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了 3238 篇文章
lg蓝冠,蓝冠登录地址_看见新奇迹 | 沃野田畴织锦绣

  “增”   2022年内蒙古   粮食产量达到780.1亿斤   实现“十九连丰”   “稳”   2023年内蒙古   春播面积又超1亿亩   为全年粮食丰收打牢了基础   仓廪实 天下安   内蒙古是我国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全国5个耕地保有量过亿亩的省区之一   全国8个粮食规模外调省区之一   是名副其实的“塞外粮仓”   现有耕地面积1.72亿亩   兴安岭下米粮仓   八百里河套米粮川   内蒙古耕地主要分布在   西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嫩江右岸   河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   通辽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   兴安盟耕地面积较大   占全区耕地的66%   在通辽   盐碱滩变身丰产田   在呼伦贝尔   节水灌溉   让耕地不再“靠天吃饭”   在赤峰   旱作高标准水平梯田建设   正在稳步大力推进   在兴安盟   历时5年探索出一条   北疆盐碱地生态治理的新“稻”路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亿亩荒滩变良田的心愿   正在逐步化为现实   有地斯有粮   有粮斯有安   内蒙古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   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落实落地   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重大政治责任   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   旱能灌涝能排林成网   水土留得住农机能进出   ……   高标准农田建设   让许多昔日低效田撂荒田   变成了稳产高产田   “粮田”变“良田”   丰收的底气更足   沃野莽原麦浪黄   穗粒丰满待收仓   目前内蒙古   已建成50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   支撑全区   三分之二以上的粮食产能   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农田3273万亩   年节约用水达33亿立方米   实现粮食丰产   与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双赢   2023年6月30日   内蒙古首个   农田碳汇开发交易试点   在兴安盟科右前旗签约并实现预售   实现了内蒙古农田领域   碳汇项目开发零突破   粮食安全   是“国之大者”   近年来   内蒙古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   坚决制止   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出台一系列文件   促进形成了   政策健全保护有力执行顺畅   管理高效的耕地保护监督体系   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奏响田园牧歌新旋律   “十四五”期间   内蒙古将新建高标准农田885万亩   到2025年   高标准农田面积将达到5470万亩   不止如此   2023年内蒙古投资59亿元   建设395万亩高标准农田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万物土中生   有土斯有粮   内蒙古瞄准稳与进   牢牢端稳“中国饭碗”   希望的田野生机涌动   总策划:王宇天   策划:戴宏   监制:赵静   记者:王静超   图片来源:新华社、人民网、奔腾融媒等 编辑:孙丽荣

蓝冠登录,蓝冠注册1956_探寻文明根脉 增强历史自觉 筑牢自信根基——“河套人”发现100周年国际论坛部分专家发言摘登

  8月16日上午,“河套人”发现100周年国际论坛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闭幕。2天半的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回顾萨拉乌苏遗址百年考古历程,交流发掘研究新进展……8月18日,内蒙古日报连版刊发了《探寻文明根脉增强历史自觉筑牢自信根基——“河套人”发现100周年国际论坛部分专家发言摘登》—— 《内蒙古日报》(2023年8月18日5~8版)   二0二一—二0二二年萨拉乌苏遗址的考古新发掘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福友   2021年,为配合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进行了萨拉乌苏遗址新的考古发掘工作,通过历史地图对比、科学文献考证,结合新发掘的考古地层信息,找到并确认了100年前法国学者首次发掘的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具体位置,纠正了之前有些学者认为该处是王氏水牛化石出土地的错误观点,为进一步的考古研究、文物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考古证据,解决了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问题。   新的发掘对遗址的文化层和遗物的分布有了比较新的认识,文化层也从原来认为是一个文化层至少增加到两个,文物分布的面积也扩大了,为遗址下一步的调查、保护、研究提供了方向。   