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平台主管Q374919

第 12 页

蓝冠登录地址,蓝冠测速_百家党媒看安阳丨“软硬结合”焕新机 “诗与远方”融出彩

      大河网讯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率子民择善地,迁都于殷。此后三千多年,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在这里建都。   十九世纪末,一片甲骨惊天下!这里出土的甲骨文带来了久远的殷商文明信息,一下子让中国信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   这里,是千年古都安阳,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是周易文化发祥地,是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   如今,文化旅游的繁荣创新使安阳焕发出奕奕光彩,吸引着四方游客前来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10月13日—14日,由安阳市委、安阳市人民政府、河南日报社主办,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大河网承办的“百家党媒看安阳”大型主题采风活动在安阳启动,来自中央以及省内外的10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赏览安阳美景,通过融媒体的创新报道形式,展现安阳文旅新风貌。   “百家党媒看安阳”采风团:   沉浸式打卡醉美山水、人文遗迹千人千面解读文旅故事   用脚步丈量距离,用笔墨、镜头记录和解读安阳文旅内涵。采风团记者先后走进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青年洞、分水闸,林州太行大峡谷、马氏庄园,殷墟等景区。   在红旗渠纪念馆,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在太行大峡谷,欣赏群峰峥嵘、林深叶茂、流瀑四挂的山水画卷。   在马氏庄园,学习革命军队光荣历史,感悟马氏家族家风遗训。   在殷墟,倾听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千年历史的传承。   ……   “安阳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是一个非常值得游玩和学习的地方。”搜狐网总编巴晓军说。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安阳林州人,希望更多的人能来到这里感受怡人风景和宝贵精神。”采风团记者贾泽人说。   “这是我第一次来安阳,我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心中很骄傲很自豪。”大河财立方记者朱娟娟说。   据统计,截至10月18日,百家党媒看安阳采风团媒体累计发布各类相关报道120多篇,稿件展播、点赞和转发次数达2000万人次以上,安阳文旅品牌得到全国性推广,安阳城市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   文化铸魂旅游提质安阳文旅出圈焕彩   悠久的历史馈赠了安阳众多的文化瑰宝,慷慨的自然赋予了安阳旖旎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与自然生态交相辉映,为安阳文旅深度融合打下坚实基础。   如何让这座镌刻着厚重文化印记的城市,在新时代的发展中焕发新的光彩?如今,安阳不断创新旅游业态,积极开发红色游、研学游、乡村游、低空游等热门线路,丰富文旅产品供给,为游客带来多元体验。   夜晚,记者走进安阳的历史文化街区仓巷街,只见这里灯火辉煌、人潮涌动,2023安阳古城“古韵鎏光·灯火安阳”大型沉浸式夜游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已成为当地最热门景点之一。“一路走来,非遗技艺、古琴演奏等项目让人目不暇接,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北京游客刘凤芹说。   近年来,红色旅游持续“圈粉”。安阳市建成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干部学院、红旗渠廉政教育学院等平台,红旗渠现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的热门打卡地。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耀霞在2023红色旅游宣传推广周活动现场表示,河南将努力把红色旅游做得更加专业、更加接地气,创造一条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的新模式,让更多的游客、青年学子走进河南、走近红旗渠。   安阳红色旅游的兴起为乡村游增添了强劲动力。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安阳红色旅游的喜好度提升,沿线的众多乡镇也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据了解,石板岩“中国画谷”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亿元,“红旗渠人家”精品民宿建成运营近700家。   