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自治区乡村振兴局获悉,为落实农村农业部等八部委《关于扎实推进“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的指导意见》,加强技术指导服务,近日,我区成立了农村牧区户厕改建工作专家组,专家组由设计、造价、质量、施工、管理、疾控、生态环保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据了解,专家组的主要职责是为全区农村牧区改厕工作提供业务咨询、技术指导、科技培训、产品研发等服务保障,参与全区厕改工作验收和相关技术标准、工作方案制定及论证工作,承担改厕产品和技术的试验示范和展示工作,参加自治区户厕改建督导、调研、暗访等活动。 专家组成立会议要求,专家组要尽快熟悉情况,了解政策及相关技术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区各地科学选择改厕技术模式,常态化开展改厕技术服务;专家在参与厕改工作过程中,要遵守职业操守,依法依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开展工作,经得起历史及实践考验。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薛来) 编辑:杨旭英
标签 : 蓝冠怎么样 › 96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图片来源:九原区融媒体中心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一直以来,包头市九原区逐梦“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止。区委、区政府从全区和战略的高度,矢志不渝强力推进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工作,全区人民勠力同心,在追求城市文明新高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在这场永不止步的“文明长跑”中,九原区文明创建正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城市正在变得更加宜居、幸福、美好…… 九原区城区颜值不断提升。图片来源:九原区融媒体中心 全域创建——常态长效机制实现良性循环 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近年来,九原区树立长远思维,对照测评标准,正视存在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党委主导、政府主体、上下联动、整体推进,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坚决杜绝“老地方、老问题、老解决不了”的现象,避免陷入“一整就好、一松就乱”的怪圈。 ——按照区委、区政府整体统筹,积极发挥区文明办(区创城办)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作用,增强力量、细化任务、压实责任,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一盘棋”创建格局。 ——各工作专班按照分工方案,对“堵乱脏”等问题实现台账管理、挂图作战,一项一项、一天一天盯办落实,及时通报、及时研判,对薄弱环节、难啃骨头及时解决。 ——不断完善区级领导包片督查、督导组专项督导制度,加大月度测评、模拟测评、检查评估、量化赋分考核力度,对工作成效好的及时表扬,对工作滞后的敢于批评,对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的追责问责。 ——坚持把文明创建融入工作日常,落实“一把手”亲自抓工作的运行机制,主要领导重要工作直接部署、重大问题直接过问、重要环节直接协调,形成业务工作带动创建工作、创建工作提升业务工作的良性循环。 ——各责任街镇扛起属地责任,各责任部门、单位扛起行业责任,形成各项工作有人抓、各项指标有人担、各块区域有人管,真正把责任压力传导到神经末端,坚决把责任压紧压实。 ——加强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发挥媒体监督作用,进一步讲好创建故事,激发市民创建积极性,凝聚全社会同心同向、共建共享的精神力量。 如今,城市文明,已成为大家共同的心愿,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在九原蔚然成风。 小区环境干净整洁。图片来源:九原区融媒体中心 以美怡人——整治市容环境提升城市颜值 “各就各位、展开行动!”随着一声令下,4台洗扫车、3台洒水车、2台小高压冲洗车同时出动,对横竖街人行道、车行道、公共设施等进行冲洗、清扫、洒水、喷雾抑尘作业,彻底消除死角,还原道路本色底色。这是九原区不久前开展的横竖街“靓城行动”。此次靓城洗街行动严格实施“水洗路面、机械清扫、洒水降尘”三位一体人机协同作业保洁模式,全覆盖冲洗降低积尘负荷和扬尘污染。“靓城行动”后,横竖街上,雨水箅子口没了往日油污,路面的尘土不见踪影,各类城市“家具”焕然一新。 这仅仅是九原区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容市貌的举措之一。按照全市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水平暨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和全区工作安排,九原区充分发挥三级“街长制”等管理措施的协调推进作用,将人员力量全面下沉一线,每半月开展一次“翻里子”行动:对老旧小区及周边进行综合整治,突出解决老旧小区环境脏乱差、私搭乱建、“空中飞线”“三乱”小广告等问题;对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商贸综合体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治理市场周边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等问题;开展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整治行人闯红灯、跨越栏杆,非机动车逆行,机动车乱停放、不礼让斑马线等不文明行为,不断提升城市文明交通水平;通过“过筛子”行动,对13条背街小巷开启“深度美颜”,让“城市小道”变得更加美观;对电动车实施免费上牌工作,让骑行变得更加文明有序。 除了日常环境卫生治理,“智慧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手段更为城市的文明和美丽赋能。 