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96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为期40天的2022年春运1月18日拉开序幕。为确保旅客出行安全,阿拉善盟各地各部门全力保障春运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在阿拉善和顺客运站,工作人员正在查验进站乘客的健康码、绿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汽车站严格落实测温、查验健康码等防控措施的同时,增加了来往车辆班次,确保旅客乘车安全,能准时到达目的地。采访中,乘客代佳军说:“来到车站觉得这里各方面措施都很完善,所以我也很放心。”阿拉善和顺客运站站长助理樊建军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充分掉配了车辆,能够安全准时的把乘客送到目的地。我们现在平均发送班次13班次,回来的班次也是13班次。”   在阿拉善机场,旅客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排队、扫码、测体温后进入候机大厅。阿拉善机场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全力保障广大旅客安全、健康、便捷、舒适出行。阿拉善机场地面服务部值机配载主任刘亚会:目前阿拉善机场每天有两班出港去呼和浩特的航班,针对春运我们也制定了春运保障方案,我们也能更好的服务旅客,让旅客更安全的出行。在额济纳旗火车站,旅客在完成扫健康码、测量体温等步骤后有序走出车站。春运开始,人员流动性和聚集性逐渐增加,额济纳旗火车站对进、出站旅客采取排查、测温、登记、消杀等措施,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编辑:郭伟伟

  连日来,呼伦贝尔市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肩负使命担当,凝聚奋进力量。   呼伦贝尔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综合保障中心副主任王双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代会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核心要义,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导向,立足本职,主动作为,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拼搏。   新左旗税务局干部周明辉说,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青年党员,要时刻铭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之初心,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聚焦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问题。   呼伦贝尔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团总支书记刘金波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坚定信心,凝心聚力,主动适应新形势,展现新作为。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早日成长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记者 徐 璐) 编辑:郭伟伟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通辽市农用地膜污染防治条例》的决议 (2022年1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决定,批准通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请批准的《通辽市农用地膜污染防治条例》,由通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编辑:孟捷

  12月23日,自治区召开全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暨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岁末年初全国安全防范工作紧急视频会议和全国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安排部署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和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   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志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思想上再绷紧、要求上再严格、措施上再细化、责任上再压实,切实做到保大局稳定、守一方安全、护人民安康。要紧密结合岁末年初特点,精准排查安全风险,举一反三抓好整改。要盯紧盯牢矿山、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风险,全面消除安全隐患。要高度重视城镇燃气安全工作,打好打赢排查整治攻坚硬仗。要动真碰硬抓好责任落实,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红线、安全发展底线。(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帅政) 编辑:陈超

蓝冠登录地址,蓝冠登录_内蒙古8.5万人次职工受益医疗互助保障

     记者从自治区总工会了解到,截至目前,内蒙古参与医疗互助保障行动的职工年度突破100万人,近8.5万人次从中受益,人均报销金额达1331元,补助金额最高达34.54万元。据悉,自治区总工会于2019年1月16日成立内蒙古职工互助保障协会,开始在全区实施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行动。活动第一年参互会员超过90万人,并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今年入会人数达到119万人。   内蒙古职工互助保障协会是以从事职工医疗互助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全区性社团组织,通过互助互济的方式,对因客观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职工给予多种形式的帮助,达到减轻职工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璐)    编辑:任镜宇

  关于培育文化新业态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培育文化新业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文如下: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培育文化新业态,加快推动全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关于培育文化新业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点击题目阅读原文) 编辑:任镜宇

  11月26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自治区工信厅相关负责人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规划》是“十四五”期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促进我区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规划》明确了质量效益、科技创新、双碳双控、数字化发展四类16项主要预期指标,其中核心指标9项,主要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6%,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1.2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1%,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5年下降1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同时,《规划》明确了高质量建设“两个基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融通发展和深化开放合作等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康丽娜) 编辑:闫鹏宇

