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银根边境派出所成功救助一名走失群众 “多亏了人民警察,不然的话,我现在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8月26日,内蒙古乌海籍张某等3名群众等来到内蒙古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银根边境派出所,将写有“情系百姓恩重如山”的锦旗送到了民警手上,对民警五天前的救命之恩表示感谢。 2020年8月20日下午,张某等三名群众从乌海市来到阿左旗银根苏木查干扎德盖嘎查游玩,期间,3民群众见戈壁滩上零星分布着玛瑙石,便趁兴捡起了石头,几个小时过去后,当另外两人返回车辆停靠地点后,却发现张某迟迟不归,且电话显示不在服务区,焦急的群众决定自行寻找,但是直到第二天上午失踪人员仍然没有音信。21日上午8时许,焦急的群众拨通了报警电话。就此,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立即展开。由于当地地处戈壁深处、方圆百里没有人烟、手机无信号、地表无路标,走失群众又没有携带食物和饮用水,且当时地表温度达到40℃以上,因此,如不及时救援,荒凉的戈壁随时会吞噬人的生命。想到这里,民警一面赶往事发地点,一面紧急发动居边护边堡垒户等群防群治组织予以增援。到达现场后,民警根据情况,将所有人员分成3组,每组配备汽车、摩托车、对讲机,并携带足够24小时食用的饮水和干粮,开展拉网式排查搜寻。时间一点点流逝、民警的纠结一分分加重,因为大家知道,戈壁滩昼夜温差极大,如果在天黑前寻找不到失踪者,即使这名群众熬过了白天的炙烤,也未必能抵挡得住夜晚严寒的袭击。正当大家筋疲力尽、准备调整策略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来,一路救援人员在距离事发地点以西的12公里处,发现了该名男子并成功将其解救。而此时,这场戈壁滩上演的“生死时速”已经过去了26个小时。 据悉,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驻地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辖区戈壁、沙漠纵横,自然环境恶劣,年初以来,这个支队已经累计处理救助警情53起,救助车辆62辆、救助被困群众108人,在漠海深处守卫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牛鑫 阿木古楞)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全面深化京蒙扶贫协作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三年来,京蒙协作一手抓产业造血,一手抓消费驱动,1300多个扶贫项目内蒙古31个国贫旗县摘帽,30万贫困群众受益。 锡林郭勒盟太卜寺旗边墙村的贫困户杨树花,今年有了一个新身份——职业农民。过去自己包大棚种草莓,现在她把土地流转给企业,还在企业跟北京来的技术员学习种植草莓母株,收入比以前增加了6成多。 太仆寺旗边墙村贫困户杨树花:“家里以前情况不好,这会儿你看多好呢,有这个草莓棚子挣点零花钱,守家在地挺好的。” 和杨树花一样,边墙村2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成了太仆寺旗与北京市昌平区共建的草莓种苗繁育基地的职业农民。在京蒙帮扶协议的推动下,今年北京市昌平区的两家草莓育种企业在太仆寺旗落了地,企业在太卜寺旗建基地,用地成本比在北京低一半还多。村里在企业的技术指导下,通过种植草莓母株,村集体经济增加了3成以上。最近,太卜寺旗又流转2000多亩土地,建立了3个草莓种苗繁育实验基地,带动当地60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太仆寺旗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韩大巍:“昌平区每年大概有一千万株的草莓种苗的空缺,太卜寺旗有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育出的草莓苗具有成活率高、抗病虫害好,今年我们一共是投资了112万元,扶持了四个村的186个大棚来种植草莓种苗,预计能繁育到500万株左右。” 自治区扶贫办扶贫项目管理站站长梁勇峰:“今年我们主要是加强了平台建设,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吸附在产业链上,比如说订单收购,还有劳务用工,这些都是有利于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 京蒙两地还充分利用北京市庞大消费市场,积极构建农畜产品进京绿色通道,把建立稳定的农畜产品销售渠道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抓手。自从和北京市丰台区建立了帮扶协作关系,扎赉特旗找准两地间的利益连结点,线下举办“农产品进社区”、在线上举办“我在扎赉特旗有一亩田”等活动,目前扎赉特旗农产品进京销售额突破1亿元。 扎赉特旗魏佳米业销售经理魏建明:“这两年通过在北京推介,现在我们这个大米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特别是现在我们特别推出的就是贫困户的庭院水稻这块儿,好多北京的客商给我们对接,这样儿我们每个贫困户的每亩地能增加200元的收入,而且这个是有持续性的。” 截至目前,全区31个国贫旗县累计向北京市场销售7大类491种特色农产品,销售金额超过52亿元,累计带动9万多名贫困人口增收。 自治区扶贫办扶贫项目管理站站长梁勇峰:“在产业类项目实际得到了大幅面积的提升的前提下,京蒙扶贫帮扶给我们消费扶贫这块增加了力量,也是对产业整个延续性的一个拓展,你销售好了,你的产业肯定是稳定了,对今后的产业发展可持续性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从2018年实施全面深化京蒙扶贫协作三年行动以来,北京市累计投入各级财政援助资金达45.5亿元,共实施扶贫协作项目1357个,累计超过30万人次贫困群众受益,助力内蒙古自治区31个国贫旗县实现全部摘帽。 记者:张岑 沈英杰 呼牧 于伟利 闫彦霖 张巍