安阳还培育拓展“航空+”旅游,连续举办了14届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大力发展低空旅游。10月17日,安阳市开通河南省首条常态化低空旅游航线,今后,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可以乘坐直升机,从空中俯瞰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马氏庄园、红旗渠和太行大峡谷等旅游景点。   节赛赋能、文旅并重,安阳力求通过各类大型活动,提升城市文旅品牌活力。安阳市推出“诵诗识字来安阳”主题宣传推广活动,举办“全国热诵,一路有诗”诗歌诵读大赛、甲骨文识读大会、“精忠报国为党献歌”群星演唱会等活动70余项。此外,安阳市成功申办2026年河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2023中国世界遗产旅游推广联盟(安阳)大会隆重举行、2023年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即将启幕、第十九届世界漫画大会将于11月4日盛大开幕……安阳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市旅游市场日益活跃,各项旅游经济指标持续增长。   “软硬结合”建生态文旅深融向未来   旅游工作最核心的是服务。安阳市以全域旅游理念为引领,从游客体验角度出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环节,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在“硬件设施”上,红旗渠机场即将通航,鹤辉高速林州段建成通车,开通郑州—红旗渠旅游专列、3条旅游公交专线、2条夜间旅游专线,交通便捷度大大提升。   10月13日14时,随着鸣笛声响起,北京—安阳旅游专列缓缓驶来,500多名来自北京的游客抵达安阳站,开启了为期3天的安阳之旅。“安阳人文景观众多,自然风光秀丽,是京津冀南部重要的旅游城市,北京有很多人想来安阳游玩。”北京中远国旅董事长庞杰表示,“但由于本次专列名额有限,很多人没有报上名,未来我们争取每个月都发一至两趟专列,满足北京市民到安阳旅游的需求。”   近段时间,韩国包机50余班次,接待游客6000余人;云南包机31架,接待游客5100余人;山东、郑州、大湾区三个火车旅游专列的成功开行,让安阳文旅市场进入多样化发展新阶段,“旅游+专列”将助力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除了“硬件设施”,安阳市通过“软”服务,打造景区新亮点。据市文广体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双节”期间,安阳市各级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馆全天开放。市文广体旅局在智能电子导览和语音讲解的基础上,储备了1000余人的志愿讲解团队,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曹操高陵等景点,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带游客了解文物背后的“安阳故事”。   安阳市4A级以上旅游景区均制订了高峰期旅游厕所管理和服务专项工作方案,一些景区还提供自助快餐和免费户外休息营地。殷墟、红旗渠、岳飞庙等景区合理规划停车位,解决高峰期停车难问题。   此外,安阳市多部门多次联合行动,深入酒店、旅行社、景区、民宿等进行检查,开展价格政策宣传和提醒告诫,督促经营者履行价格承诺和社会责任,为游客营造开心、舒心、放心的旅游环境。   安阳市文旅产业一步一个脚印,沿着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以全新的姿态、崭新的面貌迅速崛起。今年上半年,安阳接待游客2960万人次,同比增长121%;旅游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212%,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在安阳,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交汇,让诗与远方从美好的憧憬成为可以惬意享受的体验。文旅融合发展的成果惠及城乡百姓,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梁倩文/文魏凯/视频) 编辑:段丽萍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展示(第64期)

  厚养银发人爱满夕阳天   ——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12346”适老化服务案例   老人们在幸福大院一起包粽子过端午   一、基本情况   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辖区总面积1064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2个农村社区,93个自然屯,全镇共有常住人口10522户26744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7515人,占总常住人口28%。