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自治区 “十四五”住房城乡建设 事业规划的通知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住房城乡建设事业规划》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1年9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住房城乡建设事业规划.pdf(点击此处下载查看PDF文档)
标签 : 蓝冠中心 › 121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了解到,10月8日上午,自治区能源局就部分发电企业煤电机组非计划停机、出力受阻和检修超期等问题,集体约谈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内蒙古电力有限公司、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兴和热电厂、海勃湾电厂(二期)、哈伦热电厂、华润磴口电厂、新丰热电厂、金山热电厂、亿利电厂主要负责人。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重大任务。今年以来,受煤电机组非计划停机、出力受阻和检修超期等问题的影响,电力供需失衡问题严峻,蒙西电网最大电力缺口达到1143万千瓦,累计有序用电139次,有序用电规模和频次创历年新高,严重影响自治区工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也将危及即将到来的冬季民生用能保供。 被约谈的各发电企业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强化细化管理举措,依法依规履职尽责,把保障电力热力供应当做首要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好自治区“电厂存煤7天以上”“电煤长协合同全覆盖”“电力应发尽发、多发满发”等能源电力保供要求,切实将电力热力供应保障工作落到实处,增加电力供应,保障好群众生活和冬季取暖用能。(北方新报正北方网首席记者王树天)
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团委主办的“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青年典型宣讲活动启动。 连日来,宣讲团成员分赴各地,持续深入开展宣讲。作为全区青年宣讲团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治区团委按照“青年讲给青年听、青年榜样青年学”的方式,组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青年典型宣讲团。宣讲团由科研专家、医护人员、机关干部、创业青年、一线职工和公益志愿者等优秀青年代表组成,全部都是“80后”“90后”。 宣讲团重点聚焦青年典型先进事迹,以宣讲团成员自身的工作和成长经历为切口,分享在各自岗位上的奉献和担当,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感悟“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的质朴话语,在基层一线的实践中增长才干、实现价值,勇担民族复兴重任。 下一步,青年典型宣讲团成员还将陆续在深入机关、学校、车间班组、街道社区、农村牧区开展小规模、互动式、灵活生动的面对面宣讲,凝聚榜样力量,彰显青年担当。(记者 赵曦)
9月23日,正值秋分时节,内蒙古河套大地秋意盎然,田野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巴彦淖尔市在临河区干召庙镇永丰村举办的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黄河几字弯生态文化旅游季活动中,广大农民欢聚一堂庆丰收、比技能、展新风,人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幸福笑容。 活动现场,鲜艳的彩旗迎风招展,色彩缤纷的蔬果和鲜花装扮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农牧民朋友们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用秋收的累累硕果庆祝丰收节的到来。 特色农畜产品展示区里,群众在驻足品尝、咨询洽谈。 参赛选手在农民趣味运动会中比赛。 据了解,本次活动主题为“畅游几字弯感悟黄河魂庆丰收、感党恩、促振兴”,活动包括文艺演出、新型经营主体和党支部书记“大比武”颁奖、乡村广场舞展演、农民趣味运动会、特色农畜产品展览展示和主题品鉴、惠农服务、“非遗”项目展览展示、旅游专项活动和美食品尝体验等一系列内容,为展示巴彦淖尔农业生产发展的成就和农牧民群众勤劳致富的成果提供了平台。 此外,活动还设置了“葵花朵朵向太阳——第三届向日葵美术作品巴彦淖尔邀请展”、数字农牧业新闻发布会、沿黄各盟市文旅推介会等项目。这些丰富的内容多方位展示了新时代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石毅)
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近日印发《关于持续深化严肃规范精准问责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压紧压实问责的政治责任,坚持依规依纪依法开展调查、全面客观调取审核证据、精准问责、慎重问责。 意见共13条,意见指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依规依纪依法履行问责专责同时,要充分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协助同级党委履行好问责主体责任,督促其他问责主体发挥监督作用,全面做好本机关本系统本领域的问责工作。要准确理解把握“责任”,加强对“一把手”的问责,推动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从自身找问题、查原因,勇于担当、敢于负责,防止出现“问下不问上、问低不问高”的问题,防止把问责混同追责,导致问责泛化、简单粗暴的问题。 意见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依规依纪依法开展调查、全面客观调取审核证据、进一步审查其他部门材料、注重听取调查对象的陈述和辩解,坚持权责一致、错责相当,坚决防止问责程序不规范,不查具体、不论是非,主观臆断、随意加码的“仓促式”问责。要坚持精准问责、慎重问责,坚持问责及时性和相对集中性并重,避免不当问责、问责简单化现象。要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深化以案促改,标本兼治,为敢拼敢闯敢试的干部撑腰鼓劲,切实保护干部干事积极性。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轻微问题更多采取谈话提醒、批评教育方式处理,不搞“不教而诛”,体现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要坚决杜绝“一问了之”,做好教育回访、抓好后续管理、强化正向激励,对彻底改正、群众公认、工作表现突出的,提出推荐使用建议,促进干部从“有错”转变为“有为”。(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刘 惠)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此前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发现并救护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雪豹,于9月22日21时50分在阿拉善盟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拉乌北沟放归自然。 据了解,9月5日晚,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境内牧民发现疑似雪豹进入草场并报警。接到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后,经分析研判,内蒙古林草局迅速组织野生动物保护救护专家团队,对其实施救护,并送至鄂尔多斯市野生动物救助管理站进行隔离、检查。9月21日,国家林草局派专家组赴现地指导工作。 经专家团队评估论证认为,该雪豹各项生理指标正常,不存在异常行为和疫病风险,符合放归自然条件。在研究比对雪豹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环境等因素后,确定在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拉乌北沟实施放归。 放归后,科研人员将对该雪豹野外的健康状况、活动规律、生存能力等进行持续监测和研究。(总台记者 宝音)
