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1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帆)日前,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和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下发《关于延长我区扶持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时限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将扶持我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时限由2021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后,预计每年为相关纳税人减负2000万元。   扶持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起,在3年(36个月)内按每户每年14400元的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二是企业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双方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自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当月起,在3年(36个月)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以每人每年9000元的标准予以定额依次扣减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等国家相关部门文件要求,纳税人在2023年12月31日享受该税收优惠政策未满3年的,可继续享受至3年期满为止。退役士兵以前年度已享受退役士兵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满3年的,不得再享受该税收优惠政策。   上述政策,是我区对2019-2021年扶持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延续,有关限额、定额扣除标准按照国家授权上限执行,属顶格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 编辑:孟捷

  记者从自治区就业服务中心获悉,近日,内蒙古第二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圆满收官,共有12名选手从全区11个盟市的21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半决赛和决赛的一、二、三等奖,获奖选手将代表内蒙古参加该项竞赛的全国总决赛。   自治区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竞赛的选手全部来自我区人社系统,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达到激励先进、树立典型、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的良好效果。   据悉,本次竞赛的21名选手分别代表职业指导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两类人员参加半决赛和决赛。半决赛和决赛分别由理论知识竞赛、操作技能竞赛和就业服务案例情景再现竞赛、擂台赛等组成,通过“个人工作亮点展示”“2+6模式展现”等环节全面检验参赛选手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梅刚) 编辑:张彬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帅政)3月26日至4月28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中央督察组”)交办我区举报案件33批共2825件。按照中央督察组工作要求,目前,全区已对第27批119件信访案件进行调查处理,其中已办结48件、阶段性办结44件、未办结27件,责令整改12家,立案处罚6件,罚款金额36.55万元,立案侦查4件,约谈2人,问责4人。   截至4月29日,全区已对第1-27批2309件信访案件进行调查处理,其中,已办结940件、阶段性办结807件、未办结562件,责令整改840家,立案处罚121家,罚款金额869.4198万元,立案侦查43宗,刑事拘留13人,约谈73人,问责71人。   相关案件将持续按照中央督察组边督边改工作要求推进查处整改工作。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信访举报边督边改公开情况一览表(第二十七批) 编辑:贺晓鹏

本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国萍)4月13日,自治区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发布了2021年全区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作为一种现代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今年,我区从加强保护体系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运用促进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入手,推动形成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保护新格局。 据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吕金华介绍,今年我区将加快完善内蒙古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保护)平台及其站点建设,构建全区上下贯通、相互融合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运营“一张网”。打通知识产权业务窗口“绿色通道”,全力推进“一窗通办”,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继续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通过开展银企对接、线上线下一体受理、“一站式全链条”综合服务等措施,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1年,全区共办理商标专利质押登记103件,质押金额达到15.8亿元。各业务服务窗口共计受理商标专利申请业务1.26万件。 今年,全区各级知识产权部门还将深入发掘社会各方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充分调动各类协会学会、代理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社会组织力量,逐步形成地方政府主导、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主抓、社会各类组织相互协作共同推进的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新格局。 编辑:宝华

  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八场)通报,目前,确诊病例均在定点医院(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经专家会诊,69例为普通型,123例为轻型, 6例重症, 1例危重症,无死亡病例。确诊病例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85岁;60岁以上老人57人,80岁以上老人6人。(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徐跃 王雅静) 编辑:章颖慧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上了解到,2022年2月21日调整划定的封控区有: 新城区恒大城17号楼 新城区芳汀花园11号楼 新城区海东路集通家属楼3号楼 新城区天赐良缘小区5号楼 新城区关帝庙蒙幼楼 新城区北二环石头新营村平房区 新城区公园世家小区5号楼 新城区天府花园小区27号楼 新城区鸿盛高科技园区金山角公寓3楼 回民区金河小区2号楼 回民区咱家小区东区2号楼 回民区战备路供电局宿舍北楼 回民区攸攸板镇孔家营阙里人家C区4号楼 玉泉区祥和苑2号楼 玉泉区坤泰小区(三区)3号楼 玉泉区生物制药厂家属楼3号楼 玉泉区金宇新天地2号楼 玉泉区富贵国际 玉泉区小黑河镇观澜国际B区13号楼 玉泉区天骄花园公务员小区3号楼 赛罕区颐和家园6号楼 赛罕区公安局景苑小区E3 楼 赛罕区长乐邮电小区11号楼 赛罕区巨海城5区11号楼 赛罕区世纪庄园C3楼 赛罕区大学城师苑小区A区8号楼 赛罕区摩尔城巨华.朗域小区5号楼 赛罕区武警小区7号楼 赛罕区先锋小区蒙文3号楼 赛罕区榆林镇陶卜齐村新村 赛罕区东万达B区7号楼 赛罕区金桥经济开发区南景苑2号楼 赛罕区榆林镇东干丈村 土左旗瓦房院新村8号楼 土左旗碱房村 武川县西关井村 武川县下圪奔村 武川县上秃亥乡圪奔村委会西边平房区。 目前,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 调整后,呼和浩特市目前共有高风险地区3个,中风险地区50个,封控区70个。(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徐跃 王雅静) 编辑:章颖慧

