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127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四海之内,鸿蒙初辟;太古之远,清浊迂回;泥盆之水,大河湍急;若未老兮,渚中之牛,蓝冠测速湾如太极;倾国之遗,船家千里;蒙晋之地,质而不俚;天下名公,游此园兮。 广告  ——《老牛湾赋》   老牛湾概况   老牛湾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   呼和浩特最南端   这里是长城、黄河唯一交汇之处   黄土文化、黄河文化和窑洞文化在这里融汇一体   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   立体展现了两千年黄河古文化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蓝冠总代理最美不过老牛湾   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   以流水侵蚀地貌,峡谷地貌,黄土地貌,   地层剖面,LG蓝冠地质遗迹景观为核心的   综合性地质公园   亿万年来形成了魅力独具的地质地貌   处处凝结着时间与自然的神力   门景   以黄河文化与长城文化为主题   抽象表现了黄河与长城交汇的壮美景观   蜿蜒曲折的代表着华夏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城堡一样的烽火台代表着明长城   老牛湾是长城与黄河唯一握手的地方   太极湾   当黄河汇聚百川   一路咆哮来到大峡谷时   面对悬崖,突然掉头向西,然后折向东南   冲波逆折,回头冲击留在身后的山崖   在将要穿透山崖时   又戛然而止,调过头来,滚滚向南   形成了“S”形奇特大湾   老牛湾村   该村有驰名的黄河大峡谷风光   有阎王鼻子、老牛湾堡、清代古戏台等古迹   老牛湾村家家户户居住的都是窑洞   这种“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它是黄土高原的产物   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文化   黄河游步道   全长7.9公里   其中矿石栈道1公里,每100米换一种石材   全部采用当地各种矿石分段铺就而成   展现当地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储量大、   品位高,在游步道可以看到的矿石游步道有   木纹石游步道、黄沙岩游步道、花岗岩游步道等   细心观察可以看出各类石材的奥妙   九曲黄河阵   古代兵家布下的一种易守难攻的阵法   因其阵像九曲十八弯的黄河而得名   据传想实现愿望的可以抱抱中间的老杆   同时许下心愿   就能带来平安、幸福、希望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15日电 (记者 张林虎)“内蒙古森林面积3.92亿亩,森林覆盖率22.10%,森林蓄积量15.27亿立方米,增加1.82亿立方米,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双增长’。”15日,蓝冠测速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东淑华如是介绍。   内蒙古横跨华北、东北、西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也是“三北”地区重要的生态防线。   据东淑华介绍,2019年,内蒙古3.02亿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实现“全覆盖”,落实国家级公益林补偿面积1.53亿亩。草原禁牧面积4.04亿亩,草畜平衡面积6.16亿亩,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得到了有效恢复和提升。   与此同时,蓝冠总代理内蒙古深入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着力推进林草生态建设,全年共完成营造林1363万亩、种草3210万亩。   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在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双增长”的同时,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全区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分别减少625万亩、515万亩。”东淑华说。   在防沙治沙方面,内蒙古大力弘扬库布其防沙治沙精神和治理模式,推进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防治,建立封禁保护区13个,LG蓝冠对土地沙化特别严重、暂时不宜采取人工治理的地区实施封禁保护,同时发展林草沙产业,逆向拉动防沙治沙。   “2019年,内蒙古共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405万亩,占全国的40%。浑善达克、乌珠穆沁沙地重度危害区域综合治理和科尔沁沙地专项治理深入实施,完成治理面积132.3万亩。”东淑华说。

  5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举行了内蒙古自治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新闻发布会。“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资源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王富友说,2014年以来,全区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面积755平方公里。通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既保护了矿山生态环境,美化了乡村环境,G蓝冠又促进了资源的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利用。截至目前,全区有52家矿山企业被自然资源部列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有191家矿山企业列入自治区绿色矿山名录。   据了解,2019年7月,我区对生态保护红线开展全面评估,目前已基本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内分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防风固沙4大类19片区,涵盖了全区60%以上的森林、56%以上的草原、50%以上的水域湿地,特别是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的“三山”以北以西地区,红线面积约占85%左右,在坚持全面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蓝冠可信吗?我区将部分矿业权、国家规划矿区、永久基本农田等从红线中剔除,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进一步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   今年1~4月份,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6.5%,较2015年同期上升3.9%;PM2.5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同期下降2.5%。2018年以来,我区紧盯目标任务,从严落实各项措施,全力以赴做好蓝天保卫战各项工作。累计完成“散乱污”工业企业治理1266家、工业窑炉综合整治118家、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103家、泄漏检测与修复114家,蓝冠体育完成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6929万千瓦,全区钢铁企业分布的主要7个盟市都启动了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自治区还建立了全区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清单,对235家企业实施重点监管。按照我区印发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完成了1543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保持了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张树礼介绍道。