新的考古发掘,采用当前最新的旧石器考古规范进行,用全站仪对出土遗物进行了三维坐标测绘,有了平面、立面的准确位置,为解决相关的年代测定和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次发掘出土了数量丰富的打制石器、骨角器、木炭、烧骨、动物化石,为研究旧石器时代萨拉乌苏区域古人类的文化提供了翔实的考古材料,形成了准确的考古剖面,解决了文化遗物与地层的准确对应关系,为进一步的遗址年代测定、古环境分析等提供了统一的剖面。   新的考古发掘已进入第三个年度,已经在遗址地层测年、植物孢粉分析、木炭鉴定、动物化石鉴定、动物考古等多个研究方向分别取得了进展,为阐释萨拉乌苏遗址的全貌更近了一步。   萨拉乌苏遗址新阶段的考古发掘工作研究刚刚起步,后续将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与国内外一流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将萨拉乌苏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与多学科的研究推向深入。   萨拉乌苏遗址光释光测年新数据与思考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周力平   前人曾经在萨拉乌苏遗址开展过测年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往往缺乏足够的信息来对结果进行评估。近年来,测年技术的改进为更为精准的考古年代学带来了新机遇。   2022年8月起,我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福友合作,对新发掘的萨拉乌苏河流域范家沟湾和邵家沟湾地点的旧石器考古剖面沉积物进行系统的光释光测年研究。   我们从沉积物中提取了石英和钾长石矿物颗粒,分别采用蓝光和红外释光测量样品的年龄。初步结果表明,所采集沉积物样品的光释光年龄均在晚更新世年代范围内。   光释光测年是基于矿物晶体中缺陷、杂质能够储存电子这一特性的物理测年方法。矿物颗粒在堆积时受日光照射而被“晒退”,即晶体中储存的光释光信号被清零,也就是说这些矿物颗粒一旦被埋藏,就可以开始“计时”了。在之后漫长地质时期,矿物受到周围放射性元素的电离辐射作用,将电子逐渐储存在晶体缺陷中,并随着时间而增长。在实验室中,晶体受到蓝色光或者红外线的激发时,产生光子,发光强度越大意味着积累的电子数量越多,样品的年龄越老。光释光测年工作需要考虑测试所使用样品的矿物类型及其粒级、激发的光源、矿物的稳定性等。目前,光释光测年可以对于不同大小的石英、长石矿物颗粒进行年龄测定。   邵家沟湾和范家沟湾两个旧石器遗址的测年结果显示,石英和钾长石的光释光年龄有明显差别,这可能与这些矿物颗粒在堆积时受日光影响程度不同有关,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影响造成的。分析这些新数据面临新挑战,不仅需要理解两种矿物的差异,而且需要深化对两个遗址复杂的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的认识。接下来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测年专家与考古学专家和第四纪地质学专家的密切合作。   萨拉乌苏遗址的发现和早期研究   天津自然博物馆古生物部馆员许渤松   萨拉乌苏遗址的发现者是法国博物学家、北疆博物院创始人桑志华,已成公论。但多年来学术界对桑志华首次到达萨拉乌苏的时间、具体发掘经过、旧石器时代文化层及人类和动物化石出土层位等细节信息或语焉不详、或互相矛盾,对萨拉乌苏遗址的后续相关研究及科普宣传等工作均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2021年,萨拉乌苏遗址新的考古发掘工作重新启动。我们依据桑志华留存史料,结合现场调查,厘清了相关信息。   1918年5月,桑志华首次到达萨拉乌苏,但未进行正式发掘。1922年8月7日至26日,桑志华在萨拉乌苏河邵家沟湾进行正式发掘,出土大量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首次在邵家沟湾A点发现旧石器,在J点出土人类牙齿化石。1923年5月,应桑志华的邀请,法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到达天津,在北疆博物院整理化石期间,意外地从萨拉乌苏1922年出土的动物化石中再次发现那颗人牙,后由步达生鉴定并命名为“The Ordos Tooth”,是中国境内出土的有确切层位记录的第一件古人类化石。1923年的发掘以“法国古生物考察团”的名义进行,从7月31日持续至8月25日,桑志华和德日进分工协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确定了A点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居址”。从1924年至1927年,桑志华、德日进发表的与萨拉乌苏遗址有关的重要论文共6篇。1928年,他们与法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布勒、法国著名考古学家步日耶合作撰写的《中国的旧石器时代》一书出版,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史上第一部综合性学术专著,成为日后中国古人类——旧石器研究领域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范式。   桑志华和德日进在萨拉乌苏的工作是开创性的,与当时其他地域取得的科考和研究成果一同构建起中国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古哺乳动物学等学科发展的基石。   