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68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无风的天气,岱海如同一面镜子。乘船行驶在海面上,对岸的山与树显得越来越小,湖面上盘旋着一只只水鸟。   2001年11月,岱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晋升为自治区级保护区。岱海位于阴山山脉中段蛮汗山南部,是我区唯一入选国家《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年)的湖泊。截至2019年9月,岱海面积达到54.8平方公里,是我区第三大内陆湖。   然而,曾几何时,美丽的岱海因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原因水量减少、水质变差。如何尽快恢复岱海生态,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乌兰察布市与11个旗(县、市、区)签订“军令状”,打响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生态补水、河道疏浚、生态恢复、水质恢复等六大战役。2020年初,乌兰察布市推动岱海治理工作向“四控、三处理”为主的岱海流域一体化综合治理转变,严格控水、控肥、控药、控膜,加强畜禽粪污、城乡垃圾、城乡污水处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拓展。   据悉,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共设置项目24项,2019年已完成15项,剩余9项正加速推进。经过治理,岱海流域农业年节约地下水约2415万立方米;岱海电厂年停取湖水959万立方米,节约地下水160万立方米;入湖河道疏浚后,正常年份可增加地表径流量300万立方米左右。   岱海属封闭型内陆湖,如果没有充足的外源补给,将面临干涸的危险。与乌梁素海补水依靠黄河“脐带”直供方式不同,流域外的岱海需要通过“输血”方式得到母亲河的“生命救助”。今年5月16日,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开工建设“,九曲黄河润岱海”之梦即将实现。   在施工现场,黄河设计院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EPC项目副经理王耀军介绍道,工程自黄河干流托克托县头道拐与清水河县喇嘛湾之间左岸取水,输水线路长130余千米,年最大补水量4466万立方米。“工程完工后,按照统一调度,在丰水年份实施跨流域调水,可遏制岱海急剧萎缩的局面。”黄河设计院生态院副院长高小涛说。   实施生态补水后,水文、水质情况如何?水生生物有何变化?持续补水的生态效果如何评估?自2019年起,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江河治理试验中心就对乌梁素海、岱海开展了持续监测评估研究。截至目前,研究团队已完成野外调查监测7次,并通过分析初步提出“两海”生态修复技术和措施,同时综合评估生态补水效果。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恩慧说:“通过科学研究,摸清‘两海’水生生物物种的习性,突破面源和内源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综合施策、系统治理,是我们在‘两海’治理保护中应尽的职责。”   对于岱海的变化,湖区附近的凉城县岱海镇三苏木村委会吉吉扣营自然村感受最为明显。村民说:“岱海变大了,多年不见的鸟儿又回来了。”据统计,2019年,湖区周边地下水水位较2017年上涨58.86厘米。岱海流域内植被覆盖率由2015年的68%增加到2020年的75%;鸟类由2015年的68种增加到2020年的91种,其他动物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慧玲)   记者补记   东风掀起春潮。我区坚定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采取“点源、面源、内源治理+生态补水”和“两节、两补、两恢复”手段,打响了“明珠保卫战”。   岱海属于封闭型内陆湖,如果没有充足的外源补给,将很快面临干涸的危险。唯有对岱海进行生态应急补水,才能从根本上拯救岱海。2020年,自治区重点工程——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实施,总投资28.24亿元,线路全长约131.57公里,属于跨流域生态补水工程,自黄河干流取水向岱海补水,实现遏制岱海湖面面积急剧萎缩和改善湖水水质的目标,带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程实施后,岱海昔日“鸿鹜成群,风涛大作,浪高丈余,若林立,若云重”的美景将重现。   岱海生态环境好了,周边老百姓的生活也随之改善。不少人端起了旅游金饭碗,从经营民宿到水果采摘再到休闲游、养生游……一个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农村不断涌现出来。

