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郝飚通讯员苏如娜)日前,由乌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承办的2023年“乌海文旅万里行”招商推介活动在重庆市渝中区成功举办。活动吸引170多家企业参加,意向签约金额达5.7亿元。本次活动旨在全方位展示乌海独特的文旅资源,提升乌海文旅品牌形象,增强乌海、重庆两地文化交流,切实推动旅游合作。活动中,乌海亮出“沙漠绿洲”“中国书法之城”“葡萄之乡”等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名片,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负责人就乌海文旅资源、精品线路、重点招商项目等内容进行了推介及发布解读,诚邀广大游客、企业到乌海休闲旅游、投资发展,领略“山海沙城”乌海的独特魅力。乌海市同时与重庆市两地文旅部门、文旅企业签订了多个合作协议。 此次推荐会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促进双方文旅产业交流,加强双方旅游市场营销、促进文旅产业发展、推动文旅交流相关合作,共同促进客源互换,推动文旅融合,加快构建两地旅游合作发展新格局。 编辑:石尧
标签 : 蓝冠1956 › 95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巴依斯古楞 一年冬天,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出现极端“风吹雪”天气,有3名牧民因冒雪寻羊,被困风雪中失联。 获悉这一情况后,正蓝旗蓝天救援队迅速集合队员,4车15人携带救援器材、保障物资等,经过长达7小时的搜救,于当晚成功解救被困牧民,帮助找回100余只羊。 冬季的草原最可怕的是什么?当地人会告诉你,并非严寒,也不是大雪,而是寒风夹着冰雪袭来的极端“风吹雪”天气。草原上每当出现这样的天气,蓝天救援队就会全员待命,随时闻令而动。“我们的行动快上一分钟,被困人员就会多一分活命的希望。”正蓝旗蓝天救援队队长张锟说。 正蓝旗蓝天救援队成立于2017年6月,是一支民间纯公益救援团队。团队自成立以来,以各类专业人才为基础,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致力于向全旗人民群众推广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及灾害应对能力,为社会提供雪域救援、自然灾害救援和大型活动保障等志愿服务,成为政府应急救援队伍的有效补充力量。 “学雷锋,做公益意义重大,这些不是用金钱衡量的。”正如张锟所说,正蓝旗蓝天救援队自成立之日起,队员们自筹资金或自制救援所需的设备器材、装备,6年间参与溺水打捞、雪域救援,配合消防部门救灾救援共120余次,救援人数73人。在正蓝旗,哪里有救援,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近年来,正蓝旗蓝天救援队主动走进校园、社区,面向未成年人开展安全宣传和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未成年人应对不同困境的生活技能,共开展防灾减灾、安全防范知识宣讲、演练培训33次,受益1万余人。 张锟带领的正蓝旗蓝天救援队秉承“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的队训,坚持“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原则,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为社会树样、为自身立德,用行动展现了正蓝旗民间救援人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宝华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2月27日,自治区春播第一耧暨推进粮食生产工作现场会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光明村举行,标志着全区春播生产从西向东拉开序幕。 在光明村万亩硬质小麦示范园区,机声隆隆,往来穿梭的播种机播下粒粒饱满的小麦种子。“我家有120亩地,今年计划全部种小麦。”光明村种植大户杨文华信心满满,“今年我和当地龙头企业以每斤1.8元的收购价格签订了小麦种植订单,政府免费发放籽种,麦后复种燕麦草,每亩补贴630元,亩均效益预计可达2000元以上。” 据了解,巴彦淖尔市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将小麦补贴由原来的150元/亩增加到200—300元/亩,麦后复种燕麦草由100元增加到300元。同时,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建立规模化种植基地,推广麦后复种,提高亩均综合效益;引导农民将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用于粮食生产,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今年,巴彦淖尔市小麦种植面积预计扩大到100万亩,较去年增加40万亩。 今年,自治区计划通过实施吨粮田、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实现稳面积、提单产,同时整体提升自治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通过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亿亩以上,产量稳定在780亿斤左右。”自治区农牧厅种植业处副处长董奇彪说。 编辑:温慧娟