萨拉乌苏动物群——“河套人”的亲密伙伴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同号文   萨拉乌苏遗址最早由法国专家桑志华发现,该遗址地理位置特殊,正好处于荒漠草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该遗址的出土物,尤其是哺乳动物化石十分丰富,因此,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萨拉乌苏遗址记录了欧亚地区古人类最早适应荒漠环境的生存行为,是研究人类进化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历史的重要场所。   萨拉乌苏遗址发掘的动物化石发现于1922-1923年,是由桑志华和德日进主持发掘,在该批化石材料中,鉴定出34种哺乳动物。此外,还有1颗人类门齿及几件层位存疑的人类肢骨化石。新中国成立后,国内专家也在此进行过多次考察和发掘,但新增加的动物群成员只有老虎1种。目前,公认的萨拉乌苏动物群名单中包含了35种哺乳动物和12种鸟类。   尽管传统的萨拉乌苏组地层被进一步划分为下部的萨拉乌苏组和上部的城川组,但地质学家将这两组地层所代表的地质时间段总称为“萨拉乌苏期”。因此,萨拉乌苏河地区晚新生代哺乳动物群仍然可统称为“萨拉乌苏动物群”。   萨拉乌苏动物群以野驴、野马、披毛犀、羚羊、骆驼及跳鼠等荒漠草原动物为主,此外,还有诺氏古菱齿象、王氏水牛、原始牛及河套大角鹿等喜湿暖的动物,说明这些动物是在温暖时期或者温暖季节迁徙到本地区的。   萨拉乌苏动物群不仅物种多样性高,化石数量也很丰富,并且保存完整,有不少披毛犀和野驴的完整骨架,该动物群一直被视为我国北方地区晚更新世动物群的代表。   尽管萨拉乌苏动物群的生物地层、人类活动证据及古环境问题尚存诸多科学疑点,但可喜的是,萨拉乌苏河地区仍有丰厚的晚新生代地层,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化石潜在资源和大量的地质环境及考古信息,只要我们持续在此开展科学考察和发掘工作,一定会有一系列重大发现和科研成果产出。 鄂尔多斯市政协一级巡视员乔明  ​ 自治区文物局专家委研究员王志浩   萨拉乌苏遗址考古工作展望   鄂尔多斯市政协一级巡视员乔明   自治区文物局专家委研究员王志浩   100年来,中外科学家以巨大的勇气和科学探索的精神,在萨拉乌苏这个充满神秘的地方开展了多学科的科学发掘、调查和科学考察活动,获取了大量第一手的标本和资料,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将在探索古地质、古环境、古生物和古人类活动等方面发挥独有的作用。   由于萨拉乌苏遗址所蕴含的重要学术价值和其在社会发展领域所具有的重要社会价值,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业务部门高度重视对萨拉乌苏遗址的保护研究工作,从2003年至今召开了4次不同规模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提高了其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在学术领域的重要地位得到进一步认同;各级政府在经费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使遗址的完整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搭建起开展工作和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的平台,建立了河套人文化研究中心和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并为更好地保护利用进行了科学的发展规划。   面向新时代,要依托河套人文化研究中心和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进一步加强对萨拉乌苏遗址第四纪地质、古环境、古动物群和旧石器时代考古等方面科学考察、考古发掘,综合研究和展示等,使之形成持续性工作和研究状态,不断推出和展示新的研究成果,真正把萨拉乌苏遗址打造成为具有世界人类共同价值的科学研究基地,考古研究教学实践基地,公众旅游研学参观的目的地和国际间学术交流的殿堂。   鄂尔多斯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精彩续章   中山大学考古系副教授刘扬   鄂尔多斯地区是中国旧石器考古的重要发祥地,其中100年前发现和发掘的萨拉乌苏遗址是中国最早发现既有大量旧石器又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同时还出土了人类化石的遗址之一,在中国考古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并扬名世界。   萨拉乌苏之后,鄂尔多斯地区旧石器考古以2010年乌兰木伦遗址发现发掘为标志,开启了精彩续章。近年来,该地区旧石器考古工作在考古调查、考古发掘与科学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乌兰木伦遗址地理位置重要、地层剖面保存良好、人类遗物和遗迹丰富、时间节点关键,相关研究表明其重要性可以与萨拉乌苏遗址相媲美。特别是从地层里面发掘出土的完整披毛犀骨架和罕见肋软骨化石,以及大型动物群脚印和植物遗迹化石面及其反映出不同动物的多种行为,具有很重要的学术和遗产价值。乌兰木伦河流域调查和试掘发现的大量旧石器地点和石制品,极大丰富了对乌兰木伦河流域古人类活动的认识。我认为,黄河(鄂尔多斯段)老阶地旧石器考古新发现可能是目前鄂尔多斯旧石器文化的最早代表。   2022年,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我们联合,对鄂尔多斯东乌兰木伦河流域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发现旧石器地点99个,分布具有一定的群聚成团现象;部分地点仍有原生地层;采集石制品近万件,其分布、构成保存较好,为进一步探讨古人类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萨拉乌苏遗址和近年来的旧石器考古新发现表明,鄂尔多斯地区的过去和现在都在中国旧石器考古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看向未来,鄂尔多斯地区旧石器考古潜力巨大,新的遗址和地点需要我们去发现,还有更多的考古材料和内涵需要我们去挖掘。