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4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国寿小画家”:用艺术探索美育未来

  爱美是人的天性。在我们社会主义祖国里,美的事物、美的行为、美的心灵到处都有,但是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见,都能感受到的。正如著名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的一样,“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通过美育教育,可以提升人们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着力点,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伴随国民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以及整个社会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以美育引领社会文化繁荣与发展,开创新局面,已经成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发展重要战略。2011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发起成立了一项持续性的少儿社会美育公益项目——“国寿小画家”。该项目旨在通过少儿美术展览、艺术讲座、艺术公益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遍布全国城乡的营销服务网络优势,在全国各省市、乡村范围内开展社会美育的普及和推广工作。   据了解,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将结合美育教育、艺术展览、文化体验及研学旅行等多项内容,打造“国寿小画家”的“美育元密码”。在国家文化振兴的大背景下,以创新视角深度探索美育对孩子的塑造和引领作用,通过系列美育的创新实践和公益项目,依托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土壤,促进未来少年儿童形成“自信、美好、责任”相结合的自驱力的知行合一,持续陪伴和助力百万中国青少年儿童的美育成长之路,促进社会文化良性发展。2022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推出“国寿小画家”十项美育服务提升计划,致力于促进少年儿童美育实践。   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荣誉体系。本着让更多孩子们的作品得到更多鼓励和点赞,让更多优秀作品被发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每年举办一届作品评选,总公司和36家省级分公司共同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荣誉体系。在线上,通过“国寿小画家”微信公众平台,2022年将通过人气票选、专家评审两个通道,产生月度人气奖5040名、月度佳作奖3000名,产生季度佳作奖4000名、年度大奖280名。评选时间从2022年7月持续到10月。在线下,由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各省级机构在本省范围内与美术家协会、少年宫、省级媒体等单位合作,开展优秀作品评审。   开设“国寿小画家”艺术云课堂。致力于打造兼具公益性、开放性的美育线上课堂,中国人寿寿险公司通过直播课、视频课的形式,邀请美术教育专家、青年艺术家,从高校、官方机构、工作室“走出来”,直接面向热爱艺术的孩子、家长,将艺术欣赏、艺术创作、美育理念、人文科学话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诠释,让观众通过看、听、触、思、辩来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人文之美,实现与美同行,提升孩子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云课堂课程预告将通过“国寿小画家”微信公众平台发布。   美育专家点评。2022年7月至10月期间,“国寿小画家”微信公众平台继续开放“我要专家评”服务,每位通过上述微信公众平台提交电子作品的用户均有机会获得全国评审专家及艺术家的点评。点评结果将陆续通过直播、图文等形式发布。   举办艺术展览。自2011年开始,中国人寿寿险总公司和各省级分公司为主办单位,在各省市组织一年一届的优秀作品展览和颁奖典礼活动。2021年,在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山东新闻美术馆、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南京荔枝艺术馆、河南楷林美术展示厅等地举办了优秀作品展览展出。2022年暑期,“国寿小画家”活动将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特别展出。   组织线下艺术体验。每一年“国寿小画家”作品征集期间,中国人寿寿险各省、市、县公司均会在属地政府相关要求及防疫政策要求下,开展户外写生、艺术研学、观看展览及演出、艺术创作体验课程等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活动。活动预告将通过“国寿小画家”微信公众平台及中国人寿寿险各省级分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布。   博物馆美育及文化知识服务。依托博物馆、美术馆的权威性和文化教育资源,从文物、艺术品出发,扩展到艺术史、文化史教育,为孩子们提供兼具知识性、趣味性的讨论话题和内容。通过云看展、直播间等线上互动的方式,带领全国各地的小朋友领略国内及世界知名博物馆的魅力。2021年,“国寿小画家”提供了关于故宫建筑、故宫陶瓷馆、敦煌博物院、黄河文化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的趣味课程及线上看展活动,2022年还将继续提供更多精彩内容。   丰富乡村美育实践。持续开展“艺术回山”公益项目,通过线上专属课程、艺术家直播间、线下艺术体验、艺术家进村小等多种方式,让优质美育资源直接连接乡村小学、乡村教师、乡村儿童、乡村家庭。以此为发端,构建健康的艺术美与生态,助力城乡美育实践,为更多的孩子开启梦想的逐光历程。2021年,来自艺术回山专家团队的青年艺术家分别走进甘肃临夏前岭小学、四川南充千坵小学、云南迪庆独克宗小学,广东、新疆、山东、河北多地也开展了艺术教育进乡村活动。   数字证书及数字艺术品服务。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联合第三方版权服务平台,为全程参与“国寿小画家”艺术云课堂的用户提供数字培训证书,向满足条件的选手提供将作品转化为数字艺术品(不含交易)的相关线上服务。组委会将为满足条件的原创作品提供数字证书及快速确权登记接口,基于区块链特性,实现“发布即确权”,为原创作品盖上“身份戳”。   数字创作普及服务。从2022年开始,“国寿小画家”线上收取作品的作品类型由六大类(硬笔、软笔、版画、水墨、综合材料、书法)增加为七大类,新增“数字作品”,为通过电子设备创作的美术作品内容。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还在部分城市提供免费的数字创作普及课程及线下培训。   搭建美育机构交流平台。依托中国人寿寿险公司300余家地市分公司,“国寿小画家”服务连接了遍布全国的千余家美育培训机构,数千家幼儿园、中小学。通过与美育培训机构开展师资合作,提供机构和作品展示平台,联合开展赛事活动、作品展出、艺术体验活动等多种方式,坚持不断发现高质量的美育资源,输送给全国的“国寿小画家”用户。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表示,将持续关注公益事业,关注少年儿童身心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少年儿童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用心举办好每一届“国寿小画家”活动,突出特色,提高活动质量,有效助力少年儿童美育实践,让孩子们从社会大环境中体验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 编辑:贾小燕

