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28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本网呼伦贝尔7月11日电(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可新)7月11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内蒙古日报社承办,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协办的“新时代中国画卷·呼伦贝尔纪行”全国边境外宣期刊联合采访活动在海拉尔启动。   采访活动持续到7月18日。期间,来自北京市《今日中国》《布达拉》杂志、云南省《吉祥》《占芭》《高棉》《湄公河》杂志、广西壮族自治区《荷花》杂志、山东省《金桥》杂志、黑龙江省《伙伴》杂志、内蒙古自治区《索伦嘎》杂志等10余家媒体20多名记者,将走进呼伦贝尔市农村牧区、城镇社区、企业学校、边境口岸,围绕绿色发展、文化旅游、边境贸易、各民族生产生活等内容进行采访报道,以英文、俄文、韩文等13种文字、全媒体形式,向周边国家民众宣传介绍内蒙古自治区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落实“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生动图景,充分展示新时代中国发展变革的多彩画卷。 编辑:章颖慧

来内蒙古美术馆看展啦!

  季夏伊始,万物并秀。在中国·内蒙古第二十届草原文化节来临之际,7月8日起,内蒙古美术馆推出了《马语者主题摄影展——王争平与蒙古马的凝视和对话》《思想耀征程丹青韵江山——内蒙古美术馆馆藏作品展》《展时代形象讲中国故事——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作品展览》等系列主题展览,给观众送上一场内容丰富的文化盛宴。   本次系列展包含了摄影、油画、版画、雕塑等多种艺术作品,展出作品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学术性,以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多元的风格和生动的表现技法,展现出了新时代下内蒙古的发展之势、自然之美、人文之韵。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6日,观众可携带身份证前往内蒙古美术馆免费观展。   部分作品赏析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李超然 编辑:温慧娟

“蒙古马精神一往无前 奋力讲好内蒙古故事”全区企业宣传视频大赛颁奖仪式举行

  6月30日,“蒙古马精神一往无前奋力讲好内蒙古故事”全区企业宣传视频大赛颁奖仪式暨“学思践悟二十大立足岗位建新功”中国二冶集团党委庆祝建党102周年“七一”主题活动在中国二冶集团盛大举行。   “蒙古马精神一往无前奋力讲好内蒙古故事”全区企业宣传视频大赛是由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内蒙古自治区职工文联承办,中国二冶集团协办的主题文艺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聚焦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大力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            “蒙古马精神一往无前奋力讲好内蒙古故事”全区企业宣传视频大赛筹办以来,得到了内蒙古职工文联各团体会员的大力支持,鼓励职工群众用镜头记录劳动生产和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奋斗故事,以小切口小故事反映新时代大主题。经各团体会员单位初评、“蒙古马精神一往无前奋力讲好内蒙古故事”全区企业宣传视频大赛评审委员会终评,共有18个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9个,另有3个团体会员被评为优秀组织奖。获奖作品着眼于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劳模工匠形象和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蝶变飞跃,体现出我区企业职工群众充沛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是“蒙古马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实践新篇章的生动体现。   颁奖仪式上,中国二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永锋,中国二冶集团纪委书记任文军及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武轶彬,中国二冶集团副总经理居帅及总会计师范大鹏,内蒙古职工文联副主席、秘书长安昕分别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获奖人员颁奖。       由中国二冶集团报送的《齐心协力建包钢》、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供电分公司报送的《民族团结亮北疆守望相助电力情》和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热电厂报送的《运行人的坚守》三个作品,获得了“蒙古马精神一往无前奋力讲好内蒙古故事”全区企业宣传视频大赛一等奖,并在颁奖仪式暨主题活动上进行了展播,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颁奖仪式暨主题活动上,中国二冶集团及其各分公司的职工群众为观众献上了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以歌舞表演、诗歌朗诵、情景短剧等多种形式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强音,展现出职工群众斗志昂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献上最真挚的祝福,激励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牢记初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编辑:温慧娟

蓝冠内部,蓝冠总代理_【镜鉴文明】“画”说文明——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创建公益广告展(2023第91期)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市、区)设计制作了一批具有很强表现力、感染力、传播力的公益广告作品,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画面和语言,阐述文明故事,弘扬文明理念,引领时代新风,为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编辑:张彬

  6月7日,2023年高考首日,我区16.36万名考生满怀期待走进考场,各考点平稳有序开考。   今年,我区12个盟市共设105个考区、183个考点、5712个考场、520个备用考场,考试全部在标准化考场中进行。高考期间,自治区招生考试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在自治区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集中办公,快速反应、准确研判、正确引导、妥善处置考试期间的突发情况。各盟市招生考试委员会也建立了相应联合办公机制,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网信部门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监督管理,对可能出现的涉考涉招有害信息采取措施阻断传播;公安机关加强考点周边警力配备,保障高考治安、交通、安保等工作平稳有序;无线电管理部门利用无线电监测车等现代科技手段,防止手机等高科技作弊行为发生;通信管理部门成立高考保障工作专班,保障全区通信网络与考场信息安全;电力部门为各考区配备电源车,全力保障用电安全;卫健部门为各考点配备专业医护人员,保障考生健康安全。   做好周密保障的同时,我区坚持“考生为本、考生至上”的理念,为考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考试服务,共为33名残疾人考生提供便利。各部门联合开展“高考护航行动”,开通“绿色通道”,持续做好政策解读、赴考提示、噪音治理、食宿安全、健康防护提示等暖心服务,及时解决交通疏导、爱心送考、遮阳挡雨、防暑降温等考生应考中的“急难愁盼”和“关键小事”,为考生营造安全健康温馨的考试环境。(记者 刘志贤) 编辑:张彬