蓝冠登陆地址,蓝冠待遇_气象科普从娃娃抓起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惠超)11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节气,而在小雪节气前夕,内蒙古自治区就迎来了一场大范围降雪,赤峰、通辽等地还出现了特大暴雪,完美应景了小雪节气。很多小朋友在欣赏雪后冬日美景的同时,也对雪这种天气现象产生了好奇,为做好科学普及工作,做到防灾减灾科普从娃娃抓起,内蒙古气象局与内蒙古科技馆联合组织开展了2020年第38期科普大讲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以《下了“雪”本》为题,进行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科普讲座。   “雪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几毫米的降雪量却看起来那么深?”“为什么南方下雪要打伞,北方却不用呢?”带着这些问题,内蒙古气象部门科普讲解员高菲,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和通俗直观的表达,向小朋友们一一解答,并结合手工、视频、现场演示、有奖提问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小朋友学习气象知识的积极性。“雪是很多细小冰晶凝结在一起的”“降雪量是用观测设备测量的,积雪深度是用尺子测量的”“北方的雪是干雪,抖一抖就掉了”在讲座最后的小结提问中,小朋友纷纷举手发言,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在讲座中,气象科普讲解员还重点讲解了降雪天气的防御措施。   本次讲座,场馆内座无虚席,220多名小朋友和家长聆听了讲座。   据悉,内蒙古气象局与内蒙古科技馆已联合举办多次科普讲座,接下来,双方还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共同为全区民众科学素质提升贡献力量。

  11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额布都格海关挂牌并正式对外办理海关业务。   记者从满洲里海关了解到,额布都格海关是由中编办、海关总署批准成立的新设隶属海关,受满洲里海关直接领导,负责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额布都格口岸的海关监管业务。额布都格口岸与蒙古国巴彦呼舒口岸隔河相对,是对蒙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据悉,额布都格海关的设立,将会发挥呼伦贝尔市口岸优势和区位优势,快捷服务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据介绍,未来,额布都格海关将扎实推进“五关”建设,持续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在维护国门安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外贸稳增长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阿妮尔)

蓝冠登陆,蓝冠官网注册_退休干警转型“剪报达人” 阅享幸福晚年

  走进位于霍林郭勒市莫斯台街道友谊社区的读报厅,一份份整理好的剪报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桌案上,桌旁的石俊清老人手拿眼镜,正在认真地整理、装订成集。   石俊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科辅导员,从公安干警工作岗位上退休后,老人从2014年起,便将自己收藏多年的报纸剪报免费提供给社区,定期举办读报活动,让更多的人通过阅读报纸剪报,在了解新闻的同时享受阅读的乐趣。   “从很早的时候,我就开始搜集报纸、刊物,慢慢地变成了自己的一种习惯,在退休后我就想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更多的人认识阅读、感悟与热爱阅读,这也是建立读报厅的初衷。”石俊清老人说道。   谈起建立读报厅的意义时,老人补充道,万余份报纸形成的剪报册记录着岁月的变迁,更是社会不断繁荣发展与变化的见证。每次与大家一起分享阅读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充实,满满的幸福感。只要能够给大家,给我们社区大家庭做点有意义的事,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智华 王皓)

  11月20日,记者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受降雪影响,包头至哈尔滨西K1382次、包头至大连K1567次、包头至赤峰南K897次旅客列车停运。   据悉,受冷空气影响,11月19日,我区锡林浩特、赤峰、通辽等地普降大雪,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较平日增加了30%以上。为了保障旅客顺利出行,铁路部门启动特殊天气应急预案,增派人力积极清扫火车站和线路积雪,加强巡视和设备检修保障工作。目前,受积雪影响铁路线已经全部抢险疏通,客货运输秩序已经恢复,停运列车也将于近日恢复运行。(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梁亮)