呼伦贝尔建成边境民族团结模范长廊

  “长廊建成了,我们的牧民的业余生活更丰富了!”6月27日,内蒙古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联合的呼伦贝尔市民委、满洲里干部学院、新左旗和罕达盖苏木各建制单位在罕达盖边境派出所举行“边境民族团结模范长廊”“满洲里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揭牌仪式,当地牧民巴雅尔成为首批“体验官”。这是该支队在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一个创新举措。   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政治委员潘伟介绍,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民警常年扎根北疆、艰苦奋斗,和驻地各族群众共同谱写了警爱民、民拥警,警民携手共促民族团结、共筑北疆安全、共谋振兴发展的壮丽诗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1年初,由呼伦贝尔市罕达盖苏木党委政府、罕达盖边境派出所牵头将党建工作、民族团结、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共同打造了民族团结模范长廊。   据了解,这座长廊是当地强边固防主题文化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强边固防主题广场、党群服务中心、草原110展区、派出所营区等场所串联起来,沿着长廊可以充分领略历久弥新、充满边境牧区特色的边关历史文化、民族团结文化、乡村振兴文化、强边固防文化。   “长廊的建成,不仅为驻地各族群众休闲娱乐、学习政策、增进感情提供了环境优美的场所;更将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之间的情更深、意更浓,激励着我们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边疆治理、兴边富民的戍边事业中去。”罕达盖边境派出所民警张亚彬感慨道。(张俊高  约克) 编辑:郭伟伟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帅政)6月25日下午,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和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召开专题视频调度会,对近日强降雨天气防汛减灾工作进行再调度、再安排、再部署。   据气象部门预计,本月27日至30日,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东南部将出现一次区域性强降雨过程。此轮强降雨区域与上一轮重叠,易导致灾害发生。   会议指出,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原则,进一步强化降雨天气防范应对工作部署,把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病险隐患的排查整改,对近几年发生过灾害的地方抓紧开展“回头看”,做到边防边治、闭环管理。   会议要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做好防汛减灾人财物储备,管好用好应急物资,细化“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如何管”的问题,确保各环节工作准备到位。还要加强预警预报和宣传警示,加密会商研判频次,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该撤离的撤离、该停业的停业、该封路的封路,特别是做好中考学生的保驾护航,严防因强降雨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及其他突发事件发生。还必须加强应急、水利、气象等部门24小时联合值班值守,立即报告突发事件,及时做好应对处置工作,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坚决杜绝人员伤亡事件发生。 编辑:杨旭英