  5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与北京市妇联召开京蒙东西部协作座谈会,签订《京蒙妇联协作备忘录》,以7项举措助力妇女儿童家庭事业高质量发展。   7项举措主要包括:引智、输才、联动、共建、交融、嵌入、建制等。   引智,即以“女科技工作者走北疆”活动为牵引,6月至7月,组织北京市女科学家、女科技工作者、女医学专家、女院士等走进内蒙古,围绕生态环境、装备制造、种质技术等领域,开展高峰论坛、交流讲座、技术转化落地等合作。   输才,即依托首都巾帼家政服务企业开展北疆家政人员培训,将合格优秀的北疆家政人员输出到北京,实现就业目标。   联动,即开展京蒙最美家庭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双方最美家庭亲子交流活动,增强典型示范作用,促进共同进步。   共建,即组织鄂尔多斯市与北京市东城区建立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协作,推动各盟市妇联与北京市各区妇联在党建工作、产品展览展卖等方面开展友好协作,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交融,即双方妇联组织助力加强文化交流,通过京蒙两地妇联联手,以文化搭台,促旅游促发展,促进交往交流。   嵌入,即以女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升清华班为平台,嵌入北京市康养、养老、托幼等现场观摩教学内容,加强京蒙务实合作,服务内蒙古“一老一小”事业。   建制,即双方建立京蒙妇联协作沟通联络机制,定期召开双方协调推进会,就协作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沟通联络。   北京市16个区县妇联主席、部分女企业家、内蒙古自治区女企协会长、女科协主席及8个盟市妇联主席和女企协会长参加座谈会,双方进行互动交流发言。(记者 赵曦) 编辑:张彬

【镜鉴文明】增“颜值”净环境 扮“靓”苏尼特左旗

  为居民群众打造一个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连日来,苏尼特左旗宁环城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春季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环卫工人以“清、洁、净”为原则,采取从里到外、边冲洗油污、边清理,机械清洗与人工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对主次干道、路面、人行道、台面的“积尘”、依附在果皮箱、垃圾桶、隔离栏上的积灰顽渍进行“地毯式”清掏、冲刷、擦拭、清理,全面提升环卫设施洁净度,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   4月是第35个爱国卫生月,此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结合打造宜居靓丽家园,通过“大清理、大扫除、大整治”,进一步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 编辑:温慧娟

  本网包头3月25日电(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宋阿男)日前,第九届内蒙古品牌大会暨内蒙古农牧业品牌影响力论坛在包头市举办。   本届品牌大会以“聚合头部品牌新动能,赋能区域品牌新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品牌效应撬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农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大会采用现场+线上直播的方式,邀请全国品牌社团组织联席会成员单位、品牌企业负责人、专家、品牌社团组织、商协会等参加,举办了品牌论坛、专题座谈、品牌展示、直播访谈、招商推介等10余项活动。会上,包头市与上海中小企业品牌促进中心等5家平台签署包头市农牧业招商引资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包头15家农牧业企业入选全区百强品牌。 编辑:章颖慧

  3月12日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党委召开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暨警示教育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上级党委、纪委部署要求,全面总结公司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分析当前形势任务,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一刻不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公司党委书记郑浩作会议讲话,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田斌主持会议,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范建喜作工作报告,会议对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集中观看了警示教育片《监督再起航》,通报了2022年执纪审查情况。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副总师,本部部门全体人员,基层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班组长及纪检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范建喜在工作报告中全面总结回顾了2022年纪检监察工作,他说,在集团公司纪委和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公司纪委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的总基调,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这一主线,聚焦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这一主题,聚焦精准监督执纪问责这一主业,以高质量的纪检监察工作全力护航了公司高质量发展。   范建喜指出,2023年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上级纪委和公司党委决策部署要求,持续深化“三不腐”一体推进,着力实现责任倒逼向担当作为的转变、事后问责向事前防控的转变、依靠纪委专责监督为主向部门融合联动的转变、“打铁之人”必是“铁打之人”的转变,牢牢把握“六个坚定不移”,以更加强烈的自觉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更加完善的监督体系推动治理效能提升,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更加坚决的态度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更加严格的要求持续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坚持不懈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当好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能源服务企业排头兵营造更加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郑浩肯定了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取得的新成效,全面分析了当前所面临的政治形势、严峻形势、发展形势,谋划好下一步工作,以管党治党新成效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郑浩强调,要压实责任,重点突破,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突出政治建设,按照公司党委“四个着力”“六个聚焦”的工作思路和31条具体任务,抓重点求突破、抓班子带队伍、抓监督促落实,把上级的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强化责任落实,党组织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成员要履行好“一岗双责”。从严正风肃纪,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基层、机关、干部三个层面抓工作纪律整顿、促工作作风转变;加强教育管理监督,让党员干部牢牢把住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旗帜鲜明地为纪检监察机构履行职责撑腰壮胆、当好坚强后盾;坚持严管厚爱,加大对“躺平”干部的整治力度,充分落实集团公司容错纠错、澄清正名等机制,激励担当作为。   郑浩要求,压紧压实两级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责任。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立足于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加大对庸政、懒政、怠政等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加大集团公司系统内典型正反案例的警示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要强化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抓好教育培训,提升监督执纪能力,组织开展好纪检监察机构教育整顿,坚决防止“灯下黑”。   田斌在总结讲话中要求,要抓好贯彻落实,将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各项业务工作中,抓好任务分解,强化督查考核,不断纠正偏差,消除风险,全面推动公司安全、和谐、稳定发展。要扛牢责任担当,以政治监督为统领、以重拳惩腐为常态、以标本兼治为目标,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改进工作作风、完善内控机制、坚持严管厚爱,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李璐文 刘靖轩) 编辑:温慧娟