今年年初投入运行的“人和·九原”智慧管理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织就了一张不受时空限制,全时段、全区域覆盖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网,促进了城市管理问题的快速发现、监督处置。通过视频监控结合AI等技术,构建科学化、智能化的城市视觉神经,让占道经营、非机动车乱停、背街小巷脏乱等场景无处遁形。 未来三年,九原区还将大规模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让老城区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 窗口单位优质服务彰显文明内涵。图片来源:九原区融媒体中心 创建为民——提升服务效能彰显文明内涵 服务窗口,是城市文明的一张“靓丽名片”。热情微笑的指引,有诉必回的态度,高效贴心的服务,都会让群众心里倍感温暖,在九原区,窗口服务单位处处洋溢着文明新风。 “医院十分有秩序,排队时候不停有工作人员提醒我们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线。而且窗口服务态度特别好,效率也很高,我们感觉很舒服。”一位在九原区医院排队挂号的患者说。 为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九原区医院制定出台了“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18个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提前15分钟到岗,患者从就诊挂号,到交费取药,从办理住院,到出院结算,都可以享受到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同时,医院在窗口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微笑服务和“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推行了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个请字、一次随访等“十个一”工作法,还专门成立了客服部,加强客服和导诊服务工作,落实了“轮椅推送”“24小时陪检”等十余项便民服务措施,文明服务形成常态,深受患者好评。 作为展示九原区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九原区政务大厅始终将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摆在工作首位,不断优化服务、提升效能,营造优质高效文明的政务服务环境。 为解决窗口忙闲不均、群众多窗口重复排队等问题,近日,九原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推行无差别“一窗受理”,实现了一个窗口、一名工作人员受理多部门、多方面业务,有效解决了群众在窗口排队等候时间长和窗口工作人员忙闲不均问题,避免了群众办事“楼上楼下找楼上楼下跑”。此外,大厅内还设立了自助服务区,安排专人提供复印、打印、引导网上申报服务,免费为办事群众提供一次性水杯、冷热水、纸、笔等,满足办事群众个性化需求。 近年来,九原区不断加强医院、通信营业厅、银行网点、政务大厅、公园广场、商场超市、景区、公共文化设施等窗口行业(单位)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建设,建立健全高效投诉处理机制,努力提高窗口行业文明程度和从业人员素质,全面提升行业文明管理、文明服务水平。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教居民吹葫芦丝。图片来源:九原区融媒体中心 固本强基——精神文明创建涵养城市力量 美德彰显价值,文明赢得尊重。一座城市能够不断发展,最根本的力量源自不断传承的城市精神。 5月20日,在“文明包头因为有你”2022年先进典型颁奖礼上,九原区许多个人和单位都获得殊荣:三名学生分别荣获包头市第四届新时代好少年、包头市第十一届美德少年称号;韩天喜等3个家庭荣获包头市2021年度“十星家庭示范户”;王伟韬等3人荣获2020——2021年度包头市优秀志愿者;内蒙古自治区新时代生态环境建设志愿服务九原大队荣获2020—2021年度包头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这些成绩的取得,同九原区多年来持续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密不可分。 近年来,九原区不断筑牢精神文明建设基石,用文明的力量滋养和支撑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各领域,通过开展“榜样就在身边”等活动,广泛宣传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使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和有力的精神支撑。另一方面,按照“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文明实践就提供什么”的思路,九原区结合区情实际,精心打造全覆盖、闭环式的文明实践活动服务网络。鸿雁电力志愿服务队全力践行“蒙电服务进万家”理念,关注客户需求,解决客户困难,开展进田间、进社区、进农户、进校园、进企业的“五进”服务活动万余次;“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通过爱心电话连线、家访等方式了解孩子情况,给予他们心理和物质上的关爱,电话连线工作覆盖面在全区达到100%;文艺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各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受益人数达8万余人次…… 目前,九原区已建成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志愿者队伍89支。如今,文明新风已经吹进了每个九原人的日常生活中,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在九原区日益浓厚。 常态长效,创城永不止步,人人参与,文明蔚然成风。文明城市创建未有穷期,九原区干部群众将日日为继,久久为功,持续用实干与奋斗打磨这座城市的文明成色,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而努力奋斗!(九原区融媒体中心辛玥) 编辑:贾小燕