  本网讯(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刘睿) 5月26日,北方新报正北方网刊发通讯《呼和浩特土左旗:1.5万亩玉米播种后出现腐烂死苗现象》,报道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5月27日,土默特左旗北什轴乡三两村种植户郅义对记者说:“贵报报道了‘宏精269’玉米杂交种子出现问题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刻组织对该问题展开全面调查,针对种植户关心的问题及时解答,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郅义说,土左旗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快速回应和给出的解决方案,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5月27日,记者从土左旗宣传部了解到,针对土左旗种植户集体反映使用的“宏精269”玉米杂交种子出现发霉、腐烂问题,在种植后出现腐烂、黄苗、死苗现象,土左旗旗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安抚群众情绪做好维稳工作的同时,迅速成立工作组,责成相关部门启动调查程序,并对农户受损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和补偿办法,切实保障了群众利益。   据介绍,在调查核实方面,工作组分别赴各乡镇实地踏查核实受损面积及受损情况,并在农牧、公安、市场、律师、农民、种子代理商六方在场的前提下,对已种植的种子、剩余种子和未拆封的种子等进行统一鉴定。市场监管部门对种子经销商启动了经营调查程序,公安局也立即对种子经销商进行相关调查。   在补救止损方面,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联络了农业保险公司,启动农业理赔程序,立即启动调度补种种子事宜。根据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建议,结合土左旗实际,由农牧局提供7种补种措施进行止损(黄豆、蔬菜、米豆套种、葵花、燕麦、高粱、青贮),黄豆、蔬菜补贴均可达到约400元/亩,同时农牧局为乡镇提供相关种植技术标准和规范并连夜印发到乡镇,发放至农户,便于指导农户补种。同时,各乡镇连夜完成了入户补种动员宣传工作,在尊重农民自愿的前提下,与农户签订补种协议,农户同意签字后由农牧局协助协调种植,优先考虑补贴较高的黄豆和蔬菜(市农牧局建议补种黄豆)。相关补种任务在一周内完成。 编辑:贾小燕

  5月24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无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1例(在呼伦贝尔市)。   自4月23日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0例,已全部治愈出院。   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全力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皇利华)             编辑:孙丽荣

蓝冠总代理,蓝冠待遇_烧伤科的故事

  2022年的2月19日,元宵节刚过,节日的余温还未散去,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喜庆当中,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又一次打破青城的宁静,让人措手不及。   呼市第一医院被指定为发热患者收治医院。烧伤科全体成员闻令而动,收拾行囊。自此踏上长达三个月的抗疫征程。一路披荆斩棘,终得凯旋归来。   科主任高国珍,带领医生团队,按照医院统一部署,进入各个核酸采集点,投身于全民大规模核酸采集当中。面对变化无常的天气,或骄阳似火,或寒风凛冽,始终坚守,不言艰辛。身着厚重的防护服,手执细小的采样拭子,无论上门入户,还是列队排查,这关乎千家万户的安全,就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与马虎。直到疫情得到控制,暂停规模核酸采集工作,我科医生团队才回归科室。抗疫无小事,全力去支持。   护士长张俊芳,带领护士团队,分布于隔离病区的各个区域。护士长在隔离区工作一直坚持到最后,从开始负责穿区到最后接管病房,对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把关,大家时常能够看到她为大家检查防护服、不断沟通协调各类问题忙碌的身影。脱区的工作最为枯燥繁重,保证每日采样合格的前提下,还要监督各岗位人员脱防护服的规范性与安全性。我科看似瘦弱的三个小护士,却完美地胜任了这份工作。还有在发热病房护理患者的,去蒙中医院支援的,借调于繁忙科室的,等等,没有怯懦的退缩,只有无畏的坚持。烧伤科全体人员面对形势严峻的疫情,可团结,可勇敢,可担当。   当传来老年病房楼消杀完毕的好消息,大家心理都乐开了花。将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搬家倒床,归纳整理。很快,“灰头土脸”的科室便焕然一新。   风雨总会过去,彩虹终将出现。疫情结束之时,也近护士节来临之际。   2022年5月9日,我们收到了来自和蔼可亲的院领导送来的慰问。吃到的了久违的甜到心里的大蛋糕。把一支支火红的玫瑰握在手中,露出白衣天使们该有的灿烂笑容,狠狠的拍了那么多张美照。   所有疫情带来的阴霾,在此时被一扫而光。科主任的一句“护士节快乐”掷地有声,护士长为每个人送了礼物还有手写的小贺卡暖到心化。没有谁,能比此时的我们更幸福了。   烧伤科的我们并肩熬过了最苦的日子,我们的烧伤科也要进入新一阶段的工作。   现在的烧伤科将作为我院重点科室,大力建设,起步发展。目前,科室人员结构合理,人才梯队日趋成熟,科室共开放床位20余张,购置了悬浮床等各类先进救治设备,多种烧伤救治的技术已达到自治区先进水平。烧伤科将成为医院科室发展中的新亮点扬帆起航。   承载着所有的期望,烧伤科的我们要加足马力,奋力拼搏,无论风雨,无论彩虹,我们都将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新篇章。 编辑:贾小燕