本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白莲)记者从自治区科技厅获悉,近年来,自治区科技厅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兴蒙”30条,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内蒙古科技创新专板(简称“科创专板”)挂牌企业奖补措施,积极推动科技企业登陆“科创专板”,截至目前,“科创专板”累计挂牌企业达189家。 “奖补政策对于引导自治区优质企业挂牌科创专板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治区科技厅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处长王宇昕介绍,为鼓励和引导区内优质企业充分利用“科创专板”设立契机加快对接资本市场,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 财政资金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内蒙古对在自治区“科创专板”优选层和上市层首次挂牌的科技型企业每家给予20万元奖补支持。截至目前,累计对优选层和上市层的145家企业给予补助2900万元。 据悉,“科创专板”设立目标是推动搭建并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短中长期相结合的融资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我区科技创新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更好地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培育一批“科技黑马”企业。“科创专板”自2018年启动以来,初步搭建了多层细分、精准服务、聚合政策资源和多元融资渠道的一站式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架构,为引导社会资源聚焦聚力扶持科技企业奠定了基础。 编辑:宝华
饮食文化的融合与流变,蕴藏着更具穿透性的生活魅力,强化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 “循迹西口”采访组一行在长城南北、黄河两岸采访,一日三餐,饭菜趋同,口味接近,无异乡之感,偶有特色菜肴入桌,令味蕾牵魂,念念不忘。 餐桌标配面中美味 记者在“循迹西口”途中看到,荞面碗托几乎是晋陕蒙各地餐桌必不可少的风味小吃。各地碗托大多佐以汤汁、黄瓜丝、红尖椒丝配菜,区别不大,唯有两种“极致碗托”让人印象深刻:偏关县的杨建波碗托,只放蒜汁与芝麻;准格尔旗龙口镇马栅村的胖胖驴肉碗托,什么配料都可以放。 在偏关县采访时,碗托店老板杨建波一再强调,碗托只放蒜汁与芝麻,才能吃出荞麦特有的清香。记者买了几碗品尝,并没有品出特别的味道,杨建波见大家一脸疑问,便说:“你们吃得太快了,要细细品味,才能吃出荞麦的清香。” 杨建波碗托店门前的文笔大街,因偏关县文笔凌霄塔而得名,街上行人步履悠然,广场舞者夜半方散。慢节奏小城的人们,有着自己独有的味蕾记忆,自然能品出碗托的荞面清香。杨建波一天能卖四五百碗碗托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杨建波笑着说:“内蒙古准格尔旗马栅村的碗托一定适合你们的口味,配料多,想放啥就放啥。” 在马栅村,坐在院门外聊天的铁匠秦少军说,马栅村村民大多是山西走西口者的后代,几乎家家都会做荞面碗托,但是因程序繁琐,人们现在都去市场买现成的吃。秦少军推荐记者去胖胖驴肉碗托店一饱口福。 胖胖驴肉碗托店是夫妻店。山西省保德县的王娜与马栅村村民许建国2009年结婚,于2014年开始经营胖胖驴肉碗托店。因王娜的碗托制作手艺是家传的,小店开业伊始便生意兴隆,顾客络绎不绝,年收入达12万多元。 王娜的父亲现在还在山西省保德县经营碗托生意。王娜说,她父亲做的碗托还是传统口味,无法满足准格尔旗人的口感要求,她与丈夫许建国除保留传统调配汤汁外,大胆添加了驴肉、鲜豆腐、油炸豆腐、鸡蛋、火腿等内蒙古人爱吃的配料,颇受欢迎。 -下转第6版-上接第1版 一日三酸罐子撒欢 行走在内蒙古的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达拉特旗、丰镇市,以及山西省偏关县、陕西省府谷县,记者发现这里的人们不仅有爱吃酸饭的习惯,酸饭还是许多人家招待客人的招牌小吃。但是,他们对酸饭的热衷,远远没有准格尔旗人、河曲县人爱得强烈。 “过去,我们准格尔旗的饮食习惯是‘一天三酸’:早起酸粥,晌午酸捞饭,黑夜酸稀粥,浆米罐子用得频繁,搬来挪去的,像撒欢一样。”准格尔旗龙口镇大口村民俗文物馆内,讲解员张三恩指着灶台上光亮的罐子对记者说:“山西、陕西人走西口时,把浆米罐子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黄河沿岸地区。