  初夏时节,草原渐渐返青。乌拉特草原上,蓝紫色的马兰花一丛一丛开得正艳,在微风的吹动下,草原俨然成了紫色的花海。   2020年5月中旬,在巴彦淖尔市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的公开招标中,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中标,开始在乌拉特中旗项目区实施草种补播、柠条平茬复壮、原生草原施肥、马蔺(马兰花)种植繁育等工作。   “草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草原退化就意味着草场植物数量减少、质量变坏,直接影响我们的畜牧业产品的质量。”乌拉特草原上的牧民呼斯楞说,“这两年,好在通过草原休牧等措施,草原上的花朵种类逐渐增多,引来众多游客前来观光赏花。”   如今的马兰花海正是巴彦淖尔市加大草原生态自然保护力度的见证。 巴彦淖尔市现有草原面积7916.42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80.06%。“实施草原修复项目对巴彦淖尔市来说极为重要。”该市草原保护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刘永录说。   2019年,国家林草局在全国实施10个草原修复试点项目,巴彦淖尔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争取,最终使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落地实施,这是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单项投资最大的草原生态项目。   这个项目总投资1.1亿元,建设范围以242国道为轴向两侧沿线地带辐射,建设任务55.64万亩,涉及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3个苏木5个嘎查、187户牧民。 2019年6月实施,力争3年之内项目区80%以上的草原植被得到恢复,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同时寻找总结出一套适合退化荒漠草原生态修复的技术及管理模式,为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草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试点先行、分区施策的原则,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恢复规律,加大草原生态系统修复力度。”刘永录说。   针对退化草原的类型与分布特点,对重度沙化草原采取围栏封育、补播、施肥、柠条平茬复壮等适宜修复措施进行沙化草原生态修复;针对重度退化草原,选择围封禁牧、补播、施肥等适宜的生态修复措施进行自然生态修复;针对中度退化草原,主要实施草畜平衡,减少放牧压力,使草原在轻度利用中休养生息以及针对试点区域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创新与示范,开展生态修复工程监测评估等。 同时,积极邀请自治区草原生态修复科技支撑团队全程现场指导,对巴彦淖尔市实施草原生态修复的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调整意见,确保这项打基础、管长远、惠民生的重大草原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实施。   项目实施单位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详细严格的生态补偿机制,3年间,项目区内187户牧民每年可以享受到生态补偿资金1419万元。 同时考虑到牧民长远受益因素,补植补播时选择了驼绒藜、冰草、针茅等,3年后这些植物除了具有生态效益,还可以进行科学利用,合理发展畜牧业,增加牧民收入。   尤其是近两年,国道242沿线草原植被恢复明显,加之集聚“山水林田湖草沙”七种不同自然地貌,赋予沿线地区及边境新的发展机遇,不少牧民信心十足地发展起了草原生态旅游和牧园综合体,开辟了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截至目前,国家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55.64万亩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试点区禁牧成效明显,草畜平衡合理,草原植被盖度增加,植被生长量显著提高,草原退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广阔无垠的大草原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每年5月中旬到6月中旬是马兰花开的日子,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来乌拉特草原看马兰花,体验牧家游。”呼斯楞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张慧玲)

  21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获悉,该旗行政区域实行48小时封闭管理,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消息显示,2021年10月20日,阿拉善左旗在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中发现巴彦浩特镇1居民检测结果呈新冠病毒阳性。阿拉善旗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对上述人员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排查、流行病学调查和隔离管控。   阿拉善左旗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公告称,从即时起,阿拉善左旗行政区域实行封闭管理48小时,对各交通出入口实行交通管制,关闭所有景区。   同时,根据统一安排,巴彦浩特镇区内人员,将于10月21日8:00时起,有序进行全员核酸采样检测。

  日前,记者从自治区统计局获悉,近年来我区多措并举,积极推进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   据介绍,2020年5月17日和2021年7月20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分别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苏木乡镇统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工作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旗县级、部门、工业园区、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为全区推进五个领域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   据了解,自治区统计局紧盯苏木乡镇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坚持“一抓到底、久久为功”,目前“八有八化”已进入常态化、精细化推进新阶段。一是赋予苏木乡镇统计新的职能职责,将重大国情国力普查调查、“乡卡村卡”填报(乡镇和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表)、名录库维护(指在我国境内从事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所有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基本统计信息的数据库)、夏季畜牧业调查、农牧业统计报表的填报和规模(限额)以下单位统计调查的代报、催报、核实等工作延伸至苏木乡镇一级,并鼓励有条件的嘎查村实现“村卡”、夏季畜牧业调查和农牧业统计报表的电子化,确保源头数据质量。二是在统计“一张图”综合应用分析平台上建立并完善“一乡镇一档案”,利用信息化手段,直观动态掌握全区苏木乡镇统计“八有八化”推进情况;全区1161个苏木乡镇(街道办事处)以及统计上视同乡镇级的单位的统计工作力量不断增强。(记者云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