鄂尔多斯市委网信办召开推进神东煤炭集团数字经济重大项目专题调度会

  5月12日,鄂尔多斯市委网信办主任、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尚二平主持召开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调度会,专题研究推进神东煤炭集团数字经济重大项目相关事项。   会上,市科技局、能源局、农牧局、自然资源局分别汇报了近期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神东煤炭集团对各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做了说明,与会人员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强力推动下,神东煤炭集团数字经济各大重点项目取得积极进展,顶层设计更加完善,各牵头单位分别制定了落实方案,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和工作组,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细化工作措施,加力加压推进,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总体推进有序。   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网信委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各项部署要求,强化数字经济赋能,抢占高质量发展全新赛道,认清当前工作形势,加快工作推进节奏,把推动建设神东煤炭集团国家智能矿山实验室、智慧矿山和绿色矿山以及乡村振兴样板村三个重点项目作为推动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将其打造成为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在全区,乃至全国的“三个样板”,为鄂尔多斯“走好新路子、建设先行区”增添数字动力。各地各单位要强化责任担当,紧紧围绕抓落实,破难题,持续加强工作合力,推动全市数字经济工作再上新台阶。 编辑:贾小燕

蓝冠内部,蓝冠代理_这些小草正青春、深扎根!

  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在这特殊的历史时刻,蒙草生态研发中心被授予第七届“内蒙古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趁青春,做对改善生态环境有意义的事,我们倍感幸福!”这是团队成员的普遍心声。多年来,他们牢记嘱托,做好种质资源科研,被称为蒙草青年智慧主力军。   01为“种质资源”贡献青春智慧   脚上有泥、身上带土、眼里有绿。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条件相对恶劣,野外采集非常艰难,团队丝毫没有退缩,走大漠、翻高山……为了在限定期限内采集数据,顶着38℃的高温,夜以继日,沿途做样方调研;在西藏等高海拔地区,边吸氧边采集……   ▲在西藏高海拔地区采集种质资源   为保障生态修复“有种子可用、有植物适用”,团队走遍内蒙古、西藏、陕西、青海等地,收集有地理标记的乡土植物种质资源1694种、4.8万份;标本4000种、近12万份;土壤140万份。在大量种质资源数据的支撑下,建立了18个专项研究院,其中蒙草种业中心已建成具备国际水平的特色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   ▲对标国家级种质资源库标准建设、管理   完善的库圃建设为特色乡土植物资源评价、良种选育提供了物质基础,为生物学研究准备了丰富的原始材料。用现代技术建起种业数据化运转体系,实现为“基因资产”数字赋能、乡土种业数据可持续发展。   02在奋斗中展现青春力量   保护好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就是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解决草地退化难题,提高草原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团队一头扎在乌拉盖草原腹地8年,顶着强风和高温、吃着泡面就凉水,只为重现“万马奔腾”的草原盛景。先后编制了《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规范》《草原生态牧场管理技术规范》《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范》《沙化草原治理技术规程》等标准,填补了草原生态修复空白。   ▲乌拉盖草原盐碱斑修复后监测   团队还承担科研项目274项,驯化选育生态草品种218种,登记审定25个品种,取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6项。主导参与编制的国家、行业、地方、团体及企业标准近400个;草种业相关专利142项,名列全球第六、内蒙古榜首,为实践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团队35周岁以下人员占比近70%   依托多项科研成果,团队已累计修复矿山边坡、废弃地生态治理及荒漠化等国土面积近3000万亩。修复的敕勒川草原由一片废弃地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被评为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   ▲研发中心团队在西藏高海拔地区采集种质资源   多年来,蒙草研发中心先后被评为“国家林业草原风蚀沙化自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北方草原生态修复创新研发中心”、“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等44个国家、自治区级科学技术研究平台。在第24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自主研发的“走路草坪”还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的最佳发明大奖。   此外,他们热心公益,帮扶牧民、捐资助学、生态公益科普教育等活动中都有他们的身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志愿者团队深入到社区……   心里有远方,才能一路风雨兼程。这支年轻的科研团队甘当“植物猎人”,为守护好祖国北疆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交出令人满意的绿色答卷。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   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编辑:张彬

