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05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这些人,居民们看着有点心疼……

   风中、雨中、寒夜中……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   豪华园小区   志愿者和物业工作人员   每天都值守到深夜   居民们看着有点心疼   寒夜中值守的志愿者和物业工作人员   邵蒙世(右一)夜间在小区执勤   “发挥余热我能行”   32年党龄的老党员邵蒙世   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   小区的楼宇巡查   提醒居民做核酸   为业主送物资   ……   样样他都行   志愿者坚守在小区门口   扫码验证每一个出入小区的人员   进入小区的每一件物品都要消杀   居民们自发捐款购买爱心物品   看到辛苦付出的   志愿者和物业工作人员   居民们自发捐款   购买防寒用品   一件挡风的棉衣   一双御寒的棉鞋   ……   给志愿者和物业工作人员   送去一份冬日温暖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牟野 编辑:宝华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郑学良王雅静怀特乌勒斯)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65场)通报,10月30日0时至24时,呼和浩特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例、无症状感染者85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7例,解除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67例。   截至10月30日24时,呼和浩特市现有确诊病例264例、无症状感染者1991例。 编辑:段丽萍

   历经百年奋斗的中国共产党,矢志复兴伟业的中华民族,再次迎来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时刻——   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越是重大的历史节点,越需要集智聚力、携手奋进;越是发展的关键期,越需要汇聚人心、众志成城。   10月26日,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十二次常委会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主要议题是传达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区领导干部大会要求,部署政协系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有关工作。   打牢思想政治基础   连日来,自治区政协常委和委员们认真研读中共二十大报告,深入学习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听后感到无比振奋、备受鼓舞。”杜凤莲常委表示。   “要深刻感悟过去5年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进一步加深对‘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的认识,把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过程,作为推动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标对表的过程。”自治区政协常委高慧广的话发自肺腑。   郭劲松常委表示,要以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凝聚思想共识,深刻认识和把握报告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通过深入学习,自治区政协常委和委员们深化了认识,凝聚了共识,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统一。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是中共中央部署的重大任务,此次自治区政协以常委会会议为载体,组织常委和委员专题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是自治区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系列工作安排之一,是不断把学习贯彻工作引向深入的开端。   “全面系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把握中共二十大主题,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共二十大精神上来。”云治厚常委说出了众多常委的共同感受。大家纷纷表示,要把深入学习激发的热情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强大动力。   凝聚共识与合力   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这也成为常委会会议上常委们热议的焦点。   刘德常委认为,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政协和九三学社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胸怀国之大者,聚焦民之关切,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全力做好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等各项工作。   洪冬梅常委提出,要突出民革界别特色,围绕法治内蒙古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打造具有内蒙古民革特色的参政议政品牌。   “要坚持问题导向,整合内外部资源,拓展民主监督渠道,丰富民主监督的内容和形式,扎实开展自治区政协、党委统战部部署的专项民主监督工作。”胡润召常委表示。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多年来,自治区政协聚焦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各项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团结奋斗的共识与合力,深入协商议政和民主监督,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创新履职形式,为国家和自治区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政协委员,不仅要切实领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更要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彰显‘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政协作为。”万晓红常委表示。   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此次常委会会议上,自治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李秀领要求,政协常委要带头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带头履行委员责任,带头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二十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总书记给内蒙古提出的五大任务不断作出新贡献。   对于如何做好本职工作,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常委们也都纷纷表态、建言献策。   侯晨曦常委表示,要切实将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与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断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建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文化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李树榕常委认为。   杨永胜常委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要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守正创新、守法经营。把企业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要更加注重创作、演唱弘扬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歌曲,为建设文化强国和文化强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郭丽茹常委提出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12位常委作了书面发言,但大家心声如一,表示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自觉在新使命新征程中找准政协定位,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凝聚团结奋斗的共识与合力,为发展协商民主、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特色和优势贡献智慧与力量。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白丹) 编辑:温慧娟

  本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于欣莉)记者从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获悉,截至10月17日,全区“戎耀北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共有12737名退役军人参与疫情防控,共同筑起抗疫坚固防线。   据了解,10月2日,《致全区“戎耀北疆”退役军人志愿队的一封信》发出后,自治区“戎耀北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总队和各盟市分队积极响应,号召广大退役军人发扬本色,积极投身抗疫一线。目前,共有自治区总队1支、各盟市旗县分队953支参与疫情防控,其中9123人参与核酸采集,累计采集365万余人次;9549人参与社区值守,人均时长32小时;3188人参与2313个小区卫生消毒,累计消毒面积557万平方米;1761人为抗击疫情捐款,累计款项达76万余元;投入无人机100架次进行巡逻和喊话服务;1792人参与运送物资服务;32人次参与呼和浩特市方舱医院志愿服务,累计时长超过300小时。   “一日入伍,军魂入骨”“若有战,召必回”,全区广大退役军人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履行责任,共同筑起祖国北疆抗击疫情的一道坚强堡垒。 编辑:宝华