我们相信,鄂尔多斯地区旧石器考古将会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   晚第四纪夏季风边缘的沙漠黄土过渡带气候环境初探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舒培仙   地球的气候环境是具有多尺度周期性和突变性的复杂演化系统。气候环境是多时间尺度上多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交界过渡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受亚洲夏季风降水带前缘区控制的环境变迁敏感地带。这一过渡带正地形上风成沙、黄土和古土壤在空间上犬牙交错和时间上交互叠覆;而负地形的封闭湖盆上的湖相沉积呈带状或岛状分布;过渡地带的河流谷地、宽缓凹地则发育河流相沉积。   气候地层记录显示,这一过渡地带过去13万年以来发生了44个沉积旋回的风成沙与河湖相和古土壤互为交替的演化过程,表现出巨大的千年尺度的气候环境变迁历史。古土壤同位素记录发现,早全新世和中全新世该地区的降水——生态季节性发生过转型。而来自动物牙齿的序列性同位素结果,初步揭示出萨拉乌苏所在的沙漠——黄土过渡带在不同背景状态下季节尺度的气候环境发生过显著变化,影响该地区先民活动的生业方式。处在这一生态环境敏感地带的萨拉乌苏流域独特的地貌起伏和斑块多样化的资源使其自古以来成为古生物、人类偏爱的活动生境。   未来在更多学科内外交叉,以及数据交叉和技术突破的支撑下,位于沙漠黄土过渡带的萨拉乌苏的气候——生物——人类演化问题也许会在季节尺度视角上取得一些新进展。   河套文化之石器时代艺术探究   中国岩画学会会长王建平   “河套”一词虽源自明代,但河套地区是世界古人类的栖息地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确属无疑。以石器时代考古材料而提出的“河套文化”首先出自裴文中先生上个世纪30年代所著的“中部旧石器时代(Middle Palaeolithic)——河套文化”一文,即“由桑志华和德日进发现、由步日耶教授加以报道”。由于当时的信息传递滞后等诸多因素,埋藏在这里的石器时代的艺术创作成果并未被引用到“河套文化”之中。事实上,在我提出的“泛河套文化圈”范围里,有着大量的、与欧洲的奥瑞纳文化中发现的岩石艺术遗存。我依据相关资料统计,在“泛河套文化圈”的晋冀陕甘宁蒙一定区域,石器时代兴起的岩石艺术总量达到全国总量的36%。   我们可以这样思考:石器时代因为迁徙的条件所限,也因为萨拉乌苏区域的动物繁多,可滋养人群,所以除了裴文中先生所讲的“骨刻”艺术品,“河套人”在原发地利用的很多的木质骨质等材料刻画了很多的“记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件”无法抵御风剥雨蚀,“伟大的艺术品”消失在旷野之中。过了万年之久,随着气候的变化,人群追逐动物的迁徙而行,到达了有山有水的阴山和其它山脉,发现有大量的“画布”——岩石可供记录之用,所以,在阴山等山脉的岩石之上凿刻下“伟大巨著”——岩画。   今天谈论、研究乃至传播“河套文化”,应该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等的考证基础上,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黄河流域中华文明探源角度出发,以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岩画学和艺术史等发现中国的史前艺术遗存材料为依据,按照人类的共有文化遗产审视和研究其内涵与外延。在河套地区,在“泛河套文化圈”以充分的实证让文物活起来。   数字技术开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未来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隗建华   周口店遗址是著名的古人类遗址,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境内。在无数中外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下,才有了现在的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遗址。到目前为止,共发掘具有学术价值化石地点27处。其中发现了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前的直立人、距今20—1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以及距今3万年左右的晚期智人化石,同时还发掘数百种动物化石、近10万件石制工具和丰富的人类用火遗迹。迄今为止依然是世界范围内更新世古人类遗址中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和最有科研价值的遗址之一。   随着高新科技在文博领域的广泛应用,周口店遗址在数字化建设中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有效探索。   一是为遗址保护精准导航。建立周口店遗址动态信息与监测预警系统,实现140个数据指标实时传输,累计3亿多数据,并根据数据开展多项课题研究。二是实现公园管理运营智能化。建立了完善的消防、安防系统,达到了遗址公园和博物馆安全防控全覆盖。三是开拓遗址价值阐释新路径。展陈更多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并延长参观路线,打造沉浸式体验展厅,建设线上展示系统。