浆米罐子是当年村里人家灶台上的标配。用浆米罐子将米发酵后,可以制作酸捞饭、酸稀粥、炒酸粥、二米酸粥、土豆酸粥,甚至五米酸粥,这些食物统称酸饭。” 听到准格尔旗人“一天三酸,吃得浆米罐子撒欢”的趣闻,河曲县图书馆原馆长刘喜才笑了:“我们河曲县人一样爱吃酸饭,说法也一样。” 久负盛名风靡两岸 讲起味道融合的故事,刘喜才对记者说:“河曲有一道久负盛名并延续至今的传统春节食谱,那就是‘六六八八’。河曲人走西口,将这道美食的制作方法带到了黄河对面的龙口镇,风靡准格尔。” 循迹而至准格尔旗龙口镇马栅村龙口美食坊大院,诱人的菜香便扑面而来,调皮的同事夸张地咽口水道:“准格尔美食名不虚传呀!” 龙口美食坊厨师指着浓香四溢的菜肴,向记者介绍:“‘六六八八’分别为六个炒碟、六个蒸碗和八个炒碟、八个蒸碗的菜品搭配。其中,马栅小炒最具走西口特色,少量肉丝均匀覆盖在白菜上面,好似满碗都是肉丝。走西口厨师在当时食材紧张的情况下,做出马栅小炒这样荤素搭配的佳肴,可谓匠心独具。” “六六八八”因其口味独特、色香味俱全,已成为准格尔旗婚丧嫁娶宴席和年夜饭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栅村党支部副书记周米憨介绍,龙口美食坊主打生产的“六六八八”产品,主要销往薛家湾、东胜等周边地区,去年收入达60多万元。 山珍海味香拔头筹 在西口之路上,许多地方讲究“无鱼不成宴”“无羊不成席”。“肥羊鲤鱼款待贵客,是因为山上的羊、河里的鱼组成‘山珍海味’了嘛。”山西省右玉县政协原主席王德功说。 在托克托县郝家窑村采访,只见黄河沿岸,鱼池星罗棋布,恍若江南。郝家窑村,因山西河曲郝家沟人走西口在这里安家落户而得名。郝家窑村又因盛产黄河鲤鱼,“托县炖鱼”当仁不让地成为当地农家乐的招牌菜。 郝家窑村原党支部书记郝争平说:“‘托县炖鱼’之所以能够成为我们这里独具风味的名菜,其秘诀一是这里的黄河鲤鱼肥美鲜活。二是这里的辣椒香而不辣。三是这里的小茴香去腥提味。” 在包头市采访,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苗春林,望着烟波浩渺的湖面对记者说:“这里的黄河鲤鱼因生长周期长,肉质密度高,食之口感筋道,味道鲜美,令人难忘。” “我在包头吃过黄河鲤鱼。黄河鲤鱼肉嫩筋道,所以印象深刻。”站在杀虎口城墙上,王德功指着北方说:“右玉的宴席上,有一部分鱼就是来自和林格尔县前窑子水库,因其个大体长备受青睐。” 鲜香的羊肉配上当地土豆,软烂浓香,滑而不腻。“和林炖羊肉”热气腾腾地盛装着和林格尔人热烈的情谊,从农家炕头走进了酒店餐馆,成为一道特色浓郁的传统名菜。 说起“和林炖羊肉”制作秘笈,和林格尔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霍志国笑着说:“炖羊肉其实很简单,只放盐葱姜蒜就可以。”因为经常在长城脚下考察,霍志国时常与山西省的同行交流,曾带他们到家中做客,大口吃炖羊肉,大碗喝酒,令同行们惬意不已。 饮食一脉相承,偏关县水泉乡文化站站长高政清说,偏关炖羊肉与和林格尔炖法大致相同,只是吃法略有区别。高政清说:“吃羊肉和糕,山西人,不用盘子,是一人给你盛一碗,让你慢慢吃。内蒙古人,羊肉满满上一大盘子,糕也是一大盘子,众人一起吃,那叫一个爽快!” 一餐一食,最能唤醒深情过往。右玉、偏关、府谷炖羊肉的做法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如出一辙;准格尔、和林格尔等地的面案手艺与晋陕衣钵相承,其他食品烹饪亦是师承有来,却因食材水土之别而各具特色。 信步进入晋陕的饭店,那熟悉的味道,似是从呼和浩特塞上老街跨越逶迤长城芳香扑面,又似从“塞上粮仓”河套掠过滔滔黄河沁人心脾,不禁令人舌尖生津。 如今,西口之路上的一道道特色菜肴、风味小吃,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多元衍化、创新融合,已然积淀为一种难以忘怀的乡愁记忆。(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周秀芳 韩继旺 哈丹宝力格 杨勇) 编辑:石尧
为进一步强化青年员工的创作能力,提高中心职工队伍综合素质,1月13日,红山供电服务中心结合工作实际,结合冬训计划内容,本着“差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了一次青年职工公文工作培训。 本次培训以公司办公室近几年组织的“公文写作”培训内容为参照,同时结合相关书籍,从内容和技巧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包括请示、会议纪要、计划、报告、通知、通报等内容的对比,并对文字、语法、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运用技巧进行点拨,同时要求青年职工常握“笔杆子”,多写多练,方可熟能生巧,运用自如。 通过本次培训,进一步激发了一线职工刻苦钻研业务技能的热情,提高了职工软实力水平。下一步,该服务中心将继续深化冬季培训工作,确保冬训工作切实取得实效,形成人人“重视冬训、参与冬训、推动冬训”的大培训氛围。(毕欣伟) 编辑:贾小燕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见习记者 杨柳)1月16日下午,由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内蒙古文史馆共同举办的“迎新春·共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画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活动现场,墨香弥漫,书画家们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主题进行现场创作,通过写春联、画扇面、送福字,用笔墨丹青迎接中华民族传统佳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据悉,此次书画会中创作的优秀作品,将被内蒙古中华文化学院永久珍藏。 编辑:宝华
