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54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蓝冠登陆地址,蓝冠首页_莫旗人民法院邀请各界代表旁听庭审

  5月10日上午9:30分,一起因职务犯罪案件在莫旗人民法院进行公开开庭审理,莫旗人民法院主动邀请市、旗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企业代表进行旁听。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的敲响,庭审拉开了帷幕。庭审过程中,审判人员严格按照庭审规范,宣读法庭纪律、核对当事人身份、进行法庭调查、法庭举证、质证、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等环节有序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参加庭审观摩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纷纷表示,庭审工作准备充分、程序规范,通过“零距离”、“面对面”旁听庭审,感受到了法律的神圣和威严,同时接受了一次生动直观、鲜明具体的法治教育。   莫旗政协委员何玉伟说:“通过今天旁听庭审真切感受到莫旗人民法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法官庭审驾驭能力,整个庭审过程井然有序,既保障了当事人的权益,也维护了法律的威严,为莫旗法院点赞”。   呼伦贝尔市人大代表金红石说:“莫旗人民法院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审理案件让我印象深刻,线上与线下诉讼活动同步开展,减少了疫情对审判工作的影响。主审法官在庭审过程中程序严谨、思路清晰、归纳案件要点准确,整个庭审庄严规范、程序流畅。通过今天的庭审观摩,可以看出法官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也可以看出莫旗人民法院在维护公平公正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据了解,莫旗人民法院始终坚持“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帮助、监督就是爱护”的理念,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深入开展代表、委员视察法院、旁听庭审、见证执行等活动,以公开促公正、以监督促公平,建立有效地监督制约机制,维护法律尊严,真正树立公平公正的司法形象。   莫旗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莫旗人民法院将以案件质效提升为目标,常态化开展庭审观摩活动,进一步扩大邀请旁听的范围,推动代表委员督查联络工作不断走深走实,促进审判工作再上新台阶。(郑明 李宇生) 编辑:郭伟伟

  5月8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无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8例(均在呼伦贝尔市)。   截至5月8日24时,内蒙古自治区现有本土确诊病例25例,其中呼伦贝尔市24例、赤峰市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例(均在呼和浩特市)。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所有密切接触者均在指定场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严防疫情扩散蔓延。(皇利华) 编辑:孟捷

  本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春艳)日前,自治区公安厅召开全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后一段时间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事关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2021年,全区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高发态势得到了初步遏制,“两升两降”目标基本实现,但打击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全区公安机关将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和我区贯彻落实具体措施、任务分工方案要求,突出问题导向,以破难题、提实效、利长远的“硬核”举措,攻克“打防治”堵点难点。着力破解“打不透”的难点,加强公检法等部门协同配合,用足用好法律武器,全链条打深打透,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着力解决“防不住”的问题,深化预警拦截,实现预警线索精准推送至派出所,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提升预警工作质效;着力攻克“治不了”的顽疾,抓好行业治理、堵塞监管漏洞,坚决铲除犯罪滋生土壤。 编辑:孟捷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雪茹)调试、查验、校准……走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态奶项目的施工现场,到处是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在这里,每天都有近2000名工人奋战在施工一线,开足马力冲刺投产前的建设关键节点。   “我每天的工作职责是在施工现场进行质量安全进度管控,保障液态奶项目高效运行。目前各单体建筑封闭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室内装修,牛奶预处理设备安装进度达到90%,计划今年5月底完成安装调试及投产前的准备工作。”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态奶项目工程师白斯古冷介绍说。   据介绍,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态奶项目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设备,依托工业互联网、5G、BIM结合技术,打造世界一流的数字化工厂,将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绿色环保的智能制造项目。   只争朝夕,马不停蹄。作为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就备受关注。目前,奶源基地建设、工业项目及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等项目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相继启动建设,按进度稳步推进。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是伊利集团在呼和浩特高起点规划打造的集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工业旅游、商业配套于一体的全球一流乳业高质量发展综合体。项目以生态为基底,乳及健康产业为核心,构建高新技术产业、绿色智能产业带动下的产业集群式发展与一二三产融合式发展的新格局。项目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纵向推进乳业全产业链创新,提升中国乳业市场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横向从乳业向大健康产业延伸,打造伊利全域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助力呼和浩特市从“中国乳都”迈向“世界乳都”。   下一步,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项目将同步启动包装制造、物流服务、营销服务、宠物食品、电子商务、智慧城市、新材料、饲草行业等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项目。同时,重点打造中国规模最大的奶牛和奶山羊饲草料种植、育种、养殖一体化示范基地,打造世界一流、国内规模最大的国家物流枢纽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绿色零碳五星健康谷产城基地项目。绿色零碳五星健康谷产城基地项目将与零碳产业园区、新能源装备产业和新能源基地三大区块形成协同发展效应。 编辑:宝华