灵活整合全景、三维、文字、图像、音频、视频、链接等多种媒体形态,形成生动丰富的融媒体体验,全面展现遗址博物馆的研究成果与文化成就。组织实施夜景光文化展示,规划打造周口店遗址文化IP,将凝聚人类情感和故事的虚拟IP形象打造成新型的文化传播者。   我认为,数字智能的公园管理运营模式是周口店遗址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途径之一。   与会专家认真聆听发言。   陈福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内展示——人类在地球生命演化中的“尺度”。   中外专家交流讨论。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及庆玲 冯雪玉 于涛 马骏驰 王鹏 庄圆 陈杨 王皓 编辑:孙丽荣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帅政) 8月17日,记者从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入汛以来,我区中西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少,旱情较为严重。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降雨仍将偏少,旱情将进一步发展。经应急管理、水利、气象部门会商研判,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决定于8月16日12时针对包头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启动自治区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上述五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要严格落实各级抗旱责任制,密切监视旱情发展变化,加强会商研判和旱情统计,统筹水资源调度管理,强化计划用水,落实节水、限水措施,加强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积极组织拉水送水,全力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编辑:孙丽荣

  盛夏到金秋,从美景如画的金莲川到天边草原乌拉盖、从博士之乡镶黄旗到辽阔富饶的乌珠穆沁、从黄金口岸二连浩特到星空草原正镶白旗,在锡林郭勒盟20万平方公里的草原上,充盈着欢声笑语,弥漫着那达慕的味道。   “这段时间,全盟最忙的人估计就是我们摔跤手了,这那达慕多的,都跑不过来了。”健将斯琴毕力格笑着说出“美丽”的烦恼。   抢人大战中强势亮相   今年年初,业界专家给出判断——2023年,旅游业“抢人大战”在所难免,哪个旅游目的地动作快、招式新,哪里就能拔得头筹。   对于锡林郭勒而言,优势就在美丽的生态环境和独具特色的那达慕活动。要想在旅游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就得举办让游客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的活动。就这样,锡林郭勒盟各旗县市(区)趁早谋划、提前布局,在草原迎来黄金旅游季时,因地制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那达慕接续上演。   7月15日,以“读懂草原,就在正蓝旗”为主题的“2023正蓝旗金莲川赏花节”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在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拉开帷幕,同时也开启了锡林郭勒盟今年大型旅游活动的大幕。   作为开场大戏,正蓝旗在赏花节上安排了美食、美景、音乐、歌舞等多种特色元素相得益彰的活动,让游客尽情享受一场视觉、听觉、味觉融合的感官盛宴。   在此后举办的各类大型那达慕中,锡林郭勒盟各地以别出心裁的“旅游+体育”“旅游+音乐”“旅游+非遗”等多种创新模式,推出草原游客三项赛、少年那达慕、音乐那达慕、汽车那达慕等,以此提高游客的参与度,进一步激活文旅消费市场,在旅游行业抢人大战中强势亮相、占得先机。   超高人气带来斐然商机   一系列那达慕的成功举办为锡林郭勒盟引来了流量、积累了口碑、赢得了关注。   今年,不能把那达慕办成单纯的文旅活动,而是要以此为平台,让经济唱主角,利用那达慕凝聚的超高人气,捕捉其带来的商机也成为锡林郭勒盟各那达慕举办地的共识。   正镶白旗在那达慕期间,为全方位宣传推介本地文旅、农特产品,举办了京蒙协作·商旅推介交流会,4家当地企业分别与北京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4家企业成功对接并达成合作约定,签约总金额达1.58亿元。   “这次真是来对了。不仅观看到最地道的那达慕,最主要是找到了生意上的合作伙伴。真的是一箭双雕啊。”重庆善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琳波高兴地说,我们与正镶白旗额里图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540万元的羊百叶系列产品项目,有信心刷新大家印象中重庆麻辣火锅只能涮牛毛肚的印象,并且在全国几十家加盟店进行推广。   东乌珠穆沁旗在举办那达慕之际,同时举办2023珠恩嘎达布其国际商品交易会,邀请来诸多国内商家以及蒙古国、巴基斯坦、泰国等国家的152个参展商,日均成交额达35万元左右。   7月至今,锡林郭勒草原上已陆续举办了“第三届朱日和绿色新能源+产业专场推介会”“2023锡林郭勒盟地方乳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2023夏·锡林郭勒招商推介会”“全国第四届种公牛拍卖大会”等经济活动,与同期开展的那达慕相得益彰,成功拉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镁光灯频闪下服务业强力复苏   “还有房间吗?”