记者近日从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内蒙古兴安盟索伦牧场职工在辖区巡护时,发现近百株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大花杓兰,同时在阿尔山市的飞仙岭,也有当地居民在上山采野菜时发现多株大花杓兰。 近日在内蒙古兴安盟索伦牧场发现的大花杓兰。(刘申摄) 大花杓兰,因其形状酷似一个口小肚大的囊袋,又名“大口袋兰”。花体呈紫红色,花朵直径5至6厘米,是中国野生兰花中观赏价值非常高的一种兰花,被誉为“中国北方地区最美丽的兰花”。目前,北方自然分布的大花杓兰野生种群已濒临灭绝,被列为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 大花杓兰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严苛,只有满足充足的水分供应、排水良好的土壤、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大且空气流通好等条件时才能生长良好。 近日在内蒙古兴安盟索伦牧场发现的大花杓兰。(刘申摄) 兴安盟索伦牧场职工刘申介绍,此次发现的这些野生大花杓兰,均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山间丛林,山势陡峭、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优越。在发现地,大花杓兰一簇一簇紧紧依偎在一起静静绽放,一朵朵紫红色的大花貌似一个个带盖的小茶壶,又好似一群穿着蓬蓬裙舞动的精灵,色彩艳丽,煞是好看。 近日在内蒙古兴安盟索伦牧场发现的大花杓兰。(刘申摄) 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局长耿天良表示,近年来,兴安盟厚植生态家底,目前全盟森林覆盖率和天然草原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33%和75%,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并被授予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野生大花杓兰这种珍贵的植物能够绽放在兴安盟,与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随着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一些曾经消失的野生动植物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回归人们的视野。(记者贝赫) 编辑:韩伟丽
6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成吉思汗镇天原中草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赤芍进入收获年份,合作社农民开展采花壮根夏管活动,助力药材增产增收。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成吉思汗镇繁荣村天原中草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苍术、赤芍、白鲜皮、金莲花、防风等中草药种植,现有种植面积12000亩,其中苍术4500亩、赤芍3500亩、白鲜皮3000亩、防风800亩、金莲200亩,带农动农民务工902人。目前已与北京同仁堂、天津中新集团、天津天士力、郑州现代药业集团、扎兰屯市松鹿制药有限公司等12家知名企业都达成了合作协议。(韩冷 摄) 编辑:郭伟伟
本网讯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为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区持续加大职业院校专业布局优化调整力度,指导高职院校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效果凸显。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自建校以来一直坚持服务兵工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工匠型人才培养特色。经过前期大量调研论证,今年,学校新增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布点。作为未来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已经成为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学校适时新增此专业,正是紧跟产业发展步伐、实现产教融合的范例。 在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5月初的就业率已经达到90%以上,为什么?院长李文科给出了答案:“学校对接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专业,优先打造一批适应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专业集群,改造升级一批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一批供给过剩、就业率低的专业,并适时调整招生计划,实现了专业链与产业链、就业链的有效对接。” 敏锐捕捉到当下电子商务产业的崛起,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商贸流通系重点建设了市场营销专业群。专业群秉承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面向现代服务业,精准对接“互联网+流通”发展趋势所催生的新零售产业链,形成了以市场营销专业为核心,涵盖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专业的“一核两翼一驱动”群组结构,目前,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已初步显现。 近年来,我区加大职业院校专业布局优化调整力度,着力打造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专业和专业群,避免过度重复设置专业造成的同质化竞争、结构性过剩,及时撤并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自治区教育厅从院校专业设置、经费投入、科研立项、竞赛项目等方面推进教育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以产业发展需要动态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2022年,我区扩大了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布点数量,其中涉及装备制造大类19个、农林牧渔大类13个、养老托育类17个,全区高职院校备案专业新增239个专业布点,撤销186个专业布点,精准对接服务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供稿) 编辑:孙丽荣
