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主力军,他们是学校管理学生的核心单元,他们是学生人生的领路人。11月13日至12月13日,呼和浩特市文化艺术职业学校举办第二届班主任节系列活动,期间,记者深入该校的班主任身边,用镜头去记录班主任与学生的点点滴滴。 “把课讲好,才能让学生更信服自己,讲台上的好老师无疑会为班主任工作加分。”幼儿保育168班班主任范立群说。 “班主任偶尔还是要‘秀’一下自己,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自豪感,相信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成为优秀班集体的一员。”旅游45班班主任王建婷这样告诉记者。 “班主任要狠抓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使学生把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为他们事业的成功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开端。”东校区23级高一(1)班班主任贺佳对记者说。 “要做学生的同行者,用爱陪伴学生,与孩子们一同成长,做少年的战友。”东校区23级高一(2)班班主任图雅锦说。 “立德树人要从教师自身做起,只有自己具备良好的道德风尚,才能真正把这种精神传承给学生。”网站93班班主任高红艳这样告诉记者…… 采访中,班主任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向记者介绍了他们作为班主任的心得和感悟。他们是知识的使者,是学生的守护者,是老师也是师傅,是学生最坚定的支持者,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学生…… 文·摄影/草原全媒·内蒙古新闻网首席记者 王树天 班主任指导学生完成戏曲排练 指导学生合奏民族乐器 指导学生做好舞蹈动作 上好每一堂课 声乐班班主任带领学生唱歌 班主任带领学生强健体魄 为学生打Call 像温暖自己的孩子一样温暖学生 带领学生一起读书 酒店管理专业班主任带领学生进行专业实践 幼儿保育专业班主任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与学生一起跑操 做学生成就梦想的领路人 班主任以身作则当好学生的领路人 编辑:贾小燕
标签 : 蓝冠内部 › 145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今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旨在保障残疾人和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内蒙古有158.58万残疾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500万人,数量庞大的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无论起居生活、康复教育,还是就业、文化娱乐等,都需要无障碍环境的保障。同时,伤病患者、孕妇等群体的出行也都需要无障碍设施的保障,可以说每个人都会是无障碍环境的受益者。 近年来,内蒙古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当前,内蒙古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亟待改进完善的不足之处?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短板何在? 11月6日至8日,由自治区住建厅、自治区残联、自治区肢残人协会和自治区盲人协会组建的无障碍体验促进队,深入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开展无障碍体验活动。 体验低柜台。 活动中,队员们发现当地的盲道铺设较为到位,大多数街道的缘石坡道设施较为完好,机场、政务中心及商场的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都比较健全。 但大家也发现了许多“有障碍”之处,如火车站和汽车站的无障碍停车位和无障碍卫生间不规范;汽车站的无障碍坡道倾斜度近45度,容易给轮椅使用者造成危险;医院和政务服务中心未设置残疾人办事所需低柜台;汽车占用盲道、无障碍通行区被隔离桩阻隔等问题也较为常见…… 体验无障碍通道。 “我们希望以体验促提升,把我们发现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掉,为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出行带来更多便利。”自治区肢残人协会主席王晓谦说。 此次体验中发现的问题,也是目前全区各地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 自治区残联无障碍环境建设调研报告显示,全区多地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无障碍设施不规范和无障碍设施维护不及时的问题—— 盲道设施缺乏或设置不规范,给视力障碍者的出行造成极大不便; 公共场所无障碍卫生间不规范,存在空间不足、无扶手、无紧急呼叫按钮等问题,导致轮椅使用者等群体无法使用或不方便使用; 公用电梯缺乏反光镜、低位按钮、盲文、语音播报等无障碍设施; 部分大型商超缺乏无障碍通道,或设有转角型出入口或窄门,导致轮椅无法进入; 无障碍停车位不规范或被占用,给残疾人造成不便; 道路缺乏缘石坡道或设置不规范,存在一定危险性; 部分无障碍设施有破损现象,却没有得到及时维修…… 一项项问题需要各个击破,才能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解忧。 不规范的无障碍卫生间。 此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无障碍社会服务不到位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位听力残疾人通过文字告诉记者,许多公共服务场所都无法提供手语翻译服务,有些热线电话仅设置座机,听力障碍者无法通过发送短信来反映问题。 一位视力残疾人反映,有些公共服务场所没有语音播报,给视力残疾人办事带来极大的不便。 一位生活在呼和浩特市的肢体残疾人表示,大多数公交车都缺乏无障碍设置,轮椅人士无法乘坐,而呼和浩特地铁在无障碍方面就做得很不错…… 同时,不少无障碍设施管理者、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对无障碍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不熟悉,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帮助和服务特殊人员的意识,造成无障碍设施沦为摆设。 