  5月12日,记者从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日前,经过旗县市场监管局初审推荐,盟市市场监管局初验,G蓝冠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组织三级监管人员进行现场检查综合评价验收,全区2019年度共有9家超市达到“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标准。   9家达到“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标准的超市有:内蒙古华润万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呼和浩特赛罕区万达店、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哲里木路分公司、内蒙古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羊桥路分公司、内蒙古维乐惠超市有限公司环河街分店、内蒙古王府井首航超市有限公司包头市幸福路店、包头市永盛成百货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店、包头市永盛成百货有限责任公司九原万达店、准格尔旗阳光超市新生活店、鄂尔多斯市金鼎亨超市有限公司铁西店。   据了解,通过“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我区以大型超市为代表的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蓝冠可信吗?大幅提升了超市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有力推动了食品经营者依法有效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障老百姓“菜篮子”安全和消费肉菜品质的提升,让广大消费者安全消费、放心消费、满意消费。   据悉,下一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将加强对达标超市的跟踪监督检查,按照创建标准年内进行一次全面复审,蓝冠体育确保创建质量不打折扣。对检查和复审不再符合创建标准的超市,经综合评价后予以撤销公示。

  树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企业自治”的社会共治新理念   今年我区继续开展“衣食住行”领域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从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日前召开的2020年“衣食住行”领域专项整治座谈会上了解到,今年,G蓝冠我区将加强部门协同联动,继续深入开展“衣食住行”领域专项整治行动。   座谈会上,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衣食住行”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立足市场监管职能,解决群众“衣食住行”中的问题,是“聚焦民生关切”的重要任务。2020年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将创新监管模式和打假机制,强化重点领域和重点市场的治理,树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企业自治”的社会共治新理念,蓝冠可信吗?推进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引导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市场秩序治理,提升社会共治现代化水平,创建安全消费在内蒙古。   据介绍,2019年自治区市场监管局针对乳肉制品和农村牧区食品市场、儿童服装和学生校服市场、房地产广告和重点建材产品市场、汽车销售维修市场等领域存在的侵权假冒、虚假宣传、加价搭售、格式合同“霸王条款”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组织了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经营主体25.01万家次,蓝冠体育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54万件,涉案产品货值1.89亿元,移送公安机关28件,移送其他行政部门17件,捣毁窝点107个,罚没款金额1.78亿元。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在提高社会认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市场良好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年我区将继续开展“衣食住行”领域专项整治行动。(记者祁晓燕)   相关新闻   我市4家超市达到自治区2019年度“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标准   本报讯(记者祁晓燕)记者日前从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经过充分调研摸底,按照超市自愿申报原则,在企业自查自评基础上,经过旗县市场监管局初审推荐,盟市市场监管局初验,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组织三级监管人员进行现场检查综合评价验收,全区2019年度共有9家超市达到“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标准。近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已将创建结果进行公示。   其中,呼和浩特市有4家超市达到“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标准,分别是:内蒙古华润万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呼和浩特赛罕区万达店、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哲里木路分公司、内蒙古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羊桥路分公司、内蒙古维乐惠超市有限公司环河街分店。   据了解,通过“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我区以大型超市为代表的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大幅提升了超市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有力推动了食品经营者依法有效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障了老百姓“菜篮子”安全和消费肉菜品质的提升,让广大消费者安全消费、放心消费、满意消费。   下一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将加强对达标超市的跟踪监督检查,按照创建标准年内进行一次全面复审,确保创建质量不打折扣。对检查和复审不再符合创建标准的超市,经综合评价后予以撤销公示。

  5月12日,记者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的一个驻防点,这里距呼伦贝尔根河市阿龙山镇还有68公里。刚步入阿北林场驻汗马靠前驻防点就听到响彻山谷的铮铮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领誓人曾勇、宣誓人王刚……”身着迷彩,头戴红帽,佩戴党徽的12名党员整齐地排列在队伍前面,高举右手、握紧拳头,G蓝冠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身边的28名扑火队员也跟着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词。   据刚刚主持完宣誓活动的阿北林场党总支书记曾勇介绍,这是他们临时党支部举行的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之后他们又把12名党员召集到了驻防指挥部,开起了党员大会。“今年的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今天我也向单位领导表个态,我们一定会按照林业局森防指的要求,守护好汗马自然保护区这片原始森林,保证做到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党员,蓝冠可信吗?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的影子。”在听完文件传达后,平日里一向不善言谈的临时党支部书记王刚首先发了言,随后其他几名支部委员和党员成员也纷纷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咱们这个临时党支部不只是平时学习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把学到的理论转化成动力,不光要把三会一课落实好,更要发挥出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堡垒的作用,在咱们这个驻防点刚建点时,咱们这些党员就主动承担起了脏活、累活的任务,不分年龄,分工明确,蓝冠体育你们的表现也带动身边的其他人,咱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什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样一来咱们驻防期间的各项工作没有干不好的。”曾勇语重心长地跟党员们说。   “去年我就听说了,在一次火情的处理中,一个党员就说出了‘我是党员我先上’这句话,也一直感动着我,我是咱驻防点里最年轻的党员,我更应该多向老党员学习,处处抢着干,事事干在前,用行动向党组织汇报。”驻防点里最年轻的党员张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从党员们一句句朴实的对话中能够真实感受到,这个临时性的小支部正在发挥着凝聚人心的大作用,从他们的工作中捕捉到了每名党员的责任和使命,正是这群远离亲人的扑火队员,用自己的行动在汗马自然保护区驻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捍卫着这片绿色原始森林的生态安全。