【奋发·新春走基层】病房里的春节

魏巍在查房   “大娘你要多吸氧”“大爷你要多吃饭多喝水”,一句句叮咛,一声声嘱咐,是责任、坚守,更是爱。新春佳节,记者来到兴安盟突泉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只见所有的医护人员如往常一般工作在岗位上,尽心尽力医治每一个患者。突泉县的冬天特别冷、空气干燥,也是心脑血管和气管等疾病发病期,呼吸内科里显得格外忙碌。医生魏巍从早晨7点开始,就带着医护人员进行查房走访工作,仔细检查着每一位患者的身体情况,详细告知他们注意事项和治疗重点,28名住院患者,每一个人的发病情况她都如数家珍。早晨查房的工作结束时,已经是上午的9点30分了,魏巍走进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喝一大杯水,两个半小时她一直在详细地询问着每一位病患的身体情况,仔细叮嘱着如何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她的嗓子有些嘶哑。魏巍告诉记者,自从医的那天起,就告诉过自己时刻要以患者为重,新春佳节虽然不能回家团聚,但是和病房里的大家在一起也是特别开心的。“我们呼吸科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科室,年节期间,气候变冷,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数量会大幅增加,慢阻肺的老患者也开始发病,住院人数大量增加。但是医护人员的字典里没有节假日这一说,无论年节,我们都会坚守一线,守护大家的健康。”魏巍眼神坚定地说。患者李素英今年67岁,春节的前几天因天气原因,慢性支气管炎病情加重,住进了医院,经过几天的治疗,病情渐渐稳定并且好转。最让她感动的就是虽然没能回家团圆,但是在医院里和医护人员也过了一个开心幸福的年。李素英说:“这些孩子太好了,大过年的都不回家,为我们医治,陪我们过年,给我们送饺子,让我们即使在医院里也能开开心心地过年,太感谢他们了。”今年是呼吸内科的护士长刘妍在医院里过的第11个年。每一年的除夕夜,刘妍都会准时地为每一位住院患者送去饺子,并且为他们送上新春的第一声祝福。同样,护士们的工作也格外忙碌,配药、输液、量血压和测体温等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她们完成。每一个坚守者的背后,都写着“舍小家,为大家”的医者情怀,都离不开家人默默无私的支持,医护人员虽不能陪伴在亲人身边,但他们守候了更多的家庭,这是生命的依托。(记者 张慧玲 实习生 李洋洋摄影报道)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高慧)近日,一列满载着进口铁矿石的货物列车进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这标志着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再次恢复办理铁矿石、煤炭等大宗货物进口业务。   为有效阻断境外疫情通过进口货物传播,按照二连浩特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要求,自2021年11月28日起,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暂停进口非集装箱煤炭、铁矿等货物。随着该口岸完成宽轨入境喷淋消毒设备改造,引进专业消杀公司对进口货物消杀,构建口岸地区“三道防线”,经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复工复产验收组复核,二连浩特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决定恢复铁路口岸铁矿石、煤炭和敞车装运的袋装货物进口业务。   据了解,铁矿石、煤炭等货物一直是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的主要进口物资,占该口岸进口货物总量的70%以上,恢复进口后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编辑:孙丽荣

  正北方网讯(北方新报正北方网首席记者 查娜)记者从中铁呼和浩特局了解到,1月26日起部分旅客列车停运。具体为:   1. 2022年1月26日至1月31日包头开K1117/6次,2022年1月27日至1月31日北京西开K1115/8次停运。   2. 2022年1月27日至1月30日呼和浩特开K7907次、东胜西开K574次,2022年1月28日至1月31日北京西开K573次、2022年1月29日至2月1日东胜西开K7908次停运。   3. 2022年1月29日至1月30日包头开Z352/49次,2022年1月30日至1月31日青岛北开Z350/1次停运。   4. 2022年1月27日至1月30日包头开K7901次、乌海西开K396次,2022年1月28日至1月31日北京开K395次,2022年1月29日至2月1日乌海西开K7902次停运。   具体详情请登录www.12306.cn网站查询,如有变化请以车站当日公告为准。 编辑:孟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