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刘洋) 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在全力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道路上,呼和浩特市走绿色路、打优质牌,培育以乳业、草种业为龙头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势猛劲足。 作为我国奶业振兴的“主战场”,经过多年发展,呼和浩特市已形成了规模化、现代化、全产业链发展的千亿级乳产业集群,乳业全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2200亿元,乳业营业收入已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位居全国乳制品产业十大城市之首,稳居全球乳制品产业第一阵营,伊利、蒙牛分列世界乳品企业第5名和第7名。2022年全球最具价值乳品品牌10强中,伊利、蒙牛以1726亿元和1376亿元的品牌价值分别位列榜单第一位、第三位。 紧紧依托伊利、蒙牛等国家级龙头企业,呼和浩特市打造了土左旗、和林格尔县两大乳制品加工产业优势区。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12家,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1.4万吨,饲草种植面积145万亩以上,奶牛存栏突破34万头,奶牛数量位居全区之首。呼和浩特市已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乳产业高地,乳制品产业集群成为全区唯一入选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随着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奶三期、奶粉二期和蒙牛九期奶粉项目的建成,两大乳企生产能力全部释放后,呼和浩特市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奶罐”。 打造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育好种是关键。目前,赛科星已建成世界领先的奶牛核心育种场,年产高产奶牛性控胚胎5万枚,全市奶牛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依托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农科院、蒙草集团,呼和浩特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优质牧草技术攻关,已建成3个草种基地,总面积达到8500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牧草种质资源库。与此同时,获批建设的全国唯一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已集聚了9位两院院士和90多位行业专家以及500多名育种、畜牧、营养等领域的科研人才,正在齐心协力攻克一个个乳产业技术难题。今年4月,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也正式进入实体化运营阶段。“十四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将持续改良170万亩盐碱地,届时饲草面积将突破310万亩,青贮玉米、燕麦草、优质苜蓿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在乳产业发展中,除牛奶制品项目外,呼和浩特市还拥有盛健、蒙羊羊、华颐乐等羊乳产业项目。盛健公司目前基础羊群达5万余只,自有奶山羊基础种群位居世界前列。其2020年10月投产运行的乳粉加工基地,采用全球最先进的羊奶粉加工工艺和设备,可实现日处理鲜奶500吨,年产能1.5万吨奶粉。 在全力推进乳产业链发展的同时,呼和浩特市秉持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思维,还在推进生猪产业链、玉米产业链以及做精做优设施农业、高质量构建现代农牧业发展体系上下功夫。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建成投产3个15至18万头规模生猪养殖基地,正在全力推进100万头生猪生产供应区、正大300万头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推动建成72万吨现代化猪饲料加工厂及3万亩高标准饲料种植基地。去年,全市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到314.2万亩,完成粮食生产播种面积494.8万亩,设施养殖肉牛肉羊存栏分别达到8.5万头、300万只,设施养殖育肥牛出栏2万头。 今年,呼和浩特市以全面提高粮、乳、薯、菜、肉五大类产品产量为总目标,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奶源基地、蔬菜基地、产业集群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重点工作,年度计划实施重点项目9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6个,总投资349亿元,2023年完成投资109亿元。 编辑:孙丽荣
日期 : 2023 › 06 › 88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市、区)设计制作了一批具有很强表现力、感染力、传播力的公益广告作品,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画面和语言,阐述文明故事,弘扬文明理念,引领时代新风,为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兴安盟·扎赉特旗 黑白古城旅游促销海报 黄金色农历新年2023拜年祝福恭贺新春喜庆兔子创意春节节日分享中文海报 黄绿色鲜花旅游乡村景点向日葵可爱旅游宣传中文海报 蓝褐色澳门教堂景点现代宣传庆祝中文手机海报 编辑:张彬
