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52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内蒙古新闻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国萍)近日,记者从自治区药监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1年,全区累计检查各类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8.4万家次。查处适用一般程序的“两品一械”案件2236件,涉案金额1324.83万元,收缴罚没款2209.60万元,查办货值金额50万元以上案件9件。高标准完成国家和自治区“两品一械”抽样检验任务3577批次。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8.4%、98.1%、96.5%。   2021年,我区持续推进“五大支撑”为骨干的监管体系建设,智慧监管迈出实质性步伐,全年完成“内蒙古药品智慧监管平台”建设任务,互联网+政务服务、监督抽检、特药监管、稽查执法、预警追溯等14个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被国家药监局评为“2021年度国家药品智慧监管典型案例”之一。   全区各地通过深入开展重点领域整治、不断强化风险监测管控、持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等,全力守住了药品安全底线。下一步,自治区药监局将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不断强化药品安全风险管控,抓紧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继续推进我区药品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 编辑:章颖慧

  内蒙古新闻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见习记者马芳)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为加快促进旗县级融媒体中心高质量发展步伐,1月18日上午,内蒙古日报社联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团委、自治区民委、自治区文旅厅、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内蒙古大学、全区103个旗县(市、区)融媒体中心、伊利集团共同推出的“草原花开十二月浓墨重彩新篇章”103旗县(市、区)2022年大型主题传播活动启动仪式在呼和浩特举行。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贯彻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活动巧妙地为2022年12个月的主题活动赋予了12种鲜花含义,月月有主题,项项有亮点。12项活动分别为:旗县委书记(县长)新年访谈,旗县融媒体主播带你品年味直播联动,原创公益海报征集评选,乡村振兴优秀带头人故事展播,重温“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内蒙古文化古迹网上摄影展,讲述“最强基层党支部”故事,沿黄河、长城、草原丝绸之路等媒体采访行,“感受通用语言文字之美”课本剧展播,“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微视频展播,百城百味系列新媒体产品展播,拍摄基层人物幸福全家福。   本次活动旨在与103个旗县(市、区)融媒体中心手拉手、肩并肩,把旗县级融媒体力量与“草原云”紧密融合在一起,牢牢团结在一起,在内蒙古大地上形成“辽阔天地、精彩无限”的强大舆论影响力。   2018年,受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委托,内蒙古日报社承担起全区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验收、服务和管理工作。经过与各盟市、旗县的精诚协作,“草原云”旗县客户端累计装机用户数达到170多万,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全区旗县级融媒体发展进入深度融合的关键阶段,本次活动必将进一步推动“草原云”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使我区媒体融合事业再上新台阶。   当天的活动启动仪式,通过“草原”客户端、全区103个旗县级融媒体中心“草原云”客户端平台进行了在线同步直播。 编辑:孟捷

  内蒙古新闻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韩雪茹)寒冬时节,在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双庙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到处是繁忙的景象。沟渠交错、高低不平的土地进行整理后,实现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渠相连。   数据显示,2021年我区新建成高标准农田460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建设任务。目前,全区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4585万亩,有效支撑粮食产能430亿斤以上,为保障“十八连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点燃农牧业发展“新引擎”。我区以项目为抓手,不断完善农牧业基础设施,助推农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编制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在总结近年来农田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标准和措施。今年6月底前,各盟市和旗县要完成相应规划的制定出台,盟市建设规划重点要提出区域布局,确定重点项目和投资安排。旗县规划要将各项建设任务具体细化,落到乡村和地块,明确时序安排,形成规划项目布局图和项目库,为项目的实施和投资的落地做好准备。   我区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上持久发力。今年,继续抓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按照“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循序渐进、扩面提质”的工作思路,强化技术支撑和机具保障,突出基地示范和典型带动,狠抓实施主体培训,强化实施效果监测,周密落实2022年保护性耕作任务和实施地块,推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规范高效实施。还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计划完成国家级马铃薯、大豆制种基地建设任务,完成94个旗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继续推进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地方品种实现应保尽保,建成10家以上国家级保种场、保护区。   与此同时,我区积极争取2022年盐碱化耕地改良试点资金,加强对全区盐碱化耕地改良工作的调度力度,结合项目或地方投资,着力推进盐碱化耕地试点旗县实施的农艺措施。对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化肥减量增效、果菜茶有机替代化肥、轮作等重点项目实施月调度,根据农业生产节点,组织相关专家深入基层进行技术指导。提前制定合理可行的量化绩效考核指标,突出实施效果考核,提高项目实施效果。   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项目就是稳增长。我区还紧盯农牧业产业融合,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统筹发展农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提升农畜产品附加值。今年计划再认定一批自治区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使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750家。再创建2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0个国家级产业强镇,对涉及产业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倒排工期、挂牌督办,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实施,按时完成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编辑:孟捷

