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总工会联合自治区司法厅开展了“劳动筑梦·法治相随”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益法律服务专项行动。据了解,此次专项行动于3月至12月开展,将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和律师专业特长,有针对性地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工作,强化服务举措,创新服务方式,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治素养,切实依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确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队伍团结和谐稳定。 专项行动将大力宣传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开展劳动法律监督,积极推进平台企业“法律体检”活动开展,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用工,积极履行用工责任,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劳动关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以平台企业为重点,做好援企稳岗相关法律服务工作,及时化解劳动争议;推动盟市、旗县职工法律援助服务工作机构建设,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内蒙古融媒体记者 马芳) 编辑:宝华
标签 : 蓝冠文化 › 127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记者近日从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3·15”国际消费日将近,今年的主题是“共促消费公平”。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呼和浩特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围绕“五宜”城市建设,共同制定《2022年呼和浩特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将开展五大项N小项活动,为消费者营造安全和谐放心的消费环境。 活动一:“全媒体+深解读”。围绕“共促消费公平”年主题及其含义、目标,制作宣传材料和视频、开展知识竞赛、加强诚信教育活动;活动二:“进基层+广普法”。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倡导各属地市场监管局及基层消费者协会(分会)组织相关理事、成员单位,因地制宜,根据辖区特点,牵头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积极开展“五进”活动,即“进市场(商场超市)、进企业、进农村(牧区)、进社区、进校园”;活动三:“快处理+抓典型”。倡导各属地市场监管局及基层消费者协会(分会)结合本地区消费维权领域投诉举报反映较集中的案例,开展消费预警活动,认真梳理本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及日常消费常识;活动四:“强监督+重引导”。针对消费热点和问题突出的领域,如新能源汽车、平台算法歧视、网络游戏、校外培训、老年消费、未成年人消费、残疾人消费、农村消费、个人信息保护、预付式消费等开展消费体察、调查工作,加强对消费体察、消费调查结果的运用和宣传,对调查发现的危害面广、影响面广的消费不公现象形成强大的监督力量,推动实现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的消费公平;活动五:“延服务+树新局”。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人大代表、行业协会、企业代表、新闻媒体的联系配合,在“3·15”期间筹备组织全市消费维权工作座谈会,研究解决消费维权领域难点重点问题。(记者 刘 睿) 编辑:郭伟伟
近日,全国妇联公布了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名单。我区6名个人、5个集体光荣上榜。 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的是:呼伦贝尔市瑞盛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于凤英、阿拉善左旗金钢马鬃绕线丝绣有限公司传承人格日勒、赤峰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隋亚靖、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医务科主任王芙蓉、乌海市海勃湾城市供水有限公司营业部抄表所抄表员阿拉腾图亚、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实验小学校长洪岩。 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的是: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特钢事业部101车间化验班、呼和浩特市妇联、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国家税务总局霍林郭勒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自治区党委政府机关幼儿园。(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赵曦) 编辑:张彦
春寒料峭,赛罕区金河镇舍必崖村温室大棚内暖意融融,一垄垄草莓长势喜人。草莓种植大户裴志雄正在采摘草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说:“今年种植的草莓个头大、产量高、效益好,抖音爆火了,我们村的草莓产业做大做强了,这一切都离不开镇党委、镇政府及村党支部的关心和帮助。” 近年来,金河镇舍必崖村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草莓特色产业,建立“党支部+协会+产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组织、队伍、资源“三大优势”,助推草莓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实现经济效益快速提升。 发挥组织优势,支部领路,明确方向大胆干 舍必崖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扛起农村产业发展责任,做活“一村一品”文章,着力盘活土地资源,大力发展草莓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村富民的绿色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舍必崖村党支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多次召开支部议事会议,探讨草莓产业发展前景规划;积极组织成立农牧业专业协会,优势互补,形成合力,邀请专业科技特派员走进田间地头授课,为村民规模化种植草莓提供科学指南,逐步实现草莓产业的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亩产增收大幅度提升。 发挥队伍优势,党员带头,亮出形象示范干 舍必崖村按照“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积极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立足草莓优势产业发展基础,明确“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服务群众”的产业发展思路,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把产量做出产值,把产值做出效益,做足党建引领草莓产业兴旺“大文章”。刘刚是一名共产党员,2012年6月创办赛罕区丰源生态农牧业科技协会。多年来,他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帮助越来越多的村民种好、销好草莓,走实乡村振兴路。协会现有注册会员220余人,聘请专家顾问10人,培养技术骨干15人,建有科普e站,精准地将科普信息资源送达,为广大农民解决种植方面的各种问题,打通了基层科普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为周边20800人次精准传递科普信息、定期技术服务3000余次。 发挥资源优势,效益提升,甩开膀子积极干 舍必崖村党支部依托区位优势,以旅游农业为突破口,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采摘、亲子娱乐于一体的草莓种植基地,创建草莓区域品牌。支部大力引进农技人才,不断保持技术优势,种植的草莓品种齐、口感好、规格全、价格合理,已成为呼和浩特市草莓采摘中心。注重打造本土品牌,草莓种植过程中全部使用有机肥,杜绝使用农药,让大人小孩都能吃得放心,种植的“甘露”草莓喜获中国第十二届草莓文化节金奖。党员种植户带动发展草莓种植户50余户,种植规模150亩,每亩收入约5万元,种植户人均年增收2万元,村民不用出村即可解决就业问题。“以前秋收后,村民基本都是闲在家里,没有经济来源,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好了,村里的草莓采摘基地雇佣我们做事,不但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到,家里的老人、孩子也能照顾得上,日子过得是越来越红火咯。”家住舍必崖村的村民刘二锁乐呵地说道。 编辑:郭伟伟