无障碍设施建设不规范不完善、无障碍社会服务提供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反映出有关部门对无障碍环境建设还不够重视,社会各界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还缺乏深入了解,社会公众的无障碍意识较为薄弱。 生活在呼和浩特市的视力残疾人李女士,经常在导盲犬的引领下外出。记者与她一同乘坐公交车时,发现导盲犬上车时没有遇到任何阻碍。“残联和公交公司沟通过,所以司机都知道导盲犬是工作犬,不会出现拒载的情况。”李女士说。 但当记者与李女士打算进入一家连锁快餐店用餐时,店员却将导盲犬拒之门外。反复解释并出示相关规定后,李女士才得以在导盲犬的陪伴下入内用餐。 “大一点的商超、饭店等都知道导盲犬是工作犬,允许我带导盲犬进入,但有些营业场所怎么说都不让进。”李女士说,希望有更多场所能够接纳导盲犬,更希望无障碍理念能够深入人心,让我们的城市更有温度。 破题之道 2018年,自治区政府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办法》,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建设规划。 几年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内蒙古自治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办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各级人大代表中的残疾人占比不断提升,有关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建议逐年增加。 去年9月1日起,自治区残联、自治区住建厅等24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印发实施,多部门合力提升全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 自治区残联与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建立了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依法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任务,形成监督保护合力…… 近年来,全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经历了从点到面、逐步规范、持续提高的过程。但应该看到,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出行无障碍、信息无障碍、公共服务无障碍等多个方面,仍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并不是住建、交通、残联等几个部门就能建好管好的,需要多部门多单位参与,以及社会公众的共同维护和监督,才能打造出更加规范、系统、平衡、安全、便利的无障碍环境。”自治区残联维权部主任史荣说。 各地各部门应持续提高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方案》等法规条例,加大资金投入,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列为突出民生工程落实落细,切实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加强规划管理,可以确保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自治区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指导督促各地严格落实国家、自治区无障碍设施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保无障碍设施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使用等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将积极组织施工图审查机构、设计单位技术人员参加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培训,提升无障碍设施建设从业人员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水平;要以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为目标,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因地制宜建设无障碍设施,方便人民群众生活。 针对无障碍社会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可以从硬件上着力,并进一步提升无障碍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行政服务机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公共服务机构等都应建有无障碍通道,设置无障碍服务窗口,配备电子信息显示屏、手写板、语音提示等设备,营造更加完善的无障碍环境。同时,要进一步提高从事无障碍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工作人员的设施操作和管理能力,确保无障碍设施正常发挥作用。 全民无障碍意识的增强,离不开宣传力度的加强。自治区残联宣文部主任姚明月说:“我们将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加大宣传力度,深度普及无障碍环境知识,传播无障碍环境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意义,推动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无障碍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实地无障碍环境体验活动,及时将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并对改进情况进行跟进监督。同时,将借鉴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地区的先进经验做法,不断完善和改进我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打造出更加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史荣说。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李存霞 编辑:温慧娟