为营造文明和谐、安全畅通、舒心安静的考试环境,高考期间,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号召开展“助力高考退役军人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全区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 在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考点,志愿服务队设立了“校外高考驿站”,为考生提供休息和避暑场所,同时准备了矿泉水、口罩等爱心物资。此外,在考点周边重要交通路段,一群身穿红色马甲的退役军人志愿者积极协助交警疏导车流,维护交通秩序,为考生和家长解决突发困难并提供及时帮助。全区各地同步开展了以“助力高考退役军人在行动”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涵盖爱心车辆送考、设置爱心驿站、为考点防疫消杀等志愿服务。 “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作为退役军人志愿者,要彰显责任与担当,为考生的赴考之路护航。”“戎耀北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员薛利强说。 据了解,全区共有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员近3万人、900多支分队,在全区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领导下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性志愿活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记者 于欣莉) 编辑:张彬
6月7日,2023年高考首日,我区16.36万名考生满怀期待走进考场,各考点平稳有序开考。 今年,我区12个盟市共设105个考区、183个考点、5712个考场、520个备用考场,考试全部在标准化考场中进行。高考期间,自治区招生考试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在自治区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集中办公,快速反应、准确研判、正确引导、妥善处置考试期间的突发情况。各盟市招生考试委员会也建立了相应联合办公机制,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网信部门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监督管理,对可能出现的涉考涉招有害信息采取措施阻断传播;公安机关加强考点周边警力配备,保障高考治安、交通、安保等工作平稳有序;无线电管理部门利用无线电监测车等现代科技手段,防止手机等高科技作弊行为发生;通信管理部门成立高考保障工作专班,保障全区通信网络与考场信息安全;电力部门为各考区配备电源车,全力保障用电安全;卫健部门为各考点配备专业医护人员,保障考生健康安全。 做好周密保障的同时,我区坚持“考生为本、考生至上”的理念,为考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考试服务,共为33名残疾人考生提供便利。各部门联合开展“高考护航行动”,开通“绿色通道”,持续做好政策解读、赴考提示、噪音治理、食宿安全、健康防护提示等暖心服务,及时解决交通疏导、爱心送考、遮阳挡雨、防暑降温等考生应考中的“急难愁盼”和“关键小事”,为考生营造安全健康温馨的考试环境。(记者 刘志贤) 编辑:张彬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积极动员广大群众主动参与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积极性主动性。连日来,科左后旗公安局治安部门以“抓党建、整作风、强素质、树形象”专项活动为契机,深入各旅游景点及人员密集部位开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及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宣传活动。 活动中,民警向来往游客及群众发放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及涉枪爆违法犯罪相关法律知识等宣传资料,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现场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表现形式、常见手段以及防范技巧。提醒群众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轻信任何不明身份的来电或信息,千万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账号等信息,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并积极号召群众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同时,向群众讲解介绍涉枪涉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加强正面宣传引导,讲清非法枪爆危害,讲透法律政策规定,营造“人人远离、人人抵制非法枪爆物品”的良好氛围。(刘琳琳) 编辑:贾小燕
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即将启动,为确保考生能够安全顺利参加高考,通辽市科左后旗公安局以“抓党建、整作风、强素质、树形象”专项活动为契机,结合辖区实际,开展以服务高考、中考考生为主题的“考生服务月”活动,在旗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及甘旗卡第一派出所民族社区公安窗口开设考生户籍“绿色通道”,延长服务时间,在保证各类资料材料齐全的前提下,按照优先受理、简化审核、优先上报的原则,在最短时间内为考生快速办理身份证明、补办有关证件及相关咨询等业务,确保考生能够顺利参加考试。(刘琳琳) 编辑:贾小燕
近日,通辽市后旗公安局结合上级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有关要求,以“抓党建、整作风、强素质、树形象”专项活动为抓手,突出多警种协作,拉网式清查,对各考点内部保卫力量配备、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防范设施运行等工作开展集中大排查大整治,全方位排查内部安全隐患,督促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及时堵塞安全漏洞,有效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考点内部万无一失。同时,围绕派出所工作标准化建设,突出社区警务队职能,动态加大对考点周边网吧、出租房屋、中小旅馆、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治安情况复杂的场所开展清查整顿,对外来人口、重点人口要会同有关部门集中进行清理整治,进行彻底排查,及时消除考点周边治安隐患,进一步净化考点周边治安环境,防止不法分子威胁考点及考生安全。(刘琳琳) 编辑:贾小燕