  记者从自治区气象局获悉,20日夜间开始到22日,全区大部又将受新一轮降雪降温天气影响。   17至20日,全区12个盟市的81个旗县的103个站点出现雨雪,降雪量级0.1~49.0毫米。20至21日,我区西部和东北部偏西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其中,阿拉善盟东南部、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南部有中雪或雨夹雪,鄂尔多斯市南部有大雪或雨夹雪;西部偏西和中东部偏北地区气温下降6度左右;21至22日,我区西部偏东、中部和东南部地区有小雪,其中,锡林郭勒盟东南部、赤峰市西北部有中雪。西部偏东、中部地区气温下降6到8度,中部部分地区气温下降8度以上。   我区气象部门提醒,此次降雪过程与上次中部偏东和东南部地区强降雪天气叠加,注意防范积雪过厚造成畜棚垮塌、牲畜死亡、蔬菜大棚受损;连续两次较强降温过程使全区大部前期气温异常偏高转为异常偏低;降水有利于增加土壤湿度、净化空气和降低森林草原火险等级。针对降雪、降温天气过程,气象部门将全力做好气象服务。(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石向军)

  11月18日起,赤峰市出现今冬以来最强降雪,突破了1961年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日降雪量极值,造成交通受阻、学校停课等情况发生。   数据显示,11月18日1时至19日17时,赤峰市出现大范围的大暴雪。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敖汉旗新惠站,为42.4毫米;市区降水量为23.5毫米。受降雪及冷空气影响,18日至19日全市气温大幅下降。市气象台于18日19时发布暴雪红色预警,19日11时30分发布道路结冰橙色预警,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出行安全。   面对突发雪情,该市各地区各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加紧除雪破冰,全力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由于这次强降雪具有风雪雨交加、气温骤降、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等特点,给赤峰市带来诸多影响。红山区等地教育局紧急发布通告,11月19日、20日各中小学、幼儿园放假2天。高速交警二支队赤峰大队实行辖区高速全线临时封闭措施,所有车辆禁止通行;赤峰汽车站、赤峰客运西站所有班车全部停运。机场方面,部分航班延误或取消。铁路方面,11月19日的G8204次列车(赤峰—沈阳)、G9954次列车(赤峰—沈阳南)停运。公交方面,中心城区11路、206路、33路、15路、102路、16路、105路、4路公交车和机场大巴、平庄、112路公交线路暂时停运。   全市公安、环卫、气象、高速、卫生等部门及时启动特殊天气紧急预案。高速交警二支队赤峰大队及时组织“一路四方”联勤协助人员、车辆和相关设备在收费站、匝道、隧道出入口等易结冰路段全面清理积雪,将应急车道边缘、中央隔离带位置的积雪清理至安全地带,对积雪较大路段实施撒盐措施;市交管支队开展道路管控、巡查、疏导救助群众等工作,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和群众出行安全。在市中心城区,2000余名环卫工人坚守一线划片除雪,为广大市民出行保驾护航。   根据最新预报显示,11月21日,新一股冷空气将到达赤峰市境内,届时还将出现降雪天气,量级以小雪为主,气温下降4℃至6℃。市气象台等部门提醒广大群众要及时防寒保暖,农牧区要注意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将户外牲畜赶入棚圈。(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塔娜 实习生 肖璐)

  19日15时30分,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了解到,因降雪,我区多条高速公路更新了交通管理。   具体路况信息为:G7京新高速因天气原因,集宁南至兴和南收费站双向入口只允许货车通行。S54集宁东绕城高速因天气原因,玫瑰营至集商收费站双向入口只允许货车通行。G65包茂高速因道路施工,高速交警实施交通管理,封闭格顶盖互通立交匝道,禁止车辆通行。G55二广高速因天气原因,封闭赛汉主线至大六号收费站双向入口。集宁北至丰镇各收费站只允许货车通行,其余车辆禁行。S31呼大高速因天气原因,羊市匝、薛家湾、大饭铺各收费站入口只允许七座以下客车通行。G18荣乌高速因天气原因,大路墕至碌碡墕收费站只允许七座以下小车通行。G16丹锡高速因天气原因,G16丹锡高速内蒙古境内全线封闭。G1013海张高速因天原因,锡林浩特至贡宝拉格双向入口封闭。G45大广高速因天气原因,G45大广高速内蒙古境内全线封闭。G2511新鲁高速因天气原因,G2511新鲁高速内蒙古境内全线封闭。G25长深高速因天气原因,G25长深高速内蒙古境内全线封闭。   据悉,除以上外,我区境内其余高速公路畅通。在此提醒广大驾驶员,注意天气变化,确保出行安全。请在出行前拨打“12122”服务热线咨询路况信息。(记者许婷)