“可以预定不?”……   今年夏季以来,在锡林郭勒盟,那达慕举办地必是一床难求。   “太不容易了,这样的景象我们盼了3年,终于等到了。”在锡林浩特市经营着一家宾馆的侯志刚难掩激动。   据他介绍,自从自治区33届旅游那达慕举办日期确定后,前后有20来天宾馆房间从未空置过。看到游客的热情,他又开办了一家烧烤店,赚了个盆满钵满。   在自治区旅游那达慕期间,草原小城锡林浩特大街小巷里全是外地牌照的车辆,到了晚上10点,还是会堵车。游客的大规模到来,让锡林浩特市的宾馆、餐厅、加油站均爆满。经统计,那达慕开幕当日该盟接待游客达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8亿元。那达慕期间,全盟累计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亿元。   锡林郭勒盟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鹏说,那达慕的热度虽接近尾声,但游客们的热情未减。我们希望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继续来我们草原上露营度假、避暑吸氧。   时值金秋,锡林郭勒盟大型那达慕活动少了,但,民间的小型那达慕却接过接力棒,如火如荼办了起来。在全盟范围内平均每天举办的那达慕不少于20场,真正体现了全域有那达慕、天天有那达慕。   纵观今年锡林郭勒盟各级各类那达慕,显然已跳出过去自娱自乐的范畴,更成为拉动服务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锡林郭勒盟业界权威人士表示,该盟将在今后的文旅产业发展中,坚持更加科学投资、精准投资,让群众广受益、企业能盈利、地区得名气。(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巴依斯古楞) 编辑:孙丽荣

  本网电(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郝飚) 8月16日,国内首家BDO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在乌海市乌达产业园揭牌成立。   建设国内首家BDO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是乌海市深入落实“科技兴蒙”行动,着眼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突破BDO产业下游应用瓶颈,打造全球BDO产业一流创新生态、产业生态,全力建设国家高新区的一项重大举措。BDO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成立后,将重点围绕BDO产品在工业和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利用、乙炔化工、生物基材料、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氢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创新与研究。乌海市也将坚持高点定位、高标建设,加快整合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力量,建立开发灵活、各方受益的运行机制,合力推动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着力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全力提升BDO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BD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和精细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汽车和日用化工等领域,因此,它也被称为化工母料。BDO往下延伸可做降解塑料,甚至是锂电池、高等级航天产品等的重要原料,是国家鼓励的绿色化工产品。近年来,乌海市主动服务融入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精准把握自治区“支持乌海建设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基地”这一政策机遇,立足200亿吨石灰石资源禀赋,依托530万吨电石、1763万吨焦炭产能以及大量可高效利用的焦炉煤气等雄厚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引进建设华恒、三维等4个百亿项目,建成全球最大的单体BDO生产基地,预计到2025年BDO产能将达到250万吨以上,占全国总产能的2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BDO一体化生产基地。 编辑:孙丽荣

蓝冠总代平台,蓝冠登陆_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展示(第5期)