  劳动者是他们的名字,默默无闻、辛勤奋斗,是他们最美的样子。   他们中,有穿梭于城市之间的快递小哥、有奔波在运输路上的货车司机、有忙碌在生产一线的产业工人、有坚守在重大项目工地的建筑工人……他们,顶着炎夏骄阳酷暑,冒着隆冬风雪寒霜,出门时披星戴月,归来时万家灯火,一幅幅生动画面里,劳动者的身影总是让我们感动。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近年来,全区广大职工和劳动者辛勤工作、拼搏奋斗,在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高昂的劳动热情和忘我的奉献精神,积极投身内蒙古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激昂嘹亮、壮美动人的劳动赞歌,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掌声与荣光,永远属于勤劳奋进的广大新时代劳动者。   孟莫其德、刘海燕、蒙瑞、王春兰、宋丽霞、巴特尔……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名单上,132个名字,每一个都光芒耀眼!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的王伟,从事焊接工作13年、焊接教学9年,参与过多项国家重点船舶工程和战略核潜艇的焊接工作,始终把焊接作为毕生研究的专业,研发成果在全区数十家企业广泛应用,培养出了一大批焊接技师和高级技工。   赤峰市巴林左旗医院眼科医生王士军,业务精湛有为,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区内获奖,积极传道授业,热心帮助年轻医生,常年参加义诊,经常为社区老人、中小学生等群体免费讲授健康养护课程。   ……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劳动最光荣”。   当前,我区要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推动“两个屏障”更加牢固、“两个基地”量质齐升、“一个桥头堡”作用彰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扛起责任、担纲主攻、攻坚克难。   近年来,我区高点谋划,持续发力,不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批批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在推动创新创造方面,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包钢炼铁厂4号高炉炉前大班长孔德礼,从业30年,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先后编写6份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创建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自主改善和解决生产技艺难题100余项,为企业节约费用500余万元。   在推进生态环保治理方面,自治区工人先锋号获奖集体内蒙古科泰隆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多年来致力于污水治理和回收利用研究,至今已申请专利、著作权等30余项,研发的产品成果惠及我区30多万农牧民,有效保障了饮水安全。   ……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劳动最崇高”。   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在内蒙古广大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焊工卢仁峰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令我们各级劳模工匠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一名大国工匠,我要继续发挥好自身的传帮带作用,以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建设一支基础好、有活力、肯钻研、善学习、敢创新、能担当的技能技术团队,凝聚奋进力量,突破科研试制难点堵点,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自治区现代化建设再立新功。”   对我区来说,要实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在发展方向、产业布局、动能转换等方面跟上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更需要每一位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的工作水平、能力素质、业务本领不断提高,加快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劳动大军。   我区各单位、集体班组以身边榜样为力量,勤学苦练、深入钻研,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秉承创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团队的工作理念,努力拼搏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今年,内蒙古草原红太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包头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9个单位被授予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内蒙古金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车间、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等85个集体被授予自治区工人先锋号。   他们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劳动最伟大”。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截至今年1月19日,健在并保持荣誉的自治区本级及以上劳模7395名,其中全国劳模495名、自治区(省、部)级劳模6900名。   多年来,我区各级工会组织选树身边典型、讲好劳模故事,引导广大职工群众以劳动模范、先进人物为榜样,奉献在岗位、奋斗在一线。尊重劳模、关爱劳模,完善劳模政策、提升劳模地位,落实劳模待遇,推动更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竞相涌现,让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美好生活成为普遍追求。   “我们要传承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带动青年职工提升技能、努力创新、成长成才,尽心尽力为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全国劳模、北疆工匠、北疆楷模郭晋龙说。   新时代,奋斗者最美丽,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以自己的劳动热情、努力拼搏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激励着千千万万劳动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劳动最美丽”。   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奋斗成就美好明天。回首过去,正是有千千万万劳动者在各自岗位上贡献才智、挥洒汗水,才有今天的繁荣发展、幸福生活;展望未来,只有广大劳动者加满油、鼓足劲,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祖国北疆风景线才能打造得更加亮丽,现代化内蒙古建设的新篇章才能谱写得更加壮美。(记者 马芳) 编辑:孟捷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马芳) 4月22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全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系列活动情况进行发布。   今年,自治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系列活动将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主题,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努力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引领全区广大职工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内蒙古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既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又要突出隆重热烈、丰富多彩,体现群众性的特点。   系列活动包括举办2022年全区职工职业技能比赛启动仪式、召开自治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自治区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召开全区“五一巾帼标兵岗(标兵)”表彰大会、选派大国工匠卢仁峰和10名自治区北疆工匠及6家企业27项成果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深圳举行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   发布会通报了今年即将受到表彰的全国、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工人先锋号情况。我区5个单位将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2人将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6个集体将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17个集体将被自治区总工会授予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120名个人将被授予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80个集体将被授予自治区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除常规表彰外,2022年自治区五一劳动奖还增设了单列表彰,拟表彰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2个、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12个、自治区工人先锋号5个。 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