合作社分红啦!1月12日下午,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四义堂村村委会院内一派喜悦景象,院内的长条桌上,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捆捆现金,众跃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正在向入股的290名村民进行分红。 虽正值隆冬,但大家的心里却热乎乎的。领到分红的村民喜滋滋地数着手中的“大红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15000元,一分不少!”村民李峥荣清点完现金,显得格外开心。2022年1月,四义堂村众跃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刚成立时,李峥荣入股3万元股金,按1000元为一股计算,共计入股30股。没想到,这次他一股就能分得500元。“马上过年了,这件喜事给我们的新春佳节增添了许多年味儿。加入合作社,又省心又挣钱。”李峥荣说。 近年来,四义堂村兴办村企义堂红辣椒食品加工厂,2021年因辣椒种植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荣誉称号。为发展辣椒产业,2022年1月,四义堂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众跃农牧业专业合作社,以每1000元为1股,吸收290名村民和2个集体积极入社。入股大会当天共筹资471.1万元。合作社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内蒙古百椒荟辣椒种植公司签订订单,集中流转1000亩土地种植辣椒,同时流转2000亩土地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种。 合作社运营以来,实行统一规划、联动管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年下来,合作社给入股村民分红234.05万元,每股分红500元。 “去年刚成立合作社时,村民们都非常支持。当时,我们村90多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克良,硬是要入股1000元。他说,虽然钱不多,但是作为老党员,非常支持干这件事。”四义堂村党支部书记齐跃飞激动地说,“正是有了群众的拥护,才使我们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干起来更有信心和决心。” 去年以来,巴彦淖尔市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性,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因村而宜,提出党组织领办土地股份型合作社、养殖型合作社、农牧业社会化服务型合作社、劳务服务型合作社、旅游服务型合作社、置业型合作社六种形式,努力构建齐抓共管、同频共振工作格局。围绕组织宣传发动、选好主导产业、强化党的领导、合理配置股权、党员带头示范、推动利益联结、吸引培育人才七个方面内容,提出工作遵循和具体要求。 合作社不仅带动了大家一起致富,而且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2022年,众跃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对四义堂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贡献达到了50万元。 目前,巴彦淖尔市共成立运行嘎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72个、入股群众6275人。2023年,该市嘎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数将达到行政嘎查村总数的20%,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应领尽领、应办尽办。(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 通讯员 梁震英) 编辑:张彬