面对农村地区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老年家庭、空巢、独居老人面广量大和老年人思想相对守旧等实际问题,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成为全镇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的“必答题”。巴彦高勒镇积极探索“12346”适老化服务模式,着力破解农村养老困局,以实际行动营造敬老、爱老、孝老的良好氛围,形成移风易俗新风尚。   幸福大院里的社区工作人员与老人共同活动   二、主要做法   1即建立一套档案。以户为单位,由村委会负责,将60周岁以上的重度残疾老人、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和存在特殊困难的老人纳入重点服务对象,将70周岁以上老人和60周岁以上留守老人纳入一般服务对象,逐户逐人采集老年人信息,建立健全老年人档案,掌握真实需求,确保服务精准。   2即创建两个平台。一是创建村级老年协会服务平台,组建由村党支部书记、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组成的老年协会,充分发挥老同志威望高、经验丰富的优势,帮助收集和解决老年人生产生活难题和心理健康问题,化解邻里纠纷,打造“多面手”正能量队伍,引领移风易俗。二是搭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出行不便、年老体弱的独居老人和留守老人安装邻里互助设备,成立“牵手桑榆”互助小组,让老年人在彼此关照中安度晚年。   3即成立三支队伍。一是成立商企联盟服务队,优化养老服务水平。选择村内品牌好、服务优的商户组成助老联盟,为老人提供购物优惠、送货上门等服务,推进服务更便捷。二是成立孝心护理队,减轻养老服务压力。就近吸纳当地留守妇女成立孝心护理员队伍,实行服务老人积分制,老年协会每月根据服务数据,为护理员发放积分卡,护理员凭借积分卡换取商品。三是成立助老爱老志愿服务队,免除养老服务后顾之忧。在日常居家养老服务基础上,依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每月9日、19日、29日确定为“敬老日”,组织志愿者集中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上门服务,每月为老年人发放一次爱心餐,开展一次爱心义剪和一次爱心义诊活动。   4即完善四项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科学有效的综合管理体系,把推进“适老化”服务项目纳入移风易俗工作目标,建立健全老年协会工作章程、商企联盟服务清单、孝心护理员管理制度、“点单-派单-接单”志愿服务四项管理制度,推进全社会广泛参与农村互助养老服务。   6即开展六项服务。一是助餐服务。为老人开展上门做餐、送餐、配餐、喂饭等服务,解决部分居家老人早午餐无人照料问题。二是助医服务。组织医护人员常态化查看居家老人健康状况,反馈实际情况,同时为老人们提供配药、陪医就诊、心理安慰等服务。三是助急服务。上门帮助解决断电、漏水、忘记带钥匙等急难问题。四是助洁服务。为老人提供上门打扫、洗衣、剪指甲等清扫服务。五是助行服务。为老人们代购商品、代缴水电费、陪同散步、陪同购物。六是助学服务。以图文、讲故事、看视频等方式,为老人提供惠民政策宣讲、健康养生咨询、安全防范讲座等学习课程。   扎赉特旗福心公益志愿者为老人进行眼部检查   三、主要成效   2022年以来,通过探索实施“12346”适老化服务新模式,28个养老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服务更加精细化、便利化。在服务老人的过程中,进一步弘扬了邻里和谐、互助养老的传统美德,营造了共同传承孝文化的社会风尚。截至目前,全镇累计创建档案5000余份,完成派单接单任务1100余次,开展服务活动480余次,服务老年人3600余人次,孝老爱老敬老蔚然成风。   幸福大院里的休闲时光   四、推广理由   通过实施“12346”适老化服务新模式,打造“四有”养老格局,让老年人生活上有着落、精神上有寄托,安享幸福晚年,推进乡风民风向善向美。一是有保障,实现互帮互助。通过建立档案、完善养老服务平台,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元化、多层次、一站式的养老服务,促进了邻里和睦团结,形成了互敬互爱文明乡风。二是有阵地,丰富精神生活。充分发挥村级养老服务站、文明实践站的优势,为老年人提供相互沟通交流的温馨场所、休闲娱乐的活动阵地,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品质。三是有服务,化解急难问题。针对农村老年人的特点定制服务内容,有效降低农村老年人特别是独居高龄老人居家养老安全隐患,减轻外出务工子女压力,有效解决遇到突发状况时无人帮助的难题,改善民俗民风。四是有成效,维护和谐稳定。养老服务站有序组织老年人对土地流转、津贴发放等老年群体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参与村委决策,保障老年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真正实现“厚养”,进一步维护了农村稳定,推动了社会和谐。 编辑:温慧娟