  国庆节期间,全区公安机关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警动员、全员在岗,全力以赴保障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近日,呼和浩特出现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工作刻不容缓。为有效应对本轮疫情,把好疫情防控的每道关卡,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区分局迅速调整部署警力,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在核酸检测点、集中隔离点、风险区域、街面社区开展24小时巡逻值守,开启了超长“待机模式”,全力保障重点场所治安秩序稳定,坚决做到“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国庆节一早,包头市公安局直属侦查二分局值班民辅警便前往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北重集团、包头第二热电厂进行安全检查,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同时,为推进社会治理,分局与辖区企业协同联动,建立了“义警”队,在企业内部开展巡逻防控、协助民事调解等工作,通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共同建设平安包头。   有一种责任,是日夜坚守;有一种担当,是在岗在位。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公安局组织特警、执勤民警等采取武装震慑、定点防控、应急处置、流动巡逻等措施,最大限度将警力投入到治安管控面上,提升“见警率”“管事率”,勾勒出国庆画卷里最美的“警”色。   为做好国庆节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海拉尔铁路公安处启动高等级勤务模式,针对安保重点难点问题,组织专业教官团深入沿线各派出所开展“红蓝对抗”模拟演练。同时,加强与地方公安机关、武警等部门的配合,严格落实联勤联动机制,做到情报共享、信息互通、快速反应、协同作战。青年民警组成志愿者,深入列车及车站广场、候车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宣传安全出行注意事项,与旅客互动,为旅客答疑。同时,推出多项便民利民措施,为旅客排忧解难,全力营造平安、有序、温馨的出行环境。   默默坚守、真情服务,守护万家平安。“国庆我在岗”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全区公安机关对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承诺。(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春艳) 编辑:温慧娟

  10月3日,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41场)针对部分网友反映超市和菜店有卖断货的情况给出答复。   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智利介绍,部分网友反映超市和菜店有卖断货的情况,这是部分市民集中囤货造成的,请大家无需担心。目前,各网点备货量较正常时期增加到了3-5倍,可充分满足市民消费需求。广大市民不必盲目跟风,市场供应是充足的,市场物价是总体平稳的。   据介绍,为保障疫情期间生活必需品供应,呼和浩特市商务局指导各大农贸批发市场和大型商超等企业,提前加大货源组织力度,多渠道拓展商品采购,全力做好粮油、肉类、蔬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满足市场需求。(记者郑学良 王雅静 闫晨光) 编辑:贾小燕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内蒙古乌兰牧骑事业蓬勃发展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冯雪玉)   核心提示   1957年,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诞生。60多年来,乌兰牧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内蒙古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勉励他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激励全区3500多名乌兰牧骑队员牢记使命、根植沃土,永远为人民服务,永远为人民放歌。   8月26日晚,第十九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乌兰牧骑优秀剧(节)目展演在内蒙古艺术剧院开演。首支亮相的是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乌兰牧骑。为了此次展演,他们“上新”了不少作品,演出结束后,观众说:“太短了,没看够。”   一个多小时的演出虽然短暂,但是“扎根人民”“一专多能”“创新”等铭刻在乌兰牧骑基因中的元素却尽情展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乌兰牧骑自建队之日起就写在自己旗帜上的宣言。历经60多年,乌兰牧骑队员们初心不变、本色不改。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57年。那年,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成立。那时,队员们表演时,群众得到艺术和美的享受;表演完,队员们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60多年的风雨洗礼,为人民服务的基因已经融入乌兰牧骑的血脉中,影响并鞭策着一代又一代乌兰牧骑人始终不畏艰难,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时间来到2017年11月21日,这是令所有乌兰牧骑队员们毕生难忘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了!   “在新时代,希望你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总书记在信中的殷殷嘱托,时刻牢记在全区3500多名乌兰牧骑队员的心间,激励他们牢记使命、根植沃土,永远为人民服务,永远为人民放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乌兰牧骑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自治区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政策,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和《乌兰牧骑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0年)》。设立全区乌兰牧骑事业发展专项经费,为75支乌兰牧骑配备演出大巴车,新建乌兰牧骑宫,举办乌兰牧骑艺术节、全区乌兰牧骑新人新作比赛,开展全区乌兰牧骑交流演出、“乌兰牧骑月”等活动,促进乌兰牧骑互相学习发展。开发“网上乌兰牧骑”PC版网页和手机版微信H5,成立乌兰牧骑辅导工作队、志愿服务工作队,为基层农牧民提供艺术培训服务。以“乌兰牧骑+”的方式深入基层,开展理论宣讲、电影放映、法律咨询等综合志愿服务。加强乌兰牧骑人才队伍建设,在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等设立乌兰牧骑人才培训基地,举办全区乌兰牧骑队长培训班、舞台艺术创作培训班等业务培训班。组织实施《乌兰牧骑原创经典作品名录》工作和《全区乌兰牧骑原创经典作品传承工程》。编辑出版《乌兰牧骑回忆录》《乌兰牧骑优秀作品选》。组织启动乌兰牧骑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有了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强力支撑,全区各支乌兰牧骑焕发出了极大的创作演出热情,不断推陈出新,创作了一大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据统计,全区75支乌兰牧骑、3500多名队员,每年演出8000场以上,每支乌兰牧骑每年下乡演出至少100场,全区乌兰牧骑每年新创作品300多部。   全区乌兰牧骑整理复排了69个经典节目,推出蒙古剧《乌兰牧骑的热喜》等一批优秀作品,情景歌舞《草原上的乌兰牧骑》、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成为2018年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十大重点扶持剧目,舞蹈《黑缎子坎肩》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2019年,内蒙古艺术学院乌兰牧骑舞蹈团原创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斩获文华大奖,实现了我区在该奖项零的突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突出反映时代主题,一部又一部精品的诞生,让乌兰牧骑文艺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作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作为内蒙古响当当的文化品牌,乌兰牧骑会永远扎根生活沃土,用心用情用功讴歌伟大时代。   (题图:乌兰牧骑队员在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上表演。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磊摄) 编辑:杨旭英