近日,“山村美味、再走西口,乡村美食好风光、慢种慢养慢生活”助农扶贫直播带货,在快手1300万粉丝级“网红”达人陶大帅的直播间精彩上演。仅1小时,16款阿尔山市明水河镇西口村农副产品销售一空,收获订单1.3万余单,销售金额46万余元。直播累计观看人数67.4万,获得点赞144.8万次,稳居快手平台同时段直播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位、全国前十位。 “感谢陶大帅直播间的粉丝们助力西口村的脱贫攻坚,诚挚邀请大家到阿尔山市来旅游,到西口村走走看看,感受美不胜收的梦幻阿尔山和幸福新西口。”文化和旅游部派驻阿尔山市明水河镇西口村第一书记郑海勇在直播间向网友表达感谢、发出邀请。 直播活动通过实物展示和现场品尝等方式,展示展销了赤松茸酱、干品赤松茸、明水河原麦粉、黑木耳、小黄蘑、小白蘑、木耳蘑、牛肉干、蓝莓果干等16款当地农副产品,把明水河镇西口村乃至阿尔山的风土人情通过互联网直播平台推向全国。众多网友纷纷下单,并在直播间点赞评论互动。 此次直播带货活动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组织,快手平台和北京欧飞科技公司承办,是“探寻阿尔山的水、发现阿尔山的美”系列宣传采风活动的组成部分。YY、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重量级“网红”达人纷纷来到阿尔山市、走到西口村,直播及短视频观看人次累计超过一千万,真正为阿尔山市宣传,为西口村打Call!(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胡日查 高敏娜)
来到松山区向阳街道金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和物业一体化的服务窗口让人眼前一亮。“社区联物业后,社区、物业作了邻居,双方的人员真正地融合到一起,有效解决了物业和业主之间的矛盾,现在矛盾少了,连物业费收缴率都提高了。”金华社区党支部书记曹建华介绍。 金华社区成立于2013年12月,过去由于社区、居民、物业、业委会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矛盾协调化解机制,电梯坏了没人修,小区乱停车没人管,投诉噪音骚扰没人理。为了打造和谐的居住环境,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融合共建,积极探索社区联物业模式,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物业党支部的党建指导员和物业公司副经理,而物业公司项目经理也到社区交叉任职,双方还联合成立了联合调解委员会,解决了施工噪声扰民、楼上楼下跑水纠纷等众多问题。 金华社区物业服务的提升是赤峰市创建“红色物业”工作的一个缩影。年初以来,赤峰认真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把物业服务管理与深化网格治理相结合,把党建引领嵌入进去、贯穿始终,深入开展“红色物业”创建工作,着力从构建多元治理共同体服务体系入手,推动党组织在矛盾联排、问题联防、事项联解、服务联搞发挥主导作用,让居民身边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就地得到解决。 建立上下协调齐抓共管体系,解决“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权责边界不清晰”问题。在市、旗县区组建物业行业协会、业委会联谊会、物业服务管理纠纷调解委员会等社会性群众性组织,加强对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和业务工作的指导、培训和监督;在街道、社区普遍建立党建联合体,推行“联合工委”、“联合党委”制,实行民情恳谈会、社区工作听证会、社区事务协调会和社区治理成效评议会等制度,强化党建工作联促、居民服务联抓、平安社区联创、文化活动联办,兜底解决群众身边“关键小事”。 构建同向发力组织引领体系,解决“党建真空没法抓”“协同治理不顺畅”问题。依托物业协会和行风热线,整合住建、城管、民政、司法、公安等单位党组织,组建“红色物业”专家服务团,强化线上互动、线下引领。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融入街道社区党建联合体,吸收物业项目党员负责人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选派物业项目负责人兼任社区网格员。加强“红色业委会”建设,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靠前主导,推动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机关单位在职党员、退休党员通过法定程序进入业委会,同步链入社区党建联合体和网格服务团,实行组织共建、队伍共管、活动共联。 建立多维支撑系统保障体系,解决“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保障不强无力抓”问题。强化街道党工委属地监管职能,规范物业服务引入退出机制,每年开展1次物业企业服务评估工作。对服务质量差、拒绝整改的物业服务企业,依规启动退出程序。开展星级物业服务企业评选,党组织不健全或不发挥作用且近三年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或群体性矛盾信访、违法违规受到处罚的物业服务企业不得参与评选。加强“红色物业”党群服务站建设,站内设立日常办公、智能服务、党建宣传、共治理事、休息娱乐等功能区,服务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在群众家门口提供微型服务阵地保障。 在多元治理共同体的引领下,党的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物业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基层治理有了更多的温度。“红色物业”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赤峰市物业企业党员比例达到2.6%,党组织覆盖率达到6.7%,培树星级物业服务企业5家。(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塔娜 实习生李文清)
8月24日,在包头客运段呼和浩特洗涤车间,工作人员在高温下对列车卧具进行洗涤作业。每天早晨7 点,工作人员开始清洗从北京、西安、额济纳等方向返回的旅客列车上换下的床单、被套等10余种卧具。(甄鹏)