  “郭总,我们是来宣传安全用电的。今年这‘后旗红’马铃薯又是大丰收,在收储、网销等方面有那些电力需求,我们全力以赴。”   连日来,察右后旗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主动开展“党建+服务”活动,深入各村田间地头及粮食生产企业开展用电设施安全巡视检查,确保秋粮仓储、加工、销售期间电力安全充足供应。   进入秋季节后,为确保农村抢收期间安全可靠用电,该公司及早了解农户秋收的用电需求,认真分析用电形势,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精心制定秋收保电方案,聚焦安全生产、设备检修及优质服务等工作重点,践行“农网零跳闸、抢修零延时、服务零投诉”的“三零”服务承诺,对辖区内涉及秋收用电线路、台区进行“拉网式”排查消缺,重点对田间地头、秋粮收购区域、玉米脱粒用电等线路设备进行全面“体检”,公司6个供电所对辖区内低压台区用电负荷进行全面摸排,全力保障秋粮收割期间农户安全可靠用电。   据郭总介绍,从北京返乡创业以来,她采用“互联网+特色产业”的营销特产模板,她的电商公司从2018年至今,总计销售马铃薯500万斤。种植的马铃薯等农作物从春天开花到秋天收获、卖个好价钱都离不开可靠的电力供应,供电的稳定性尤为重要,供电服务人员不定期上门开展用电检查和安全用电宣传让她心里踏实了不少。   察右后旗供电公司分管经理说:“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强化农忙时节隐患排查力度,为辖区内农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可靠用电,助力秋粮安全归仓。”(杜海峰) 编辑:温慧娟

亩产200.6公斤 2023年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优质高效增粮大豆示范区测产刷新纪录

  金秋时节,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大豆千亩示范区里,记者看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的5位专家正在进行实收测产。测产结果令人振奋,亩产达到200.6公斤,再次实现新突破,刷新纪录。      莫旗优质高效增粮大豆示范区于5月15日适时播种,种植品种为呼伦贝市自主选育的蒙豆640,属于北方春大豆早熟品种,播种密度为36万株/公顷,生育期平均121天,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3.9厘米,单株有效荚数27.0个,单株粒数66.1粒,单株粒重11.4克,百粒重18.3克。   据了解,莫旗优质高效增粮示范区采用大豆大垄高台栽培技术模式,垄宽1.3米,垄上四行宽窄行种植,配套轮作倒茬+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秋天精细整地起垄+种子高效处理+ARC微生物菌剂+精量播种+配方施肥+精准施药+绿色防控+机械籽粒收获等技术措施。   按照2023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自治区大豆高产竞赛测产办法要求,经专家实地踏查,选取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机械实收计产,收割前由专家组对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收获的豆粒饱满圆润、色泽金黄,无病豆花豆瘪豆。实收面积为10.4亩,按标准含水量13%折算,实收平均亩产200.6公斤,亩产再创新高!   大豆要丰产,品种是关键,技术是支撑。通过此次测产,专家组一致认为,大豆大垄高台栽培技术具有增温、保墒、抗旱、排涝作用,通过合理密植,配套增产技术措施,增产效果明显,建议可在呼伦贝尔市岭南集中连片种植区和相同生态类型区进一步推广应用。   (文/莫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明 摄影/莫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信员 何枫) 编辑:贾小燕

  “如果说社区‘三有一化’建设是社区建设1.0版,那么典范社区建设就是社区建设的2.0版。”秋日里,穿梭于鄂尔多斯市几个旗区的社区和居民小区,一种开创性、综合性的社区建设方式让人耳目一新。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坚持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党的领导贯穿典范社区建设全过程,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主动对标国内一流社区,开启了党建引领典范社区建设的探索实践。   “以人民为中心,将最好的资源留给居民”,这是鄂尔多斯党建引领典范社区建设的基本遵循。在具体的实践中,由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牵头,以党建为引领,立足基层治理、邻里文化、公共服务、物业服务等十大社区场景,最终打造一批符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机制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物业管理服务优质等条件的典范社区,增强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功能。   依据这一理念,全市的新建社区在建设前、老旧社区在改造完善过程中,都要创新建设思路,聚焦满足居民“5分钟生活圈”和“15分钟生活圈”内的设施环境、生活服务、管理体制等需求,在小区和社区全域建设上整体提升。   伊金霍洛旗阿勒腾席热镇水岸花园社区是鄂尔多斯市首批打造的典范社区之一。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提供便民、养老、托育等服务,还有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和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社区围绕十大场景建设,全面推进基层治理和服务。   “出门就是绿地,抬腿就到公园,锻炼、游园、看节目一样不少;周边就有商圈,超市、饭馆、理发店一样不缺;社区里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看病、上学都很方便;小区里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生活在这样和谐美好的社区里,谁能心情不舒畅?”居住在水岸花园社区澜园小区的石女士表达了居民的共同心声。   石女士提到的公园,就是处于整个社区中心位置的水岸新城中心公园,水岸花园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就建在这个公园内。公园占地约14万平方米,从空中俯瞰像是点缀在鳞次栉比的高楼间的一大块绿宝石。里面不仅有餐厅、咖啡厅、书店等便民商业,还设置了老年活动区、儿童游乐区、休闲广场、露营草坪等适合全龄居民的休闲娱乐场地。常年开展文创市集、文艺汇演等活动,满足了社区居民“15分钟生活圈”内有公共空间、公共服务、便民商业、邻里文化等多方面需求,成为社区居民的绿色生态“城市会客厅”。   居民对社区“硬环境”的打造十分满意,对社区“软实力”的提升也赞赏有加。   今年,鄂尔多斯市出台《关于深化“红色物业”提升服务质效若干措施》,要求各旗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水岸花园社区在澜园小区试点打造“红色物业”,推动解决小区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   几个月前,澜园小区的物业公司,因从政府接手绿化服务需上涨物业费而与居民产生分歧。澜园小区业委会主任、退休老党员王占飞带着楼栋长挨家挨户解释情况、征求意见,20多天走访了1224户小区居民,最终化解了物业公司和居民的矛盾。   社区是提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开展社会治理的重要空间载体。典范社区建设打破原有围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各项功能是否达标、相关制度是否上墙的建设模式,聚焦为民服务,按场景推动落实。康巴什区康新街道悦和社区的做法就值得借鉴。   “我们的服务阵地算不上‘高大上’,但是贴近老百姓。打造典范社区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老百姓,十大场景涵盖了从管理到服务再到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方面面。做好典范社区建设,其实就做好了基层社区应该做的所有工作,也几乎满足了居民的所有合理化需求。”康巴什区康新街道悦和社区党支部书记郭佳对典范社区建设有独到见解。   本着一切为百姓服务的理念,社区将小区里可用空间、资源全部利用起来,和居民一起共建美丽家园。几平米的保安小屋,也能成为居民议事、红色物业、党群服务阵地;垃圾分类碳中和小屋,解决了垃圾回收利用和楼道里乱堆乱放问题;“红色共享联盟”,推动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   这一桩桩、一件件为民服务事项与典范社区建设的各方面高度契合,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稳步提升。目前,党建引领典范社区建设已在鄂尔多斯市9个旗区逐步展开,未来,一个个具有健全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机制的典范社区将在鄂尔多斯大地遍地开花。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报记者 郝雪莲    编辑:石尧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 者海军 通讯员 鲍鹏飞)日前,乌兰察布风电基地一期600万千瓦示范项目首批120万千瓦就地消纳工程风电现场风机叶轮与主机在107米高空精准对接,标志该项目216台风机吊装全部完成,为配套送出工程同步投产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项目充分利用建设地区有利地形条件和丰富风资源优势,通过打造“新能源+”示范、先进技术示范、智慧智能示范、工程建设示范、生态改善示范、社会效益示范“六个示范”,实现一流规划、一流设计、一流设备、一流工程、一流运维、一流成果“六个一流”目标,示范带动中国风电行业主力机型从2.0时代向4.0、5.0、6.0时代更新迭代。600万千瓦风电全容量并网发电后,每年可提供180亿度清洁电力,能替代6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3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4.5万吨、烟尘排放7560吨,对于加快推动地方能源行业低碳转型,助力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促进地方绿色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察哈尔新能源公司将锚定乌兰察布风电项目首批120万千瓦就地消纳工程10月份升压站具备反送电条件,12月全容量并网年度目标,全面开展升压站二次设备调试、集电线路安装架线等工作。 编辑:石尧

蓝冠登录地址,蓝冠待遇_在大大的“绿茵场”上——踢球吧,兄弟!