天气转暖,很多呼和浩特市民会在假日来到班定营村,这里因水系发达而远近闻名。只见岸边游人如织,有垂钓的、有放风筝的、有戏水的,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正值繁花似锦的美好季节,“内蒙古人游内蒙古”成了旅游新风尚,全区12个盟市都推出了旅游惠民措施,有的推出优惠券,有的增加公益演出,有的景区门票打折…… 不久前的“五一”假期,周边游、短途游十分火爆。全区共接待游客532.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02亿元,疫情当前,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今年,为了提振旅游业,我区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科学谋划、主动作为,计划推出旅游供给提质增效行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行动、文旅商品传承创新行动、旅游重点项目融资行动、科技赋能旅游创新行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旅游品牌营销推广行动“七大行动”,以此促进旅游业发展,力争全年接待国内游客超1.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2000亿元,同比增长均超10%。 超2000亿的目标如何完成?优化旅游业供给首当其冲。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曹永萍认为,“标配性”的旅游产品供给只能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落伍,“特色化”的旅游产品供给才能保证在竞争性发展中脱颖而出。 我区旅游业今年就要在提质增效上做文章,自治区文旅厅政策法规处处长关福财说,一是推动莫尔格勒河、七星湖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开展A级旅游景区评定和复核工作,不断提升4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和质量。二是持续开展旅游休闲城市创建工作,支持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在旅游吸引物、城市吸引物、可进入性、内部交通、旅游标识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三是推进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塞上老街的提档升级,新创1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四是开展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评定工作,力争创建1家5C级、2家4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五是重点打造10个自治区乡村旅游精品村镇,做好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推荐工作。六是丰富冰雪产品供给,创新举办2022年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新创1家国家滑雪旅游度假地。 众所周知,我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不断增加高品质旅游服务供给,让八方来客有更美好的体验、更舒心的享受、更难忘的回忆,让内蒙古的旅游从东到西都火起来,一年四季都热起来。 怎样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上做文章?今年我区提出重点推动黄河“几”字湾、阿尔山、额济纳等重点旅游优势区块率先发展,推进包头市黄河湿地国家公园等3个黄河文化公园项目建设和呼和浩特市清水河明长城小元峁段保护利用等3个长城文化公园项目建设;加强对阿尔山市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指导,不断提升城市度假功能,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推动阿尔山市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五一”期间,内蒙古博物院通过线上线下举办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与此同时,博物院开发的文创商品也是十分吸睛,各种文创商品及文物复仿品都很受欢迎。近年来,文创商品持续走热,我区今年计划在文旅商品传承上有所创新,在4A级以上旅游区、旅游休闲街区、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三星级以上宾馆等场所开设20个以上文旅商品实体店,对重点文化和旅游创意商品店、文化旅游创意商品开发、驻场精品旅游演艺、文化产业园区、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等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国家《“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提升消费场景思维。 我区今年将在科技赋能旅游创新上有所作为,建成呼包鄂乌四市“一机游平台”;开发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推进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在线上演播、博物馆展览展示、智慧景区打造、新场景应用等方面广泛应用;推动5A级景区实现5G覆盖、智能导游、智能导览、智能解说、在线预定、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推进预约、错峰、限量常态化,推动全区A级景区和文化场馆预约入园入馆全覆盖,全面提升安全旅游、便捷旅游。(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冯雪玉) 编辑:孙丽荣