内蒙古代表团“全团建议”为啥是稀土

  3月3日,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内蒙古代表团在驻地召开全体会议。   会议决定将关于在内蒙古包头设立“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议作为内蒙古代表团全团建议提出。   1   什么是“稀土新材料”?   不妨在这里科普一下,当然,原哥不是专家,借助的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的一篇文章之表述。   稀土包括17种元素,分为“轻稀土”元素和“重稀土”元素。其中,内蒙古白云鄂博就有大量岩矿型轻稀土矿。2020年,全球稀土储量和产量分别为1.2亿吨和24万吨,其中我国占比38%和58%,在稀土资源供应方面占据话语权。   稀土能干什么?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不仅在冶金、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等传统领域应用广泛,更在永磁材料、抛光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等领域占据核心或重要地位。   2   为什么选择包头?   包头有个稀土高新区,建立于1992年,是国内唯一以资源命名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发展历史漫长,简而言之,在一个特定时期,包头靠的却是“挖土卖土”。   显然,这是在吃最简陋的“资源饭”。稀土,期待一次华丽转身。   稀土产业能不能发展好,关键在于磁材料和磁应用。   2016年,转机出现了:稀土高新区投资10亿元,为稀土企业量身定制了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大力推进“磁谷”建设,先后引进磁材料加工项目27个。   磁材料的后期加工瓶颈打通了。   3   此后,一发而不可收。   2017年11月,世界首条稀土硫化物着色剂隧道窑生产线在包头中科世纪公司开工建设,生产的无毒稀土颜料口红和稀土釉陶瓷等产品,一经产出,就惊艳了世人。   包头江馨微电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摄像头自动对焦马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自治区行业空白。这个企业现已成为华为、TCL、海信、华硕等龙头企业的重要供应商。   好戏还在继续——   近年来,稀土高新区先后引进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两个新型科研院所,打造了“五园”,即中科院产业园、上海交大产业园、昊明新能源产业园、中科机器人产业园和稀宝博为医疗器械产业园, “两院五园”协同创新的稀土研发新格局开始形成。   在新工艺、新产品、新项目的“刺激”下,稀土研发和转化跑出了“加速度”。   4   经过20多年发展,稀土高新区在磁应用、智能装备、环保等产业上发力,一批“首创”开始展现出无穷魅力。   ——英思特公司的磁组件被微软、联想、华为等厂商指定为笔记本电脑分体机专用磁铁组件,项目属国内首创。   ——稀宝医疗推出国内首台移动磁共振诊疗车“驰影A30”,其车载集成型磁共振和扁鹊飞救远程系统等多项先进技术,均为世界首创。   ——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材料研究院的“5N高纯氧化铝项目”产出的产品,不仅填补了自治区有色金属产业高端产品的空白,项目二期还将推进1万吨高纯氧化铝扩产建设,他们计划在5年内建成全球最大的高纯铝生产基地。   查阅媒体报出的资料,原哥“收获颇丰”,请看:在稀土产业的发展成果中,储氢和抛光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磁材料产量跃居全国第三。   稀土高新区步入“点石成金”的新时代。而包头这个“稀土之都”也越来越名实相符。   5   2022年9月25日至26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深入包头市考察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孙绍骋走进中远防务材料公司和金力永磁科技公司,了解技术创新、产业延伸等情况,督办有关政协提案办理工作。   他说,在稀土产业发展上,一定要敢想敢干,要有高境界,瞄准世界领先水平去谋划;在新能源建设上,一定要创新开发利用方式,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敢想敢干,就是要解放思想,有胆量气魄,敢为人先;   高境界,就是要登高望远,要有高标准、大追求;   瞄准世界领先水平,就是要发挥资源优势,把稀土产业做到世界稀土领域最前沿。   由此看出,内蒙古代表团这个“全团建议”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显然是有底气、有准备、有目标的。   稀土之都,必将再创辉煌。 编辑:温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