         抢断突破、传接配合、惊险扑救……球场上球员们全情投入,赛场外观众也“不甘示弱”,加油声、呐喊声、欢呼声响彻全场。   揭幕战中的激烈对攻   比赛刚刚开始,双方就展开了激烈的对攻,在上半场比赛第19分钟,鄂温克雄鹰队8号球员奈日斯格接队友妙传,抬脚怒射。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从球门的左上死角应声入网。此后,在1:0的比分下,双方你来我往,虽然都有良好的机会,但都未能把握住。直到下半场比赛进行至22分钟,纳日迈队9号球员依靠过人的身体素质,挤开对位球员,冷射入网,将场上比分扳成了1-1平。   控球能力异常出色   争夺制空权   在随后的时间当中,两队延续了此前的快节奏,但直到终场结束,双方均没有进球,随着主裁判的一声哨响,全场比赛结束,经过90分钟的鏖战,双方握手言和。   这场揭幕战的进行时间是10月13日。   当日,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草原99号公路杯”全国五人制足球邀请赛在该旗新建成的足球馆激情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16支足球队共200余名选手齐聚西乌珠穆沁草原,开启巅峰对决,为球迷们奉献一场场激动人心的足球盛宴。   开赛了   精彩的演出让人眼前一亮   当世界第一大运动和金秋的草原美景激情邂逅,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西乌珠穆沁旗委副书记、旗长姚宏刚说:“像全国五人制足球邀请赛这样有非凡意义和影响力的运动盛事能够在我旗举办,必将提升我们的城市形象,从而为文体+旅游融合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至于,本次赛事为何冠名为“草原99号公路杯”?   原来,这个名称背后,是西乌珠穆沁旗着力打造的地域旅游标志性品牌。   运动员准备上场   “近年来,我旗大力推进‘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99号公路’品牌,并以其冠名,举办了自行车及跑步挑战赛、千车万人汽摩越野赛等活动,不断提升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该旗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伊德尔扎那说,本次足球赛也是该系列赛事的一项活动,旨在把西乌珠穆沁旗草原旅游更好地推介。   西乌珠穆沁旗草原“99号公路”全长160公里,其中,84公里彩虹线路面,结合醒目的“99号公路”Logo以及白马之乡等抽象元素,现已注册商标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商标使用和建成通车极大地提高了该旗旅游知名度,在促进旅游深度融合的同时,也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开路先锋”。   ​小球童们从小受到足球文化的熏陶   “虽然第一次来内蒙古,但我一点都不陌生。在我们一起踢球的圈子里,有很多都是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他们除了技术细腻,更厉害的是身体素质都特别好。这次我是知道原因了。”碧波联北京足球俱乐部球员于超神秘地说,一个是奶茶和手把肉太香了,要是每天吃身体不强壮才怪。再一个,坐车来的路上看到草原太辽阔了,在这么大的“绿茵场”上练球,踢不出好体力才是稀罕事儿。   球赛进行到10月15日下午,本次赛事小组赛比赛全部结束,进入淘汰赛阶段。于超所在的碧波联北京足球俱乐部以C组第二名的成绩成功闯入8强,当日晚间将与来自内蒙古的强队包头达茂TNT足球队决一胜负。   记者发稿时,于超和队友们正在热身。“我们已实现出线的目标了。下面就是要全力以赴,在草原上这个大大的‘绿茵场’上踢出风貌,赛出好成绩。”当和记者握手言别时,于超大喊“踢球吧,兄弟!加油……”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巴依斯古楞 毕力格巴特尔   西乌珠穆沁旗融媒体中心记者:乌伊罕 牧仁 呼钦特古斯 朝鲁门 编辑:张彬

蓝冠官网注册,蓝冠安全吗?_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北疆新实践 | 从一粒荞麦到一碗荞面的“兵法”全攻略