2021年中秋、国庆两节将至,为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确保节日期间风清气正,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节点”就是“考点”,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增强纪律和规矩意识,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大力弘扬优良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清正廉洁过节上发挥“头雁效应”。节日期间要特别做到:严禁用公款购买、赠送月饼、大闸蟹等各种节礼;严禁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奖金和实物;严禁用公款相互宴请、旅游和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严禁违规收送各类名贵特产及其他礼品、微信红包及其他形式的礼金、消费卡等;严禁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或借机敛财;严禁公车私用、“私车公养”及借管理和服务对象的车辆;严禁酒驾醉驾;严禁违规出入私人会所;严禁违规参加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严禁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和旅游等活动;严禁参与赌博;严禁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禁违反换届纪律;严禁违反疫情防控要求等各种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必须以优良作风提供坚实保障。全区各级党委(党组)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政治上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坚持不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主动担当作为,提前安排部署中秋、国庆期间纠“四风”树新风以及换届纪律工作。认真组织学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自治区纪委监委近期通报曝光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早打“预防针”,常念“紧箍咒”,确保本地区部门单位节日期间风清气正。 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纠治“四风”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三不”一体推进,系统施治,标本兼治,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发生、小问题坐大。要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严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换届纪律,坚决纠正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加强监督检查,强化通报曝光,不断巩固拓展纠治“四风”工作成果。要深化以案促改,强化制度执行。要坚持纠树并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营造清廉过节的良好风尚。 举报电话:0471-12388 举报网站:neimeng.12388.gov.cn 举报信箱:自治区纪委监委信访室
内蒙古司法厅机关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周末学堂”集体学习 按照司法厅党委开展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的安排部署,在学习教育环节,司法厅机关于每周六上午开设“周末学堂”组织集中学习。 8月21日首次“周末学堂”以警示教育为主题,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张瑞和主持学习,厅党委委员、政治警务部主任孙锦琰,厅党委委员、自治区纪委监委驻司法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张少华,厅党委委员覃剑峰,司法厅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全体在编在岗人员和未参加第一批教育整顿的调训人员参加学习。 张瑞和副厅长传达了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有关通知精神,全体人员观看了《贪与悔——陕西省佳县县委原书记辛耀峰严重违纪违法案的警示》教育片。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刻汲取辛耀峰案的教训,谨记“理想信念不可丧失、政商关系不可异化、权力不可不受监督、亲情观念不可错位”的案例警示,不断增强政治意识、纪律意识,牢记党员的身份,强化党性修养,切实把党纪国法挺在前面,坚决做到勤政廉洁,永葆政治本色。 下一步,司法厅机关将把警示教育与政治教育、党史教育、英模教育融合推进,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准则、条例等重要党内法规,结合身边的反面典型,尤其是第一批教育整顿期间查办的重大典型案件,扎实开展以案促改,让全体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切实筑牢政治忠诚、净化政治生态、树立良好形象。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康丽娜)近日,内蒙古机场集团针对当前国内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第一时间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对机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 内蒙古机场集团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各项措施,持续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包括加强测温验码,加密工作人员核酸检测频次;在候机楼易于取用位置配备手部清洁消毒产品;加强机场公共区域通风和消毒;加大对安检区域、值机柜台、商铺、餐饮、洗手间、垃圾桶等重点区域的消杀频次。此外,从8月16日开始,内蒙古机场集团公司将组织专项检查组,深入所属各成员机场开展疫情防控专项督导检查。 此前,内蒙古机场集团已暂停呼伦贝尔机场、满洲里机场、扎兰屯机场全部“经呼飞”中转延伸服务,暂停其他国内所有机场“经呼飞”中转旅客免费正餐和免费住宿服务。有中转需求的旅客,需要在呼和浩特机场完成进港、出港流程并接受测温验码等相关防疫检测。
8月10日,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今年,自治区投入产业项目补助资金3000万元,该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购置传统奶制品智能售卖机、打造传统奶制品销售旗舰店、定制新模具、试点示范创建、支持牧区现代化试点旗县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和检验检测等事项。 据了解,2021年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在推进传统奶制品产业方面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加大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宣传力度,定制推广新包装新模具,在盟市主要城区投放传统奶制品智能售卖机,首批打造10家传统奶制品销售旗舰店,兑现试点示范创建补助资金,开展传统奶制品检验检测并实现手工坊全覆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修订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据介绍,2020年以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传统奶制品的“三传(传统原料、传统工艺、传统加工制作方式)”的特点,采取政策扶持、资金补助、改善生产加工设施设备、加强检验检测等一系列措施,稳扎稳打,扶持带动手工坊由“低散弱”向“精优强”转变,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区域品牌,助力牧民增收,发展势头良好。 截至目前,全区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由16家增至26家,获得小作坊登记证的手工坊由746家增至1204家,从业人员由近2000人增至4000余人,产值由6.07亿元增至15亿元。2021年专项资金的投入将为内蒙古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记者 刘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