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33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蓝冠测速网址,蓝冠测速_我在边疆望北京第2季丨 以赤子之心 捧一把边疆热土②内蒙古库布其沙漠

  ​     G311和G219   从祖国的东北到西北   再从西北到西南   这两条依偎着祖国的陆地边境线   穿过了无数的森林、草原、戈壁   从群山奔向大海     万物的灵动与多彩、平凡与伟大   都在这里尽数展现   G311和G219   是边境之路   更是边防之路     在大漠、雨林、雪原   战士们用赤诚   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国防     《我在边疆望北京》第2季隆重推出“‘捧’一把边疆热土”互动活动,以赤子之心,捧一把边疆热土,镌刻守护边疆的印记。今天,我们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库布其沙漠,取一捧内蒙古的沙土。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主体就位于杭锦旗境内。面对茫茫大漠,杭锦旗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超乎想象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顶烈日、抗严寒、战风沙,治理库布其沙漠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作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其沙漠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向第六届、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致贺信,对库布其沙漠治理给予高度肯定。   ​我们期待这一捧来自北疆内蒙古的热土和云南、西藏、新疆、吉林、广西的土壤早日汇聚,让我们以土壤为印记,共同绘就“万里边疆心向北京”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边疆新图景。   让我们共同期待!   指导单位   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   主办单位   云南省委网信办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吉林省委网信办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西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策划执行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报客户端   云南省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精品制作融媒工作室   联合出品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报客户端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号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客户端   中国吉林网·吉刻新闻客户端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西藏日报·西藏日报客户端   西藏广播电视台·珠峰云客户端   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客户端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策划:谢炜   统筹:张海燕 黄佳伦   草原全媒   监制:戴宏 赵静   记者:包荭   视频剪辑:贾奕村   云报客户端   视频剪辑:邢路扬   美编:张俊辉   责编:徐嵩钦 编辑:张彬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马芳)9月3日,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指导,自治区文联主办,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守望相助文润北疆”北疆文艺论坛在呼和浩特举办。   论坛邀请《文艺报》原总编辑梁鸿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廷信等14位专家学者,围绕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发表主旨演讲和主题发言。论坛旨在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安排部署,展现新时代内蒙古文艺工作者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担当,探讨文艺工作、文艺事业在推动“北疆文化”品牌建设,助力完成好“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中的独特作用。   论坛表彰了优秀论文,区内外文艺家代表、专家学者、有关部门以及各盟市文艺工作者等150余人参加。 编辑:温慧娟

蓝冠登录,蓝冠内部_直击十五运丨揭秘十五运“绿色交通”密码

  8月,“暖城”鄂尔多斯迎来内蒙古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承办方将“天高云淡,绿色低碳”的理念,贯穿于交通运输服务保障的各个环节,全力以赴保障赛会顺利进行。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交通作为城市的“动脉”,是十五运筹备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最直观的体现。自7月1日以来,赛会交通运输保障部门储备的268辆新能源纯电大巴、中巴、轿车、商务车、厢式货车陆续启用,全程为裁判员、运动员、志愿服务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点对点交通运输服务。   49岁的冀全琛是参与自治区十五运交通运输保障服务的出租车司机。运动会期间的每个清晨,他都会准时出现在记者住的酒店门口,把车子收拾得干干净净随时待命,接送记者们往返于赛场和酒店之间。   “咱们这次赛会的交通运输保障理念就是‘绿色低碳’,我们开的都是新能源出租车。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能为十五运出一份微薄之力,我很自豪!”参加规模如此大的活动的交通运输保障工作,冀师傅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据统计,截至目前,赛会交通运输保障部门已调用各类新能源保障车辆3433车次,服务保障比赛25场,累计为运动员、裁判员及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交通运输服务13万余人次。与此同时,开通了直通11个场馆的9条运动员通勤专线,以及两个运动员村之间的短线摆渡路线,全力保障运动员日常通勤及用餐需求。此外,为满足自治区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特奥会赛事需求,交通运输保障部门还对100辆新能源纯电公交车进行可移动轮椅坡道改造,首次实现公共交通“新能源化+无障碍化”。   开幕式是自治区十五运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为确保开幕式圆满举行,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局在开幕式前多次召开交通保障工作部署会,制定了详细周密的交通运输保障方案,组建了开幕式交通保障指挥部,下设车辆调度组、市直部门观众摆渡组、后勤保障组、应急保障组4个小组,按照统筹指挥、分组负责的模式,全力做好现场指挥、车辆调度、运行监测、应急保障等工作,确保开幕式指挥统一、调度高效、协调顺畅、工作有力。开幕式当天,共投入381辆新能源车,保障了4万名左右观众有序抵离会场,圆满完成了自治区十五运开幕式运输保障工作。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梁亮 王玉琢 郝雪莲 牟野 编辑:段丽萍