隆冬时节,兴安盟科右前旗察尔森镇慕森达莱景区人声鼎沸,冰湖龙舟大赛、运转乾坤大赛、冰上拔河、冰雪车赛等冰雪娱乐项目让人应接不暇。1月10日,随着科右前旗2023冰雪嘉年华开幕,冰封后的察尔森湖面成为天然的“运动场”。 尽管正值数九寒天,却阻挡不住游客们赏冰乐雪的心情。“这里的游乐项目特别多,今天专门带两个孩子来体验一下我们小时候的乐趣,尤其是滑冰车,孩子们玩得特别开心。”乌兰浩特市的游客李佳说。 在冰雪嘉年华分会场之一的居力很镇雪村滑雪场,有人高超炫技,有人摔着跟头却依然欢乐十足。当日举办的科右前旗2023冰雪嘉年华暨兴安盟第六届干部职工滑雪比赛,吸引了来自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和兴安盟地区各旗县市共90余名选手参赛。 比赛中,身着色彩斑斓滑雪服的滑雪爱好者从高高的山顶俯冲而来,在洁白的雪道上飞驰而去,给银装素裹的冬日兴安增添了无穷的活力。“我和其他‘雪友’经常来这里相约滑雪,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滑雪场,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乌兰浩特市滑雪爱好者范世昌说。 科尔沁镇番茄公社里,一场欢乐的“科尔沁亲子运动汇”正在同步火热进行。寻找雪地盲盒、打冰尜、拉雪圈比赛等各种冰上趣味活动,让前来游玩的家长和孩子们在冰天雪地里尽情享受亲子时光,驱走冬日严寒。 “这个冬天,科右前旗冰雪项目气象一新,冰雪经济持续升温。”科右前旗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陈玲说,今年冰雪嘉年华将持续至2月10日,期间将以察尔森镇渔猎文化旅游节、雪村滑雪场职工滑雪比赛、城中草原欢乐季等冰雪亮点活动,以“与冰约、与雪会,来前旗与冰雪约会”为主题,打造“上冰上雪上前旗,文旅体商嘉年华”名片。 科右前旗冰雪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该旗科学谋划推进冰雪资源与冰雪产业深度融合,致力将“冷资源”变成“热经济”。目前,全旗冰雪全业态、全要素、全链条发展已初具规模、初见成效,呈现出厚积薄发、乘势而上、赶超跨越的良好局面。(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高敏娜) 编辑:章颖慧
本网电(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宏章)“五个大起底”行动开展以来,阿拉善盟扎实推进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消化处置工作。截至目前,阿拉善全盟已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2022年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消化处置任务。 据了解,阿拉善盟自然资源局为有效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推进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消化处置工作。摸清底数台账,针对全盟“十四五”消化处置基数,逐宗核实,分旗(区)认领管辖内的消化处置任务台账,结合第三次土地调查、地籍调查、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等数据,结合土地报件、供应等信息,全面了解掌握每一宗土地的面积、位置、权属、批准时间、规划用途等基本信息;逐宗调查原因,在认清底数台账的基础上,依据《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和本次专项工作方案等资料,对造成闲置土地和批而未供的情况,认真开展调查核实,收集印证资料,分析研判形成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对符合认定标准的,依法履行认定程序,并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同步启动闲置认定、备案程序,形成排查认定档案资料;落实“一地一策”处置措施,针对闲置和批而未供土地的形成原因,按照“以用为先”的原则,分类施策,区别对待,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计划和措施;着力消化处置,认真研究运用好政策依据,主动作为、化解难题,向用地单位做好政策解读宣传,加快落实消化处置任务。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该盟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消化处置任务取得显著成效。自治区下达该盟2022年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处置任务2700亩,截至目前,已消化处置3479亩,完成率128.85%,其中:通过土地供应方式消化处置1796亩,通过撤销批文方式消化处置1683亩。自治区下达该盟2022年闲置土地消化处置任务5000亩,截至目前,经自治区审核认定消化处置11784亩,完成率235.68%,其中:通过无偿收回方式消化处置2677亩,有偿收回方式消化处置316亩,通过及时向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录入开发利用证明材料消除“账面”闲置方式消化处置8791亩。 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