市要求,“红事”缓办,“白事”简办。 内蒙古多地发文明确,凡擅自举办大型聚餐活动,将追究举办者和相关场所的责任;对因人员聚集造成疫情输入和扩散的,将依法依规严查重处。
近年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数字乡村建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智慧扶贫”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构建智慧社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入冬以来,受疫情冷链运输影响,再加上呼伦贝尔地区进入低温气候,扎兰屯市成吉思汗镇繁荣村脱贫户陈景爽养的3000只鸡销售困难。粮食涨价后陈景爽更加表示“喂不起了,天冷活动减少,这鸡干喂不长肉。” 成吉思汗镇繁荣村第一书记辛芃伯在走访村民家时了解这个情况,考虑到养鸡费用大,而且即将迎来新年,想帮助该贫困户减轻经济压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开创性地与当下所进行的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实践相结合,贫困户养鸡用上了物联网。 面对网络销售所需,辛芃伯帮助贫困户联系动物检疫部门做检疫,检疫报告确认检疫合格后,又联系呼伦贝尔市商务局通过呼伦贝尔购物平台进行销售,对接过程中多次对产品包装进行改良,并把产品的详细信息制作成二维码贴在封面上,内容包括农户信息、负责人信息、检疫报告等,这样既使消费者对产品信息一目了然,食用的更加放心,也提高了购买率。 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辛芃伯先向呼伦贝尔市商务局邮寄了20只鸡,没想到上线的三个小时内就一扫而空,这不仅让辛芃伯看到了努力的方向也让贫困户看到了希望。立刻将好消息告诉该贫困户,教授平台的使用方法,让贫困户可以自主使用网络销售品台。 记 者:安 琪 郭惠源(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