  拥有40万人口的兴安盟扎赉特旗,曾是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旗县,2019年4月退出国贫旗县序列后,当地旗委、政府并没有松懈,反而更加紧迫地行进在防返贫致贫的路上。   扎赉特旗按照“多网合一、全域覆盖”的理念,将全旗197个嘎查村、11个城镇社区、6个驻旗单位和6个林场划分为1019个网格,在全旗配备2095名网格员,通过分片包干、日常巡查,把每年定期开展的动态调查和防返贫监测变成每周2次的实时动态监测。“每一名网格员就是一枚‘移动探头’,确保及时发现并上报返贫致贫风险,以便相关部门快速响应、精准帮扶。”旗社会治理中心主任宋雅娜说。   扎赉特旗阿拉达尔吐苏木沙日格台嘎查村民白德力格尔一家被确定为边缘易致贫户,他家的情况就是当地网格员入户巡查监测时发现的。   白德力格尔有18亩耕地,主要种植玉米,年收入约5.4万元,在当地算是富裕户。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这个普通家庭。去年6月,白德力格尔的爱人海香桃突感身体不适,经医院诊断为结肠癌,经过53天的入院治疗,医疗费用共计25万余元,虽然医疗保险报销了很大一部分,但毕竟基数大,自费产生的7万多元仍旧让他们喘不过气。“出院后,妻子每天长吁短叹,每次我都躲着她一个人偷偷哭。”白德力格尔说。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时,网格员阿拉木斯上门了。他详细了解情况后,迅速通过“10·17”防返贫监测和帮扶系统上报,并在第一时间联系苏木乡村振兴办公室说明情况。随后组织驻村工作队、嘎查“两委”、帮扶专干、村民代表召开了防返贫监测动态管理研判会。经过研判商讨,白德力格尔一家被纳入边缘易致贫户。   “被纳入边缘易致贫户后,我获得5万元的防贫保保险赔付。嘎查村委会还给我安排了保洁员的工作,每年6000元工资。村委会的同志们还自筹1500元,给我家买了1吨煤。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们这个家早就破碎了!”白德力格尔热泪盈眶。   通过网格员入户巡查并被纳入边缘易致贫户的还有巴达尔胡镇塔本毛都嘎查村民佟玉山,他去年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负债5万元。“嘎查村委会给我妻子安排了公益岗,每年6000元工资,又给我们一家3口办理了低保,每年补助1.5万元,还落实了医疗临时救助资金8000元。”说起这些帮扶政策,佟玉山泪眼婆娑。网格员吴金花入户巡查时,佟玉山向吴金花表达了发展养殖业的愿望,于是嘎查村委会为他协调了信用社贴息贷款。“有政府帮助,加上自食其力,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佟玉山情绪高涨。   “入户就像是串门儿,村民和我们聊天时从不藏着掖着,在唠嗑中就把问题解决了。”好力保镇五家子村三家屯网格员于振波介绍,37岁的于振波是村委会妇联主席,兼任网格员已经2年多。她负责三家屯45户124人的日常巡查工作,每周2次入户巡查已经是她常态化的工作。   由于与村民走得最近,基层网格员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政策“最后一公里”的传递员。好力保镇古庙村第一网格的网格长张洪来说起网格化工作时感触颇深:“刚开始入户时,困难确实挺多,很多人不相信网格员能解决问题。通过耐心讲解和实打实的帮扶政策,现在,所有人都信服我们,大事小情都愿意找网格员。”   今年40岁的张洪来已经是扎赉特旗网格员队伍中的“老人”了。如今,一批90后网格员正活跃在当地十余个苏木乡镇之中。记者走访当地多个嘎查村了解到,他们多是村里走出来的大学生。“能为家乡做点实事感到很荣幸。”29岁的网格员吴金花表示。   截至目前,扎赉特旗网格员共采集村民的标准地址、实有房屋、实有人口、实有单位“一标三实”信息41.7万余条,上报事件6581件,已办结6464件。其中,因病、因灾、因意外导致生活发生明显变化的610户农户全部得到及时精准帮扶。   “每一名网格员都是村民的‘代言人’,村民有任何事情都可以找网格员办理。”旗乡村振兴局局长耿立军告诉记者。(记者 薛 来) 编辑:郭伟伟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持续深入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自治区社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全面提升。昨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自治区民政厅了解到,截至目前,自治区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共1.79万家。   据了解,自治区加大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力度,指导建立区管社会组织党组织1591个,基本实现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五年累计投入1758.4万元。   同时,为深入推进社会组织领域“放管服”改革,自治区建立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行政审批实现“一网通办”,自治区3428个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为60多家慈善组织办理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组织实施清理整治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等系列专项行动,累计为会员企业减免费用4000余万元,撤销登记、取缔劝散社会组织310家,有效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风险,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记者刘芳) 编辑:王彤

