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呼铁法院针对受理的一起财产损失保险合同纠纷案,首次开启云模式与交警部门远程进行证据核实。2019年12月初,我区207国道704公里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损坏及奶死亡的事实。之后,正蓝旗交警大队桑根达来中队出具事故认定书,肇事司机负全部责任。关于牛死亡赔偿事宜,双方于2019年12月12日,自愿达成协议,肇事司机一次性给付奶牛赔偿款2.3万元,牛主人当日出具收条。 然而,双方当事人对牛死亡事实不持异议,对赔偿牛损失数额的证据产生争议。因原告提交的证据系复印件,被告不认可其真实性。当天,呼铁法院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通过远程视频形式与处理事故的交警部门进行核实。双方当事人通过查阅交警部门提供的案卷材料,并向警官进行询问,确认证据的真实性,后打消了当事人的疑虑。 据了解,呼铁法院推出跨域审判“+”模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从立案、送达、材料转递、开庭、调证、执行等各环节指尖上办案,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让群众少跑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司法需求,减少当事人诉累,让当事人近距离感受到公平正义,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张小莉)
日期 : 2020 › 07 › 85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最近这些天,冯浩儒和同事们每天都在鄂尔多斯市政府南侧的街道上忙前忙后,查看路况、调试设备信号、检查智能调度系统运行。7月中旬,这里即将开始我国西部地区首条非园区市政道路5G自动驾驶公交接驳车的测试项目。 作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智慧城市服务中心主任,冯浩儒对即将开始的5G自动驾驶公交接驳车测试充满信心:“作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鄂尔多斯在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试验与应用领域走在了前面,这对鄂尔多斯未来经济转型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城市,鄂尔多斯市近年来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技术附加值,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的广度与维度。 冯浩儒表示,鄂尔多斯承接5G自动驾驶公交接驳车试验项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发达城市的市政道路测试自动驾驶车辆,因为人口稠密车辆密集,既有安全隐患,又易造成交通拥堵。”冯浩儒说,“康巴什区人口数量较少,交通流量小,但市政道路功能完善,这为搭建自动驾驶汽车市政道路测试环境提供了合适的外部条件。” 据冯浩儒介绍,此次5G自动驾驶公交接驳车测试项目所选街道全长约7公里,覆盖市府南街、鄂尔多斯大街、民族路、团结路、文化西路、文化东路、湖滨路,计划停靠鄂尔多斯市政府、鄂尔多斯博物馆、锦江国际酒店、乌兰木伦湖区广场等4处站点。“由于测试道路是城市开放道路,因此我们将测试车辆的最高时速设定在40公里/小时,车辆需要按照闭环路线及站点进行自动驾驶载人示范运营运输,从而最大限度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冯浩儒说。 5G技术的应用,是此次自动驾驶公交接驳车测试项目的最大技术亮点。“我们建设了21个5G基站以保障测试车辆的技术需求,这些独立组网的5G基站可以实现更低的网络时延,最大限度地保障车辆的实时调度、视频的快速回传,以及后期通过软件升级可以实现切片技术,相当于在5G信号中单独列出一块区域,专供测试车辆使用,让自动驾驶更加稳定、安全、高效。”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鄂尔多斯分公司副总经理郎庆春介绍说。 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高级项目经理任强表示,此次鄂尔多斯自动驾驶车辆属于城市景观接驳公交车,属商用车范畴,而5G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车辆在派单、调度、行驶等各类情景中的处理速度与效率,为车辆提供高带宽、低延时、高稳定的自动驾驶环境。 2012年8月,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被评定为中国首个以城市核心景观区为载体被申报获批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而5G自动驾驶公交接驳车的测试道路,正是在康巴什区景观最为集中的康巴什中轴线,这将极大推动鄂尔多斯城市旅游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树立。“此次自动驾驶汽车项目落地,将对推动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布局,以及未来参与更多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冯浩儒说。(记者朱文哲)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静超)7月6日下午4点20分左右,一名高姓同学急匆匆跑进大学西路派出所户籍室,焦急地询问户籍民警:“我明天参加高考,下午看考场时把身份证丢了……” 户籍民警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按规定,正常办理身份证需要25天,即使是绿色通道也要1—3天,更何况现在派出所停电了。派出所户籍内勤迅速将情况上报赛罕区公安分局户政管理大队。