记者从自治区扶贫办获悉,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脱贫攻坚战场上,活跃着452名从自治区、赤峰市、旗直部门和苏木乡镇派出的扶贫干部,这些扶贫干部中有48名是退役军人,占10.6%。从退伍军人到扶贫干部,他们以作战的状态投入脱贫攻坚战,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敢打敢拼,敢啃硬骨头。 克什克腾旗辖13个苏木乡镇、124个行政嘎查村,总人口24.7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395户26952人,是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旗,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情况复杂。两年多来,这些退伍军人积极主动地融入克旗脱贫攻坚主力大军中,指导帮助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严格督导落实异地搬迁政策,因地制宜推进基本医疗、基础教育等惠民措施,设身处地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各方努力下,除144户299人尚未脱贫,克旗有67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赵弘)
虽已立秋,但暑气未消。通辽市库伦旗库伦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志愿服务队的王素平起了个大早,来到元宝山村的一个温室大棚里进行技术服务。 “张姐,新长的枝叶又得修剪了,不然会遮挡阳光,影响樱桃产量和质量。”王素平边说边指导大棚主人张永芹剪枝。 “剪枝技术含量高,几年了我也没太整明白,幸亏有你的帮助,我家樱桃的质量越来越好了。”张永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感谢道。张永芹跟丈夫栽植樱桃5 年,一直是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因缺乏科学技术,果子个小质量不高。得知旗里有志愿者进行苗木种植服务就试着联系,很快志愿者王素平来到了她家大棚。 王素平是库伦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曾长期在外省种植果树。经过实地查看她很快找到了症结:夏剪不到位、冬剪树头留枝过多等。通过一年多的指导,张永芹家的樱桃树产量和果品质量明显提高,收入随之翻番。“如果管理得当,果树盛产期可以达到10到30年,能产生长久的收益。利用技术知识帮助群众提高生产水平、增加收入,是我们志愿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王素平说。 据了解,自2019年 4月以来,库伦旗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96个。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志愿服务队,以群众需求为工作导向,实现了“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广泛开展理论政策宣讲、科技服务、送医送药等服务,并将志愿服务专业化、专业服务志愿化,把党的温暖和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白音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队主要采取“面对面、点对点”指导方式,为有需要的农牧民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帮助农牧民增产增效。 格日乐图从事畜牧行业21年,2019年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行列,并参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的残疾人养殖技术培训、青贮饲料制作现场指导等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已下乡服务50多次,服务群众400多人次。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把知识、技术送到百姓家,群众听得进、坐得住、用得上,我会努力用我的专业技术服务农牧民,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格日乐图说道。据库伦旗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显林介绍,接地气是库伦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最鲜明的特点。现在全旗已培育出理论宣讲到炕头、科技帮扶到田间、法律服务到家门、全民健身见行动等多个志愿服务特色品牌,精准服务群众需求,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库伦样板”。 截至目前,库伦全旗共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 愿服 务组 织200多 个,志愿 者总 数达9000余人,组织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次,服务群众6万余人次。 记者补记 在库伦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涵盖了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面对面上门开展志愿活动,为老百姓提供了最实用的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了生产生活上的难题。同时,志愿者还为老百姓宣传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政策,让他们对其有清晰的了解,从而创造了可资借鉴的“库伦样板”。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对于彻底打通群众工作“最后一公里”,并推动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意义重大。据介绍,库伦旗下一步要继续坚持把志愿者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主体力量,把志愿服务作为主要活动方式,有效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还要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组织引导,打造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以实现志愿服务精准常态,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切实帮助其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钱其鲁)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春芳 梅刚)8月23日上午,2020青岛科技活动周开幕式暨科普嘉年华活动在青岛人工智能国际客厅开幕。 此次科技周围绕“展示科技战疫成效”“展示科技创新成就”“美好生活科技体验”“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四大板块,开展近百场科技成果展示和科创产品体验活动,邀请市民走进“大国重器”,与科学家零距离交流,聆听抗疫一线感人故事,线上互动丰富,线下体验新颖,线上线下联动,形成共同参与的氛围。 当天,1000多名科技爱好者观赏了这场科技创新盛宴,近距离了解青岛最新科技成果,现场体验各种互动性强的科技创新产品,令在场的观众赞叹不已。