本网锡林郭勒11月5日电(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巴依斯古楞 通讯员 梁晓虹) 11月4日,二连浩特口岸作为自治区试点口岸,测试放行了蒙古国8座以下小型车辆5辆,整体流程顺畅有序。11月5日,二连浩特口岸总计通关蒙古国8座以下小型车辆26辆,两天内通关车辆共计31辆。 11月4日,自治区试点口岸8座以下小型车辆恢复通关工作专班赴二连公路口岸现场办公中,从车辆入境信息备案、司乘人员入境申报、车辆及司乘人员查验、车辆通过H968系统机检、各查验部门信息共享和便利化通关等环节盯办,推动车辆高效便捷通关。 截至目前,按照自治区和锡林郭勒盟工作要求,二连浩特市成立工作推进专班,细化完善相关规定,强化工作统筹,加强部门联动,优化查验流程,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蒙古国扎门乌德边民备案车辆全覆盖,恢复常态化通关。 8座以下小型车辆恢复通关,将有力推动中蒙两国公民日常往来,有效促进两国经贸投资、人文交流、跨境旅游合作,有利于发展地方经济、实现地方繁荣,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扩大对外开放。 编辑:孙丽荣
10月18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主场馆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迎来蒙古国30余家旅行社代表团参观。 “重点推荐海拉尔区特色旅游资源,营造良好舒适的旅游氛围,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高品质旅游产品,吸引国内外更多的游客来海拉尔看‘十四冬’。”呼伦贝尔千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峰介绍说。 蒙古国代表团共计39人受邀来海拉尔区进行为期5天的交流考察,除“十四冬”场馆外,先后前往历史博物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等精品景区旅游观光,了解历史文化、现代文明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探索规划两地旅游联合营销、特色路线开发、产品互推、客源互送等业务合作。 当前,海拉尔区正借势“十四冬”,多方面拓展冰雪旅游内容,持续做好品牌冰雪活动,借助俄蒙地缘毗邻优势,联合境内外旅行商拓展入境客源市场,打造更多适合入境游客需求的高品质冬季产品线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新军 通讯员 申珊) 编辑:孙丽荣
“郭总,我们是来宣传安全用电的。今年这‘后旗红’马铃薯又是大丰收,在收储、网销等方面有那些电力需求,我们全力以赴。” 连日来,察右后旗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主动开展“党建+服务”活动,深入各村田间地头及粮食生产企业开展用电设施安全巡视检查,确保秋粮仓储、加工、销售期间电力安全充足供应。 进入秋季节后,为确保农村抢收期间安全可靠用电,该公司及早了解农户秋收的用电需求,认真分析用电形势,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精心制定秋收保电方案,聚焦安全生产、设备检修及优质服务等工作重点,践行“农网零跳闸、抢修零延时、服务零投诉”的“三零”服务承诺,对辖区内涉及秋收用电线路、台区进行“拉网式”排查消缺,重点对田间地头、秋粮收购区域、玉米脱粒用电等线路设备进行全面“体检”,公司6个供电所对辖区内低压台区用电负荷进行全面摸排,全力保障秋粮收割期间农户安全可靠用电。 据郭总介绍,从北京返乡创业以来,她采用“互联网+特色产业”的营销特产模板,她的电商公司从2018年至今,总计销售马铃薯500万斤。种植的马铃薯等农作物从春天开花到秋天收获、卖个好价钱都离不开可靠的电力供应,供电的稳定性尤为重要,供电服务人员不定期上门开展用电检查和安全用电宣传让她心里踏实了不少。 察右后旗供电公司分管经理说:“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强化农忙时节隐患排查力度,为辖区内农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可靠用电,助力秋粮安全归仓。”(杜海峰) 编辑:温慧娟
10月1日晚,杭州亚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在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落下帷幕。中国选手孙颖莎4:1战胜日本选手早田希娜,拿下个人本届亚运会的第三枚金牌,也为中国队实现亚运会乒乓球女单七连冠。 在当天下午女单半决赛中,孙颖莎以4:0完胜韩国选手申裕斌,中国队王艺迪不敌早田希娜,无缘决赛,这让当晚的决赛再次充满悬念。决赛首局,孙颖莎用9分钟便以11:5获胜。第二局,早田希娜先是连得5分,孙颖莎在熟悉对手打法后稳住心态,连续追分,以11:9完成逆转。第三局比赛进入白热化,比分持续胶着,最后,早田希娜发球和对拉得分,12:10扳回一局。第四局比赛,孙颖莎在中段利用正手回球掌控比赛节奏,拉开分差,以11:8拿下赛点。决胜局,早田希娜韧劲十足咬住比分,短暂的比分交替后,孙颖莎稳住局面,以11:7锁定胜局。 夺金后,一向面色冷静的孙颖莎高举双臂,仰头大吼释放。现场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和掌声,大家尽情为她庆祝。 新闻发布会上,孙颖莎回应了此前女双的失利:“幸亏混双赢下了比赛,对今天的比赛还是有很多好的影响。”孙颖莎说,教练和搭档给予了很多鼓励,休息的时间自己也在进行调整,对于女双的失利还是需要回去好好总结。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梁亮 柴思源 牛天甲 孟和朝鲁 编辑:温慧娟