赛罕区公安分局户政管理大队立即启动“全警实战大练兵”中“放管服”应急预案,为高考考生办理身份证开通紧急绿色通道,指定就近派出所为考生受理身份证业务。 就在这时,腾飞大道派出所户籍内勤上报,有一位王姓同学看考场时也把身份证丢了,急需办理。为了让两位同学尽快拿到二代身份证,顺利参加高考,两个派出所户籍内勤以最快速度拍照,录指纹,整理信息,上传信息,经分局审核。户政管理大队民警在审核的同时立即向市局户政支队和公安厅身份证制证中心汇报,市局户政支队和公安厅制证中心的民警加快审核制证。在派出所、分局、市局、公安厅四级联动保障下,仅用3个小时,在下午7点20分,考生们拿到了补办的身份证。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发布的《2019年全区生态气象综合检测与评估报告》显示,内蒙古全区面积较大的呼伦湖、乌梁素海、达里诺尔湖、东居延海、岱海和黄旗海等六大水体,面积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其中,呼伦湖比2011年增加340.4平方公里,其他部分地区水域面积也在逐步恢复。 党的十八大以来,呼伦湖区域先后施行了裸露沙地综合治理工程、湿地修复和综合整治工程、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能力建设工程、“引河济湖”和“河湖连通”工程等大型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2019年,呼伦湖水域面积达到了2063.1平方公里。 东居延海在历史上几度干涸,2001年8月,国务院批复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将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作为西部大开发重点生态工程,此后居延海水域面积逐步恢复,2019年达到了62.4平方公里。今年5月,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开工建设,工程自黄河干流取水向岱海补水。(记者吴勇) 《人民日报》( 2020年07月07日14版)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是我国森林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源。严重森林火灾的扑救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同时,森林火灾还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污染大气环境,显著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碳循环。 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内蒙古智慧消防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的研发与应用”的子课题“构建森林草原火情监控预警体系”,通过多光谱遥感雷达技术实现大范围极早期火灾预警监控,目前已完成系统硬件选型测试和软件系统平台开发,并成功转化实施。 目前,国内外应用于森林草原火灾预警和监控的设备及手段存在探测距离较近、识别准确性不足、防误报能力低、受天气影响度大等不足,而森林草原火灾具有越早发现、越早扑救、损失越小的特性,因此,早期甚至极早期发现火情尤为重要。 该课题主要研究的多光谱遥感雷达技术可实现大范围极早期火灾预警监控。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采用军用红外光谱雷达技术,针对火灾的特征波段和参比光谱波段,通过水平和垂直转动,实现360度范围内的全景扫描,准确确定起火点。 基于这一原理,光谱扫描系统选择与火灾(明火燃烧或暗火燃烧)对应的特定光谱波段进行扫描,会大大降低热源(阳光、人工热源等)的影响,将火灾的热辐射和其他热源的热辐射区分开。 光谱扫描系统有着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光学放大倍数较大,利于系统发现很小的火点,并克服距离造成快速衰减的问题;受环境的影响小,可以在大雾、雨、雪等各种恶劣环境中使用。此外,光谱扫描系统扫描周期可实现响应时间和周期在4分钟内大大缩小。 目前,森林草原火情监控预警体系已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林业和草原局、武川县林业和草原局成功转化实施,用于所辖范围内的森林草原重点火险区监控报警。同时,在北京西山、山东泰山及崂山林区,以及赤峰市敖汉旗等地进行测试并使用。 据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目前还在进一步调试中,预期达到的目标为:探测距离≥15千米;24小时全天候360度自动监测;火灾响应灵敏度为监测距离1公里时,可对0.25平方米大小起火面积进行报警;可监测和预警明火、暗火、热烟气。(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白莲)
内蒙古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内蒙古分行于月初共同举办“抚恤优待政策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活动将持续到7月30日,邮储银行内蒙古分行将全力配合我区各级地方退役事务部门开展好抚恤优待政策宣传活动,以强有力的举措、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拥军优抚”的良好氛围。 宣传月期间,邮储银行内蒙古分行所辖各级机构将积极与当地退役事务部门对接,共同筹划组织在广场、车站等公共区域举办现场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抚恤优待政策,为优抚对象提供优质服务。同时,邮储银行内蒙古分行依托遍布城乡的网点、资源等优势,为全区退役军人、优抚对象开设创业贷款、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开通绿色通道、新产品应用等,提供结算、理财、保险、缴费、贷款融资等各类综合性专属金融服务,以实际行动为退役军人提供安全、优先、优惠、优质的金融服务,打造“邮爱拥军”退役军人金融服务品牌。