         村集体经济要如何发展?   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要怎样带动村民增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记者走进了“传说”中的“荞面村”——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泊江海子镇巴音敖包村,亲眼见证了从一粒荞麦到一碗荞面的产业“兵法”全攻略。   10月12日,58岁的巴音敖包村村民折润才正在自家面馆里和老伴招呼着客人。   “村子里的人祖祖辈辈都种荞麦,我家有40多亩地,都种了荞麦。”折润才说,“托荞麦的福,我家在109国道临街铺面开了面馆,客源稳定,我家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巴音敖包村位于东胜区最西端,过去村里一直没有像样的产业。   怎么办?2018年,村两委和东胜区水务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派驻巴音敖包村第一书记郝二斌开始“审时度势”——村里都是旱地,适宜荞麦生长,村里的荞麦也是远近闻名的“好味道”。但由于种植零散、产量不稳定、销路不畅通,农民得不到真实惠,发展荞麦产业是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2018年,村集体试种了120亩荞麦,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2019年,流转了620亩土地种植荞麦,荞麦被运到陕西加工成面粉后再销售,当年村集体收入10万元。   看到效果不错,村里“乘势追击”——2021年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到1200亩,2022年扩大到1500亩。   巴音敖包村有耕地5984亩,在村集体经济的带动下,如今,全村荞麦的种植面积达到4600亩。   仅仅有种植业并不能满足村里的发展要求了,村里又打起了“无中生有”的念头——发展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深加工农产品,成立荞面挂面厂。   村子努力,政府给力。2022年巴音敖包村开始筹建挂面加工厂,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成功申请了各类资金400多万元,建成一条450型低温烘干挂面生产线。   想方设法延长荞麦产业链,多措并举筹建挂面厂,引导农民调优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郝二斌与村两委一直抓在手上,放在心里的事情。   走进挂面厂,扑面而来的是面的清香,一挂挂黄澄澄的面条在晾晒机上等待烘干。   “挂面厂刚刚投入运营就接到了陕西等地300多万元的生产订单,挂面厂的投用不仅实现了村里荞麦的深加工,而且还可以给周边地区的农产品实现代加工,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30多人的就业问题。”郝二斌说。   折润才就在厂里打工。“我在厂里每个月6000多元工资,现在年纯收入就有十几万元。”折润才美滋滋地说。   为了扩大市场竞争力,让土特产卖上好价钱,村两委和郝二斌又动起了“点石成金”的头脑——创建自己的品牌。   2019年巴音敖包村成功申请了“老梁外”农副产品品牌,有了“身份证”,村里的荞麦、小米、笨鸡等土特产,也成为了鄂尔多斯市的“明星”产品。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强产业、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巴音敖包村采用“企业+党支部+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专属品牌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日益牢固。打井、修路、垃圾处理,一桩桩、一件件具体的实事,实打实让农民感受到了村子发展带来的红利,2022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170万元。全村平均每户年收入至少提高2000元。   “以往我们的荞面一斤卖6块,现在一斤荞面能生产2把挂面能卖16块。下一步我们要深挖荞面营养价值,瞄准高端市场,生产蔬菜、杂粮、蛋奶、水果挂面和空心面、延面等产品,让我们的优质产品真正能卖个好价钱。”郝二斌信心满满地说。   接下来,村两委和郝二斌还要“集思广益”——筹备荞麦中欧地理标识认证、选址“老梁外”荞面终端体验店。郝二斌说出来他的梦想:“希望‘生态内蒙古,绿色好味道’中,有‘老梁外’荞面的味道;希望‘老梁外’荞面能够走出国门,走向全球;希望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巴音敖包村乡亲们的日子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张慧玲呼布琴王玉琢郝雪莲布音额尼尔乐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安金鹿   东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睿博 孙云霞 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