蓝冠登陆,蓝冠首页_【发现最美铁路·坐着火车看草原】倾洒心血育苗木 千里绿意美边疆

  本网讯(记者杨旭英贾小燕 通讯员项南)7月27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联合承办的“发现最美铁路·坐着火车看草原”网络宣传活动走进集通铁路马架子站,盛夏时节,贡格尔草原青翠碧绿、风景如画,尽管车站位于浑善达克腹地,但放眼望去,绿草如茵、树木繁茂,远山近水尽显内蒙古高原的独特之美。   集通铁路西起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至通辽市,横跨4个盟(市)、15个旗县,是内蒙古东西部物资运输、群众出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途经高山、沙地、草原等自然地貌,地理环境复杂,管内气候多变,尤其是穿越浑善达克沙地克什克腾旗地段,四季风沙大,线路养护难。作为三北防护林所属区域,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建设林场苗圃,培育种植苗木,逐年对线路周边美化绿化,建设出一条条风光秀丽的绿色铁路,治沙人的身影也与绿化树木同担风雨、茁壮成长。   今年51岁的邢玉奎,是大板综合维修段道德治沙绿化工区工长,也是集通铁路几代治沙人中的一员。走在已经连片成林的樟子松绿化带旁,邢玉奎讲起了他的治沙故事。大板综合维修段管内有400多公里线路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经常发生沙害,这些年他们充分利用自管道的苗圃资源,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保理念,逐年加大铁路沿线绿化力度,绿进沙退,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道德治沙绿化工区位于阿鲁科尔沁旗道德乡,5名职工育苗近100亩。集通铁路大板综合维修段管内线路沙害地段跨度大、面积广,治沙工区人员少、养护工作量大,工作难度不言而喻。邢玉奎从一踏进苗圃开始,就着手对育苗用地进行规划,把苗圃分为果树区、大苗区、小苗区、蔬菜区,在人员机具有限的情况下,带领工区职工平整土地21亩、清理及新挖防渗渠335米、设立围栏485米。逐年有计划移植樟子松、柠条、丁香等防风固沙树种,驱虫、除草、浇灌……双手起了茧子、皮肤晒得黝黑,他们全然不在乎,风里雨里精心呵护着每一棵苗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目前大板综合维修段管内线路沙害地段绿化面积已高达85%。   “看到我们培育的树苗栽种到管内线路上,美了家乡、绿了边疆,感觉大伙的心血有了成果,真的非常自豪”行走在枝繁叶茂的绿化带里,抚摸着高高耸立、郁郁葱葱的樟子松,邢玉奎开心地说。邢玉奎是治沙绿化的接班人,也是“塞罕坝精神”的传承人,他用干铁路主专业的精神专注治沙事业,让绿色“摇篮”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与万千育苗人一样,倾洒心血守护着万顷碧波,架设起京津冀碧水蓝天的防护墙,谱写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乐章。 编辑:杨旭英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杨帆)自治区国资委最新消息:近日,自治区直属企业首台百万千瓦火电机组——蒙能集团长城发电公司1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后,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   长城发电公司2×100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确定的重点输电通道——上海庙至山东临沂±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电源项目,属国家特急能源保供项目,总投资65.7亿元,2台机组于2020年7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   据悉,1号机组投运后,2号机组将于近期并网投运。2台机组全部投运后,年发电量110亿千瓦时(相当于济南市一个季度用电量),可持续向山东省输送稳定电能,能够满足约600万户三口之家1年的生活用电。项目采用间冷塔、烟囱、脱硫吸收塔“三塔合一”建设方案,占地面积仅33公顷,与同类火电机组相比,占地减少15%以上,在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投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同类机组先进水平。   