中海河山大观恭迎业主回家的指示牌,拍摄于2023年9月24日。 中海河山大观鸟瞰图,拍摄于2023年8月。 中海河山大观夜景,拍摄于2023年8月。 2023年7月,中海宏洋荣获RICS中国奖年度可持续发展成就优秀奖。 交付当天,室内精工品质,拍摄于2023年9月24日。 硕果知秋,随风徐来,所有美好,不期而至。 9月24日,继中海河山郡4盘陆续如期交付之后,中海河山大观也迎来了盛大交付的高光时刻。 历经1627天的时光淬炼,在塞外青城,一处极具科技感的健康低碳住宅群拔地而起,建造严寒地区超低能耗绿色住宅,在内蒙古由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在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两年连续8盘完美交付之后,中海地产再一次用匠心和实力实现了高品质兑现。 交付当天,上午不到8点就有业主陆续到来,签到区、停车区、交房等候区、办理区、礼品领取点等区域分明,大家按照流程排队等待,交付现场井然有序。小区入口处设置造型路引、特色绿植等营造业主归家的仪式感。贴心的精准服务和后续细致的跟进响应,让中海河山大观的业主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跟随着业主一同走进中海河山大观项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端大气的小区大门以及宝盆戏水雕塑,其采用黑石材通体打造,寓意四方聚宝、安定富足。大门内的城市会客厅,满足了每一位业主临时休憩的需求。 进入大门后,即是中海河山大观精心打造的景观园林区域,三进门院营造归家礼序,运用古代大门中等级高、空间阔的府门形制,山水画壁,迎宾步道、水聚弯桥,寓意招财聚气,让归家仪式感在不动声色中层层递进。同时,园区内种植了各类乔木以及国槐、红宝石海棠等名贵树种,让人身临自然之境,微风拂面,神清气爽,惬意无比。 穿过酒店式的归家大堂,宽阔的室内空间和精雕的臻装细节,实现了对于家的所有质感期许:高标准的精装修配置、先进的超低能耗科技装置、面面俱到的施工细节。业主张女士感叹道:“这样的交付标准大大超出了我们全家人的预想,中海的施工质量真的让人放心。” 完美交付的背后,离不开中海地产持之以恒的精益求精,以及对建筑工艺的极致追求。 在建筑领域深耕43年的中海,一直坚持低碳科技投入,并成立中宏低碳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不断落地新项目,先后获得“中国绿色地产第一名”“零碳建筑科技示范工程”等奖项。在诸多荣誉和责任面前,中海一如既往,4年前,把建设超低耗能住宅的目标定在了北疆大地,中海河山大观由此诞生。据了解,该类示范工程全国仅获批5个项目,中海河山大观是其中唯一的住宅类项目。 在中海河山大观项目中,处处可以看到中海地产考究每一个细节的用心、不断探索思考的匠心和追求美好人居环境的初心。“衡温、衡湿、衡静、衡洁、衡氧”的舒居空间,是在大幅度降低供暖负荷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使用超低温空气源热泵作为主要供暖热源来实现的,并配备电热膜设施作为备用系统,供暖能耗显著降低,同时具备了未来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建筑用能脱碳的可能性。 拥有全新标准的超低能耗住宅中海河山大观,让中海成为高品质零碳建筑科技示范项目的典范。 守住初心,引领未来,中海何以如此?时间还得追溯到4年前。 2019年,中海地产再次扛起重任,秉持央企担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社会责任视为企业的使命,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号召,以行动践行国家战略。秉持“建筑更节能,生活更健康”的理念,积极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倾力打造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也是中国严寒地区建设的第一个大规模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项目——中海河山大观,填补了严寒气候区大规模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实践应用的空白。 作为严寒地区首个超低能耗项目,中海河山大观项目从立项至今,就备受各界关注,每年接受各类观摩超70余次,成为名副其实的示范项目。同时,中海河山大观项目共获得43项省级及国家级荣誉,推动了同气候区居住建筑的零碳建筑科技体系规模化推广,引领行业及区域绿色低碳发展。 中海河山大观项目的创新实践,为当前艰难转型的住房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房地产高品质时代已经来临,新一轮转型发展模式,为坚持匠心的开发企业提供稳健发展的机会。品质为基,创新为王,方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中海地产作为建筑领域最有实力的央企之一,持续紧跟国家战略,积极发挥示范与带头作用,在绿色健康建筑的创新研发上不断突破,大力推进节能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中海河山大观也将以精彩的答卷为社会、为客户献上属于中海低碳健康人居的答案,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居住环境。(祁彬溪) 编辑:段丽萍
“王永富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打扫村里卫生上了‘红榜’,贺磊因帮助留守老人买药上了‘红榜’……”乌兰浩特市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朝阳村的“红灰黑榜”引来众多村民围观。 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实行“红灰黑榜”管理机制,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开启乡村治理新模式。“红灰黑榜”每季度公示一次。“红榜”为表扬榜,聚集正能量,对村里孝亲敬老、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庭院整洁、勤劳致富、移风易俗、扶贫脱贫、助人为乐等正面典型进行宣传弘扬;“灰榜”为提醒榜,对存在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通过约谈提醒、帮扶带动纠正不足,整改提升;“黑榜”鞭策反面典型,对村里不赡养老人、不讲卫生、大操大办、赌博败家、好吃懒做、酗酒家暴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 “红灰黑榜”管理机制的运行是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一种实践创新。自从实行“红灰黑榜”管理制度以来,村里涌现出许多助人为乐、勤劳致富的人。