  连日来,在东京奥运会女子篮球项目的比赛中,中国女篮以74:62战胜比利时队,以全胜的战绩晋级八强,成为奥运会三大球赛场上的唯一代表。   随后在与强敌塞尔维亚的激烈决战中,遗憾落败未能杀入四强,但面对经验老练的欧洲冠军球队,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女篮姑娘们,用拼搏精神和全力以赴的态度,赢得了国人的尊重,令国人为之骄傲。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代表中国国家队参加东京奥运会的12名女篮健将中有4名来自内蒙古农信篮球俱乐部。因为东京奥运会,因为中国女篮,内蒙古的文化名片上,从此又多了内蒙古农信女篮的体育名片,这是所有内蒙古人乃至中国人的骄傲。   据了解,内蒙古农信篮球俱乐部创建于2018年,是内蒙古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职业篮球俱乐部,由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牵头,内蒙古呼和浩特金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作为唯一股东,经内蒙古体育局、内蒙古篮球协会批准筹建。   提及内蒙古农信篮球俱乐部有一个人的名字就不能不被提到,他就是俱乐部董事长、中国篮球名宿、内蒙古篮球协会主席孟克·巴特尔。他曾与姚明、王治郅三人一起被称为“中国长城”。   农信篮球俱乐部仅创立一年,就正式获得WCBA联赛参赛资格,内蒙古农信女篮加冕2020-2021赛季WCBA联赛总冠军,不仅是内蒙古在国内顶级篮球职业联赛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内蒙古篮球事业发展道路上的荣耀时刻。   农信女篮李月汝、杨力维、黄思静以及潘臻琦四大女将成功入选东京奥运会女篮国家队12人大名单。在过去的几场比赛中,四大女将敢打敢拼,展示出了良好的竞技状态。除此之外,郑薇也以助理教练的身份出现在了东京奥运会上,可以说农信俱乐部的女将们是在各条战线上为国家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李春燕)

  中新网10月14日电据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2021年10月13日7时至10月14日7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在二连浩特市)。   二连浩特市本土确诊病例为二连浩特市汇通物流园区闭环管理人员。10月12日,二连浩特市对汇通物流园区闭环管理人员例行隔日核酸检测时发现一组检测为阳性,10月13日对汇通园区闭环管理人员32人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发现其中1人为阳性,其余31人为阴性。10月13日下午经锡林郭勒盟疾控中心复判,结果为阳性,经自治区医疗救治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目前针对该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环境消杀等疫情处置工作正在进行中。   截至2021年10月14日7时,内蒙古自治区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例,境外输入复阳病例1例(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本土确诊病例1例(在二连浩特市),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所有密切接触者均在指定场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全程实行闭环管理,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9月29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了解到,10月1日0时至10月7日24时,国庆节假期收费公路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   2021年国庆节假期期间,从2021年10月1日0时至2021年10月7日24时,收费公路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普通收费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期间,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将严格贯彻落实节假日收费公路免费通行惠民政策,全面强化组织领导,综合研判客流形势,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高质高效开展路政巡查、超限超载治理、ETC服务工作,全力做好2021年国庆节假期期间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各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国庆节假期即将迎来客流高峰,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提醒广大司乘人员,请合理安排出行时间,错峰出行避免交通拥堵。高速公路报警救援电话“12122”热线24小时在线,司乘人员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短信客服平台了解免费通行政策和路况信息。 (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郝儒冰)

  记者从自治区民政厅获悉,近日,民政厅等17部门联合制定《推动全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创新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能力行动计划(2021—2025年)》(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了推动全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创新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能力的总体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   《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十四五”末,建立旗县(市区)、苏木乡镇(街道)、城乡社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机制、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长效机制,按需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苏木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全面覆盖,整合社会工作资源和下沉服务事项,发展壮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与城乡社区、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模式不断创新发展;全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达到3.5万人,每个城乡社区均有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服务,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深耕的优秀社会工作服务品牌项目。   《行动计划》明确的主要任务有: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高效顺畅的工作格局;加大基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提升社会工作者的持证率和转化率;推进旗县(市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苏木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城乡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室三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苏木乡镇(街道)社工站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建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长效机制,统筹各相关部门下沉服务事项,推动兜底民生服务向系统化、综合化、集约化转变;组织实施自治区“五社联动”社会工作服务试点工作,促进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协作、互动互补、相辅相成、融合发展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梅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