  为切实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护航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兴和县政法系统立足实际,强化服务意识,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多措并举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组织开展集中学习,着力打造思想根基   全县政法系统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石泰峰书记在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自治区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编印的《学习读本》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加强政治教育、政策法规学习和典型案例教育为重点,印制学习材料,制定学习计划,迅速掀起学习热潮。政法各单位共召开专题学习会126次,集中研讨23次,知识理论测试6次。通过多种学习形式,有力推动了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做,确保干部职工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提升学习成效。   深入企业走访座谈,开门纳谏把准方向   兴和县政法各单位坚持问政于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采取登门拜访、开门纳谏的方式,先后走访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农牧民合作社、个体工商户,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遇到的困难问题,征集执法司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场征求企业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第一时间进行分类梳理,并建立整改台帐。通过座谈交流沟通,进一步拉近了政法机关和企业的距离,把准了助企纾困、提升执法司法水平的方向和途径。   聚焦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全县政法机关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平台,持续发布大讨论活动工作动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应知应会知识等内容,全过程、多角度的“晒”出大讨论活动意义、动作、进展和成效,多条优质信息被中央、自治区、市级平台和商业信息网站采纳发布。截至4月8日,被中央级媒体平台采纳发布27条、被自治区级媒体平台采纳发布79条、被市级媒体平台采纳发布127条、被商业网站采纳发布137条,切实让企业和群众看到了政法系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和务实举措,为打造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营造了浓厚氛围。(曹学刚) 编辑:张彦

  3月19日,巴彦淖尔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   会议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自治区党委和市委部署要求,认真组织传达学习,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好学习研讨和宣传阐释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入脑入心,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会议强调,要深刻领悟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不断增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定力。要深刻领悟“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进一步增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和决心。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自觉担负起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稳固的重大责任。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要求,稳字当头、稳中有进地做好今年各项工作。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图古斯毕力格) 编辑:张彦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最新消息: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400.0万人,比2020年末减少2.83万人,减幅0.12%。   按照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制度(2021年统计年报)》要求,自治区统计局采取分层、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共抽取3428个村级调查样本,调查常住人口47.7万人。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全区2021年人口构成、分布等主要数据新鲜出炉。   从人口城乡构成看,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中,城镇常住人口1637.04万人,比2020年末增加15.5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762.96万人,比2020年末减少18.3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8.21%,比2020年末提高0.73个百分点。   从人口年龄构成看,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中,0-15岁人口353.0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4.71%;16-59岁人口1560.0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65.0%;60岁及以上人口487.0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20.2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332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3.83%。与2020年相比,2021年全区0-15岁人口减少6.21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比重下降0.24个百分点;16-59岁人口减少8.31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比重下降0.27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区常住人口比重分别上升0.51、0.78个百分点。   从人口性别构成看,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1226.0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51.08%;女性人口1174.0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48.92%。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4.43,比2020年末上升0.17。   从人口自然增长看,2021年全区出生人口15.03万人,比2020年减少2.2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26‰,比2020年下降0.94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8.11万人,比2020年增加0.5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54‰,比2020年上升0.2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8‰,比2020年下降1.18个千分点。   从人口地区分布看,2021年末,全区12盟市中,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的有10个,超过150万人的有8个,超过200万人的有6个,超过300万人的有2个,超过400万人的仅有赤峰市。(记者杨帆) 编辑:孙丽荣