被列入“红榜”的群众,不仅带动了身边的群众,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了下一代,形成了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 近年来,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始终坚持将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作为深化创建文明乡镇的重要抓手,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草原书屋、村广播站等载体,组织开展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好婆媳、十星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通过树立身边典型、学习先进事迹,营造了崇德向善、孝亲敬老的浓厚氛围。制定并不断完善村规民约,用好红灰黑榜,注重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作用,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形成老百姓自己的土规定、好规矩,家风民风乡风持续改善,群众幸福感明显提升。 编辑:张彬
监制:陈曦 策划:马昕瑜 栗晗 朱博 编辑:刘瑞 摄像:朱智慧 黄晨 杨帧 边娜娜 编辑:张彬
“小区环境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停车位也增多了……”家住包头市东河区南门外街道东官房小区的退休教师王阿姨对居住环境的变化啧啧称赞。 2023年以来,东河区对标对表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各项要求,全力攻坚薄弱环节,聚焦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学校医院周边环境提升,以及农村移风易俗等多个方面,引导辖区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着力打造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推动文明创建工作高质量开展,实现城区风貌日益改善、文明气象蔚然成风。 包头市东河区俯瞰图。(来源:包头市东河区融媒体中心) 以文化人做好乡风文明“大文章” “以前除了婚丧嫁娶之外,亲朋好友搬家,孩子满月、升学,老人过寿等都要请客,份子钱少则三五百元,多则上千元,要是赶上‘办事宴’的月份,更是让人承受不了……”被问起以前村里办酒席的情况,东河区河东镇王大汉村不少上年纪的老人连连摇头。 为有效改变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这一现状,东河区河东镇着眼于以文化人,持续破除旧俗陋习,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让村民在省时、省钱、省力的同时,更看到了乡风文明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红白理事会成立后,村里风气得到了很大扭转,我们不用大操大办,没有了攀比之风,礼钱也下降了很多。”村民赵大爷在谈到红白理事会时,频频竖起大拇指。 王大汉村还通过“十星家庭”“王大汉村文明户”创建,让文明乡风吹起来。结合实际重新制定村规民约,列出十条文明户的标准并加入村规民约中,通过评比让村民跟上时代步伐,引导村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 精准施策练就文明创建“绣花功” “二轻楼1号楼北边有飞线充电”“外贸小区2号楼的消防通道被占用”……东河区南圪洞街道网格员小刘正在小区内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发在工作群里,由社区联合物业进行整改。2023年以来,南圪洞街道把创建目标转化为常态化工作目标,设置“创城巡查走访网格员”,网格员每天对网格内所有楼栋单元、背街小巷进行巡视排查,并建立“6个随时”工作机制,从而实现辖区人居环境的提档升级。 东河区和平路街道通过建立“包联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物业+交警+环卫+城管+监督检查员”的“8+”联动体系,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曝光——整改——反馈——保洁”闭环式管理,确保将不文明现象发现在一线、处理在一线。 “‘8+’联动体系的开展,既动员了更多力量,又充分发挥了群众监督的作用,鼓励引导更多的人投身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中来,让更多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包头、作贡献’”。东河区和平路街道工作人员张慧婷说道。 扮靓家园书写城市宜居“新篇章”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东河景区内陆续涌入晨练的人。跑步、练太极,跳广场舞……人们享受着运动带来的乐趣,也享受着城市的“慢生活”。一年有四季,四季景不同,盛夏七月,漫步在东河东路,河风裹挟着潺潺的流水声扑面而来,煞是凉爽惬意。 包头市东河区龙泽广场河景。(来源:包头市东河区融媒体中心) 家住东河区美岸华庭小区的徐女士是一名退休职工,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东河人,她见证了家门口东河槽的变迁,“以前一提起东河槽,想到的就是‘干河沟’,现在遛弯儿乘凉非这儿不去。”2023年以来,东河区进一步加大河道治理力度,提升河道景观环境和生态功能,并对河道已有设施进行了维修、连通、改造,向河道两侧绿化带、转龙藏公园、东河下游湿地等补水,实现了河道蓄水,达到还水于河、还水于民的治理目标。 傍晚时分,漫步在沿河两岸,人们放风筝、抖空竹、抽陀螺、跳广场舞,东河景区龙泽广场的音乐喷泉也为炎炎夏日增添了几分惬意,跳跃的音符与高低起伏的喷泉交相辉映,吸引不少市民驻足。 随着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如今,历史底蕴深厚的东河区更散发出勃勃生机与迷人的魅力。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中,市民感受着生活的惬意与美好。扮靓东河惠民生,文明花开别样红。东河区将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编辑:段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