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春艳)10月25日,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第109次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区领导干部大会部署要求。 受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孙绍骋委托,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林少春主持会议并作传达。党组成员张院忠、段志强、和彦苓、施文学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大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会议强调,习近平同志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充分反映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要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地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三个务必”,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会议强调,要按照“五个牢牢把握”的重要要求,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明确的目标任务,认真谋划和推进人大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准确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人大的立法、监督、决定、代表等各项工作中。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 编辑:杨旭英
标签 : 正宗蓝冠网址 › 161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10月23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7例、包头市4例(青山区2例、九原区2例)、赤峰市6例(红山区1例、阿鲁科尔沁旗5例)、锡林郭勒盟11例(锡林浩特市10例、西乌珠穆沁旗1例)、鄂尔多斯市4例(均在杭锦旗);无症状感染者66例,其中呼和浩特市46例、包头市3例(青山区1例、稀土高新区2例)、赤峰市10例(红山区3例、阿鲁科尔沁旗7例)、锡林郭勒盟4例(锡林浩特市3例、正蓝旗1例)、乌兰察布市1例(在丰镇市)、乌海市1例(在海勃湾区)、阿拉善盟1例(在高新区)。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9例,其中呼和浩特市6例、包头市7例(昆都仑区2例、青山区3例、稀土高新区2例)、呼伦贝尔市11例(海拉尔区2例、鄂温克族自治旗6例、新巴尔虎右旗3例)、兴安盟2例(均在乌兰浩特市)、通辽市1例(在科尔沁区)、赤峰市1例(在松山区)、鄂尔多斯市1例(在东胜区);解除医学观察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8例,其中呼和浩特市40例、包头市50例(昆都仑区16例、青山区7例、东河区9例、九原区17例、稀土高新区1例)、呼伦贝尔市5例(海拉尔区1例、鄂温克族自治旗2例、新巴尔虎右旗2例)、兴安盟8例(乌兰浩特市7例、突泉县1例)、锡林郭勒盟1例(在正蓝旗)、乌兰察布市1例(在集宁区)、巴彦淖尔市3例(临河区2例、五原县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由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分流至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 截至10月23日24时,内蒙古自治区现有本土确诊病例461例,其中呼和浩特市260例、包头市66例(昆都仑区13例、青山区24例、东河区4例、九原区20例、土默特右旗3例、稀土高新区2例)、呼伦贝尔市14例(海拉尔区3例、鄂伦春自治旗2例、鄂温克族自治旗8例、新巴尔虎右旗1例)、兴安盟16例(乌兰浩特市15例、科尔沁右翼前旗1例)、通辽市1例(在科尔沁区)、赤峰市48例(红山区16例、松山区1例、林西县1例、阿鲁科尔沁旗28例、巴林左旗1例、克什克腾旗1例)、锡林郭勒盟27例(锡林浩特市23例、阿巴嘎旗1例、西乌珠穆沁旗2例、正镶白旗1例)、鄂尔多斯市16例(东胜区2例、达拉特旗7例、准格尔旗2例、杭锦旗5例)、乌海市13例(海勃湾区8例、海南区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68例,其中呼和浩特市1878例、包头市149例(昆都仑区40例、青山区41例、东河区13例、九原区48例、稀土高新区7例)、呼伦贝尔市26例(海拉尔区8例、阿荣旗1例、鄂温克族自治旗13例、满洲里市4例)、兴安盟52例(乌兰浩特市49例、科尔沁右翼前旗3例)、赤峰市81例(红山区30例、松山区11例、林西县1例、阿鲁科尔沁旗35例、巴林左旗4例)、锡林郭勒盟17例(锡林浩特市9例、阿巴嘎旗5例、正蓝旗3例)、乌兰察布市9例(集宁区6例、丰镇市1例、卓资县2例)、巴彦淖尔市29例(临河区23例、五原县5例、杭锦后旗1例)、乌海市23例(海勃湾区11例、海南区11例、乌达区1例)、阿拉善盟4例(额济纳旗1例、高新区3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3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均由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分流至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以上人员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所有密切接触者都在指定场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严防疫情扩散蔓延。(皇利华) 编辑:章颖慧