  摩托车驾驶证全国“一证通考”、扩大机动车免检范围……11月19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车管所了解到,从11月20日起,有12项新的交管便民利民举措将在首府落地实施,分别是摩托车驾驶证全国“一证通考”、摩托车转籍异地通办、私家车登记持身份证全自治区通办、二手车出口临牌异地通、扩大私家车免检范围优化检验周期、放宽小型汽车驾驶证申请年龄、优化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申请条件、扩大驾驶人体检医疗机构范围、便利残疾人家庭共用车辆、推行道路运输企业信息查询提示服务、推行驾驶人交通安全记录网上查询、机动车交强险信息在线核查。   其中,摩托车驾驶证“一证通考”自11月20日起全国统一实施,适用于内地居民和取得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港澳台居民初次申领、增驾摩托车驾驶证,但不包括持有军队、武装警察部队、境外机动车驾驶证申请驾驶证。   放宽小型汽车驾驶证申请年龄适用于初次申领、增驾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轻便摩托车驾驶证或者临时驾驶许可,也包括持有军队、武装警察部队、境外机动车驾驶证申请驾驶证。对70周岁以上人员考领驾驶证的,要严格审核申请人身体条件证明等情况,在报名时增加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等能力测试。要严格按考试内容和评判标准进行考试,不得减少考试项目,降低考试标准。   扩大机动车免检范围,在实行6年以内的6座以下非营运小微型客车免检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免检范围,将6年以内的7~9座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纳入免检范围。   扩大体检医疗机构范围,初次申请、增加准驾车型,办理机动车驾驶证期满换证、提交体检证明等驾驶证业务的,可到具有健康体检资质的二级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等医疗机构体检。地市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会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确定具有健康体检资质的医疗机构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艾文涛)

  近日,内蒙古最后一批“三少民族”贫困户陆续领到脱贫告知书,标志着内蒙古“三少民族”正式告别贫困,脱贫“摘帽”。   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聚居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境内,是人口较少的三个少数民族:达斡尔族约8万人、鄂温克族2万余人、鄂伦春族仅2000多人,被惯称为“三少民族”。“三少民族”聚居区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底子薄,发展相对落后。2014年,被精准识别的“三少民族”贫困总人口高达10281人。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多年来,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守望相助、同心同德,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线团结奋战,同荣辱、共进退,在奋进全面小康的路上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实际行动和成效努力践行着“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庄严承诺。   有一个地方贫困,就不是“小康”;有一个民族苦厄,就不算“全面”。内蒙古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少民族”地区脱贫工作,将最后一批少数民族贫困人口作为重中之重,集中帮扶力量和财政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民族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不因其少而轻视,不因其苦而放弃,不因其难而退缩。   “三少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不怕山高,不畏路险,用辛劳和汗水向贫困宣战,用信心和决心啃下脱贫“硬骨头”,在“三少民族”地区谱写出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的新篇章。   最终,通过生态移民、产业扶贫、兜底保障等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扶贫举措,使整个“三少民族”群体在生产生活上实现历史性跨越:鄂温克族猎民等原始部落迁下山定居,融入现代社会;鄂伦春族大力发展传统民俗旅游,寻求古老民族绿色转型;达斡尔族人发挥过去以物易物的经商传统,勇闯商海拥抱未来。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了确保少数民族群众脱贫之后还能有发展的后劲,内蒙古各级党委政府正谋划民族服饰、民俗旅游、手工艺品加工、中草药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让那些靠兜底保障的群众有属于自己的产业。   “三少民族”脱贫“摘帽”,是脱贫攻坚路上的一个路标,也是一个催人奋进的鼓点,更是各民族团结携手前行、战胜贫困的缩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就在眼下,脱贫,只是美好生活的新起点。正如刚刚脱贫的达斡尔族老人熬珍花站在牛棚前说的那样:“3只母牛怀犊,就等明年产犊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哈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