前言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特别是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工作,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开展了全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各地充分挖掘本地移风易俗好的经验和做法,推荐了一大批优秀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结合文明创建,聚焦移风易俗,突出成风化俗,着眼于乡镇苏木、嘎查村生产生活实际,从小切口、多视角、多层面入手,既阐述背景成因、又展示具体举措,既分析工作成效、又解读推广理由,全面反映出基层一线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实践,具有接地气、可复制、易推广等特点。 “快手”进百村  改变农民生活方式——巴彦淖尔日报社推动移风易俗案例 一、基本情况 2021年以来,巴彦淖尔日报社启动了“快手知识进百村”行动,组建记者快手讲师团深入全市100个行政村,围绕村民使用快手中的短板弱项开展免费公益培训,提升乡村信息化能力,带动20余万农牧民下载了快手APP,给了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达场域和更丰富的生活,让农民把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数据变成新农资,开阔了农民的视野,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活动,促成了农牧民思想理念的转变,更带动基层乡镇、村培育“新农人”、树“新乡风”,让乡村既有美丽“面子”,也有厚实“里子”,唱响文明新风,让农民真正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与守护者。 二、主要做法 (一)建“强”讲师队伍,做“优”培训内容。为了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力求授课内容干货满满、语言生动,让农牧民都能听得进听得懂并产生浓厚兴趣,日报社派出多位精通新媒体运营的资深记者就快手平台主要使用人群、网红农牧民主要运营账号的“垂类定位”,直播带货的发展前景等进行深入研究,进行为期十余天的课件编写、梳理以及反复修改,最终确定了引流短视频拍摄剪辑、快手垂类定位、直播电商商业模式、直播带货技巧等几大接地气的授课版块。 从日报社挑选出20多名具备“一专多能”的编辑、记者组成快手讲师团,组织多次培训,采取逐一试讲及现场答疑模拟的方式测评,力求每位成员脱稿宣讲,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体现专业度,能够针对农牧民关心的问题精准解答。 (二)搭建从“指尖”到“身边”立体宣讲矩阵,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采取线上指导+线下面授的方式,进行专业化指导。线下以讲座形式开展,每场讲座时长约两小时。其中,讲师成员用1个小时进行PPT课件讲解,结合网红大咖的优质视频以及巴彦淖尔日报社“掌上巴彦淖尔”微信公众号曾发布的爆款短视频等案例,深入浅出盘点短视频创作思维和变现价值观的核心、数据对运营重要性等内容,介绍账号定位与包装,讲解快手入门知识、需要掌握技巧、需要注意哪些内容违规不能刊播,介绍直播带货的发展思路与发展前景,分享直播涨粉秘籍,以及农副产品如何挂小黄车等,给农牧民提供短视频运营思路,了解快手平台能够为农牧民带来哪些益处。对于零基础的农牧民,讲师成员现场帮助开通短视频账号,指导个人账号页面设置、拍摄的方法和角度、添加音视频文字并发布短视频等。对于在短视频运营中遇到涨粉瓶颈的,讲师现场分析其账号存在的问题,给出可行性的指导意见。 线上讲师共组建100个乡村微信群,定期不定期在群内分享优质短视频,针对农牧民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力求让培训内容入脑入耳入心。 (三)加强正面引导,使农民成为传播正能量、引导乡村舆论的新生力量。“开讲之前,我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座会玩快手的有多少?我说的‘会玩’,可不单单是寻红火看热闹,而是让快手这个火爆全国的短视频平台,为咱们农牧民服务。我们得学习用它直播带货、扩大宣传,给咱地里种的蔬果、圈里养的牛羊,都插上‘互联网’翅膀,卖得更远、卖上好价钱,同时传递真善美、传播新时代文明新风正气,让生活更美好、乡村更和谐。今天我就是来给大伙儿送‘武功秘籍’来了……”这是巴彦淖尔日报社快手讲师团讲师陶飞走进五原县新公中镇宣讲快手短视频运营知识的开场。 在讲座中,讲师一方面会对快手平台使用进行讲解,另一方面,还会教授如何正确利用好快手,学会从快手上“充电”,掌握现代农业新知识新技能,学会从快手上汲取精神力量,丰富精神生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主要成效 两年来,巴彦淖尔日报社“快手进百村”公益培训走进100个村子,有20余万农牧民下载快手APP,指导数万人开通了个人账号,给了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达场域和更丰富的生活,成为农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部分群众茶饭、工作之余都会打开短视频软件,有不少人还热衷于用短视频记录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带动数万名农牧民通过快手进行短视频拍摄、直播,在推动传统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助力建设美丽宜居的新农村、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快手讲师团还教会农牧民朋友借助平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了解新产业,部分农户引进了鸵鸟养殖、葡萄种植等,收入较过去翻一番。同时给基层农牧民思想教育宣传也提供了新渠道。多个村镇干部利用快手平台不定期开直播,通过“云课堂”,搭建“新桥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农业、卫生健康等常识,上党课、讲红色故事,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读移风易俗相关政策,分享移风易俗村居做法、个人经验,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树立文明新风尚。 