机组主机采用先进的高效超超临界参数设计,适应煤种范围广、热利用率高,设计发电热效率45.3%,发电煤耗271.3g/kwh,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项目区同步建设脱硫、脱硝、除尘装置,废水处理系统采用先进工艺,工业废水可全部回收利用,有效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目前,鄂尔多斯市有大量低热值、高硫分煤种,实现就地转化后,可大幅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率,助力地区经济转型发展。 编辑:段丽萍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索日都勒社区手工作坊创建于2018年,目前拥有日常开展活动的手工艺民间艺人11名。该手工作坊内融合了汉族木板雕刻、手工盘扣;蒙古族皮画画、烫画;达斡尔族哈尼卡、木库莲、围鹿棋;鄂伦春族桦树皮画、桦树皮手工制品;鄂温克族刺绣等手工艺品。日常向社区居民、学校学生开放,丰富了居民群众日常文化生活需求,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技艺。 编辑:宝华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容貌的重要民生工程。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用心用情用力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工程,通过小区改造“小切口”实现居住条件改善的“大转变”,为群众创造宜居环境。   白音察干镇电力公寓已建成19年,排水、路面等基础设施由于年限久,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和损坏,给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2023年,该小区被列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正在紧张开展施工中。   施工现场,前期更换楼体外供热管道、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等工程均已完工。   白音察干镇电力公寓居民梁春林说:“这个小区建成有十来年了,之前车也不好进,现在下水、自来水都给维修了,现在的水泥路面铺设得挺厚,这个工程做得很好,我们很满意。”   白中公寓今年也被列入改造范围,“改什么、怎么改”成为白中公寓居民当前的热点话题。   在社区组织的居民会议中,白中公寓居民李鸿反映了小区需要改造的地方:“楼道内电线外露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下水、供暖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希望改造的时候把这些问题解决一下。”居民李文霞也反映,小区门房面积狭小,住户还需要通过自烧火炉过冬,非常不方便,希望在改造的时候把供暖设施配备齐全。   2023年,察右后旗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在基础类应改尽改的同时,将居民反映强烈的改造内容纳入改造范围,同步实施提升改造,真正让居民说了算、让居民满意。   家住白音察干镇中天董礼楼居民王福宝在该小区居住了近二十年,随着居住年限的增加,下水管道经常堵塞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件烦心事,随着老旧小区改造的实施,王福宝家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王福宝告诉记者:“以前我们下水道经常堵,路面也是坑坑洼洼的,经过改造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总体来说十分满意,现在燃气管道马上就要通了,我们都非常期待。”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察右后旗住房保障中心坚持在群众最期盼的事上想办法、最迫切的事上下功夫,打造整洁、有序、安全、舒适宜居小区,着力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3年,察右后旗计划改造6个小区8栋建筑,建筑面积29391平方米,涉及263户居民,改造主要围绕院面硬化,更换楼体外供热管道、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燃气管道,更换大门和维修化粪池、排污井、物业用房强弱电等配套基础设施。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气质”更优了,“颜值”更靓了,文化氛围更浓了,老小区焕发出新光彩,从“适宜居住”升级到“享受居住”,文明和谐之花在察右后旗不断绽放。 编辑:段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