“我一人在家,中暑了,感觉昏天黑地的,哪位志愿者可以帮我买一些药?”8月12日18时15分,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镇居民王亚清在“扎赉特旗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小程序”中上传了这样一条信息。 几乎同时,这条信息出现在扎赉特旗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的大屏幕上。几分钟内,该信息经流转处理,被派单到了志愿者郭晓梅的手机上。 “上传信息后,不一会儿志愿者就联系了我,还给我送来了解暑药物,有了这个平台的便利,我内心觉得很温暖。”回想那天的情景,王亚清感激地说。 帮助王亚清解决难题的“扎赉特旗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平台”,是扎赉特旗扎实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旗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围绕行政审批、社会治理“两个中心”打造服务综合体,建立一平台、一热线,对全旗社会治理工作进行顶层设计,扎扎实实构筑起便民利民的公共服务体系。 基层社会治理异常复杂,如何巧用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平台这根“针”,穿起千条“线”,考量着制度设计者的智慧。扎赉特旗融合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接访中心、法律援助中心、数据资源管理中心、网格化管理中心6大中心职能,整合数据资源管理平台、数据资源可视化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雪亮工程”智慧应用平台5大平台功能,覆盖全旗14个苏木乡镇、58个旗直部门、12个垂直管理单位、8个群团组织,实现一站式受理、一体化办公、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让群众的需求“有地说、有人管、有回应”,全面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曾经群众不知该如何反映、到哪里反映的小事,现在只需一次点击、一个电话就可将问题反馈到中心,由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按照“统一受理、对口派单、联动处置、限期办结”,对群众反映的各类事项进行督办。截至目前,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平台注册人数已达到3万人,线上受理群众来件415件,办结397件,接听各类群众来电700余次,平台的评价列表中写满了群众对中心的支持与期望。 今年夏天,音德尔镇华天安居小区7号居民楼里的17户居民因为解决了生活中的大问题格外舒心。华天安居小区7号楼为一梯三户,由于中间户背靠电梯井,房间南北不通透,开发商曾许诺入住之前为中间户安装带通风口的防盗门,然而交房时,住户们发现开发商并没有履行承诺。 “这17户居民都是回迁老住户,大家普遍年纪比较大,没有北侧通风口,夏天屋里闷热,总感觉上不来气。”住户张志和大爷说,网格员杨晓巍在入户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通过社区与开发商积极沟通协调,顺利地为住户们解决了这一问题。 网格是社会的神经末梢、治理的最小单元,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扎赉特旗建成“全科”网格员队伍,将党建网格员、综治网格员、宗教网格员、意识形态网格员、残协委员、劳动保障协理员、民政协理员、儿童主任的服务力量聚合起来,将全旗962个网格内繁杂庞大的社会管理事务“管”了起来。网格员成为了掌握基础信息、宣传党的政策、发现社会问题、化解矛盾纠纷、防控风险隐患、代办服务事项的“排头兵”。 “马大姐,你来评评理,你说这个空调装的是不是占了我家位置,连贴春联的地方都没给我留……”不久前,音德尔镇多兰社区第九网格的网格员马艳辉在吉地豪庭小区入户登记户籍卡时,碰到了两户居民正在车库门前争吵。网格内一位住户怒气冲冲地说,邻居在车库安装空调时占了他们家的车库墙体,多次通过物业协调无果,两家矛盾不断升级,自己的爱人甚至因为这件“小事儿”气到心脏病复发住院。 为了这个“小事儿”,闲不住的“马大姐”跑了好几天,楼上楼下做工作,苦口婆心讲道理,终于让双方握手言和。“邻里之间有些纠纷在所难免,平时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但是越积越久就可能引发大问题,让社区居民和睦共处是网格员的职责,也是我们的心愿。”马艳辉说。 “网格员每天都要巡查自己所负责的片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查看楼院环境卫生情况,沿街门店是否按照城市化管理要求经营。发现问题后通过旗、乡、村三级平台的流转、处理、化解,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扎赉特旗多兰社区居委会主任王静说。 除了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还要有一支心系群众、贴近群众、扎根基层的服务力量来承担复杂的任务。今年4月,扎赉特旗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还上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模块,群众只需一次点击即可完成志愿者需求点单,按照“群众点单、平台接单、中心派单、志愿者办单”的服务模式,设置精准化“菜谱”,实现志愿服务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卿立 胡日查 高敏娜 安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