近日,公安部公布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名单,赤峰市公安局松山区分局向阳派出所、满洲里市公安局道北派出所、锡林浩特市公安局哈日朝鲁派出所榜上有名。 我区各级公安机关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公安派出所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区公安机关将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榜样,紧紧围绕推进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做实整体防控重点管控、抓好便民利民“赢心”工程、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等重要任务,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春艳) 编辑:张彬
本网3月19日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春艳)3月18日,自治区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自3月起至年底,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昆仑2022”专项行动。 据了解,本次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集中在几个方面:打击制售假劣农资、食用农产品涉违禁物质、农兽药残留超标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打击与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紧密相关、日常用量大的疫苗类、急救类、抗癌类、降压降糖、风湿骨痛、中医药等药品领域犯罪;打击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破坏自然保护地、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开采、破坏性开采稀土等战略性矿产和能源矿产资源,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等危害生态环境安全犯罪;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打击以食用为目的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 本次专项行动突出“打大、攻坚、惩恶”,综合运用挂牌督办、提级侦办、异地用警等措施,对重大案件重拳出击,坚持上游下游一起打、源头末端一起查,追根溯源、循线深挖,坚决摧毁犯罪窝点,坚决查处组织者、经营者、获利者,坚决斩断非法利益链条。同时,强化区域协同作战,对跨区域、系列性案件,采取“一地主侦、集群作战”等模式,深挖彻查,全案打击,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治安环境。 目前,专项行动已全面展开,全区公安机关已立环食药和知识产权领域案件124起、破获9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0人,涉案金额7734余万元。 编辑:章颖慧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卫健委获悉,截至2022年3月12日24时,本次疫情呼和浩特市累计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27例。2022年3月12日0—24时,呼和浩特市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经积极治疗,3月12日又有17名患者出院,截至目前,共有375名患者治愈出院,呼和浩特市现有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2例。(记者郑学良刘洋) 编辑:贾小燕
2022全国两会如期而至。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今天起,本台推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专栏,深入报道呼和浩特市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激励全市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自治区提出的“要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重要要求,首府聚力打造六大产业集群,特别是首屈一指的乳业发展,依托两大乳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流种源、饲草、奶源基地,通过建设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等重大项目,为实现“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全产业链发展打好基础。 最近以来,位于金川开发区的亚洲地区自动化程度最高,生产规模最大的伊利液态奶生产基地,在严格遵守企业疫情防控制度实施闭环管理的同时,各生产环节有条不紊的推进中。 2022年对于伊利发展是不平凡的一年,随着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伊利这家服务双奥的乳企在高品质保供的同时,也让符合奥运标准的奥运牛奶走进亿万家庭餐桌。值得期待的是,伊利集团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全链条部署产业链与创新链,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智能制造样板基地、世界一流的食品产业研发中心、世界一流的乳业大数据中心等于一体的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今年,伊利集团全面实施数字化战略,全方位推动智慧乳业建设,在产业链上游打造智慧牧场,实行智慧化管理奶牛;在产业链中游打造智慧工厂,实现智慧化管理,在产业链下游以大数据精准洞察消费者偏好,智慧化赢取消费者喜爱。 围绕“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带动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做强做优,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乳都”,呼和浩特制定了《呼和浩特市培育以乳业、草种业为龙头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布局全市乳业发展蓝图。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及带动优势,整合全球资源,构建产业集群式发展与一二三产融合式发展新格局,正成为呼和浩特从“中国乳都”到“世界乳都”的高速路径。 编辑:郭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