“我们将加快推进园区绿色供电、风光制氢一体化等新型电力系统项目建设,不断提高绿电占比,发挥绿电红利。推动氢能产业全链发展,做大做强氢能制备能力,持续建设和拓展绿氢应用场景。”赤峰市发改委副主任王伟东介绍,“十四五”期间,赤峰市将重点围绕“风光氢储”产业集群,着力实施新能源产业“双倍增”计划,撬动引入更多项目。到“十四五”期末,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新能源发电量争取实现翻番。 5月,赤峰乘风而上,奋进清洁能源新赛道。 在华能巴林右旗20万千瓦高比例储能+生态修复风电项目现场,一排排铁塔拔地而起、巍然耸立;从高空鸟瞰,一片片风力发电叶熠熠生辉、蔚为壮观。 “选择赤峰,是因为这里风能好,风电利用率领先全国,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风电场场长朱祥民说,这里依山建设了13台风电机,每年可提供绿电6亿千瓦时,产值约1.8亿元。每年可为国家节省标煤18.2万吨,减少排放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约49.6万吨,有效推进双碳进程。 在赤峰高新区红山产业园记者了解到,已经启动的“梅捷新能源零碳工厂”,有一个“零碳能源大脑”,能整合多种新能源和储能技术,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北方首个零碳制造工厂。 作为蒙东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内蒙古芝瑞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工程建设正在全面铺开。 “这个项目充分运用风能资源实现双碳目标。力争在2027年全部投产发电,年平均发电量将达到20多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13.65亿元。”国网新源内蒙古赤峰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工程部主任王勇说。 赤峰市新能源资源富集,是全国第一个地市级百万千瓦风电基地。近年来,全市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项目落地,加快建设蒙东地区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和氢能综合生产应用基地。 王伟东告诉记者,截至2022年底,全市电力总装机1222.04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达到660.55万千瓦,占比达到54%以上。 当前,赤峰市正全力推动远景50万千瓦零碳氢氨、中电建49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高新区45万千瓦园区绿色供电、44万千瓦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新能源等12个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建设,力促大唐赤峰翁牛特旗西场风电场二期(扩建)20万千瓦风电等7个集中式保障性并网新能源项目建成并网。(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魏那 肖璐) 编辑:章颖慧
本网巴彦淖尔6月5日电(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薛来)记者从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5月2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同意将全国13个地方政府作为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其中,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成为内蒙古唯一入选单位。 据悉,巴彦淖尔市在创建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过程中,始终以形成更加便捷的网络市场服务通道、培育优质诚信的农村电商网络市场主体典范、探索建立农村牧区电商扶贫新模式、构建行之有效的农村电商网络监管模式、总结可复制推广的监管经验为工作目标和任务。通过优化服务措施,营造开放的网络营商环境;创新监管模式,推动电商产业规范化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网络市场主体可持续发展等具体举措,持续以改革破题、用电商赋能,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投入3.75亿元建成7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拥有2家年交易额超亿元的电商企业,8家交易额超千万元以上的电商企业,2个年销售额超千万元以上的直播团队;全市设立旗县区、苏木乡镇、嘎查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实现652个行政村电商服务网点全覆盖,村级电商覆盖率达100%;成功注册“天赋河套”品牌系列商标149件,其中,国内注册41个类别143件商标,国际注册3个类别6件商标,同时还培育出37个网络畅销品牌和产品,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编辑:章颖慧
本网6月5日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国萍)“免证办”即免带实体证照办事,为大幅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自治区药监局近日将区本级78项涉及药品“免证办”审批事项的1473份申请材料简化了254份,精简率达到17.2%,让企业在药品监管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中免于提交实体证照材料成为现实。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自治区药监局按照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要求,于4月28日完成了自治区药监局“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的一证一接口的办证授权信息留痕工作,实现与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的互联互通;于5月10日完成自治区药监局“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的共享使用工作,为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药品领域78项业务均已实现“免证办”,9月底前实现全区药品监管领域涉照事项全部“免证办”。 编辑:章颖慧