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突泉镇,有个因种蒜闻名的村子——大营子村,这里家家户户打起增收“蒜”盘。 走进大营子村村民郑俊芳的家,她正在庭院里忙于装箱打包大蒜,准备出售。 郑俊芳种植紫皮蒜已有20个年头,说起庭院经济,郑俊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别小看我这几亩地,种植蒜薹,还有这刚起收的大蒜,再加上秋白菜,算下来能收入4万元。” “合作社在紫皮蒜包装上也下足功夫,将收获的大蒜悬挂晾干,须、茎修剪整齐,装入印刷精美的包装箱。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实现了农产品提档升级和价格倍增。”大营子村党支部书记李艳军介绍。 庭院紫皮蒜,百姓金饭碗。大营子村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思路,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把发展壮大紫皮蒜产业作为带动群众致富的重要途径。积极申请上级项目资金50万元,按照脱贫户、监测户每亩3000元和普通户每亩2400元的标准实施庭院经济奖补,用于紫皮蒜种植庭院经济项目,带动大营子村114户种植户实现增收。 如今,品牌成为突泉县农畜产品走南闯北、进入市场的“护身符”和“通行证”,也让这里的农畜产品身价倍增。近年来,突泉县培育壮大特色农牧业优势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建设,让众多特色农畜产品实现了向品牌化、包装化、市场化转型,将农牧业产业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与发展优势。 “我们地里的谷子熟了根本不愁卖,公司上门来收,价位还挺不错,省下了去卖谷子的路费和人工。”突泉县水泉镇光辉村民由甲奎提到的公司,就是突泉县太和米业有限公司。 太和村小米种植历史悠久,久负盛名。2007年成立的突泉县太和米业有限公司是突泉县最大的小米精加工企业,2008年,取得有机食品认证,2013年获得国家地理标识认证,目前在北京、长春、哈尔滨、乌兰浩特等地设有代销处。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实行市场价收购。每到收获季,公司统一收购农户种植的小米,既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还提升了小米的知名度。 该企业年可加工成品700多吨,年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企业实现利润150万元,可带动当地农户种植有机作物1700亩以上,农户年均增收1500元以上。 目前,突泉县共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74家,35家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商标,如“突泉绿豆”“突泉小米”“突泉芦花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太和小米”地理标识产品、“溪柳”紫皮蒜商标。特色农畜产品品牌化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亮丽名片,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张彬
巴特尔整装待发,准备赶赴救援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快!带好装备,上车!”一天夜晚,伴随着警灯闪烁,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二环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巴特尔率领6名队员奔赴12公里以外的救援现场。 这样的夜晚,对于巴特尔来说已是常态。4000多个日日夜夜, 4500多次生死考验,是他15年来坚守消防救援一线的真实写照。 巴特尔出生于英雄家庭,奶奶是“感动草原十杰母亲”,父亲是壮烈牺牲的消防烈士,母亲是全国柔道冠军,姑姑是扎根基层的消防警官。 巴特尔出生不久,父亲就因解救深井下的遇险群众不幸牺牲。父亲留给他最大的“财富”,就是一本厚厚的日记。 “像雷锋那样,永远做人民的勤务员,为党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扉页的这句话深深印在巴特尔的心中。 长大后,面临的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是就读体育学院还是当消防兵?17岁的巴特尔决定,当一名像父亲一样的消防兵。 15年来,巴特尔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获得“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北疆楷模”“全区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灭火救援靠的是集体的力量,这些荣誉属于每一名消防员,我只做了分内工作。”在巴特尔心中,人民群众的认可是对他最大的褒奖。 巴特尔至今仍记得第一次进入火场的场景。紧张自不必说,因为没有经验还心急,没开始工作,先摔了一跤。最终在指导员的带领下,大家分工合作,大火被迅速扑灭。此时,围观的群众纷纷感叹:“要不是消防员及时赶到,这房子可就烧没了!”“还得是人家专业消防队,这么快就把大火扑灭了”。 “听到大家发自内心的认可,就觉得心里无比踏实和自豪。”