  李璐拿起1个奶瓶,又分别从货架上取下2罐奶粉和3大包纸尿裤,装在事先准备好的大塑料袋里,然后来到童装柜台,左挑右选,足足用了一个小时时间,才选中4套婴儿装。   紧接着,他又驱车来到菜市场,G蓝冠老母鸡、羊肉、牛大骨及各种新鲜蔬菜,一购俱全。   他说:“过几天,孩子就要出生了,正好利用‘五一’这个假期,出来置办些东西,要不太对不起孩子和妻子了。”   李璐是包头市青山区委组织部干部室主任,今年28岁。正月初一那天,他将怀孕6个多月的妻子送回老家土右旗,自己带头去社区一线参与疫情防控。他白天照常上班,晚上在小区站岗值守。从冰天雪地,到春暖花开,3个多月时间里,他未能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哪怕是照顾妻子一天,或一次,反而让妻子整天担惊受怕地牵挂着他。   “我是党员,又这么年轻,我不上谁上?”这是他冲锋陷阵的理由。   “我才24岁,更年轻,蓝冠可信吗?还没成家,可以轻装上阵。”干部室科员李小满主动请缨。那段时间,由于公交车和出租车停运,家住昆都仑区的李小满每天只能由老父亲开车接送。   李小满是青山区2019年引进的人才,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毕业。参加工作才几个月的她,第一次从机关走到基层。测温、登记、站岗、说服,她一样不落,耐心细致。   她说:“疫情期间,让我学会了如何与老百姓打交道,也让我第一次体会到自己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种收获是来之不易的。”   有同样感受的还有组织室科员石雪萌,她今年26岁,大连理工大学硕士毕业。说起疫情防控期间的遭遇,至今胆战心惊,她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不算什么,我还年轻,能扛得住,但晚上回家就难了,途径一段几公里长的小路,没路灯,恰巧那段时间路边有个灵棚,我特别害怕,冷汗不由地往出冒。”好在她坚持了下来。   同样胆小、又同样坚持下来的还有28岁的办公室副主任石文慧。她白天处理公文、撰写材料、保障后勤,晚上汇总报表,蓝冠体育抽空还得站岗值守,最早也得夜里12点多才能回家。她说:“我从来不敢一个人睡觉,丈夫在外省区工作,为了响应不能互相走串的号召,父母和公婆家也去不成,我每天只能一个人开着灯,半睡半醒。”   “真不知道,我原来有这么坚强。”石文慧哽咽地说。   疫情这次大考,考验的不仅仅是人们的意志,还有思想。   党员教育管理室科员李思雨,今年26岁,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硕士毕业。她说:“参与疫情防控这几个月,我无数次看到,不管多么急难险重的活儿,冲到最前面的总是共产党员,这让我对共产党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这才是最具有先锋模范作用、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党。”   而对于29岁的组织室科员梁越来说,参与这场战疫,自己最大的收获是第一次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他介绍说,有一天早晨,天特别冷,他正在青六小区站岗执勤,一位老大爷踉踉跄跄地走到他的身边说:“孩子,你太辛苦了,估计还没吃早点吧,我给你买了热牛奶和煎饼,你趁热吃吧。”看着老大爷离去的背影,梁越心里暖融融的。   梁越是2019年引进的人才,硕士毕业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他说:“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不难,但对年轻干部来说,能得到群众的认可,那才是最大的欣慰。”他认为,党员干部的工作做得怎么样,关键看群众的评价,用群众这把尺子丈量,是最公正的。   尺子,尺子!年轻干部正是用这把尺子,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也规范着自己的行为。   今年27岁的党员教育管理室科员李炜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硕士毕业。疫情期间,他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在社区站岗。他说:“尽管有些居民不配合,甚至出言不逊,但一考虑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我就忍了下来,这是过去很难做到的。”   “我也有这种破例的事,疫情严重那段时间,白天在单位忙得一塌糊涂,晚上还得冒着严寒在社区站岗,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而且一日三餐全是方便面,说实话,我从未吃过这样的苦。”组织室副主任、29岁的王逸超说。   疫情期间,为了不影响工作,王逸超干脆就住在了办公室。记者在他的办公桌旁看到,折叠床、枕头、被子、洗漱用品以及整箱的方便面零乱地堆在一边。他说:“这点苦不算什么,关键是对不起只有1岁的女儿,一个多月没见她一面,唉!”   90后的公务员管理室主任吴卉说:“大灾大难面前,部里的年轻人临危不惧、勇往直前,没有一个推诿的,没有一个掉队的,充分彰显了青春的风采。”   统计显示,青山区委组织部共有干部32人,其中90后占到了66%,是一支以年轻人为主的队伍。   提起这帮生龙活虎的年轻人,青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唐秦榛说:“大力选拔年轻干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的接班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组织部门的要求,也是我们的使命与职责。其实,在疫情防控一线,青山区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年轻干部都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与工作态度,这是我区十几年来不断加强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所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