正北方网讯(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张巧珍实习生任亚鑫)1月25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由内蒙古自治区建筑业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勘察设计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房地产业协会联合举办的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度“BIM示范单位和BIM示范项目”认定结果日前发布,共有6家单位被授予“BIM示范单位”称号,12个项目被授予“BIM示范项目”称号。 本次BIM示范认定范围是以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1年9月份公布的“第一批BIM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及单位”为申报基础。参与认定的共有24家单位及42个项目,专家组通过形式审查及线上核查两种方式,经认定,兴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和利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永泽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中环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内蒙古联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被授予“BIM示范单位”称号;中蒙博览会永久性国际会展中心、呼和浩特新机场航站区第一标段施工总承包、喀喇沁旗中蒙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华亿紫云府项目、兴泰·东河湾三期西区(一标段)项目、科尔沁马城工程(那达慕文化园)-赛事大楼工程、红山花卉市场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园联盟足球基地综合楼、中海河山大观建设项目、内蒙古艺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教学主楼、图书馆等个单体建筑)施工第三标段工程、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迁建项目门急诊医技楼A、B区项目、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被授予“BIM示范项目”称号。 据了解,BIM技术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下一步,内蒙古还要组织BIM示范经验培训班,进一步推广应用经验、提高行业BIM推广应用水平。同时还要强化对BIM示范项目和BIM示范单位的跟踪指导并建立社会监督机制,真正让这项技术应用落到处,推动内蒙古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孟捷
连日来,呼伦贝尔市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呼伦贝尔市委编办综合保障中心主任安娜说:“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对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树牢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将个人事业与国家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思国之兴衰,常怀复兴之志,点亮初心扛起使命,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奋勇前行。” 国家税务总局根河市税务局党建工作股一级行政执法员李松泽表示,将把党代会精神铭刻于心、实践于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持续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实践活动,努力服务好纳税人缴费人,为推动税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呼伦贝尔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师敖程程说,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坚守工作岗位,学习宣传贯彻好党代会精神,更好地用大会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步调、统一行动,坚定信心,凝心聚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新的征程上阔步前进。(记者徐璐) 编辑:郭伟伟
新华网呼和浩特12月27日电(李国栋)12月27日,“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2021网络人物评选揭晓了十大年度网络人物。同时,主办方为获奖者颁奖。 “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2021年度网络人物。新华网发(侯乐摄) “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2021十大年度网络人物有:身残志坚的励志女作家康枝英、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民警倪宝君、化石保护和传播的基层践行者王军有、守护绿色艰苦创业的“巾帼新农人”姜志华、6年义务为村里修路的花甲“老愚公”刘川文、退休后仍坚守疾控一线的防疫人孙加业、带领村民奔小康打造“网红村”的村支书李恒彪、挽救上千患者生命的草原医者吴日乐、15年如一日热心公益事业的牧民扎拉古尔清夫妇、驰援河南特大暴雨抗洪抢险保供电先进个人王子恩。 国网蒙东信通公司网络安全技术中心、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义工联合会获得“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2021网络人物评选最受关注集体。王董亮、王磊、鄂尔多斯市环保投资有限公司等三位(组)获得“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2021网络人物评选年度网络人物提名。 “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2021网络人物评选自2021年3月1日启动,主办方共收到247人(组)报名申请,经初选确定了50名候选人(组)。12月13日至12月24日,通过线上公众投票和专家线下评审的方式,评选出了十大年度网络人物、最受关注集体和三个年度网络人物提名。他们是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阿拉善盟、赤峰市等12盟市各行各业的“平凡英雄”,用不平凡的大爱、坚守和信念温暖了网络,感动了生活。 “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2021网络人物评选由新华网内蒙古分公司承办,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以基层普通人物为报道和评选对象,由新华网走访基层挖掘感人故事,不同机构推荐候选人,发动网民通过线上投票,专家线下评选并举行年度颁奖的公益品牌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五届。 “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2021网络人物评选由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燕谷坊生态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赞助。 编辑:孟捷
12月23日,央广网报道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三卜树村个别群众反映“煤改电”之后室内温度不达标的问题,对此,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责成新城区委、区政府抓好问题整改。新城区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实地入户调查了解相关情况。经工作专班现场对取暖设备进行调试,目前群众反映的取暖问题已经得到妥善解决。同时,新城区举一反三,对三卜树全村取暖设备开展了普查,经实地测温温度达到标准。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以此次问题整改为契机,对全市范围内清洁能源取暖情况进行自查,坚决把群众的冷暖放在突出位置,认真整改存在问题,确保百姓能够温暖过冬。(记者白建平) 编辑:吴钰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获悉,11月25日0时至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1例(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 自10月13日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报告第一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累计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89例,截至11月25日24时,已全部治愈出院。 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将继续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全力做好各项防控工作。(魏婧宇) 编辑: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