【风帆起北疆 喜迎二十大·奋斗故事】一刻钟能干点儿啥?

一刻钟   从居住的小区出发   步行不超过15分钟   可以到超市购物   可以送孩子上学   可以去医院看病   可以进公园休闲   “一刻钟社区生活圈”   今年8月   乌海市被确定为   全国第二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建设试点城市之一   01更新设施   在海勃湾区长青社区工行南小区   设置垃圾智能回收站、电动汽车充电桩   加装电梯、智能门禁   改进原有配套设施   小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便民服务02   全市已实现“爱心超市”多点布局   拓展试点周边蔬菜直销连锁店11个   新增品牌连锁店34个   建立14个社区便民寄递点   打通同城配送和城乡产品上下行通道   家门口实惠便利的消费体验让人喜笑颜开   “步行几分钟到学校   孩子放学可以到书屋看书”   乌海市在试点社区设立6个鸿雁书房   购置电子图书、期刊等24.8万余册   优秀教师走进社区德育学堂   打造知识分享便民服务体系   03全方位养老   “老人呼叫、服务即到”   线上、线下的全方位养老服务   解决了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   “家门口的医院,省下了儿女接送”   每个试点社区建立以三级综合医院为核心   辐射基层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会诊平台   居民足不出“圈”   便可享受市级远程诊疗服务   目前   乌海市已建成各类社区养老服务设施85个   在内蒙古率先实现   城区农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乌海市副市长乔毓说   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原则,聘请专业规划团队编制乌海市一刻钟社区生活圈总体规划,全力打造试点样板,力争为内蒙古贡献乌海经验。   “一刻钟社区生活圈”   不仅方便了百姓的生活   更“圈”出了灵活多样的服务   “圈”出了乌海百姓的幸福!   策划:张俊在   监制:于海东   文案:贾奕村梅刚郝巧宁(实习生)   摄影/剪辑:贾奕村莫日根毕力格   片头:庄圆   记者:陈春艳巴雅尔青格乐郝飚郝儒冰   乌海日报记者:强建国   海勃湾区融媒体记者:张文杰   新媒体呈现:贾奕村   视频素材由海勃湾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编辑:宝华

  本网电(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郝飚)金秋9月,乌海大地一派丰收景象。9月19日至20日,自治区海南区、海勃湾区,通过送科技下乡、助农带货直播、惠民演出等方式展现农区居民团结奋斗、勤劳致富、感恩奋进的精神风貌。   9月19日一大早,来自乌海市农业发展中心的高级农艺师郭燕玲为村里的葡萄种植户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葡萄种植技巧,并耐心回答了大家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请问郭老师,如何控制巨峰葡萄藤的生长走势?”种植户陈卫红问道。“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不要把藤条绑到铅丝的上面,而是要绑到下方,并且20厘米做一个小勾固定……”对此,郭燕玲一边用手做着示范,一边回答种植户的提问。   一场讲解下来,种植户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专家手把手现场教学让我学到了很多,让我种植葡萄致富的信心更足了。”种植户高晶说。   当天下午,一场由乌海市农牧局组织开展的“乡村书记直播带货赋能乡村振兴加速度”活动在海勃湾区千里山镇云飞现代农业产业园火热进行。来自该市各村的驻村干部、村支书带着本村特色农副产品宣传推介,提高了销售量。   9月20日上午,在海南区赛汗乌素村黄河西行客栈,由乌海市乌兰牧骑带来的惠民演出吸引不少村民前来观看。一首首歌曲、一段段舞蹈表达出广大农区居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也展现出农区稳定安宁、农区居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编辑:章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