  今年49岁的张峰,从军12年,从警20年,从军营到警营,岗位在变,责任在变,但他对党的忠诚不变,对事业的追求不变,对初心的坚守不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1990年,张峰投身军营,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三级士官,用实际行动践行“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精神,坚决服从组织分配,精练军事本领,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2002年,张峰转业到通辽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他先后在多个部门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乐观积极,默默奉献”,这是领导和同事对他的评价。张峰在生产科工作期间,正值在所学员较多,生产习艺项目短缺,大量学员空闲在宿舍内,造成安全管理隐患。张峰利用休息时间,走遍了周边各类生产企业,终于成功引进适合学员的鞭炮生产项目。在管理大队担任管教干部期间,他认真履行管理教育职责,刻苦钻研教育矫治业务,成为了教育矫治的行家里手,由他包联教育的近百名学员,没有一人再次违法犯罪。   2016年,他上山下乡、走村入户,协助工作组顺利完成旗县督导落实重点工作。多年来,张峰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点滴小事用心完成,急难险重冲在最前。张峰常常提醒自己: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像雷锋同志那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   2019年末,张峰在戒毒所担任戒毒医疗中心负责人,负责在所戒毒学员的健康保障和康复戒治等工作,小到每日的巡诊、问诊、生病学员的护理及药品配发,大到对戒毒人员突发疾病的救护,繁杂的工作被张峰安排得井井有条。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当时张峰正在陕西老家休假,照顾卧病在床的老母亲。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立即告别了母亲和家人,中断休假,大年初四就赶回单位投入到备勤、执勤工作中。戒毒所作为人员聚集的特殊场所,必须要把疫情阻隔在高墙之外。他在不耽误一线封闭执勤的情况下,事无巨细地安排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所干警和戒毒人员无一感染,背后付出的辛劳可想而知。“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一名共产党员,把每一份工作做好,是我的职责。”张峰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峰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践行着一名人民警察的忠诚与担当,先后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自治区政法系统先进个人”“通辽市十佳法治人物”等荣誉称号。张峰说:“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只要你想、你有心、你愿意,每个人都能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薛一群) 编辑:张彦

  记者从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水利厅、气象局等部门获悉,3月3日8时30分,黄河开河顺利通过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拦河闸,开河水位1050.37米,开河流量525立方米每秒,开河界面上下游水位平稳。10时,黄河全河封冻长度599千米,较本年度最大封冻长度减少115千米。今年黄河开河通过拦河闸的时间比去年推后10天(去年为2月21日),比常年平均日期提前5天(1987年以来拦河闸平均开河时间为3月8日左右)。   自治区水利厅有力有序深入开展黄河防凌工作,2月25日14时起实施黄河防凌Ⅳ级响应,目前黄河来水量维持在550~600立方米每秒之间,未发生异常险情,封冻和开河形势总体平稳。该厅压紧压实沿黄18个旗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责任,严格落实沿黄86个重点河段堤防旗县区、乡镇苏木、村嘎查行政、看护、技术责任人职责,加强浮桥运营、民众垂钓、在建项目等涉河社会活动管理。截至目前,已增设15处临时监测点,沿黄各地在堤防薄弱和易出险河段共储备抢险土方79.2万立方米、石块130万立方米、机械2451台套,组织落实26支巡查抢险队伍。   为确保黄河内蒙古段防凌安全,鄂尔多斯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开展直升机空中巡河,实时监测险工险段工情、开河进度等情况,为防凌抢险救援提供决策依据;巴彦淖尔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开展2022年黄河防凌应急救援演练,有效检验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提升了水旱灾害突发应急处置能力;呼和浩特市印发开河期黄河防凌工作方案,确保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黄河防凌工作,落实抢险救灾物资和救援队伍,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巡查值守,多措并举确保黄河开河安全。(记者 张慧玲 帅 政 石向军) 编辑:郭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