四、推广理由 巴彦淖尔日报社“快手知识进百村”行动实施以来,深受乡镇干部、农牧民好评,通过把全媒体传播融入到乡村,融入到农业,融入到农民当中,为乡村振兴“激活”了分散在“网下”的村民力量,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激励大家积极投身、支持电商直播、电商创业的热情,让更多的人认知、思考、宣传、销售家乡农产品,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带领村民共同增收致富,培养了更多新型农民。此外,通过与多方合作,将线上与线下为农服务相结合,将农业产品、乡村旅游与媒体电商挂钩,将“三农”经济元素融入传播内容、服务、产品等各要素,为乡村振兴搭建新的模式和平台,让“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传媒”模式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农具”,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更幸福、更红火,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发挥主流媒体的力量。 编辑:孙丽荣

lg蓝冠,蓝冠网址_【镜鉴文明】“画”说文明——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创建公益广告展(第151期)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市、区)设计制作了一批具有很强表现力、感染力、传播力的公益广告作品,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画面和语言,阐述文明故事,弘扬文明理念,引领时代新风,为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编辑:孙丽荣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白莲) 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8月14日,在自治区科协和自治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指导下,由内蒙古科学技术普及学会发起并主办的敕勒川生态科普学院在内蒙古敕勒林海自然学校成立,这也是全国首个面向青少年开展的非学历、大众性的生态科普教育平台。   据悉,学院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善生态科普教育体系,丰富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态文明意识为目标,聚焦“生态+劳动”“生态+美育”“生态+德育”“生态+体育”“生态+研学”五类科普教育活动,不断增强青少年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自治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内蒙古科学技术普及学会提高政治站位,突出科普价值引领,切实履行好新时代学会科普工作的重要使命。当日,内蒙古生态科普教育联盟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分别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等相关单位、场所挂牌。 编辑:孙丽荣

蓝冠1956代理,蓝冠代理_遇见“河套人”|国内外专家学者亲身感受萨拉乌苏遗址魅力

  8月14日,“河套人”发现100周年国际论坛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开幕。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学者实地考察了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遗址区考古保护棚和考古体验棚,聆听讲解,深入了解萨拉乌苏考古成果。     “河套人”曾经繁衍生息的萨拉乌苏遗址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是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批有可靠地层学、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存。迄今为止,在遗址范围内发现了人类化石出土地点1处,旧石器文化遗址2处,萨拉乌苏动物群化石出土地点22处,哺乳动物及鸟类化石45种。       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位于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展陈分为筚路蓝缕百年路、重返河套人家园、打捞河套人秘密、探访我们的祖先、铺筑通向未来路5个板块,累计展出各类展品300余件。   萨拉乌苏遗址考古体验棚位于萨拉乌苏遗址范家沟湾,共设置6个体验区和2个展示区,是以范家沟湾的考古历史、考古发现、考古科普为依托,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互动学习景点。   萨拉乌苏遗址考古保护棚位于萨拉乌苏遗址邵家沟湾,棚内重点展示2021年以来两个考古发掘剖面,使参观者能够直观感受萨拉乌苏古生物化石和旧石器的原生层位。该遗址点共出土披毛犀、河套大角鹿等古生物化石3000余件,萨拉乌苏旧石器500余件。(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 马骏驰) 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