(晓文)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于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就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相关政策进行了明确。通知明确,对参保缴费满1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按规定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自2019年12月起,延长大龄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失业人员,可继续发放失业保险金至法定退休年龄。 同时,在阶段性实施失业补助金政策方面,2020年3月至12月,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依法参加失业保险并缴纳失业保险费但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可以申领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标准为统筹地区第1~12个月失业保险金标准的80%。领取失业补助金期间不享受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失业人员领取失业补助金期满、被用人单位招用并参保、死亡、应征服兵役、移居境外、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被判刑收监执行的,停发失业补助金。领取失业补助金期限不核减参保缴费年限。失业补助金按月发放,从失业保险基金“其他支出”科目列支。在阶段性扩大失业农牧民工保障范围方面,对《内蒙古自治区失业保险实施办法》规定的参保单位招用、个人不缴费且连续工作满1年的失业农牧民工,及时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2020年5月至12月,对2019年1月1日之后参保不满1年的失业农牧民工,按照统筹地区城市保障平均标准,按月发放3个月的临时生活补助。与城镇职工同等参保缴费的失业农牧民工,按统筹地区规定发放失业保险金或失业补助金。同一农牧民工既有农民工参保又有城镇职工参保情形的,按照参加城镇职工参保标准执行。在阶段性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方面,2020年3月至6月,对领取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人员发放的价格临时补贴,补贴标准在现行标准基础上提高1倍。 我区要求,各盟市要优化经办流程,减少证明材料,取消附加条件,让参保失业人员方便快捷得到保障。参保失业人员可凭社会保障卡或身份证件申领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一次性生活补助或临时生活补助,可不提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失业登记证明等材料。(北方新报正北方网首席记者张学博实习生刘 彬)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获悉,截至目前,内蒙古春播工作圆满结束,农作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达13635万亩、10915万亩,同比增加1.7%和2.4%,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0250万亩粮食播种任务。 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新闻发言人王雨锋介绍,为落实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内蒙古将国家下达的粮食播种指标分解至各盟市,层层压实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同时,内蒙古各级农牧部门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持续稳定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及时下达玉米、大豆、马铃薯生产者补贴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各类资金146亿元,引导农民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全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各地还利用微视频、空中课堂、在线讲座等方式指导种植户,并对苗情管理、病虫害防治、防灾减灾、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进行督导,有效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 目前,内蒙古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和盐碱地改良项目建设,高质量实施500万亩以上耕地质量提升、700万亩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等重大工程,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提升粮食产能。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既是全国耕地保有量超过1亿亩的4个省区之一,也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8个粮食规模调出省区之一,玉米、大豆、马铃薯主要粮食作物和谷子、高粱、绿豆等杂粮杂豆产量居全国前列。(记者李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