巴特尔说,正是有狼狈的第一次出警,才让他真正懂得了父亲,认识到自己从事消防救援事业的意义。 从那一天起,巴特尔就时刻牢记自己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要自觉做党和人民利益的坚定维护者。 2009年,在处置赤峰市制药厂氨气泄漏事件时,他义无反顾冲向一线,为了让受困群众尽快脱离险境,他和战友把空气呼吸器让给群众,自己却中毒昏迷被抢救了两天两夜。那次事故中,巴特尔和战友们共营救中毒人员170多人,现场疏散群众6480余人。 2018年,呼和浩特市某葡萄糖厂发生火灾,巴特尔带领灭火攻坚组毅然冲进火海。浓烟烈火中,铁质长廊被炙烤得滚烫,支撑厂房的铁柱随时可能断裂。巴特尔趴在廊上,用胸口压住水枪对着火点猛攻,回绝队员们的轮换请求,历经6个多小时鏖战,最终成功将大火扑灭。 2020年,在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执行北京国际航班分流任务时,巴特尔主动挑起备降隔离点驻勤重担。在被确诊为肠梗阻、医生建议手术的情况下,他拒绝手术治疗,仅靠服药维持,连续115天坚守抗疫一线,圆满完成任务。 …… 一次次在火光中出生入死,一次次在险境中拯救生命,巴特尔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中从一名消防员成长为灭火救援一线的指挥员。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他常常教导消防员的一句话。“干消防的,没有真本领,就闯不过‘火焰山’!”。只有本领过硬,才能担当起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 为此,他苦练基本功,精研灭火救援技术、战术,把自己打造成闻名全区的消防救援队伍的“拼命三郎”和业务能手。他独立研发的“内攻灭火3人班组战法”“狭小空间破拆搜救技术”被广泛推广;他总结历次参加灭火救援行动的经验教训,写下20余本“火场日记”,成为支队开展战例研讨和复盘推演的“工具书”。 前不久,巴特尔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 “当选党代表,我感到无比骄傲、无比自豪、无上光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定信心、扎根本职,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巴特尔说。(记者 安寅东) 编辑:张彬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见习记者 杨林枝)9月22日,由内蒙古日报社策划的大型全媒体系列接力直播《命脉》最后一期“沙海绿动漠生金”重磅推出,全网点击量超200万。 从库布其沙漠、到巴丹吉林沙漠、再到科尔沁沙地,专家学者、“治沙英雄”通过直播镜头,讲述治沙故事、呈现绿色成果,近120分钟的直播全面生动地展现内蒙古防沙治沙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共同见证内蒙古的绿色奇迹。 大型全媒体系列接力直播《命脉》于7月26日启动,历经半年策划、历时近2个月接续、接力直播,与24位专家学者围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一主题,深入解读内蒙古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做法与成效。主创团队跨越近3000公里,走进碧水灵秀的“一湖两海”,探寻从“治湖泊”向“治流域”转变,“一湖两海”重现勃勃生机的治理答案;走进绿色脉动的广袤草原,聚焦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走进山林竞秀的苍翠林海,聆听探绿、寻绿、读绿、护绿背后的故事;走进沃野平畴的“塞外粮仓”,感受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见证“沃野迸发新活力,牧场风光无限好”;走进披上绿衣的茫茫沙海,邂逅坚守大漠绿洲的治沙人……五大主题、五期直播,全方位展现内蒙古多姿多彩的壮美风光,带领广大网友探寻内蒙古、感知内蒙古、深读内蒙古! 直播通过草原全媒、内蒙古日报视频号等平台播出后,刷屏不断、好评如潮,网友纷纷为干货满满、内容深厚的直播点赞,为厚植“北疆绿”、增色“中国蓝”,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牢固的内蒙古点赞。 编辑:温慧娟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见习记者 杨林枝)奔赴,大漠沙海!由内蒙古日报社策划的大型全媒体系列接力直播《命脉》第五期于9月22日启动。 内蒙古境内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四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沙地”,生态环境基础脆弱。经过科学防治,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多年保持“双减少”,在长期防沙治沙实践中,形成了一批防沙治沙成功模式,也涌现出了一批批治沙英雄。 绿进沙退,大漠生金。库布其沙漠怎样从“沙进人退”实现“绿进沙退”?依托蓬勃发展的生态沙产业,阿拉善右旗如何实现沙漠增绿、产业增值、农牧民增收?科左后旗科尔沁沙地“双百万亩”综合治理工程如何实现沙地增绿?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库布其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科尔沁沙地,开启《命脉》第五期“沙海绿动漠生金”之旅,通过直播镜头寻找答案。 9月22日14时30分,相约草原全媒、内蒙古日报视频号,共同穿越茫茫沙海、聆听治沙故事、见证绿色奇迹。 编辑:章颖慧
诈骗形式花样多 声音温柔又甜蜜 如果你不细分析 陷阱处处等着你…… 快来听听康巴什区哈巴格希街道达尔罕社区 这群老年朋友们自编自演的快板联唱 好听又接地气 预防养老诈骗必须听! 康巴什政法提醒广大老年朋友们 一定要擦亮双眼、保持警惕 任凭诈骗套路怎么变 绝不掏钱应万变 守护好自己的“养老钱” 安安心心幸福享晚年 同时也号召广大群众朋友们 帮助老年人防范和辨别养老骗局 积极发现和举报养老诈骗犯罪线索 用实际行动构筑反诈防骗的“铜墙铁壁” 切实维护老年人群体合法权益 编辑:贾小燕
9月3日0—24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例,其中呼和浩特市1例(在隔离点检出,系8月31日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呼伦贝尔市2例(均在隔离点检出,在满洲里市)、赤峰市6例(翁牛特旗3例,在非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中检出;松山区2例,分别在密切接触者筛查和主动筛查中检出;红山区1例,在密切接触者筛查中检出)、鄂尔多斯市1例(在密切接触者筛查中检出,在伊金霍洛旗),无症状感染者10例,均在赤峰市(翁牛特旗9例,其中4例在非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中检出、4例在密切接触者筛查中检出、1例在隔离点检出;红山区1例,在密切接触者筛查中检出)。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由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分流至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其中呼伦贝尔市1例(在满洲里市)、乌兰察布市1例(在察哈尔右翼后旗)。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治愈出院3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由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分流至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 截至9月3日24时,内蒙古自治区现有本土确诊病例48例,其中呼和浩特市4例、呼伦贝尔市8例(均在满洲里市)、赤峰市6例(红山区1例、松山区2例、翁牛特旗3例)、锡林郭勒盟21例(均在二连浩特市)、鄂尔多斯市9例(准格尔旗5例、伊金霍洛旗3例、鄂托克旗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6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例、赤峰市10例(红山区1例、翁牛特旗9例)、锡林郭勒盟40例(均在二连浩特市)、阿拉善盟3例(均在阿拉善左旗)。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5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在呼和浩特市。以上人员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所有密切接触者都在指定场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严防疫情扩散蔓延。(皇利华) 编辑:章颖慧
9月2日,由中建八局西北公司承建的呼和浩特万象城(原鄂尔多斯广场)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华润置地呼和浩特公司总经理厚童代表华润集团对项目顺利开工表达祝贺,他表示,项目的正式开工,既是呼和浩特市发展创造的全新驱动力,也是加快行业发展、谋划重点产业链布局的具体实践,他希望各有关单位和部门以今天的开工仪式为新的起点,紧密聚焦项目建设,主动靠前服务,全力推动项目快速建设、快速推进、早日投产达效,奋力谱写呼和浩特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马宽伦向出席此次活动的各级领导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公司发展的各级政府、业主及监理表示感谢。他表示,项目全体参建人员将始终保持工程建设的冲劲和闯劲,提高站位、坚定履约决心;担当作为、全面提质增速;强化执行、狠抓工作落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项目建设成为标杆项目、精品工程,为推进呼和浩特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随着彩烟的缓缓升起预示着呼和浩特万象城项目顺利开工。 呼和浩特万象城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座万象城,总建筑面积约29万㎡,项目定位为服务城市生活的大型旗舰商业配套,是集购物中心、顶豪住宅、高端商务区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大规模、综合性、现代化、高品质的标志性商业建筑群。项目的建成将成为呼和浩特市商业地产新标杆,不断为城市发展赋能,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编辑:姚亚兵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8月20日晚,以“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2022年第十九届河套文化艺术节在河套文化演艺广场开幕。 本届河套文化艺术节由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主办,该活动将持续到8月29日,每晚都有精彩演出,各旗县也同步举办河套文化艺术节系列文艺活动。文化艺术节期间还将举办河套美食季、非遗传统手工艺和文创旅游精品展、文化旅游商品博览会等。 编辑: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